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校本课程教学教案
古筝教学教案范文(2)

古筝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古筝基础教程》第三单元“指法练习”。
具体包括:第5章“颤弦指法”,第6章“滑音指法”,以及第7章“琶音指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技巧,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颤弦、滑音、琶音等古筝基本指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筝演奏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颤弦、滑音、琶音等古筝基本指法的正确运用。
难点:如何将指法技巧与音乐情感表达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筝、教学PPT、音响设备。
学具:古筝、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筝曲,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颤弦、滑音、琶音等古筝指法的技巧要领,配合PPT 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指法的操作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练习曲为例,现场演示颤弦、滑音、琶音等指法的应用,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指法错误。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古筝指法技巧颤弦滑音琶音2. 注意事项指法正确节奏准确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5、6、7章的练习曲。
2. 答案:练习曲答案见教材。
短文内容需包含学习古筝的感悟、收获以及未来学习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课后观看古筝演奏视频,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组织古筝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舞台表演,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激发学生对古筝演奏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教学难点中的“如何将指法技巧与音乐情感表达相结合”。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环节。
古筝学员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初级古筝演奏技巧入门二、授课对象:古筝初学者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及持琴方法。
2. 技能目标:掌握古筝的基本指法,如勾、托、抹、挑、打、摇指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增强审美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筝的基本指法训练,演奏姿势的正确性。
2. 教学难点:指法的熟练运用和音乐表达。
五、教学工具与材料:1. 古筝2. 教学用书3. 音乐CD4. 指法练习卡片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筝基本知识及持琴姿势1. 导入- 简要介绍古筝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我国的地位。
- 播放古筝名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 讲解古筝的构造,包括筝首、筝身、筝尾等部分。
- 介绍古筝的音域和音色特点。
3. 持琴姿势示范- 示范正确的持琴姿势,包括坐姿、手臂位置、琴体倾斜角度等。
- 学生跟学,教师个别指导。
4. 练习- 学生练习正确的持琴姿势,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古筝基本指法练习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持琴姿势。
2. 讲解基本指法- 详细讲解勾、托、抹、挑、打、摇指等基本指法。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指法动作。
3. 示范演奏- 教师示范基本指法的演奏,学生跟学。
4. 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基本指法,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第三课时:简单曲子演奏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基本指法和持琴姿势。
2. 选择简单曲子- 选择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曲子,如《小白菜》、《茉莉花》等。
3. 曲子讲解- 分析曲子的结构、节奏、旋律等。
4. 示范演奏- 教师示范曲子的演奏,学生跟学。
5. 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曲子,教师巡回指导。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基本指法和简单曲子。
2. 练习古筝,每天至少30分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古筝课程安排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古筝初级班课程2. 适用年级:二年级3. 总课时:114课时4. 课程类型:音乐技能课程5. 课程目标:- 了解古筝的历史、文化及演奏基础理论。
- 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勾、托、抹、挑等指法。
- 能够独奏简单的古筝曲目。
-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第一学期第1-10周:古筝基础知识与基本指法- 第1-2周:古筝的历史、构造与音色特点- 第3-4周:古筝的演奏姿势与坐姿- 第5-6周:基本指法——勾、托- 第7-8周:基本指法——抹、挑- 第9-10周:基本指法——颤音与滑音第11-20周:基础曲目学习与练习- 第11-12周:曲目一《小星星》- 第13-14周:曲目二《春江花月夜》片段- 第15-16周:曲目三《高山流水》片段- 第17-18周:曲目四《渔舟唱晚》片段- 第19-20周:曲目五《梅花三弄》片段第二学期第21-30周:提高曲目学习与技巧巩固- 第21-22周:曲目六《阳关三叠》- 第23-24周:曲目七《平湖秋月》- 第25-26周:曲目八《高山流水》- 第27-28周:曲目九《渔舟唱晚》- 第29-30周:曲目十《梅花三弄》第三学期第31-40周:高级曲目学习与合奏练习- 第31-32周:曲目十一《汉宫秋月》- 第33-34周:曲目十二《十面埋伏》片段- 第35-36周:曲目十三《夕阳箫鼓》- 第37-38周:曲目十四《赛马》- 第39-40周:曲目十五《高山流水》合奏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古筝的历史、构造、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
-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奏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曲目和技巧。
-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基本指法和曲目的练习。
- 合奏法:组织学生进行曲目合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价方式:- 定期进行演奏考核,评价学生对基本指法和曲目的掌握程度。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班级音乐教案古筝演奏课程

