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部分 第五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11:1.1.1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1、在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
A.第Ⅷ族B.第ⅠA族C.0族D.第ⅢB族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横行是一个周期,每个纵行是一个族B.副族是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全部在第ⅡA族和第ⅡB族D.第ⅠA族又称碱金属元素,第ⅦA族又称卤族元素3.若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在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在第18列。
按此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C.只有第15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4.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依据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B.原子的中子数C.原子的质子数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B.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C.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D.ⅠA族的所有元素都是金属元素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B、C、D、E五种原子核外共有85个电子,其中只有C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B元素是()A.铝B.镁C.磷D.硫7.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18B.32C.50D.6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族序数也越大B.同周期的第ⅡA族与第ⅢA族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C.在元素周期表中,第14列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其族序数不一定为奇数9、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B、C、D、X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元素X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ⅥA族,若X的原子序数为x,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作业(学生版)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原子核⎩⎨⎧质子(相对质量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原子的表示方法即A Z X 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
2.质量数概念—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表示—用A 表示 |两个关系—⎣⎢⎡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核素 (1)定义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实验——氢的三种核素。
原子符号(A Z X) 原子名称氢元素的原子核质子数(Z) 中子数(N)11H 氕 1 021H或D 氘 1 131H或T 氚 1 2(1)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特点(3)应用①考古中用14 6C测定文物的年代。
②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③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可用于育种、治疗恶性肿瘤等。
[基础自测]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原子不带电()(2)所有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3)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原子为1817Cl()(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粒子互称同位素()(5)11H、D、T三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2.下列8种化学符号:11H2、21H2、14 6C、63Li、2311Na、14 7N、73Li、2412Mg。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5单元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 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元素周期表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①3517X ②3717X ③④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全部答案:C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①②③中三种微粒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是同种元素。
④中微粒的质子数为18,所以和①②③中微粒表示的不是同种元素。
2.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错误的是( )A.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答案:D解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16O与17O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正确。
18O含有8个质子,中子数=18-8=10;19F含有9个质子,中子数=19-9=10,B正确。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正确;12C与13C的质量数分别是12和13,D 不正确。
3.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表示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银的原子序数为47B.银的摩尔质量为107.9C.银为过渡金属元素D.银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答案:B解析:银的摩尔质量为107.9 g·mol-1。
4.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131 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27 53I的化学性质与131 53I相同B.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C.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D.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原子结构的考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127 53I与131 53I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A项正确;在131 53I中,其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均为53,中子数为131-53=78,B项正确,C项错误;核内中子数等于131-53=78,D项正确。
课时作业6:1.1.1 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B.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2.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A.第ⅠA族第六周期B.第Ⅷ族第六周期C.第ⅢB族第六周期D.第ⅢA族第六周期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ABCD4.已知A为第ⅡA族元素,B为第ⅢA族元素,A、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它们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A.n=m+1 B.n=m+11 C.n=m+25 D.n=m+10 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b;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A.a>b>c>d B.b>a>d>c C.c>b>a>d D.b>a>c>d6.根据等电子原理: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性。
