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中频药透疗法的临床应用

经广泛的临床实践、辩证分析,其根本原因 是:既然患部(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已被 确诊为“血瘀”(即患部及周围血液循环不通 畅),则口服的良药又如何在患部血液循环不 通畅(血瘀所致)的前提下,通过血液循环 途径将药物直接送达患部去发挥治瘀功效呢 ?
骨关节病类患者的患部实乃最需营养之处, 也正是血液循环不通畅之所在。可以说正是 “血瘀”导致有效药物不能及时送至病灶, 或者说患部药物浓度较低是致使药物不能充 分发挥其功效的关键
【中频治疗】应用本仪器治疗可使突出的
髓核复位,消除神经根水肿与粘连,减轻 或消除症状。可激活蜕变的细胞,使其恢 复功能,可打通痹阻血脉,改善纤维环周 围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使其突出的 椎间盘组织还纳,促进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处形成“纤维包裹”加强对“损伤薄弱处 ”的固定,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辅以中药 内服,使药效殊途同归。
人体的气血活动正常是治疗诸多疾病的基础 ,而“痹证”的主要致病机理正是人体的经 络气血闭塞不通。是人体在虚弱时,抵抗力 下降,因而易受到“风”、“寒”、“湿” 三气外邪侵入,导致肌肉麻木、关节疼痛, 重者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中医认为六 淫治病的第一者为“风”,正所谓“风为百 病之首”,故治疗此类疾病要体现“治风先 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只有疏通 了经络气血方可治愈疾病
综上所诉:不难看出,治疗骨关节病类疾病,首先 应为患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药环境,使之通畅。并 应于此同步,将足够浓度、剂量的对症药物应用靶 向给药导入法直接送至患部,使病灶区在多方(即 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电流按摩、反射治疗等)综 合治疗下,炎症消失、吸收水肿、压力减轻,至痛 物质移除,从而消除治病因素,结束患部恶性循环 状态,使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受限范围缩 小。在此基础上,发挥患者自身运动能力,调节身 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积极因素,群起而攻之,使患部 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肩周炎240例

pu hblaintea yb a r nT M ni o , i ee c a eas t t al me n g lsr a itt rp e e C i e i o h i o mp  ̄ df rn eh v t i i l a i asc y n
0 5. l i l f c . ) Ci c et 0 n ae
a u un t r l s r ha lt to r u n 1 0 c s n TCM o m p  ̄ g o p a ng VAS d gr e o v l a e p i , c p cu e p u e bii i n g o p a d a e i a 2 in i o r u ,tki e e f e a u t a n
陈 瑛 姚 瑞 红
( . 医科 大学第六附属 医院,新疆 1 新疆 2新疆 医科 大 学附属 中医 医院,新 疆 .
乌鲁木 齐,80 0 ; 3 02 乌鲁木 齐,80 0 ) 30 2
中图分类号:R 2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80(0 0 208-2 33 + 4 6 4 6 2 1 )1—030 7 【 摘 要 】 目的:观 察针 灸结合康 复治 疗肩周 炎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从 2 0 至 2 0 0 5年 09年将 2 0例 患者 随 4 机分 为针刺 结合康 复 组 10例 和 中药 离子导入 组 10例 ,观 察肩 关节 综合 功 能 ,采 用 目测类 比法 ( AS)评价 2 2 V 疼痛程度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等级以及临床疗效等级进行比较 。结果:对肩关节综合功能、肩 关节功能 等级及 疼痛 在治 疗前后 进行 比较 ,针 灸结合 康 复疗 法显著优 于 中药 离子 导入 疗法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 < . P 00 5 。临床 疗效 比较 :针 灸结合康 复组 总有 效率 为 9 . ) 33 %,中药 离子导 入组 为 7 %,两组疗 效 比较 ( < .5 。结 0 P 00 ) 论 :说 明针 灸结合 康 复治疗 肩周 炎在 改善 功 能,缓解 疼痛 方 面疗效 均显著 优 于 中药 离子导入 组 。 【 关键词 】 肩 关节周 围炎;针 灸疗 法;康 复疗 法 ;粘连 ;冷敷 【 s a t 0 jcie T bev ec nc l uaiee et fra n o tr u f m t nb c p n Ab t c 】 bet : oo sre h l i rt f c o et grt o f il ma o yau u c r v t i ac v t i a c na i
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吴秋成;张小东;王沛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6(24)8
【摘要】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是应用药物离子透入仪输出的直流电,施加于中药提取液的电极板上,使药物离子透入机体穴位或患部,从而获得药物与穴位的双重治疗效应的一种方法。
此疗法于1985年后在全国进行推广,后出现了半导体化的药物离子透入仪,近年来又出现了用专病命名的中药离子透入仪,如骨质增生治疗仪等设备,更加丰富了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手段。
【总页数】1页(P28)
【作者】吴秋成;张小东;王沛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推拿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2.中药离子导入法联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5例临床观察
3.氡泉水疗并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附216例疗效观察
4.蜡疗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5.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分析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肩周炎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以及1年内复发情况。
结果:分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而结果显示,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分析组复发率为11.11%(3/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4%(10/27),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而结果显示,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肩周炎患者时,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可以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周炎;中药;针灸;复发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明显症状为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
肩周炎患者多表现为怕冷、压痛、肌肉萎缩痉挛、肩部疼痛,以及明显的肩关节活动受限。
为有效治疗,本研究采取中药联合针灸的方式,总结并归纳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肩周炎者;②无其他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者;③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病史者;②临床信息不完整者;③中途转院者;④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
将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7例,其中分析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7~63岁,平均(51.06±1.17)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05±0.84)年;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35~64岁,平均(51.13±1.16)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10±0.80)年。
肩周炎临床路径

