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v2结直肠癌nccn指南解读
2014年NCCN指南更新亮点专家评述

2014 年NCCN 指南更新亮点专家评述在日前举行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第19 届年会上,专家组就今年肿瘤学NCCN 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部分展开讨论。
会议还对NCCN 工作小组提交的维持治疗问题的报告展开回顾。
以下是11 位专家在此次会议上对最重要的更新部分所作的评述。
非霍奇金淋巴瘤纪念斯隆- 凯特林癌症中心的Steven M. Horwitz 博士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部分的更新提出如下见解:“该部分最重要的改变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两款新批准的药物obinutuzumab 和依鲁替尼(ibrutinib)被纳入指南。
这些改变意义重大。
这些药物将会对我们的治疗方式产生潜在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非化疗方案的选择。
此外,产生了针对若干稀有淋巴瘤的全新指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这些罕见疾病,指南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价值。
指南将obinutuzumab(gazyva)加苯丁酸氮芥纳入未经既往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选择方案中。
上述联合治疗方案是11q 或17p 缺失且有明显合并症、有或无合并症的老年或年轻患者的备选方案。
该联合治疗方案还是携带11q 或17p 缺失的CLL 患者的备选治疗方案。
新指南添加依鲁替尼(imbruvica)作为经过至少一次既往治疗的有或无11q 和17p 缺失的CLL 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对于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推荐治疗后使用CT 扫描做成像随访由此前的“每6 个月到2 年一次”改为“仅在临床所需要时进行”。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应在就诊时和对治疗产生初次缓解时进行PET-CT 扫描检查。
添加美罗华(Rituxan)加小剂量CHOP 化疗(R-mini-CHOP) 用于有合并症的≥80 岁的侵袭性B 细胞淋巴瘤老年患者的治疗。
指南将有关推荐置于一个小标题之下。
针对两个罕见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30 + T-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及T 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增加了两个额外的指南,这些指南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定义疾病以及帮助医生精确鉴定和区别上述病变与其他类型淋巴瘤甚至良性肿瘤的差异及反应过程。
2014V2结直肠癌治疗指南

标准方案化疗
切
新辅助化疗(2-3
除
月)+ 结肠切除+同时
仅
或分期转移灶切除术
肝
观察或短程化疗
或
结肠切除 + 辅助化
肺
疗(2-3月) + 分期
转
转移灶切除术
移 不
无肠梗阻或出血
可
化疗
每
2月
可
定
切
期
除
切 除
有或即将梗阻;出血
原发癌姑
评
息切除
估
同时性远处转移的结肠癌
(Colon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metastasis )
病因
1.1 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
足。肠道细菌、化学致癌物质、土壤中 缺钼和硒。 1.2 内在因素 基因变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慢 性溃疡性结肠炎。
高危人群
1 有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等肠道症 状的人。
2 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 3 大肠腺瘤患者。 4 有大肠癌病史者。 5 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 6 家族性大肠腺瘤病患者。 7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8 Crohn 病患者。 9 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肿瘤标志物检查(CEA 和CA19-9)。
影像检查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是诊断结肠癌常用而有 效的方法。它可提供结肠癌病变部位、大小、 形态及类型等相关信息。结肠癌的钡灌肠表现 与癌的大体形态有关,主要表现为病变区结肠 袋消失、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粘膜紊乱及破 坏、溃疡形成、肠壁僵硬,病变多局限,与正 常肠管分界清楚。隆起型癌多见于盲肠,主要 表现为充盈缺损及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或菜 花状,表面不规则。溃疡型癌表现为不规则充 盈缺损及腔内龛影,周围粘膜皱襞紊乱,不规 则破坏。浸润型癌多见于左侧结肠,由于肿瘤 生长不平衡,狭窄而高低不平,肠管呈向心性 或偏心性狭窄,肠壁增厚。
2014年NSCLC指南更新解读

2014年NSCLC指南更新解读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不仅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
目前2014年NCCN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疗指南已经更新到第三版(2014.V3),较2013年指南更新内容更广泛,通过这些更新也看到NSCLC的个体化治疗更加趋于规范和完善。