以下各组粒子结构不相似的是()A.CO和N2B.O3和NO-2C.CO2和N2O D.N2H4和C2H4 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8.A和M为两种主族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B.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是11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9.X、Y是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10.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A.一定是同族元素B.周期数一定相差1C.只能形成1∶1型化合物D.只能形成1∶2型化合物11.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
必考部分 第五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时作业

第五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09·全国卷Ⅱ)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解析: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3,则该元素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在第六周期ⅢB族,是副族元素,故A、B、C均正确.答案: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解析:A项中F的最高化合价为0价,与族序数不等;B项中六、七周期所含元素数均不是18种;D项中H不属于碱金属.答案:C3.(双选)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是三种性质相同的粒子D.①②③的质量数不相同解析:从题目所给的信息,①中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11H;②有1个中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21H;③有2个中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31 H;它们属于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项对,B项错;它们属于不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C项错;它们的质量数分别为1、2、3,D正确.答案:AD4.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确定X、Y、Z各为何种元素B.均为非金属元素C.Y为氯元素D.X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很强的氧化性解析:由于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故X为He,Y为F、Z为S,均为非金属元素.答案:B5.下列关于卤素(从F→I)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D.与水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剧烈程度为F2>Cl2>Br2>I2解析:卤族元素从F→I,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非金属性减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而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时,F2和H2O剧烈反应,F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而非F2的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6.(2009·北京高考)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解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9+17)÷2=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Na的金属性比Al强;HF沸点比HCl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Cl-的还原性比F-强;原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Na+>Al3+.答案:B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解析:13C和14C均属于碳元素,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A项正确;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但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B项正确;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但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不等,C项正确;6Li和7Li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但中子数不等,D项不正确.答案:D8.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A.2a+2 B.2a+10C.a+2 D.2a解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故次外层数目为2,质子数为2+2a.答案:A9.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C.NaH D.H2O2解析:氢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表现为+1价,与碱金属性质相似,故排在第ⅠA族.氢原子也可以得到1个电子显-1价,与卤素性质相似,故可排在第ⅦA族.答案:C10.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解析: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只有氢元素,其族序数与K层电子数相等(1),A项正确.L 层(第2层)上电子数为奇数(1,3,5,7),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Li、B、N、F),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均相等,B项正确.L层电子数为偶数2、4、6时,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Be、C、O),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相等;但L层电子数为8(偶数)时,可以是Ne及原子序数大于10的所有元素,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8)均不相等,C项不正确.M层上电子数为奇数(1,3,5,7),只能是第三周期元素(Na、Al、P、Cl),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均相等,D项正确.答案:C11.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开发锂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锂是较轻的金属B.LiOH的碱性比NaOH弱C.锂的化学性质不如钠活泼D.Na可以从Li的盐溶液中将Li置换出来解析:锂比煤油的密度都小,属轻金属,A正确;Li的金属性比钠弱,故碱性:LiOH<NaOH,B、C正确;因钠能与水剧烈反应,故Na不能将Li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不正确.答案:D12.(双选)下图中a、b、c、d、e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B.五种元素中,a元素的性质最稳定C.b、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d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解析:题干中明确指出a、b、c、d、e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因此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确定a为He,b为O,c为Si,d为Cl,e为As.