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构性减税的经济效应研究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实证分析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实证分析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理论主要关注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控税收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认为,高税收会对投资和创新造成抑制作用,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稳定。
在供给学派的观点中,高税收会降低企业盈利水平,减少利润的再投资,从而抑制了经济增长。
此外,高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也造成了压力,限制了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进一步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而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可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有效调控。
例如,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税收收入也可以用于增加政府开支,提供公共服务,引导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税收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通过不同的观点来分析。
供给学派认为高税收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凯恩斯主义者则强调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
二、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对税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验证。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项研究表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受到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
在经济刚起步的阶段,过高的税收会抑制创新和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适度的税收政策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促进经济增长。
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税收制度的设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采用简化税收制度、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此外,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也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确,存在很多的因素和变量。
例如,税收的分配方式和用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有所差异。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兼谈减税效应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65相关研究文献综述近两年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了四万亿财政投资计划,试图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而确保经济的增长率能够达到8%的目标。
但在具体投资措施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失衡。
一方面大部分的资金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大部分给予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很少。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看,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二是减少税收。
在金融危机影响加深之际,我国也进一步实行了结构性减税的政策,但我国对于减税方面的措施较少、减税规模不大。
国内外学者关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即宏观税负高阻碍经济增长,低则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对于是否需要减税,如何减存在分歧。
汪昊(2009)根据税收公平原则,针对我国税收制度导致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不均衡的现状,得出我国结构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谈减税效应■曹 韩1 鲍宗客2(1、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 云南潞西 678400 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0)◆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同时计算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18%,这高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税负需要适当降低,但减税空间并不大。
文章进一步对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各税种对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效应是不同的。
最后,针对加强减税效应、扩大民生支出和发挥增税效应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宏观税负 经济增长 减税性减税的空间仍然大量存在,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的结论。
刘凤良等(2009)利用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并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 )模型,得出我国最优的税负为16.47%。
同时采用基于行业投入产出表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估计了我国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发现我国的TFP 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最后得出了我国现阶段需降低宏观税负,但减税重点应该放在增值税上。
中国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关系的实证研究
吴卫红;姜松;李畅
【期刊名称】《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2(034)003
【摘要】以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三者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假设,利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中国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根据测算,如果按照小口径宏观税负来计算的话,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约为22%。
但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不存在短期的误差修正关系,税收收入的增长将带来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不能导致税收收入增长。
这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近期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供了支持。
【总页数】10页(P87-96)
【作者】吴卫红;姜松;李畅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74.1
【相关文献】
1.我国宏观税负的口径选择、弹性比较及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2.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3.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与宏观税负——基于中国宏观经
济数据的实证研究4.我国宏观税负的口径选择、弹性比较及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5.宏观税负率和经济增长的\"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性减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

