201x-201X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等差数列第1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优化练习新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案】

2.2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③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研究等差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三、学情及导入分析:高一学生对数列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方程、数学公式的运用具有一定技能,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浓。

本节课先由教师提供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数列的有关概念,再通过对数列的项数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探究,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最后师生共同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弄清楚等差数列与通项公式的含义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引入新1、知识链接;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关系.学生回答,引导温故知新。

由复习引入,通过数学知识的内部提出问题。

知归纳抽象形成概念比较分析,深化认识创设问题情景:1.下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根据下述数列的共同特点,可以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吗?能将以上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来源:学#科#网Z#X#X#K]引例1:从0开始,将5的倍数从小到大排列,得到的数列?引例2:从1开始,将自然数从小到大排列,得到的数列?引例3:为了保证考试笔试的秩序,每次放入2个人考试,依次排列下去,已经考试的人员组成一个什么数列?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公差d)为同一常数,这样的一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高二数列是第几章知识点

高二数列是第几章知识点

高二数列是第几章知识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列是第二章的知识点,通常在高二数学上学期进行学习。

本文将介绍高二数列是第几章知识点,并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数列的基础概念数列是由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有序集合。

在数列中,每个数被称为该数列的项,用通项公式来表示。

数列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代数、几何和概率等数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性质和特点,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和递推数列等几种类型。

以下将对不同类型的数列进行详细介绍。

1. 等差数列(Arithmetic Progression,简称AP)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n-1)d。

等差数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数学建模、物理学中的运动学问题等。

2. 等比数列(Geometric Progression,简称GP)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ₙ,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r^(n-1)。

等比数列在金融、经济、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复利计算、指数增长等。

3. 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是指数列中既有等差又有等比性质的数列。

通常,等差-等比混合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组合得到的。

这种数列的应用范围较广,例如金融中的利息计算模型、自然科学中的生长模型等。

4. 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通过前一项或前多项来确定后一项的数列。

递推数列中的通项公式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通过递推关系进行推导和计算。

递推数列既可以是等差数列,也可以是等比数列,或者是其他类型的数列。

三、数列的性质和应用数列作为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具有以下一些性质和应用:1. 数列的求和求和是数列中常见的操作之一。