现邀请了解放军307医院刘晓晴教授和郭万峰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朱广迎教授和于会明副主任医师分别就NSCLC指南中综合诊断和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及放射治疗部分的主要更新点进行解析。
一、诊断、随访更新及表述改变分子诊断2014年NCCN指南更强调分子诊断。
建议用足够的组织进行分子亚型分类,如可能,必要时考虑重复活检。
对于较少的组织样本,尤其是晚期NSCLC,免疫组化(IHC)检测应让位于分子诊断。
多数情况下,检测一个鳞癌标志物(p63)和一个腺癌标志物[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即足够。
对于腺癌、大细胞癌或未分类的NSCLC,ALK检测为1类推荐。
对ALK重排的人群特点删去了“倾向存在于年轻和晚期NSCLC患者中”,检测也不仅局限于肺腺癌。
建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ALK 作为NSCLC多重或新一代测序的两个靶点进行检测,尤其是不吸烟或标本较小的鳞癌及混合组织学类型患者(图1)。
对EGFR突变和ALK重排阴性患者,可考虑行其它突变检测。
作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针对的敏感突变,建议检测EGFR外显子21的L861突变和外显子18的G719突变。
TKI原发耐药和KRAS突变相关,获得性耐药和EGFR激酶区(如T790M)第二位点突变、其他激酶(如MET)扩增、NSCLC向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转化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
随访大于10mm非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低剂量CT随访3~6个月后,考虑外科切除的条件除大小增加外,补充了“实性成分增多”的内容。
2014年NCCN结直肠癌临床指南更新要点_本刊编辑部

·专题研究·【编者按】在消化道肿瘤中,结直肠癌的发病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位居第三。
我国患者的早诊率远落后于国外,确诊时60%的患者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推广筛查、普查可提高早诊、早治率,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本期“专题研究”编译2014年NCCN结直肠癌临床指南更新要点,同时组织国内多名专家分析讨论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的应用与优化,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手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术及术后复发的防护提供新的临床证据。
2014年NCCN结直肠癌临床指南更新要点【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指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Key words】Colorectal neoplasms;Guidebooks;NCCN【中图分类号】R735.37R735.3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30.0032014年NCCN结直肠癌临床指南更新要点[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0):3539-3540.[]在近日举行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第19届年会上,专家们讨论了肿瘤学NCCN临床实践指南的本年度内容更新。
会议内容还包括NCCN工作小组有关维持治疗的专门调查报告。
OncLive邀请了11名NCCN专家组成员,选出此次会议上提出的最有意义的更新和见解。
美国西北大学罗伯特H.Lurie综合癌症中心的Al B.Benson III博士总结了2014年NCCN指南中有关结直肠癌的更新。
他说:“今年的更新内容不多,但是在多个前沿都有显著的改动,从化疗方案的应用到指南措辞的一致性都有改动。
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改动是要求对肿瘤基因进行附加检测和增加了两种靶向治疗的禁忌证”。
·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都应该对肿瘤组织进行KRAS和NRAS突变基因分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对KRAS和NRAS的非外显子2突变状态进行检测。
2014NCCN指南解读.

>10mm非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 “体积增大”改为“体积增大或实性部分体积增大
治疗前评估
2. 初始评估—— “支持治疗”改为“综合姑息治疗”
治疗前评估
3. 多发肺肿瘤—— 体积虽小,但明显增大或FDG代谢明显升高者,应考虑予以处理
治疗后随访
治疗后肿瘤达到完全缓解的 I-IV患者: 头2年每6-12个月一次体检及胸部CT,以后每年一次(2A证据) 控烟教育,药物管理 PET 或 脑部 MRI 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肺癌筛查
高危人群推荐低剂量CT(low-dose CT, LDCT)筛查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 将高危人群( ≥ 30 包/年, 年龄 55 至 74 岁)随机分为胸片每年一次筛查或LDCT每年一次筛查 LDCT 使人群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 20%,总死亡率降低 7% LDCT的应用可降低肺癌总体死亡率 — 更多早期病例得以检出 LDCT筛查的缺点 高危人群有更多机会合并肺内结节,而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 整体效能偏低,性价比偏低 N Engl J Med. 2011 Aug 4;365(5):395-409.
