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

合集下载

边塞诗6首

边塞诗6首

边塞诗6首
《凉州词》唐·王之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二首》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二首》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边塞诗有哪些

边塞诗有哪些

边塞诗有哪些
边塞诗是古代中国文学中独特的一类诗歌形式,它以描写边塞风光、边塞军事和边塞生活为主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艰苦环境、英勇战斗和坚强品质。

下面是一些边塞诗的例子。

1.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没有明确描写边塞的景色和生活,但通过描绘诗人思故乡之情,表达了他身处边塞时的孤寂和思乡之苦。

2.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词描绘了位于边塞地区的凉州景色,以及春风无法吹过的封闭玉门关,呈现出边塞地区荒凉而壮美的风光,以及人们在此生活的艰难。

3. 塞下曲——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驰骋的壮士们,他们饮马渡过秋水,跋涉在黄沙之上,面对刺骨的寒风,展现出边塞生活的艰难和坚毅的品质。

4.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时期的边塞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长城、万里长征和敌人的进攻,表达了对边塞地区和战士们的支持和祝福。

5. 边城——郑谷
沙上并城平静凉,野蜥暂停刺壳种。

红蹙骖驴出边塞,笑开声闪映阳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平静和荒凉,描写了沙上的城镇和边塞生活的一些细节,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独特理解。

以上是一些边塞诗的例子,它们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风光、生活和战争,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特殊韵味和人们在其中的坚韧和勇敢。

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于边塞的诗词

关于边塞的诗词

1. 边塞诗一首:塞外天山雪,边塞万里寒。

烽火连三月,回首已成残。

山河千里色,边塞几多愁。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无休。

2. 边塞诗二首:边塞风吹落,悠悠万里空。

胡马嘶长啸,边塞苦无踪。

黄沙连天际,边塞少人忙。

胡笳悲落日,边塞多感伤。

3. 边塞诗三首:边塞风吹古,万里云霞红。

黄河水荡漾,边塞烽火动。

胡马跃长河,边塞人心慌。

战鼓声震天,边塞无尽忙。

4. 边塞诗四首:边塞风吹雪,万里冰封寒。

孤城烽火起,边塞战争残。

骏马踏黄沙,边塞英雄胆。

胡笳声断续,边塞哀思难。

5. 边塞诗五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鼓鸣。

沙场红旗动,边塞血染成。

胡马疾如风,边塞心犹轻。

战火燃千里,边塞悲歌声。

6. 边塞诗六首:边塞风吹远,万里天山高。

烽火连天起,边塞战争劳。

黄河水滚滚,边塞心悲凉。

胡笳声断续,边塞泪满襟。

7. 边塞诗七首:边塞风吹急,万里雪纷纷。

胡马嘶长啸,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催。

烽火照乾坤,边塞永不悔。

8. 边塞诗八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争起。

烽火连天燃,边塞泪满襟。

胡马蹄声断,边塞心悲凉。

河山气势磅,边塞壮志永。

9. 边塞诗九首:边塞风吹紧,万里雪花飘。

胡马嘶长啸,边塞泪悠悠。

黄河水滚滚,边塞战鼓鸣。

烽火连天起,边塞梦断流。

10. 边塞诗十首:边塞风吹急,万里战火烧。

胡马踏黄沙,边塞心萧瑟。

黄河水滚滚,边塞泪满襟。

烽火照乾坤,边塞英雄凶。

边塞诗歌10篇集锦

边塞诗歌10篇集锦

边塞诗歌10篇集锦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塞上曲·其一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代: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雪片阔一作:云片阔)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军城早秋唐代: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征师一作:征骑)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营州歌唐代: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陇头吟唐代: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边塞诗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边塞诗

1.描写边塞的古诗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4、《出塞》【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5、《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7、《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塞诗。

2.初中学过边塞诗有哪几首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边塞诗10首

边塞诗10首

边塞诗10首边塞诗10首篇1朝代:唐朝|作者: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边塞诗10首篇2朝代:南北朝|作者: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边塞诗10首篇3朝代:唐朝|作者:卢纶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边塞诗10首篇4朝代:唐朝|作者: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边塞诗10首篇5朝代:唐朝|作者: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边塞诗10首篇6朝代:唐朝|作者:高适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边塞诗10首篇7朝代:唐朝|作者:岑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边塞诗10首篇8朝代:唐朝|作者:李益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边塞诗10首篇9朝代:唐朝|作者:卢照邻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边塞诗10首篇10朝代:唐朝|作者:张乔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边塞诗汇总

边塞诗汇总

边塞诗汇总本文是关于边塞诗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一》《从军行七首之一》原文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之一》译文烽火城西面的百尺高楼,黄昏时分沙海上秋风吹来独自登临。

关山之上明月照耀吹响声声羌笛,无奈思妇对征人的万里之愁。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二》《从军行七首之二》原文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七首之二》译文琵琶奏响新曲人们不禁起舞,总是寄托离别故乡的关山之情。

缭乱边愁永远诉不尽,只见高高秋月照着长城。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四》《从军行七首之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之四》译文青海湖上绵延的云彩暗淡了雪山,一座孤城遥对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绝不回还。

边塞诗——《吊万人冢》《吊万人冢》原文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吊万人冢》鉴赏唐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纷纷激化。

广大河淮地区遂成为新旧军阀朱温、时溥、杨行密等进行割据混战的战场。

边塞诗——《登单于台》《登单于台》原文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登单于台》鉴赏首联是全诗总领。

春字和独字,看似出于无心,实则十分着力。

边塞诗——《前出塞》《前出塞》原文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赏析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

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

边塞诗——《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原文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注释①倩魂句:此言梦醒后犹眷恋着梦中的美好的时光。

十句边塞诗

十句边塞诗

十句边塞诗1、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杜甫《秋兴八首》。

极天,高极于天。

惟,只有。

鸟道,鸟飞之道。

前句以夸张修辞手法写关塞高峻不可越的雄姿,后句写江湖之大只有一渔翁的孤寂之景,表面是写景,实是借景抒情,表达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后仕途不通、大志难伸、飘零异乡、寂寞无助的苦痛之情。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赏析:这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身为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着兵器,去收复那关塞五十州呢?3、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维《汉江临泛》。

诗句描写汉江控引楚地要塞,南连三湘、西至荆门、东达九江的壮观景象。

“楚塞”对“荆门”,是关塞类相对;“三湘”对“九派”,是河流类相对,对仗非常工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湘接”与“九派通”所呈现的意境、气象更为阔大。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这句诗出自王之涣《出塞》。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呢,那吹开杨柳的春风从来就吹不到这遥远的玉门关啊。

5、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将士们在黄沙遍地的恶劣环境里经历了无数次战斗,连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没有平定将士们终究不会解甲还乡。

诗句表现了当时将士们矢志保卫国土、平定边患、艰苦奋斗的英勇精神。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王昌龄《出塞》。

自从秦汉以来,明月照着关塞,离家万里的人,至今还没有归还。

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赏析:这句诗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

羌笛何必去吹奏那《折杨柳》的曲调,春风吹不到那玉门关的。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其一。

龙城:指卢龙城,汉时是右北平郡的郡所。

只要有李广那样的名将镇守边境,敌人的马队就不敢度过阴山南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思想内容: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写作内容:
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四、从将士的角度,写因长期戍边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李白;常建。

诗歌品读:
原文:《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原文:《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原文:《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白了鬓发,泪满衣襟。

原文:《出塞》(其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