高考数学必修五 第二章 2.2 第1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高考数学必修五 第二章 2.2 第1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2.2 等差数列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知识点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 思考 给出以下三个数列: (1)0,5,10,15,20; (2)4,4,4,4,…; (3)18,15.5,13,10.5,8,5.5.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答案 从第2项起,每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梳理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可正可负可为零. 知识点二 等差中项的概念思考 下列所给的两个数之间,插入一个什么数后三个数就会成为一个等差数列: (1)2,4;(2)-1,5;(3)0,0;(4)a ,b . 答案 插入的数分别为3,2,0,a +b2.梳理 如果三个数a ,A ,b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A =a +b2.知识点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思考 对于等差数列2,4,6,8,…,有a 2-a 1=2,即a 2=a 1+2;a 3-a 2=2,即a 3=a 2+2=a 1+2×2;a 4-a 3=2,即a 4=a 3+2=a 1+3×2. 试猜想a n =a 1+( )×2. 答案 n -1梳理 若一个等差数列{a n },首项是a 1,公差为d ,则a n =a 1+(n -1)d .此公式可用累加法证明.1.若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常数,则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2.任意两个实数都有等差中项.(√)3.从通项公式可以看出,若等差数列的公差d>0,则该数列为递增数列.(√)4.若三个数a,b,c满足2b=a+c,则a,b,c一定成等差数列.(√)类型一等差数列的概念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1)9,7,5,3,…,-2n+11,…;(2)-1,11,23,35,…,12n-13,…;(3)1,2,1,2,…;(4)1,2,4,6,8,10,…;(5)a,a,a,a,a,….考点等差数列的概念题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解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1),(2),(5)为等差数列,(3),(4)不是等差数列.反思与感悟判断一个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就是判断该数列的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差是否为同一个常数,但当数列项数较多或是无穷数列时,逐一验证显然不行,这时可以验证a n+1-a n(n≥1,n∈N*)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跟踪训练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n+5,则此数列()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B.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C.是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D.是公差为n的等差数列考点等差数列的概念题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答案 A解析∵a n+1-a n=2(n+1)+5-(2n+5)=2,∴{a 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类型二等差中项例2 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 ,b ,c 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考点 等差中项 题点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解 ∵-1,a ,b ,c,7成等差数列, ∴b 是-1与7的等差中项, ∴b =-1+72=3.又a 是-1与3的等差中项,∴a =-1+32=1.又c 是3与7的等差中项,∴c =3+72=5.∴该数列为-1,1,3,5,7.反思与感悟 在等差数列{a n }中,由定义有a n +1-a n =a n -a n -1(n ≥2,n ∈N *),即a n =a n +1+a n -12,从而由等差中项的定义知,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的每一项都是它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跟踪训练2 若m 和2n 的等差中项为4,2m 和n 的等差中项为5,求m 和n 的等差中项. 考点 等差中项 题点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解 由m 和2n 的等差中项为4,得m +2n =8. 又由2m 和n 的等差中项为5,得2m +n =10. 两式相加,得m +n =6.所以m 和n 的等差中项为m +n2=3.类型三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 命题角度1 基本量(a 1,d )的计算例3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6=12,a 18=36,求通项公式a n . 考点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问题 题点 求等差数列的项解 由题意可得⎩⎪⎨⎪⎧a 1+5d =12,a 1+17d =36.解得d =2,a 1=2. ∴a n =2+(n -1)×2=2n .反思与感悟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的思想方法,称为方程思想.等差数列{a n}中的每一项均可用a1和d表示,这里的a1和d就像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我们可以称为基本量.跟踪训练3(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判断-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考点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问题题点求等差数列的项解(1)由a1=8,a2=5,得d=a2-a1=5-8=-3,由n=20,得a20=8+(20-1)×(-3)=-49.(2)由a1=-5,d=-9-(-5)=-4,得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5+(n-1)×(-4)=-4n-1.