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
小朋友弹古筝课程教案

小朋友弹古筝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小朋友弹古筝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包括古筝的起源、结构和演奏方法。
2. 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如正确的手指位置、拨弦技巧和弹奏节奏。
3. 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古筝乐器及配件。
2. 古筝教材和练习曲目。
3.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频资源。
4.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
5. 评价表和记录表。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古筝演奏音乐,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
2. 向学生简单介绍古筝的起源和特点,以及古筝在中国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知识讲解:(10分钟)1.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古筝的结构,解释琴身、琴弦、琴码等基本部件。
2. 介绍古筝的演奏方法,包括正确的手指位置、拨弦技巧和弹奏节奏。
示范演奏:(10分钟)1. 教师进行简单的古筝演奏示范,展示基本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2. 鼓励学生观察和聆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练习与指导:(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2-3人,进行古筝的基本练习,如按照教材指导进行手指训练和弹奏练习。
2. 教师逐个指导每个小组的练习,纠正他们的姿势和演奏技巧。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
创作与表演:(1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尝试设计一段简短的古筝演奏曲目。
2.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音符或自己创作的音符进行编排。
3. 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向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古筝,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建议。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古筝演奏技巧。
2. 推荐学生阅读与古筝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古筝文化和音乐知识。
3.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学院或古筝演奏会,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古筝课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课程名称:古筝入门教程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以上课时安排: 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古筝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初步学会弹奏简单的曲目。
教学内容:1. 古筝的基本知识2. 古筝的演奏姿势3. 基本指法:勾、托、抹、挑4. 简单曲目的弹奏教学准备:1. 古筝2. 教学课件3. 乐谱4. 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古筝演奏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古筝的优美旋律。
2. 提问:同学们刚才听到了什么?你们对古筝有什么了解?3. 介绍古筝的基本知识,如起源、流派、乐器结构等。
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讲解古筝的演奏姿势,包括坐姿、手型、手臂位置等。
2. 介绍基本指法:勾、托、抹、挑,并演示每种指法的弹奏方法。
3. 通过教学课件,展示指法的动作要领和示范。
三、练习环节(15分钟)1.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基本指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播放简单曲目的示范视频,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回家后练习所学的基本指法和曲目,下周检查。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掌握基本指法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弹奏简单曲目的质量。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多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参加古筝兴趣小组,进行深入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古筝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3. 定期举办古筝音乐会,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使学生初步掌握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古筝少儿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听觉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对象:7-12岁儿童三、教学时间:45分钟四、教学准备:1. 古筝教学用书或教材2. 古筝教学视频3. 古筝乐器4. 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古筝演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古筝的了解,分享相关故事或趣事。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古筝的基本构造,包括琴头、琴身、琴弦、琴码等。
2. 教师演示正确的古筝演奏姿势,强调坐姿、手型和指法的重要性。
3. 分组练习,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坐姿和手型。
(三)曲目学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简单古筝曲目,让学生感受古筝音乐的韵味。
2. 教师讲解曲目中的节奏、音高和指法,引导学生跟随演奏。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互动环节(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演奏,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疑问和建议。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古筝演奏姿势和指法。
2. 练习所学曲目,要求节奏准确、音准到位。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筝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技巧。
3. 学生在课后能够坚持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对古筝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古筝教案

小学古筝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古筝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3. 古筝的音域和音色。
4. 古筝的常见曲目和演奏风格。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古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古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例如指法、弹奏技巧等,并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感受古筝的独特音色。
3. 练习指导:分组让学生进行基本指法和弹奏技巧的练习,教师可以逐个指导学生正确的手指位置和动作。
4. 曲目学习:选择一首适合小学生的古筝曲目,逐节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曲目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5. 合奏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演奏学习的古筝曲目,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古筝。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指导和曲目学习中的表现,包括手指位置、指法准确性等。
2. 合奏演练中观察学生的协作和团队意识。
3. 学生的自我评估,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古筝乐谱和曲目录音。
2. 古筝演奏示范视频。
3. 古筝教学工具,如古筝模型、指法图示等。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古筝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成果。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更多古筝曲目和学习资源供他们继续深入学习。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祝您教学顺利!。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古筝的基本技法,包括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练习;2. 第六章:乐曲解析,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古筝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的结构、旋律、节奏等;3. 第七章:音乐表现,学习如何通过力度、音色、气息等元素表达音乐情感;4. 第八章:演奏实践,练习演奏《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古筝名曲;5. 第九章:古筝演奏技巧的提高,如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筝的基本技法,提高演奏水平;2. 培养学生对古筝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3. 通过古筝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筝的双手配合、滑音、颤音等高级技巧;2. 教学重点:古筝的基本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筝、教材、教案、音响设备;2. 学具:古筝、教材、笔记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名曲,让学生感受古筝的音乐魅力,激发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第五章至第九章的古筝技法、乐曲解析、音乐表现等内容;3. 实践环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古筝曲目,掌握基本技法;4. 例题讲解:以《梁祝》、《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为例,分析曲目结构和演奏技巧;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演奏曲目,老师进行个别指导;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古筝教学教案(精选5篇)2. 内容:(1)第五章:古筝基本技法;(2)第六章:乐曲解析;(3)第七章:音乐表现;(4)第八章:演奏实践;(5)第九章:技巧提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第五章的基本技法;(2)分析《梁祝》的乐曲结构;(3)演奏《高山流水》;2. 答案:(1)基本技法:大指、中指、食指、无名指的指法;(2)《梁祝》结构:引子、主题、展开、尾声;(3)《高山流水》:注意力度、音色、气息的运用;(4)学习心得:略。
小学古筝社团小学班教案-