班级音乐教案古筝演奏课程古筝演奏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校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班级音乐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课程安排。
在古筝演奏课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古筝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一课:古筝的基础知识与演奏姿势在古筝演奏的第一课,首先需要学生了解古筝的概念、起源及基本构造。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古筝的种类及演奏技巧,让学生逐步了解古筝的优美与独特。
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感受古筝演奏时的气氛及美感。
第二课:古筝演奏技巧在古筝演奏的第二课,逐渐深入学习如何进行古筝演奏。
引导学生熟悉右手拨弦与左手按弦的技巧及换弦、同时多个手指演奏、弦乐结构。
对学生进行多次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及练习方法。
第三课:经典曲目演奏在古筝演奏的第三节课,内容将逐步转向经典曲目演奏。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古筝曲目,如《平沙落雁》、《流水》等。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的特点及演奏技巧。
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讲解。
第四课:团队协作与表演在古筝演奏的第四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演奏这些曲目,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及协调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以上几节课的综合练习,并在演奏时根据需要帮助学生进行调整和提高,达到演奏效果的协调统一,以此进行表演。
古筝演奏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在学生中培养尊重传统,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沉浸的美好体验,让学生在欣赏及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自我情感的自由释放和创新内涵的呈现。
同时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音乐创作技巧推陈出新,充实人类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启发创新创造的思想和文化创造力的养成。
班级音乐教案 - 古筝演奏课程不仅能让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也符合中华文化的传承。
带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建立音乐教学新标准,也是我们应该越来越谋求的共同使命。
古筝教学教案全册

古筝教学教案全册教案全册:古筝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古筝教材《古筝基础教程》的第4章,主要内容包括:筝的演奏姿势与手型,基本指法与节奏,以及一首名为《小星星》的简单古筝曲。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古筝的演奏姿势与手型。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指法与节奏进行演奏。
3. 学生能够学会并演奏一首名为《小星星》的古筝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古筝演奏姿势与手型的掌握,以及对于基本指法与节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小星星》这首古筝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筝、筝架、古筝教材《古筝基础教程》。
2. 学具:学生个人古筝、乐谱架、节拍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讲解古筝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古筝的演奏姿势与手型,基本指法与节奏。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奏《小星星》这首古筝曲。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奏《小星星》。
5.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古筝教学演奏姿势与手型基本指法与节奏《小星星》演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小星星》。
2. 作业答案:学生能够熟练演奏《小星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初学者的古筝曲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古筝教材《古筝基础教程》的第4章,主要内容包括:筝的演奏姿势与手型,基本指法与节奏,以及一首名为《小星星》的简单古筝曲。
1. 筝的演奏姿势与手型:讲解坐姿、手型、指法等基本演奏姿势,包括坐姿的调整、手臂和手腕的放松、指尖的力度控制等。
2. 基本指法与节奏:介绍古筝的基本指法,包括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使用,以及音的节奏组合和变化。
3. 《小星星》古筝曲:这首曲子是由简单的旋律组成,适合初学者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音阶和指法,并能够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古筝的基本技法,包括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练习;2. 第六章:乐曲解析,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古筝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的结构、旋律、节奏等;3. 第七章:音乐表现,学习如何通过力度、音色、气息等元素表达音乐情感;4. 第八章:演奏实践,练习演奏《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名曲;5. 第九章:古筝演奏技巧的提高,如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筝的基本技法,提高演奏水平;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3. 通过古筝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筝的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高级技巧;2. 教学重点:古筝的基本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筝、教材、教案、音响设备;2. 学具:古筝、教材、笔记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名曲,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第五章至第九章的古筝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等内容;3. 实践环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古筝曲目,掌握基本技法;4. 例题讲解: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结构和演奏技巧;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奏曲目,老师进行个别指导;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2. 内容:(1)第五章:古筝基本技法;(2)第六章:乐曲解析;(3)第七章:音乐表现;(4)第八章:演奏实践;(5)第九章:技巧提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第五章的基本技法;(2)分析《梁祝》的乐曲结构;(3)演奏《高山流水》;2. 答案:(1)基本技法: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2)《梁祝》结构:引子、主题、展开、尾声;(3)《高山流水》:注意力度、音色、气息的运用;(4)学习心得:略。
古筝教学教案