由题意,令-401=-4n-1,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命题角度2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例4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 km(不含4 km)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 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那么需要支付多少车费?考点等差数列的应用题题点等差数列的应用题解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 km时,每增加1 km,乘客需要支付1.2元.所以,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a n}来计算车费.令a1=11.2,表示4 km处的车费,公差d=1.2,那么当出租车行至14 km处时,n=11,此时a11=11.2+(11-1)×1.2=23.2.即需要支付车费23.2元.反思与感悟在实际问题中,若一组数依次成等数额增长或下降,则可考虑利用等差数列方法解决.在利用数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确认首项、项数等关键因素.跟踪训练4在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 km高空,高度每增加1 km,气温就下降某一个固定数值.如果1 km高度的气温是8.5℃,5 km高度的气温是-17.5℃,求2 km,4 km,8 km高度的气温.考点等差数列的应用题题点等差数列的应用题解用{a n}表示自下而上各高度气温组成的等差数列,则a1=8.5,a5=-17.5,由a5=a1+4d=8.5+4d=-17.5,解得d=-6.5,∴a n=15-6.5n.∴a2=2,a4=-11,a8=-37,即2 km,4 km,8 km 高度的气温分别为2℃,-11℃,-37℃.1.下列数列不是等差数列的是( ) A.1,1,1,1,1 B.4,7,10,13,16 C.13,23,1,43,53 D.-3,-2,-1,1,2考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 题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 答案 D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3-2n ,则它的公差d 为( ) A.2 B.3 C.-2 D.-3 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点 通项公式的综合应用 答案 C解析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d =a 2-a 1=-1-1=-2.3.已知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则角B 等于( ) A.30° B.60° C.90° D.120° 考点 等差中项 题点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 答案 B解析 因为A ,B ,C 成等差数列,所以B 是A ,C 的等差中项,则有A +C =2B , 又因为A +B +C =180°, 所以3B =180°,从而B =60°.4.已知等差数列-5,-2,1,…,则该数列的第20项为( ) A.52 B.62 C.-62D.-52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点 通项公式的综合应用 答案 A解析 公差d =-2-(-5)=3,a 20=-5+(20-1)d =-5+19×3=52. 5.已知等差数列1,-1,-3,-5,…,-89,则它的项数是( )A.92B.47C.46D.45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点 通项公式的综合应用 答案 C解析 d =-1-1=-2,设-89为第n 项,则-89=1+(n -1)d =1+(n -1)·(-2),∴n =46.1.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1)a n +1-a n =d (d 为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 (2)2a n +1=a n +a n +2(n ∈N *)⇔{a n }是等差数列; (3)a n =kn +b (k ,b 为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但若要说明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则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可以看出,只要知道首项a 1和公差d ,就可以求出通项公式,反过来,在a 1,d ,n ,a n 四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一、选择题1.若数列{a n }满足3a n +1=3a n +1,则数列{a n }是( ) A.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B.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C.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D.不是等差数列 考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 题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 答案 B解析 由3a n +1=3a n +1,得3a n +1-3a n =1,即a n +1-a n =13.所以数列{a n }是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2.在数列{a n }中,a 1=2,2a n +1-2a n =1,则a 101的值为( ) A.52 B.51 C.50 D.49 考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 题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答案 A解析 因为2a n +1-2a n =1,a 1=2,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a 1=2,公差d =12的等差数列,所以a 101=a 1+100d=2+100×12=52.3.若a ≠b ,则等差数列a ,x 1,x 2,b 的公差是( ) A.b -a B.b -a 2C.b -a 3D.b -a 4考点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问题 题点 等差数列公差有关问题 答案 C解析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b =a +(4-1)d , 所以d =b -a3.4.已知在等差数列{a n }中,a 3+a 8=22,a 6=7,则a 5等于( ) A.15 B.22 C.7 D.29考点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问题 题点 求等差数列的项 答案 A解析 设{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根据题意得⎩⎪⎨⎪⎧a 3+a 8=a 1+2d +a 1+7d =22,a 6=a 1+5d =7,解得a 1=47,d =-8.