os
0
3
6
9
12
15
18
0
25
50
75
100
36.6%
26.3%
时间 (月)
PFS (%)
标准 (60Gy) (n=213) 高剂量 (74 Gy) (n=205) HR=1.3 (1.04-1.63);P=0.0116
PFS
研究结果:局部失败率和远处失败率
0
3
6
9
12
15
2014NCCN指南

一线治疗:阿法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一线治疗(1)
二线治疗: 厄洛替尼可用于敏感突变软脑膜转移 (2A)
维持治疗:移除“继续现有方案化疗直到进展”
吉西他滨原药维持证据级别降低(2A→2B) 培美/厄洛替尼换药维持证据级别降低(2A→2B)
增加靶向药物表格:Dabrafenib用于BRAF 突变(2A)
早期姑息治疗:姑息治疗取代支持治疗(2A) 肺癌诊断:获取足够样本量的重要性(再次活检) (2A)
ALK检测证据级别提高(2A→1)
强调Multiplex/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2A)
一线治疗:阿法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一线治疗(1)
二线治疗: 厄洛替尼可用于敏感突变软脑膜转移 (2A)
非小细胞肺癌中EML4-ALK易位的流行率
● 根据目前估计,EML4-ALK 融合出现在大约3-5% 的非小细胞肺癌 中,具体因研究的人群和使用的ALK 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 目前,中国初步的ALK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张绪超等运用RACEcoupled PCR sequencing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 所2003~2006 年通过手术切除及穿刺活检等手段获得的103 例 NSCLC 冷冻组织标本进行EML4-ALK 融合基因检测发现,EML4-ALK 在103例肺癌中的发生率为11.6%,在腺癌的发生率为16.13% (10/62),在非吸烟者为19.23% (10/52), 在不伴有EGFR或KRAS 突变的腺癌中高达42.80%。
Hotspot 27% CNAs 41% 替代 19%
STK11
PI3KCA NF1 AKT1/2/3 PTEN mTOR/PI3K通路
最新:V2版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

最新:V2版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摘要2024年V2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涵盖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领域,特别注重分子诊断技术的刷新、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综合治疗方案的调整。
在分子检测方面,指南推荐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转移性腺癌病人进行更全面的基因分析,包括罕见基因突变/融合如POLE/POLD1、RET和NTRK的检测,并继续关注HER2、RAS、BRAF等基因突变。
对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应用,指南持保守态度,建议仅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并在Ⅱ、Ⅲ期及接受辅助治疗的病人中谨慎使用ctDNA监测。
治疗更新方面,推荐携带POLE/POLD1突变及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疗,尤其适用于存在不可切除转移的情况。
同时,取消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对左半结肠肿瘤的限制,拓宽至所有适合的KRAS/NRAS/BRAF野生型病人,并将曲妥珠单抗的使用从RAS和BRAF野生型病人中解除限制,扩展到所有HER2扩增的结肠癌病人。
此外,针对dMMR/MSI-H型病人的术后辅助化疗也进行了重组和更新建议,明确了辅助化疗在提升生存率方面的潜在限制。
全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年有1 931 590例新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而相关的死亡例数高达935 173例[1]。
2023年,美国新增153 020例结直肠癌病例和52 550例死亡病例[2]。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城市地区癌症发病中居第3位,在农村地区癌症发病中居第2位[3]。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结直肠癌的高发趋势,也表明了急需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结肠癌临床研究和探索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及时准确地将风险评估、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病人生活质量。
直肠癌NCCN指南

编辑版ppt
21
放疗细节:
直肠癌综合治疗NCCN2014 v3
编辑版ppt
1
发病率
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占第四位,死亡率 占第二位
2013年直肠癌新发病例4万人
Seigel R,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3;63:11-30