对于选项A,O元素除0价外,还有-2价、-1价、+2价等,A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5种元素中最稳定的元素应是稀有气体He,B正确;b、d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Cl,显然C错;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3AsO4,其性质应和H3PO4相似,是一种三元酸,能和碱反应生成两种酸式盐和一种正盐.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5分)A、B、C、D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B、C原子序数之和为20,已知B原子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C为金属元素,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又知D-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A 与B 、C 与B 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2∶1的化合物,请写出C 与B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 、D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在通电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X 、Y 均由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组成个数比为1∶1∶1,且酸碱性都与AD 溶液的酸碱性相反,又知相同浓度的X 、Y 溶液,pH 值X >Y ,则X 、Y 的化学式分别为X________、Y________.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首先确定C 为钠,再根据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这一信息,确定B 为氧,又知A 、B 、C 原子序数之和为20,其中B 原子序数为8,C 原子序数为11,则A 原子序数为1,确定A 为氢,根据D -核外电子排布与氩相同,确定D 为氯.其中氢、氧可形成H 2O 、H 2O 2两种化合物,钠、氧可形成Na 2O 、Na 2O 2两种化合物.根据题干信息推断由三种元素组成,组成个数比为1∶1∶1的化合物有3种:NaOH 、NaClO 、HClO.又知X 、Y 溶液都呈碱性,排除HClO 的可能,根据pH 情况知X 为强碱,Y 为弱碱,由此可确定X 为NaOH ,Y 为NaClO. 答案:(1)氢 氧 钠 氯(2)(3)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4)NaOH NaClO14.(11分)X 、Y 、Z 和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 与Y 相邻,Z 与W 相邻;②X 分别与Y 、Z 、W 可组成化学式为YX 3,X 2Z 和X 2W 三种共价化合物请填空:(1)X 、Y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________.(2)X 2W 的电子式是________.(3)X 、Y 和Z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强酸.写出该酸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Y 和Z 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在210℃分解生成一种只含Y 、Z 的气体和一种只含X 、Z 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0 g 该离子化合物完全分解可生成11.2 L 的气体(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4)X 、Y 、Z 和W 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5∶1∶3∶1;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①写出该化合物与过量稀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X 与Y 、Z 、W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可知X 为氢,Z 、W 在ⅥA 族,Z 为氧,W 为硫,结合YX 3和Y 与Z 相邻,Y 为氮.(1)X 、Y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2)X 、Y 、Z 组成离子化合物NH 4NO 3,其分解产物有H 2O 和另一种氮氧化合物A ,NH 4NO 3与未知气体A 的量相等,则有NH 4NO 3=====210℃A ↑+2H 2O ,据原子个数守恒知A 为N 2O.答案:(1)12(2)(3)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N 2O(4)①NH +4+HSO -3+2OH -===NH 3·H 2O +H 2O +SO 2-3 ②取少许氯水,滴加该溶液,氯水褪色则说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KMnO 4、溴水、Fe 3+等均可) 15.(10分)(2010·扬州模拟)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1) 在X 、Y 、Z 、M 单质中,有一种单质与其他单质的分类不同,它是________(填元(2) 素符号),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Y 元素与Z 元素的性质相似,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表述中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a .Y 单质能在空气中燃烧,Z 单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b .Y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 .最高价含氧酸;Z 的是强酸,Y 的是弱酸d .化合物Y 3Z 4中Z 为负价(3)元素Z 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ZH +4,则检验溶液中存在该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知X、Y、Z、W分别为Si、C、N、Mg.其中Mg为金属元素,其他均为非金属元素.(2)N的非金属性比C强,可通过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以及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来比较.(3)可利用能否与碱反应产生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答案:(1)Mg镁是金属元素,而其他元素为非金属元素(2)N cd(3)向溶液(或待测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存在该离子,反之,不存在该离子16.(16分)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由X单质与Z单质反应生成1 mol E放出的热量为46.2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3)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化肥,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工业上用E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被氧化的E与参与反应的E的质量之比________.解析:(1)氢原子失去电子后就成为质子,在短周期相邻元素的单质气体中,只有N2和O2是无色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时,最外层电子数只有4个,不会是16个,所以X、Y、Z、W四种元素依次是H、C、N、O.(2)在一定条件下,H2和N2化合生成NH3,因为热化学方程式中1 mol N2(g)与3 molH 2(g)反应生成2 mol NH 3(g),放出的热量就应为2×46.2 kJ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催化剂加热2NH 3(g) ΔH =-92.4 kJ/mol.汽车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 3还原成N 2.(3)H 、N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肥应为NH 4NO 3它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X 、Y 、Z 、W 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只能是碳酸氢铵.(4)NH 3与Cl 2的反应中学没有学过,但题中告诉了产物有一种白烟,还有一种单质,就可推出生成物是NH 4Cl 和N 2,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配平方程式,本题就可顺利解决.答案:(1)第二周期第ⅤA 族(2)N 2(g)+3H 2(g)2NH 3(g) ΔH =-92.4 kJ/mol NO 或NO 2 (3)NH +4+H 2O NH 3·H 2O +H + NH +4+HCO -3+2OH -=====△NH 3↑+CO 2-3+2H 2O(4)8NH 3+3Cl 2===6NH 4Cl +N 2 1∶4。