所以a 5=47+(5-1)×(-8)=15.5.等差数列20,17,14,11,…中第一个负数项是( ) A.第7项 B.第8项 C.第9项D.第10项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点 通项公式的综合应用 答案 B解析 ∵a 1=20,d =-3, ∴a n =20+(n -1)×(-3)=23-3n ,∴a7=2>0,a8=-1<0.6.若5,x ,y ,z,21成等差数列,则x +y +z 的值为( ) A.26 B.29 C.39 D.52 考点 等差中项 题点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 答案 C解析 ∵5,x ,y ,z,21成等差数列,∴y 既是5和21的等差中项也是x 和z 的等差中项. ∴5+21=2y ,∴y =13,x +z =2y =26, ∴x +y +z =39.7.一个等差数列的前4项是a ,x ,b,2x ,则ab 等于( )A.14B.12C.13D.23 考点 等差中项 题点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 答案 C解析 ∵b 是x,2x 的等差中项,∴b =x +2x 2=3x 2,又∵x 是a ,b 的等差中项,∴2x =a +b , ∴a =x 2,∴a b =13.8.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7+a 9=16,a 4=1,则a 12的值是( ) A.15 B.30 C.31 D.64考点 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问题 题点 求等差数列的项 答案 A解析 由⎩⎪⎨⎪⎧a 4=a 1+3d =1,a 7+a 9=2a 1+14d =16,得⎩⎨⎧a 1=-174,d =74,∴a 12=a 1+11d =-174+11×74=15.二、填空题9.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为a ,2a -1,3-a ,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题点 求通项公式答案 a n =n 4+1,n ∈N * 解析 ∵a +(3-a )=2(2a -1),∴a =54. ∴这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54,32,74, ∴d =14,a n =54+(n -1)×14=n 4+1,n ∈N *. 10.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______升.考点 等差数列的应用题题点 等差数列的应用题答案 6766解析 设此等差数列为{a n },公差为d ,则⎩⎪⎨⎪⎧ a 1+a 2+a 3+a 4=3,a 7+a 8+a 9=4,∴⎩⎪⎨⎪⎧4a 1+6d =3,3a 1+21d =4, 解得⎩⎨⎧ a 1=1322,d =766,∴a 5=a 1+4d =1322+4×766=6766. 11.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题点 通项公式的综合应用答案 ⎝⎛⎦⎤83,3解析 设a n =-24+(n -1)d ,则⎩⎪⎨⎪⎧a 9=-24+8d ≤0,a 10=-24+9d >0,解得83<d ≤3. 三、解答题12.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2n ,设b n =a n 2n -1. (1)证明: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考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题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1)证明 由已知a n +1=2a n +2n,得b n +1=a n +12n =2a n +2n 2n =a n 2n -1+1=b n +1.又b 1=a 1=1,因此{b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解 由(1)知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n ,又b n =a n 2n -1,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n -1. 13.已知等差数列{a n }:3,7,11,15,….(1)135,4m +19(m ∈N *)是{a n }中的项吗?试说明理由;(2)若a p ,a q (p ,q ∈N *)是数列{a n }中的项,则2a p +3a q 是数列{a n }中的项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题点 通项公式的综合应用解 由题意可知,a 1=3,d =4,则a n =a 1+(n -1)d =4n -1.(1)令a n =4n -1=135,∴n =34,∴135是数列{a n }的第34项.令a n =4n -1=4m +19,则n =m +5∈N *,∴4m +19是数列{a n }的第m +5项.(2)∵a p ,a q 是数列{a n }中的项,∴a p =4p -1,a q =4q -1.∴2a p +3a q =2(4p -1)+3(4q -1)=8p +12q -5=4(2p +3q -1)-1,其中2p +3q -1∈N *,∴2a p +3a q 是数列{a n }的第2p +3q -1项.四、探究与拓展14.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a n a n -1(n ≥2,n ∈N *),则a 10=________. 考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题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运用答案 110解析 易知a n ≠0,∵数列{a n }满足a n -1-a n =a n a n -1(n ≥2),∴1a n -1a n -1=1(n ≥2),故数列⎩⎨⎧⎭⎬⎫1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首项为1,∴1a 10=1+9=10,∴a 10=110. 1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0,a 2=5,a n -a n +2=2(n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题点 求通项公式解 由a n -a n +2=2知,{a n }的奇数项,偶数项 分别构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当n =2k -1时,2k =n +1,a 2k -1=a 1+(k -1)·(-2)=12-2k , ∴a n =12-(n +1)=11-n (n 为奇数). 当n =2k 时,a 2k =a 2+(k -1)·(-2)=5-2k +2 =7-2k .∴a n =7-n (n 为偶数).∴a n =⎩⎪⎨⎪⎧7-n ,n 为偶数,11-n ,n 为奇数.。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练习:第二章 2.2 等差数列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课下检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练习:第二章 2.2 等差数列 第一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课下检