古筝教学教案《古筝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历史、构造和演奏技巧。
培养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和爱好。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古筝的指法和音准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筝的历史、构造和演奏技巧。
演示法:教师示范古筝的演奏技巧。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古筝演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古筝的美妙音色。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学生回答:“古筝。
”教师:“对,这就是古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筝的演奏技巧。
”讲授新课教师讲解古筝的历史、构造和演奏技巧。
古筝的历史:古筝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筝的构造:古筝由面板、底板、侧板、琴弦、琴码、琴轴等部分组成。
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弹奏方法、音准等方面。
指法:古筝的指法主要包括托、劈、勾、抹、大撮、小撮等。
弹奏方法:古筝的弹奏方法主要包括弹、挑、按、滑、揉等。
音准:古筝的音准是通过调整琴码的位置来实现的。
演示法教师示范古筝的演奏技巧。
教师示范托、劈、勾、抹、大撮、小撮等指法。
教师示范弹、挑、按、滑、揉等弹奏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调整琴码的位置来实现音准。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
学生练习托、劈、勾、抹、大撮、小撮等指法。
学生练习弹、挑、按、滑、揉等弹奏方法。
1. 2. 3. 1. 2. 1. 2. 3. 1. ◦ ◦ ◦ ◦ 2. ◦ ◦ ◦ ◦ ◦ ◦ ◦ 3. ◦ ◦ ◦ ◦ 4. ◦ ◦ ◦学生练习如何调整琴码的位置来实现音准。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教师强调古筝的演奏技巧和音准的重要性。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古筝的演奏技巧。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古筝的演奏技巧。
学生练习弹奏一首简单的古筝曲。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古筝的历史、构造和演奏技巧。
古筝教案(大全五篇)

古筝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古筝教案附件教案第一课教学内容:1.古筝基本构造介绍2.学戴古筝指甲(义甲)3.古筝坐姿、基本指法“勾”“托”教学目的: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教学过程:一.入门知识讲解古筝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学戴义甲(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演奏姿势(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
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演奏姿势正面图演奏姿势右侧图演奏姿势左侧图三.指法讲解与练习1.分辨琴弦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答:有21根弦。
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讲解:认识绿色琴弦,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练习:教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进行认弦练习。
2.指法讲解、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在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古筝校本课程教学教案
课题:小雨沙沙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指法托(大拇指),掌握指法技巧,并运用于歌曲当中。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小雨沙沙》曲谱,掌握正确的指法,并通过学习此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A.师生问好:师弹: 1 2 3 4 | 5 —||
小朋友们好
生弹 1 5 | 1 5 ||
您好您好
师生弹:5 4 3 2 | 1 —||
王老师您好
B.复习演奏姿势和正确手型
(1)边念儿歌,边复习。
(2)教师帮助纠正不够之处,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儿歌:身体要靠近琴头,肚子离琴一拳远。
双手起来抱大树,手心朝下握苹果。
每个手指微弯曲,肩膀轻轻来放松。
2、复习巩固《我有一只小羊羔》
3、学习《小雨沙沙》A.教师范奏
B.出示曲谱
C.唱歌谱
D.打一打节奏
E.找一找音的位置(1)复习巩固学过的的指法要求手型正确,能看谱弹出F.练习。
G.连贯的弹奏。
H.进行同组互帮练习。
I.进行小组展示。
三、结束
随古筝音乐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