元素周期表 课时作业(一)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一)一、选择题1.(2012·徐州高一检测)下列各项中,与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位置有关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次外层电子数D.核内中子数解析: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且有关系式: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故选B。
答案: B2.(2012·广州高一检测)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解析:据图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钠,其元素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选C。
答案: C3.(2012·冀州高一检测)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A.第四周期B.第五周期C.第六周期D.第七周期解析: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第六、七周期第ⅢB族为镧系和锕系元素,各有15种元素,由于第七周期未排满,故第六周期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 C4.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解析:依据“稀有气体定位法”先写出各周期中稀有气体原子序数:2、10、18、36、54、86;其次即可确定元素X(35号)应为D中位置。
答案: D5.下列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一定在周期表中第ⅢA族的是()A.54 B.116C.81 D.88解析:Ⅲ是奇数,第ⅢA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是奇数。
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原子序数是奇数,答案为C。
答案: C6.有a+、b2+、c2-、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离子,都与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A.a>b>c>d B.b>a>d>cC.c>b>a>d D.b>a>c>d解析:据条件可知四种元素分别是钠、镁、氧、氟,故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b>a>d>c。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5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化学综合质量检测苏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1.美国化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液态储氢材料——硼氮—甲基环戊烷(有C、N、B、H 四种元素组成)。
该材料能在室温下工作,适用于由燃料电池提供能量的便携式设备。
组成该新材料的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硼 B.氮C.氢 D.碳2.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钠 B.氯C.铝 D.氟知识点二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3.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
该图中纵坐标表示()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C.最高化合价 D.原子半径4.某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多5个,(M层电子数大于0),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A.+3 B.+4C.+5 D.+6知识点三同一行中元素非金属性、金属性的比较5.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弱的是()A.硅B.磷 C.硫D.氯6.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酸性:H2SO4>H3PO4B.碱性:NaOH>Mg(OH)2C.稳定性:H2O>HFD.半径:F->Na+知识点四元素周期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C.从Li到F、从Na到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到+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递变到8个8.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课时作业1: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题组一元素周期表1.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的s区全部是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的d区包含所有的过渡元素C.过渡元素包括d区和ds区的元素D.p区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答案 C解析s区中的H是一个特例,它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d区包括ⅢB~ⅦB族(镧系和锕系除外)元素和Ⅷ族元素,ds区包括ⅠB族和ⅡB族元素,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即包括了d区和ds区的元素,故B错误、C正确;p区包括ⅢA~ⅦA族元素和0族元素,其中的铝、铅等都是金属元素,故D错误。
2.(2019·山东济宁高二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B.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n 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 电子的能量D.电子排布式(21Sc)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洪特规则答案 B解析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分布在s区、d区、ds区、f区和p区,故A错误;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称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故B正确;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n 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故C错误;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知,电子先排能量低的轨道后排能量高的轨道,则21S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故D错误。
3.下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A.只有s区B.只有d区C.s区、d区和ds区D.d区和ds区答案 D解析s区的氢为非金属,d区和ds区全部为金属,p区包含大多数非金属元素。
4.闪烁着银白色光泽的金属钛(22Ti)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