一、选择题1.{a n }是首项a 1=1,公差d =3的等差数列,如果a n =2 011,则序号n 等于( ) A .668 B .669 C .670D .671解析:∵a n =a 1+(n -1)·d , ∴2 011=1+(n -1)×3,n =671. 答案:D2.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且a 2·a 4=12,a 2+a 4=8,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 ) A .a n =2n -2(n ∈N *) B .a n =2n +4(n ∈N *) C .a n =-2n +12(n ∈N *) D .a n =-2n +10(n ∈N *) 解析:由⎩⎪⎨⎪⎧a2·a4=12,a2+a4=8,d<0,⇒⎩⎪⎨⎪⎧ a2=6,a4=2,⇒⎩⎪⎨⎪⎧a1=8,d =-2,所以a n =a 1+(n -1)d =8+(n -1)(-2). 即a n =-2n +10. 答案:D3.设x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x 2是a 2与-b 2的等差中项,则a 、b 的关系是( ) A .a =-bB .a =3bC .a =-b 或a =3bD .a =b =0解析:由等差中项的定义知:x =a +b 2,x 2=a2-b22, ∴a2-b22=(a +b 2)2,即a 2-2ab -3b 2=0. 故a =-b 或a =3b . 答案:C4.在数列{a n }中,a 1=2,2a n +1=2a n +1,则a 101的值是( ) A .52 B .51 C .50D .49解析:∵2a n +1=2a n +1, ∴2(a n +1-a n )=1.即a n +1-a n =12.∴{a n }是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a 101=a 1+(101-1)×d =2+50=52. 答案:A二、填空题5.等差数列1,-3,-7,-11,…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它的第20项是________. 解析:数列中a 2=-3,a 1=1,∴d =a 2-a 1=-4. 通项公式为a n =a 1+(n -1)×d =1+(n -1)×(-4) =-4n +5, a 20=-80+5=-75. 答案:a n =-4n +5 -756.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4=8,a 8=4,则其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解析:∵由a 4=8,a 8=4,得⎩⎪⎨⎪⎧a1+3d =8,a1+7d =4. ∴d =-1,a 1=8-3d =11. ∴a n =a 1+(n -1)d =11-(n -1)=12-n . 答案:12-n7.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为33,公差为整数,若前7项均为正数,第7项以后各项都为负数,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 a7=a1+6d >0,a8=a1+7d <0,即⎩⎪⎨⎪⎧33+6d >0,33+7d <0,得:-336<d <-337,又∵d ∈Z ,∴d =-5.∴a n =33+(n -1)×(-5)=38-5n . 答案:a n =38-5n (n ∈N *) 8.下表给出一个“等差矩阵”:其中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a ij 表示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数,那么a 45=________. 解析:该等差数列第一行是首项为4,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a 1j =4+3(j -1). 第二行是首项为7,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a 2j =7+5(j -1).……第i 行是首项为4+3(i -1),公差为2i +1的等差数列. 因此,a ij =4+3(i -1)+(2i +1)(j -1) =2ij +i +j .故a 45=49. 答案:49 三、解答题9.已知递减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和为18,前三项的乘积为66.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34是该数列的项吗?解:法一: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分别为a 1,a 2,a 3.依题意得⎩⎪⎨⎪⎧a1+a2+a3=18,a1·a2·a3=66,∴错误!解得⎩⎪⎨⎪⎧ a1=11,d =-5.或⎩⎪⎨⎪⎧a1=1,d =5.∵数列{a n }是递减等差数列,∴d <0. 故取a 1=11,d =-5,∴a n =11+(n -1)·(-5)=-5n +16 即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5n +16. 令a n =-34,即-5n +16=-34,得n =10. ∴-34是数列{a n }的项,且为第10项. 法二: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依次为: a -d ,a ,a +d , 则错误!解得错误!又∵{a n }是递减等差数列,即d <0. ∴取a =6,d =-5.∴{a n }的首项a 1=11,公差d =-5. ∴通项公式a n =11+(n -1)·(-5), 即a n =-5n +16. 令a n =-34,解得n =10.即-34是数列{a n }的项,且为第10项.10.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n 2+n -λ)a n (n =1,2,…),λ是常数. (1)当a 2=-1时,求λ及a 3的值;(2)是否存在实数λ使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λ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于a n +1=(n 2+n -λ)a n (n =1,2,…), 且a 1=1.所以当a 2=-1时,得-1=2-λ,故λ=3.从而a3=(22+2-3)×(-1)=-3.(2)数列{a n}不可能为等差数列,证明如下:由a1=1,a n+1=(n2+n-λ)a n,得a2=2-λ,a3=(6-λ)(2-λ),a4=(12-λ)(6-λ)(2-λ).若存在λ,使{a n}为等差数列,则a3-a2=a2-a1,即(5-λ)(2-λ)=1-λ,解得λ=3.于是a2-a1=1-λ=-2,a4-a3=(11-λ)(6-λ)(2-λ)=-24.这与{a n}为等差数列矛盾.所以,不存在λ使{a n}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第一课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第一课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所以当d=0时,an=a1是常值函数;
当d≠0时,an是一次函数f(x)=dx+(a1-d) (x∈R)
当x=n, (n∈N*)时的函数值,即an=f式
问题7 等差数列{an}的图象
与一次函数f(x)=dx+(a1-d)
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f(x)
f(x)=dx+(a1-d)
解得15.6≤d≤17.1 .
课堂小结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
的概念
等差数列的通
项公式
等差数列
的判断与
证明
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的应用
令-3n+11=-289,得n=100,
所以-289是该数列中的第100项.
典例精析
题型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反思与感悟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与应用技巧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由首项与公差确定,所以要求等
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只需求出首项与公差即可.
(2)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a1 +(n-1)d中共含有四个
(2)等差中项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n都有2an+1=an+an+2.
典例精析
题型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实际应用
例5 在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 km高空,高度每增加1 km,气温就下降某
一个固定数值.如果1 km高度的气温是8.5℃,5 km高度的气温是-17.5℃,求
2 km,4 km,8 km高度的气温.
典例精析
题型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
例2 求等差数列8,5,2,… 的通项公式an和第20项,并判断
-289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若是,是第几项?
解 由已知条件,得d=5-8=-3.
把a1=8,d=-3代入an=a1+(n-1)d,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等差数列第1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等差数列第1课时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5