结构性减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研究黄庆平巩利芳方万里摘要: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结构性减税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结构性减税是指通过对税收要素进行制度性调整,将某些主体性税种的税负下调,同时上调某些辅助性税种的税率,进而降低实体经济的实际税负水平。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行不仅仅可以减低企业的实际税负率,也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首先对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从需求侧和供给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结构性减税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产业结构;政策效应;研究一、概论产业结构,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与产业内子部门之间的结构。
产业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形式。
一种产业结构是产品之间的结构,即不同产品在数量上呈现出来的比例,这种水平层面的产品结构由消费结构所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结构由市场机制来决定;产业结构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结构。
产业结构比产品结构深刻之处在于,产业结构强调要不断地能够再生产出某种产品结构的能力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建立适合国际分工和本国国情的产业结构,不仅可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平衡和持续发展,还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渐成热门词语。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失衡和部分产能过剩已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产业结构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能否顺利找到新动力的关键。
“结构性减税”的提法始见于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结构性减税”一词,由“减税”与“结构性”叠合而成,它通过对税收要素进行制度性调整,将某些主体性税种的税负下调,同时上调某些辅助性税种的税率,进而降低实体经济的实际税负水平,以实现“有减有增、以减为主”的结构性税负调整,最终为实现稳经济增长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而进行的税制优化安排。
因此,结构性减税被高层视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工具,成为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操作的重头戏。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加减法”效应分析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加减法”效应分析内容摘要:结构性减税政策,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认为,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一些增税措施,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的目的,从而使整个税制结构达到优化。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减法效应加法效应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
所谓结构性减税,不是全面地对所有税种进行“一刀切”式的削减,而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的削减,同时结构性减税并不排斥结构性增税(邢丽,2009),也就是说主要税种要减少税收,个别税种要增加税收,但在总量上是减少税负的。
总而言之,结构性减税政策,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是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一系列“减法”和“加法”措施,对税制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使税收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结构性减税的“减法”效应减税是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的主要主张,这个学派认为税收是激励个人和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手段,减税能够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减税效应,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通过减税,能够增加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并扩大内需;通过减税,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刺激其投资,扩大生产;通过对出口企业实行出口退税,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通过减税,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热情,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稳定。
虽然在短期内减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但从长远来说,一旦减税效应发挥出来,带动了居民消费的扩大和民间企业的发展,未来的税收总量必然会持续增长,从而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循环过程。
减税意在涵养税源,休养生息。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性减税的视角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性减税的视角
甘家武;李建军
【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于2009年将结构性减税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这种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存在着争论。
文章利用1978-2010年的数据,通过时间序列的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技术方法,对税收规模及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在短期,税收规模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所得税、流转税及税收总规模的增长都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甘家武;李建军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650221;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2
【相关文献】
1.以稳定经济增长的视角剖析结构性减税的实施效应 [J], 刘占洋
2.税收负担的结构性失衡与调整--基于结构性减税视角 [J], 潘文轩;杨波
3.关于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几点思考——基于国际税收竞争视角 [J], 李少桐;冯雷
4.我国经济增长、税收政策与收入差距联动关系研究——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 [J], 李启睿;
5.我国经济增长、税收政策与收入差距联动关系研究——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 [J], 李启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引言税收政策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手段,通过向国民征收所得、消费和财产等各种形式的税收,为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收入,用于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
然而,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视角根据现有理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解释。
一方面,税收可以为政府提供资金用于公共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公共投资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水平和促进科技创新等,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另一方面,税收也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较高的税收水平可能降低个人和企业的工作动机和投资意愿,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采用合适的实证方法。
在过去的研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实证计量分析等。
通过统计方法和经济学理论的结合,研究者可以得出关于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推断。
国际实证研究从国际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根据不同的数据和方法,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些研究发现高税收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税收增加会抑制经济增长。
这一观点认为,较高的税收水平对投资和创业意愿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私人部门的发展。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