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B.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C.钛的不同同位素在周期表中处于不同的位置D.钛元素是d区的过渡元素答案 C解析题给三种同位素原子中,中子数最小为26,故A项正确;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属于d区元素,故B、D项正确;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故C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09·全国卷Ⅱ)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解析: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63,则该元素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在第六周期ⅢB族,是副族元素,故A、B、C均正确.答案: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解析:A项中F的最高化合价为0价,与族序数不等;B项中六、七周期所含元素数均不是18种;D项中H不属于碱金属.答案:C3.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是三种性质相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解析:从题目所给的信息,①中没有中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11H;②有1个中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21H;③有2个中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31H;它们属于同位素,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项对,B 项错;它们属于不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C项错;它们的质量数分别为1、2、3,所以D项错.答案:A()A.无法确定X、Y、Z各为何种元素B.均为非金属元素C.Y为氯元素D.X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很强的氧化性解析:由于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故X为He,Y为F、Z为S,均为非金属元素.答案:B5.下列关于卤素(从F→I)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D.与水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剧烈程度为F2>Cl2>Br2>I2解析:卤族元素从F→I,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非金属性减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而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时,F2和H2O剧烈反应,F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而非F2的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6.(2009·北京高考)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解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故W为氯元素,则X为氟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9+17)÷2=13,为铝元素,由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知其为钠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Na的金属性比Al强;HF沸点比HCl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Cl-的还原性比F-强;原子半径Na>Al>F,离子半径F->Na+>Al3+.答案:B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解析:13C和14C均属于碳元素,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互为同位素,A项正确;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但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B项正确;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但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不等,C项正确;6Li 和7Li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但中子数不等,D项不正确.答案:D8.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2a+2 B.2a+10C.a+2 D.2a解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故次外层数目为2,质子数为2+2a.答案:A9.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 B.H3O+C.NaH D.H2O2解析:氢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表现为+1价,与碱金属性质相似,故排在第ⅠA族.氢原子也可以得到1个电子显-1价,与卤素性质相似,故可排在第ⅦA族.答案:C10.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解析:K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只有氢元素,其族序数与K层电子数相等(1),A项正确.L层(第2层)上电子数为奇数(1,3,5,7),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Li、B、N、F),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均相等,B项正确.L层电子数为偶数2、4、6时,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Be、C、O),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相等;但L层电子数为8(偶数)时,可以是Ne及原子序数大于10的所有元素,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8)均不相等,C项不正确.M层上电子数为奇数(1,3,5,7),只能是第三周期元素(Na、Al、P、Cl),其族序数与L层电子数均相等,D项正确.答案:C11.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开发锂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锂是较轻的金属B.LiOH的碱性比NaOH弱C.锂的化学性质不如钠活泼D.Na可以从Li的盐溶液中将Li置换出来解析:锂比煤油的密度都小,属轻金属,A正确;Li的金属性比钠弱,故碱性:LiOH<NaOH,B、C正确;因钠能与水剧烈反应,故Na不能将Li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不正确.答案:D12.下图中a、b、c、d、e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B .五种元素中,c 元素的性质最稳定C .b 、d 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 >dD .e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解析:题干中明确指出a 、b 、c 、d 、e 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因此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确定a 为He ,b 为O ,c 为Si ,d 为Cl ,e 为As.对于选项A ,O 元素除0价外,还有-2价、-1价、+2价等,A 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5种元素中最稳定的元素应是稀有气体He ,B 错;b 、d 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 2O 和HCl ,显然C 错;e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 3AsO 4,其性质应和H 3PO 4相似,是一种三元酸,能和碱反应生成两种酸式盐和一种正盐. 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5分)A 、B 、C 、D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 、B 、C 原子序数之和为20,已知B 原子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C 为金属元素,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又知D -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A 与B 、C 与B 均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2∶1的化合物,请写出C 与B 形成 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 、D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在通电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化合物X 、Y 均由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组成个数比为1∶1∶1,且酸碱性都与AD 溶液的酸碱性相反,又知相同浓度的X 、Y 溶液,pH 值X >Y ,则X 、Y 的化学式分别为X________、Y________.