3.在等差数列{an}中,若 a1·a3=8,a2=3,则公差 d=( )
A.1 B.-1 C.±1 D.±2 a1(a1+2d)=8,
解析:由已知得 a1+d=3,
解得 d=±1. 答案:C
第九页,共32页。
4. lg( 3 + 2 ) 与 lg( 3 - 2 ) 的 等 差 中 项 是 ______________.
第十六页,共32页。
[变式训练] (1)已知数列 3,9,15,…,3(2n-1),…, 那么 81 是它的第________项( )
A.12 B.13 C.14 D.15 (2)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5=33,a61=217,试判断 153 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解析:(1)an=3(2n-1)=6n-3,由 6n-3=81,得 n =14.
第十七页,共32页。
(2)设首项为 a1,公差为 d,则 an=a1+(n-1)d, a1+(15-1)d=33,
由已知 a1+(61-1)d=217,
a1=-23, 解得
d=4. 所以 an=-23+(n-1)×4=4n-27,
第十八页,共32页。
令 an=153,即 4n-27=153,解得 n=45∈N*, 所以 153 是所给数列的第 45 项. 答案:(1)C (2)45
答案:(1)× (2)√ (3)√ (4)√
第七页,共32页。
2.已知等差数列{an}中,首项 a1=4,公差 d=-2,
则通项公式 an 等于( )
A.4-2n
B.2n-4
C.6-2n
D.2n-6
解析:因为 a1=4,d=-2,所以 an=4+(n-1)×(-
2)=6-2n.