这些研究指出,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实现资源再分配、减少不平等和提高社会福利,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国内实证研究近年来,国内也有不少研究关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这些研究采用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种方法,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税收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国际研究相似,较高的税收水平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
同时,一些研究也指出,在不同税种和税收结构下,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有所不同。
我国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税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税收影响因素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经济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税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完善我国税收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经济增长率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税基才能得到有效扩大,税收收入才能得到增长。
通货膨胀率对税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货膨胀会推高价格水平,从而引起税基和税收额的扩大。
失业率是影响税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失业率上升将导致个人收入减少,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实际征收额。
宏观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税收政策是直接导致税收变化的因素之一,包括税收政策的松紧程度、税收种类及税制改革。
税收政策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和税收的征收强度,不同的税收政策松紧程度会导致不同的税收收入。
税收种类和税制改革也将对税收收入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税收种类对税收收入贡献不同,税制改革也是税收收入发生变化的重要环节。
市场因素也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等。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税收的征收对象,产业结构决定了税收的来源和税收的收入水平,国际贸易对税收收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市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税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人口结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等。
人口结构决定了税基的大小,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对税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政策将导致不同的税收收入水平。
五、技术进步对税收的影响技术进步对税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税收的成本,提高税收的效率,从而提高税收收入水平。
技术进步是税收影响因素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l 22第 期 、又秘参 0年 3 1
然呈 现负相关关 系 , 结果 表 明降低 1% 的公 司税 税率 有 助于 经济 增长 率提 高 1 一2 且 0 % %。Ga 、 ae& r Ln y V rua i ) a d k 0 在对东 欧和 中东 等国 的宏 观经济数 据进行研究后 发现 , 劳动征税 能够影响 劳动的供 给与需 o s 对 求, 较高的劳动税对 总劳动需求起较大 的负面作用。而且 , 对劳动征税会 引起劳动成本上 升 , 当这种成本 的 增加在雇 主和雇员 之间无法转移 时, 劳动征税对经济的负面影 响甚 至要高于 同比例对资本收入进行 征税 。 要
扩 张性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 出现衰退 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 中减 税是一 其
个重要 的工具。但 不 同的减税手 段, 其造 成 的影响不尽相 同。不论是 降低消 费税、 个人
所得税还是降低 企业所得 税 , 可 以提 高长期 经济增 长率。相 比于消 费税和 个人 所得 均
国内对税 收结构 的研究则 以实证研究居 多 , 主要集 中于税 收结构与经 济增长关 系的研究上 。范广军②
认 为 中国直接税对 经济增 长有显著 的副作用 , 但间接税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不显著 , 并通 过实证结果证 实 , 目 前 中国的直接税 以及直接税 与间 接税 比率 都 已经 超 出最 优规模 , 当前 的税 收结 构 已不 适应 经济 增长 的要 求 。严成 和龚六堂③ 则认为 中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虽较小 , 但税收 的社会 福利损 失却较 大 , 当降低税 适 率将有助于促进经济增 长 , 提高社会 的福利水平 。 还有部分文献 研究 了不同税 收制度对 经济增 长 的作用 。单 新萍 和卢洪 友④通过建 立 面板数 据计量 模
型, 利用 中国 19 20 9 9— 0 8年 的数据对税收分权 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进行实证 分析 。结果显 示 , 中国在 财政分
了税 制结构 同经济增长之间 的关系 。他们的研 究表明 , 在采用 固定 效应模 型时 , 司税税率 同经济增 长仍 公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收结构 、 收管理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 7 0 3 6 ) 税 税 ( 17 1 1 的阶段性成果 。
① E gn, r ,a dJ n ta kn e , T x t n a d E o o cG o t ”N t n l a o ra , 9 6,P 6 7— 4 . n e E i n o a n S in r “ a a o n c n mi rw h, a i a xJ u n l 1 9 P : 1 6 2 c h i o T ② Z e o e ,“ m i e f rs C u t a e e u o a sn , e ,H w l H. E pf so o s o nr T x R vn eC mp r o s ”Wol eeo me t v12 ,n . 0 9 6 P . 6 9—1 7 l i C y i r D vl d p n , o. 4 o 1 ,1 9 , P 1 5 61 ③ G rt ls T ai n c n mi G o t , i a t de , o. 1 n . , 0 0, P 1 1 6 . aehMye ,“ a t n a d E o o c rw h ”Fs l u i v 12 , o 1 2 0 P . 4 —1 8 x o c S s
展 。其中,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关键 。而在积极财政政策 中, 减税作为一项重要财政政策工具 , 将对经济增长产
生哪些影响 , 何种税收工具 的影响更大 , 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具有重要 的意义。 二、 国内外税收研究简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主要集 中于税收结构 对经济 增长 的影 响、 同税 种 同经 济增长 的关 系的研究 。E gn 不 ne Ei r 分析了在内生 和外生增 长 模型 的情 况下 , 收结 构发 生变 动 时 , 济增 长 的路径 相应 发 生 的变动 。 c 税 经
④ L e on e ,Y u g& G ro ,R grH. T t c r adE o o i G o t, o ra u l cn m c, o.9,o 5—6 0 5,P o n oe ,“ a Sr t e n cnm c rwh ”Jun lfP bi E o o i v18 n . d x uu o c s ,20 P
ze e 研究 发现 , 大多数 国家在经济增 长与征税 水平 、 收结 构和税 收 的稳 定性 之间存 在显 著的相关 关 系。 税 M l @认为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小 , ys e 而税收结构对经济影响则 比较大 。 从 不同税种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不 同作用来看 。Le G ro 通过分析 17 e& odn 90—19 9 7年的多国数据 , 揭示
税, 降低企业所得税 所拉 动短期经 济增长 的效果 更为 明显, 因此 , 为熨 平短期经 济波 动, 短期 内, 应该优先选择 降低企 业所得税 ; 而长期 内, 应降低个人 所得税 , 而增加 消费 需 进
求, 促进经济 的增长 ; 同时应继续完善调整产 业结构 的减税政策。 关键词 结构性减 税 经济效应 政策含义
[ 中图分类号] 80.4 [ F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4 7—62 2 1 )3— 09— 6 04 6 X(0 2 0 0 6 0
一
、
刖 置
21 年 1 2 0 1 2月 5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明确指 出2 1 年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 02
展方式主线 ,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 完善结构性减税 政策 ,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协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