编辑版ppt
2
危险因素
20%的结肠癌伴有家族聚集性 HNPCC: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编辑版ppt
3
Lynch综合征
所有结直肠癌的2%-4%
DNA错配修复基因(MMR)发生胚系突变 的结果
检测方法: 1、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
2、分析微卫星不稳定灶(MSI),
MSI是MMR缺失的结果
3、基因测序来确定MMR基因发生了
胚系突变可以确诊Lynch综合征
编辑版ppt
1. J Clin Oncol 2008;26:5783-5788 2. N Engl J Med 2003;348:919-9324
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编辑版ppt
10
远处转移(M)
M1 有远处转移 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
(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 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
位或腹膜转移
编辑版ppt
11
AJCC分期
编辑版ppt
12
直肠癌定义
直肠癌:硬性直肠镜下距离肛缘12cm以内的癌性病变
N Engl J Med 2001;345:638-646
编辑版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 辅助 治疗
辅助治疗:1、化疗+放化疗+化疗 (夹心疗法)
化疗:5-Fu±LV,FOLFOX,XELOX,卡培他滨单药
2、化疗+放化疗
放化疗:持续静脉5-Fu/RT (preferred),bolus5-Fu/RT,卡培他滨/RT (preferred)
同时性远处转移的直肠癌
(Rectal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metastasis )
标本完整,组织学良 好,切缘阴性,pT1 标本不完整,组织学 差,切缘阳性,>pT1
观 察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切缘阳性: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大多认为距切缘1-2 mm以内查见癌细胞为阳性
无远处转移的结肠癌 (Colon cancer without metastasis )
Tis,T1-2N0M0
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
(Rectal cancer without metastasis ) II,III期,进展期:
cT4N0M0或局
部进展癌 新辅助治疗: 放化疗
经腹切除术
化疗
cT3N0M0或任 何T,N1-2
不能耐受新辅助
(围 术期 6月)
pT1-2N0M0 经腹切除术 pT3N0M0或pT13N1-2M0
4、淋巴结的检获数应≥12个,以确保N分期的准确性;
5、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证据,仅推荐 临床试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已获证实,可在以下条件下使用:
a.术者有足够腹腔手术经验;b.无严重的粘连;c.非局部进展期癌; d.无癌性梗阻或穿孔;e.小病灶应术前标记; f.应作全腹腔探查;
4、不推荐PET-CT作为常规复查手段。
对于术后CEA升高的患者,应作全结肠镜、胸腹盆腔CT,若阴性,可考虑 PET-CT或每3个月复查CT,不应作盲目剖腹探查。
术后复发癌的处理原则
( Workup and treatment for recurrence)
切除
化疗+放疗
可切除
孤立的盆 腔或吻合 口复发癌
肝肺转移灶的外科处理原则
(Principles of surgery for colorectal metastasis)
1、必须在原发癌R0切除、无其他不可切除转移灶的前提下,行转移灶R0 切除,不应作减瘤手术(非R0); 2、应保证残余肝、肺的正常功能; 3、若肝转移灶的切除不能保留足够的肝组织,可行术前门静脉栓塞或分 期转移灶切除; 4、射频消融术可单独或联合手术应用; 5、对于化疗无效或复发的肝转移患者,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可考虑行 肝动脉栓塞术(category 3);
三线方案
临床试验或支持治疗, 瑞格菲尼(regorafenib) 西妥昔单抗or帕尼单抗(仅 KRAS野生型)± 伊立替康, 瑞格菲尼(regorafenib) FOLFOX or XELOX, 瑞格菲尼(regorafenib) 西妥昔单抗or帕尼单抗(仅 KRAS野生型)± 伊立替康, 瑞格菲尼(regorafenib)
NCCN(2014.V2)结直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提纲:
息肉样癌 无远处转移的结肠癌 同时性远处转移的结肠癌 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 同时性远处转移的直肠癌 进展期及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 结直肠癌手术原则 肝肺转移灶的外科处理原则 病理评估原则 术后随访 术后复发癌的处理原则 XELOX方案在结直肠癌辅助治疗中的价值
不可切除
放化疗
切除±IORT
化疗±放疗
定期评估
术后复发癌的处理原则
( Workup and treatment for recurrence)
手术 可切除 可切除 PET-CT 不可 切除 化疗
(2-3月)
化疗 手术
异时性远 处转移癌
不可 切 除
化疗±放疗
XELOX——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标准方案