等差数列(课时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高二数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等差数列(课时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高二数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情境设置
问题2:观察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你认为它与我们熟悉的哪一类函数有关?
[答案] 由于 ,故 是函数 当 时的函数值,即 ,点 则是函数 图象上的均匀分布的孤立的点,而 是直线 的斜率,记为 ,实际上,如果已知直线上任意两点 , ,由斜率的公式可知 ,公差 的符号决定了数列的单调性,当 时,数列 为递增数列,当 时,数列 为常数列,当 时,数列 为递减数列.
已知数列 中, , .
(1) 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
[解析] 由已知得, , , 所以数列 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析] 由(1)知, ,所以 .
巩固训练
1.若数列 满足 ,则数列 是( ).A.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B.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C.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D.不是等差数列
2.熟练掌握等差数列是关于 的一次函数这一结构特征,并且公差 是一次项系数,它的符号决定了数列的单调性,当 时,数列 为递增数列,当 时,数列 为常数列,当 时,数列 为递减数列.
1.设 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 ,则 B.若 ,则 C.若 ,则 D.若 ,则
情境设置
问题2:问题1的结论可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 可以用等差中项的定义来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即证明: .
问题3:若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
[答案] 是.因为 ,所以数列 是等差数列.
新知生成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1)定义法: 为等差数列.
问题4: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如果 , , 这三个数是等差数列,你能求出 的值吗?
[答案] 由定义可知 ,即 ,解得 .
新知生成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材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材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教材分析新人教A版必修5
等差数列的观点及通项公式教材剖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等差数列的观点、通项公式及其应用,是本章的要点内容之一。