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首先确定C 为钠,再根据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3倍这一信息,确定B 为氧,又知A 、B 、C 原子序数之和为20,其中B 原子序数为8,C 原子序数为11,则A 原子序数为1,确定A 为氢,根据D-核外电子排布与氩相同,确定D 为氯.其中氢、氧可形成H 2O 、H 2O 2两种化合物,钠、氧可形成Na 2O 、Na 2O 2两种化合物.根据题干信息推断由三种元素组成,组成个数比为1∶1∶1的化合物有3种:NaOH 、NaClO 、HClO.又知X 、Y 溶液都呈碱性,排除HClO 的可能,根据pH 情况知X 为强碱,Y 为弱碱,由此可确定X 为NaOH ,Y 为NaClO. 答案:(1)氢 氧 钠 氯(2)Na +[·×O·×]2-Na + Na +[·×OO·×]2-Na +(3)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 (4)NaOH NaClO14.(11分)X 、Y 、Z 和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元素周期表中,Z 与Y 相邻,Z 与W 相邻;②X 分别与Y 、Z 、W 可组成化学式为YX 3,X 2Z 和X 2W 三种共价化合物 请填空:(1)X 、Y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________. (2)X 2W 的电子式是________.(3)X 、Y 和Z 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强酸.写出该酸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Y 和Z 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在210℃分解生成一种只 含Y 、Z 的气体和一种只含X 、Z 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0 g 该离子化合物完 全分解可生成11.2 L 的气体(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4)X 、Y 、Z 和W 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5∶1∶3∶1;该化合物具有还 原性.①写出该化合物与过量稀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X 与Y 、Z 、W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可知X 为氢,Z 、W 在ⅥA 族,Z 为氧, W 为硫,结合YX 3和Y 与Z 相邻,Y 为氮. (1)X 、Y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2)X 、Y 、Z 组成离子化合物NH 4NO 3,其分解产物有H 2O 和另一种氮氧化合物A , NH 4NO 3与未知气体A 的量相等,则有NH 4NO 3=====210℃A ↑+2H 2O ,据原子个数守恒知 A 为N 2O. 答案:(1)12(2)H SH(3)3Cu +8H ++2NO -3===3Cu 2++2NO ↑+4H 2O N 2O(4)①NH +4+HSO -3+2OH -===NH 3·H 2O +H 2O +SO 2-3②取少许氯水,滴加该溶液,氯水褪色则说明该化合物具有还原性(KMnO 4、溴水、 Fe 3+等均可)15.(10分)(2010·扬州模拟)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1)在X 、Y 、Z 、M 单质中,有一种单质与其他单质的分类不同,它是________(填元 素符号),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 元素与Z 元素的性质相似,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列表 述中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a .Y 单质能在空气中燃烧,Z 单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b .Y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 .最高价含氧酸;Z 的是强酸,Y 的是弱酸d .化合物Y 3Z 4中Z 为负价(3)元素Z 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ZH +4,则检验溶液中存在该离子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知X 、Y 、Z 、W 分别为Si 、C 、N 、Mg.其中Mg 为金属元素,其他 均为非金属元素.(2)N 的非金属性比C 强,可通过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以及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强弱来比较.(3)可利用能否与碱反应产生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 +4. 答案:(1)Mg 镁是金属元素,而其他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2)N cd(3)向溶液(或待测液)中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 气体,说明溶液中存在该离子,反之,不存在该离子16.(16分)已知X 、Y 、Z 、W 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1)请写出Z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由X 单质与Z 单质反应生成1 mol E 放出的热量为46.2 kJ ,写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用于还原汽车尾气中的________,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仅由X 、Z 、W 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化肥,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X 、Y 、Z 、W 四种元素可组成酸式盐,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与足量NaOH 溶液在加热 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工业上用E 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Z 生成,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 中被氧化的E 与参与反应的E 的质量之比________.解析:(1)氢原子失去电子后就成为质子,在短周期相邻元素的单质气体中,只有N 2和O 2是无色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时,最外层电子数只有4个,不会是16个,所以X 、Y 、Z 、W 四种元素依次是H 、C 、N 、O.(2)在一定条件下,H 2和N 2化合生成NH 3,因为热化学方程式中1 mol N 2(g)与3 mol H 2(g)反应生成2 mol NH 3(g),放出的热量就应为2×46.2 kJ ,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催化剂加热2NH 3(g) ΔH =-92.4 kJ/mol.汽车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NH 3还原成N 2.(3)H 、N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肥应为NH 4NO 3它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X 、Y 、Z 、W 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只能是碳酸氢铵.(4)NH 3与Cl 2的反应中学没有学过,但题中告诉了产物有一种白烟,还有一种单质,就可推出生成物是NH 4Cl 和N 2,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配平方程式,本题就可顺利解决. 答案:(1)第二周期第ⅤA 族(2)N 2(g)+3H 2(g) 催化剂加热2NH 3(g) ΔH =-92.4 kJ/mol NO 或NO 2 (3)NH +4+H 2O NH 3·H 2O +H +NH +4+HCO -3+2OH -=====△NH 3↑+CO 2-3+2H 2O(4)8NH 3+3Cl 2===6NH 4Cl +N 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