6、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患者,外放射可选择性使用或作为临床研究范畴, 不应常规使用;
7、对部分复发的病人 pathologic review)
病理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肿瘤分级 2、浸润深度、淋巴结阳性率 3、近远端切缘及环周切缘(CRM) 4、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5、淋巴血管及周围神经浸润 环周切缘(CRM)阳性: 距切缘1mm内查见癌细胞,包括直接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癌。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要求应至少报告:有治疗反应(treatment effect present) 无确切治疗反应(no definitive response identified) 。 详细的分级如下: 0(complete response):无存活的癌细胞; 1(moderate response):单个癌细胞或少许癌细胞团; 2(minimal response):纤维化的残留癌细胞; 3(poor response):极少甚至无癌细胞杀死;大量癌细胞 6、肠周癌结节
术后随访
(Postoperative surveillance)
1、病史、查体及血CEA:2年内每3-6个月1次,然后每6个月1次达5年;
2、每年1次胸、腹及盆腔CT,共3-5年,尤其对于有高危复发风险者; 3、术后1年内复查全结肠镜(但对于术前未作全结肠镜者,术后3-6个月 应复查肠镜),对于进展期癌,术后第2年应再次复查,对于非进展期癌, 首次复查后3年内再次复查,以后每5年1次; 对于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者或局部切除者,可每6个月直肠镜 达5年;
ERU或MRI评估: 肠腔累及<30%; 直径<3cm; 边界清(>3mm); 不固定; 距肛缘<8cm; 无神经脉管受累 无淋巴结受累; 中到高分化
cT1N0M0
经 肛 切 除
pT1,Nx,
切缘阴性
pT1,Nx 有高 危因素或pT2Nx
定 期 复 查
pT1-2N0M0
经腹切除术 pT3N0M0或 pT1-3N1-2M0 辅 助 治 疗
XELOX(CapOX)--奥沙利铂 130mg/m2 d1 希罗达 1000mg/m2 每日两次 d1–15 每3周为一周期q3w
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优于5-Fu/Lv方案
X-ACT研究结果:希罗达® 组的DFS显示出优势趋势
卡培他滨组显著减少3 / 4级 血液学毒性
非劣效 P<0.0001
Seidman AD, Aapro M. Introduction [J]. The Oncologist, 2002, 7(suppl 6): 1 - 3. Twelves C, Scheithauer W, McKendrick J, et al. Capecitabine versus 5-FU/LV in stage Ⅲ colon cancer: Updated 5-year efficacy data from XACT trial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d-foot syndrome (HFS) and efficacy [J].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Symposium, 2008, 19(Suppl. 6): A274
结肠切除+同时或分 期转移灶切除术 新辅助化疗(2-3 月)+ 结肠切除+同时 或分期转移灶切除术
标准方案化疗
可 切 除 仅 肝 或 肺 转 移 不 可 切 除
观察或短程化疗
结肠切除 + 辅助化 疗(2-3月) + 分期 转移灶切除术 无肠梗阻或出血
化疗
有或即将梗阻;出血
原发癌姑 息切除
每 2月 定 期 评 估
5-Fu/LV or 卡培他滨±贝伐单 抗
伊立替康±奥沙利铂; FOLFIRI
FOLFOXIRI(category 2B) 5-Fu/LV; 卡培他滨±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or西妥昔单抗or帕尼单 抗(仅KRAS野生型) 功能状态改善 考虑加强治疗 支持治疗
功能状态无改善
结直肠癌手术原则
(Principles of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期)
临床试验; 观察; 卡培他滨或 5-Fu/LV
FOLFOX XELOX
可 切 除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II期:无高危因素, 未侵及浆膜(T3) II期:伴高危因素, 侵及浆膜(T4)
定
期 复 查
加 强 化 疗
III期(T1-4N1-2M0)
不可切除 (locally advanced)
FOLFOX (preferred)
cT1-2N0M0
辅助治疗:1、化疗+放化疗+化疗 (三明治法)
化疗:5-Fu/LV,FOLFOX,XELOX,卡培他滨单药
2、放化疗+化疗
放化疗:持续静脉5-Fu/RT (preferred),bolus5-Fu/RT,卡培他滨/RT (preferred) 对于pT3N0M0的高位直肠癌,如果切缘阴性且无高危复发因素,放疗对其的预后改 善效果不大,可考虑仅作化疗。
定义:
息肉样癌 (Polypoid Cancer)
形态呈息肉状的结直肠癌:
带蒂 无蒂;
原位癌(pTis) 恶性息肉(达到或超过粘膜下层,≥pT1)
恶性息肉的处理:
带蒂
肠镜下切 除并标记 分析病理 无蒂
组织学良好(favorable histology): Grade 1,2, 无血管淋巴侵犯 组织学差(unfavorable histology): Grade 3,4, 伴血管淋巴侵犯
DFS与OS曲线显示:XELOX方案与FOLFOX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