而所处章节《数列》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在实质生活中有着宽泛的应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

一方面 , 数列与前方学习的函数等知识有亲密的联系 ; 另一方面 , 学习数列又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作好了准备。

同时也是培育学生数学能力的优秀题材。

学习数列要常常察看、剖析、概括、猜想,还要综合运用前方的知识解决数列中的一些问题。

等差数列是学生研究特别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不论在知识上,仍是在方法上都拥有踊跃的意义。

课后反省
1.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研
究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剖析、察看,概括出等差数列定义,而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加强了由
详细到抽象,由特别到一般的思想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环环相扣、简短了然、要点突出,指引剖析仔细、到位、适量.如:判断某数列能否成等
差数列,这是促使观点理解的好素材;别的,用方程的思想指导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等等.学生在经历过程中,加深了对观点的理解和稳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课时作业]
[A 组 基础巩固]
1.等差数列a -2d ,a ,a +2d ,…的通项公式是( )
A .a n =a +(n -1)d
B .a n =a +(n -3)d
C .a n =a +2(n -2)d
D .a n =a +2nd
解析:数列的首项为a -2d ,公差为2d ,∴a n =(a -2d )+(n -1)·2d =a +2(n -2)d . 答案:C
2.已知数列3,9,15,…,3(2n -1),…,那么81是它的第几项( )
A .12
B .13
C .14
D .15
解析:由已知数列可知,此数列是以3为首项,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a n =3+(n -1)×6=3(2n -1)=6n -3,由6n -3=81,得n =14.
答案:C
3.在等差数列{a n }中,a 2=-5,a 6=a 4+6,则a 1等于( )
A .-9
B .-8
C .-7
D .-4
解析:法一:由题意,得⎩⎨⎧
a 1+d =-5,a 1+5d =a 1+3d +6,
解得a 1=-8. 法二:由a n =a m +(n -m )d (m ,n ∈N *), 得d =a n -a m n -m
, ∴d =a 6-a 4
6-4=66-4
=3. ∴a 1=a 2-d =-8.
答案:B
4.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1,则a 2 017等于( )
A .2 009
B .2 010
C .2 018
D .2 017 解析:由于a n +1-a n =1,则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d =1,则a n =a 1+(n -1)d =n ,故
a2 017=2 017.答案:D
5.若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13,a 2+a 5=4,a n =35,则n =( ) A .50
B .51
C .52
D .53
解析:依题意,a 2+a 5=a 1+d +a 1+4d =4,将a 1=13代入,得d =23
. 所以a n =a 1+(n -1)d =13+(n -1)×23=23n -13
, 令a n =35,解得n =53.
答案:D
6.lg(3-2)与lg(3+2)的等差中项是________.
解析:等差中项A =
lg 3-2+lg 3+22=lg 12
=0. 答案:0
7.等差数列的第3项是7,第11项是-1,则它的第7项是________.
解析:设首项为a 1,公差为d ,
由a 3=7,a 11=-1得,a 1+2d =7,a 1+10d =-1,
所以a 1=9,d =-1,则a 7=3.
答案:3
8.已知48,a ,b ,c ,-12是等差数列的连续5项,则a ,b ,c 的值依次是________. 解析:∵2b =48+(-12),∴b =18,
又2a =48+b =48+18,
∴a =33,
同理可得c =3.
答案:33,18,3
9.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112,a 2=116,这个数列在450到600之间共有多少项? 解析:由题意,得d =a 2-a 1=116-112=4,
所以a n =a 1+(n -1)d =112+4(n -1)=4n +108.
令450≤a n ≤600,
解得85.5≤n ≤123.
又因为n 为正整数,所以共有38项.
10.一个各项都是正数的无穷等差数列{a n},a1和a3是方程x2-8x+7=0的两个根,求它的通项公式.
解析:由题意,知a 1+a 3=8,a 1a 3=7,
又{a n }为正项等差数列,∴a 1=1,a 3=7,
设公差为d ,∵a 3=a 1+2d ,∴7=1+2d ,
故d =3,a n =3n -2.
[B 组 能力提升]
1.在数列{a n }中,a 1=2,2a n +1=2a n +1,则a 101的值是( )
A .52
B .51
C .50
D .49
解析:∵2a n +1=2a n +1,
∴2(a n +1-a n )=1.即a n +1-a n =12
. ∴{a n }是以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a 101=a 1+(101-1)×d =2+50=52.
答案:A
2.在等差数列中,a m =n ,a n =m (m ≠n ),则a m +n 为( )
A .m -n
B .0
C .m 2
D .n 2
解析:法一:设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 ⎩⎨⎧ a 1+m -1d =n ,a 1+n -1d =m ,解得⎩
⎨⎧
a 1=m +n -1,d =-1. ∴a m +n =a 1+(m +n -1)d =m +n -1-(m +n -1)=0.
故选B.
法二:因结论唯一,故只需取一个满足条件的特殊数列:2,1,0,便可知结论,故选B. 答案:B
3.已知1,x ,y,10构成等差数列,则x ,y 的值分别为________.
解析:由已知,x 是1和y 的等差中项,
即2x =1+y ,① y 是x 和10的等差中项,即2y =x +10②
由①,②可解得x =4,y =7.
答案:4,7
4.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25,且从第10项开始为比1大的项,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
a 10>1,a 9≤1, ∴⎩⎪⎨⎪⎧ 125+9d >1,125+8d ≤1,
∴875<d ≤325. 答案:875<d ≤325
5.已知递减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和为18,前三项的乘积为66.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判断-34是该数列的项吗?
解析:法一: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分别为a 1,a 2,a 3.依题意得⎩⎨⎧ a 1+a 2+a 3=18,a 1·a 2·a 3=66,
∴⎩⎨⎧ 3a 1+3d =18,a 1·a 1+d ·a 1+2d =66. 解得⎩⎨⎧ a 1=11,d =-5,或⎩
⎨⎧
a 1=1,d =5. ∵数列{a n }是递减等差数列,∴d <0.
故取a 1=11,d =-5,
∴a n =11+(n -1)·(-5)=-5n +16,
即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5n +16.
令a n =-34,即-5n +16=-34,得n =10.
∴-34是数列{a n }的项,且为第10项.
法二: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三项依次为:a -d ,a ,a +d , 则⎩⎨⎧
a -d +a +a +d =18,a -d ·a ·a +d =66,
解得⎩⎨⎧
a =6,d =±5.
又∵{a n }是递减等差数列,即d <0,
∴取a =6,d =-5.
∴{a n }的首项a 1=11,公差d =-5.
∴通项公式a n =11+(n -1)·(-5),
即a n =-5n +16.
令a n =-34,解得n =10.
即-34是数列{a n }的项,且为第10项.
6.已知无穷等差数列{a n },首项a 1=3,公差d =-5,依次取出项数被4除余3的项组成数列{b n }.
(1)求b1和b2;
(2)求{b n}的通项公式;
(3){b n}中的第110项是{a n}的第几项?
解析:(1)∵a1=3,d=-5,
∴a n=3+(n-1)×(-5)=8-5n(n∈N*).
数列{a n}中项数被4除余3的项是{a n}的第3项,第7项,第11项,…,所以其首项b1=a3=-7,b2=a7=-27.
(2)设{a n}中的第m项是{b n}的第n项,
即b n=a m,则m=3+4(n-1)=4n-1,
∴b n=a m=a4n-1=8-5(4n-1)=13-20n.
∵b n-b n-1=-20(n≥2,n∈N*),
∴{b n}是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为b n=13-20n,n∈N*.
(3)设它是{a n}中的第m项,由(2)知m=4n-1,
又n=110,则m=439.
故{b n}中的第110项是{a n}的第439项.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