小学古筝社团小学班教案小学古筝社团小学班教案1.古筝教学目标:1.让孩子通过弹古筝接触和学习音乐。
2.通过演奏古筝获得初步有序的手部功能训练。
3.通过演奏一些知名古筝歌曲来陶冶情操。
二、古筝教学内容:1.学习和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
熟悉古筝的音位,掌握三指的正确弹奏方法。
2.巩固右手大指握、擦、勾的打法。
练习曲:陀:“成排坐”;擦,《国旗歌》;钩,蒙古名曲。
Tomohoo的《小羊羔》的组合。
3.操纵八分音符的连接。
实施例11和12。
4.操纵双手和捏弦。
大捏:大指微直,虎口张开,小关节主动抓弦。
练习曲:大榭:“娃娃想睡觉”;小厝:去上学。
A.操纵大手并用中指捏弦(例17)b音乐《大长今》播放时大捏一把汗。
5.学生可以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间值a:操作八分音符的训练(例11):D调音的实践c:音乐:《我去幼儿园》起步慢,要求手型正确,节奏准确,弹弦位置准确。
6.掌握左手揉弦的演奏技巧:一、左手揉捏法(例24)b音乐:《小白菜》《宁静与秘密》《玉光曲》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准确,节拍要平行数,左手要有规律地上下振动。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1、认真执行上课计划,严格把握上课时间,充分做好上课准备。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降低要求,减缓教学进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
3.听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向他们学习。
5.教学时间表:(请假前约十五节课)1.第一至第四课是巩固撑、擦、勾的玩法。
2.第五至第八个课程是基于手的捏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训练3.在第九到第十二个课程中,在上面添加字符串4.第十三至第十五课巩固第一至第十二课的内容通过16门课程,孩子们掌握了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自然和谐的手型和良好的发挥方法。
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

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第一篇:小学生兴趣小组古筝教案第一章古筝基本知识一、导入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二、讲授新内容(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擅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教材中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三、布置作业课本练习四、小结初学弹古筝者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勾托的演奏技术,使大拇指和中指习惯于勾和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中指弹勾之后,很自然地就能弹奏出托的配合音来,这就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勾、托、抹与颤音练习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二、讲授新内容(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
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小学音乐乐器古筝微课教案

小学音乐乐器古筝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古筝的起源、结构、演奏方式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筝,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他们的音乐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古筝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古筝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古筝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古筝的美妙音乐。
2. 讲解古筝基本知识。
向学生介绍古筝的起源、结构、演奏方式等基本知识,让他们对古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示范演奏。
老师进行古筝的示范演奏,让学生听到古筝的声音,感受古筝的魅力。
4. 练习演奏。
让学生分组练习古筝的演奏,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5. 学习古筝曲目。
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古筝曲目,让他们学习并尝试演奏。
6. 表演展示。
让学生进行古筝演奏的展示,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相互欣赏。
7. 总结反思。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对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筝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
但是由于古筝是一种传统的乐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因此,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古筝的指导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让他们能够通过古筝表达自己的情感,使音乐教育更加丰富和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筝基本知识
一、导入
1、说明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和要求。
2、了解学生对古筝掌握的情况
二、讲授新内容
(一)、知道古筝的基本结构及流派
1、筝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既擅
长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抒发气贯长虹的豪情,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生妙人神”、“坐客满莛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来描绘筝艺术所达到的令人神驰的境界。
2、流派:只要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
(二)、掌握拇指托与勾的弹奏法,教材中的练习。
1、托符号为“∪”与勾符号为“⌒”是古筝最常见的两种指法。
2、托指法是用大拇指从里往外弹弦。
3、勾就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弦。
三、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
四、小结
初学弹古筝者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勾托的演奏技术,使大拇指和中指习惯于勾和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中指弹勾之后,很自然地就能弹奏出托的配合音来,这就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章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和托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古筝的流派有那些?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勾、托、抹与颤音练习。
1、勾与托演奏要领
当拇指弹托时,其他手指放松,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可以轻放在靠近前岳山的弦上,虎口呈圆形。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2、抹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
3、掌握左手颤音
当右手演奏时,左手通常跟随右手拇指所弹之弦,在马子的左侧做上下颤动,称为颤音,用www表示。
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
(二)、乐曲简介
《十杯酒》是潮州小曲,运用潮州筝的基本运指,曲调简单、优美、流畅,但不失潮州筝的韵味。
《千声佛》本乐曲系佛教赞颂之音声,意境柔和淡雅,清净肃穆。
三、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
四、小结
演奏时指甲与弦的角度为45度,弹弦时拇指不要向上挑,应该向前或向下,弹出弦后拇指指甲可以轻贴在下行邻近的弦上。
在演奏颤音时要注意颤动的时间必须充分,不宜过短,当然要根据音符的长短而定。
第三章撮、劈与颤音练习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学生弹奏的勾、托和颤音指法是否准确。
3、提问:颤音可分为几种?
二、讲授新内容
(一)、掌握撮、劈与颤音练习
1、掌握右手小撮
食指抹与拇指托同时向里向外弹弦称为小撮。
注意在练习中,食指要避免在同一直线上,否则两指弹弦后指甲会相互碰撞,造成杂音。
2、大撮是一种八度和音的奏法。
3、劈的符号为“┌┐”是拇指往里弹弦的一种指法。
劈的指法与劈连用。
4、颤音:左手颤弦时,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松肩虚腋,平手
腕,以食、中两指指尖为支点放在离马子约10-16厘米处,然后上下轻轻颤动,起到延长美化乐音的作用,颤音时注意用力不能过大,且不要左右摆动,以免改变音高,影响音乐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