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粘连前期、粘连期患者。
一、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凝证(TCD 编码:BNV26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ICD-10 编码:M75.011)(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
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肩凝证”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诊断标准:(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3)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5)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西医诊断标准: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
诊断标准:(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什么是中药离子导入

什么是中药离子导入
作者:白洁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0年第07期
在中医药特色治疗里,有一种名为中药离子导入的外用方法,很多患者第一次接触时会不解,不清楚是做什么的。
其实,中药离子导入是直流电疗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作用原理是应用频率在 1000Hz (赫兹)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将电极放在浸泡于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中药液的衬垫上,配合中药渗透及物理疗法,将中药导入和中频按摩结合在一起。
这样可以通过低频电刺激兴奋神经和肌肉组织,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达到消炎、消肿、镇痛、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的目的,对治疗骨折、骨延期愈合、肩周炎、骨创伤、颈椎病、风湿病等骨性疾病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一般來说,离子导入仪可以配置许多不同的中药配方,如驱寒止痛方、活血通络方、补益肝肾方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证型选药。
(摘自《大众卫生报》)。
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原由此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 ,是 由局 部炎 症 、损 伤 、失稳 、软组织 退行性 变和 颈椎疾病 或 内脏疾病波 及而 引 起的肩部疼痛 、活动障碍的统称 。
我 科从2008年9月 -201lf6月采用正 清风痛 宁离子导 入疗法 ,同 时进 行恰 当 的护理 和功能 训练 ,治疗肩 周炎120例 ,效 果突 出。现 总结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我院对 I2咧 肩周 炎患者 进行诊 断和辅 助检查 ,临床确 诊 为为肩周炎,其中男性占48例,女性占72例;年龄最大者82岁 ,最小者驺岁 ; 病程 最短者 3个月 ,最 长者4年;主要 临床表 现关节 并周 围软组织 疼痛 ,肩 关 节及 关节 外展 、外旋 、上举 、后 伸等 活动 受 限。 1.2 治疗 方法 抽取 正清 风痛宁 注射液 4Il11(用 注射 器)+2%利 多卡 因5ml (由上海 禾 丰制药 有 限公司生 产 ),共 计9TnI备用 。取 经消 毒过 的药 垫 (用绒 布或多层纱布制作)两只,用适量的生理盐水完全浸湿,一只放置于病痛部 位的 皮肤上 ,均匀 加上述 备用药液7In1至此 药垫 内 ,再压上 连接 导线 的正 电 极 (红色 电极 ),另一只放 在与病痛 相对 应的部位 ,均 匀加上述备 用 药液2rm 至此 药垫 内,上面 压上 连接导 线 的负 电极 (黑 色电极 ),用松 紧带 将两 个 电 极固 定 。开启 离子 导入 仪 (由上海 雄健 医疗器 械有 限 公司生 产 )电 源 ,按 状 态按 钮选 择“导人 ”状 态 ,按功 能按 钮设定 导人 时间 ,再 按功 能按 钮设 定 电 流强度 。电流强度 应视患 者年龄 体质 和耐 受 陛情 况确定 ,从0开始 ,逐级 加 大,以患者 自觉有微麻胀感且能够耐受为宜。导入治疗15分钟后,再进行15 分钟 的按摩 治疗 。按状态 按钮选择 “按 摩 ”状 态 ,按功 能按钮 设定按 摩 时间 , 再 按 功能按 钮设 定 电流强 度 。到达预 定 时间 时,仪器会 自动 切断 电流 并有 告警音提示,此时可取下连在患者身上的电极 ,关闭电源,结束治疗。每 日 治疗一次 ,每次30分钟 ,10天为l疗程。 1.3 护 理 1.3 1 心理 护理 肩 周炎患 者 由于肩 关节疼 痛和 活动受限 而焦 虑痛苦 ,医 护 人 员要对 其施 以鼓 励 的语言 安慰其情 绪 ,调 动病 患配合 治疗 的 积极性 。 在 治疗 过 程 中详 细介 绍 本病 的各 种症 状 ,使其 了解 自 己所 处情 况 均属 正 常 ,井告知 治疗方 法 以及本方法 的治疗 作用和 效果 ,并介绍 治愈 的病例 ,及 时的护患交流和沟通 ,有助于病人调整心态,积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 离子 导入治疗 的护理 确保治疗 仪各 功能 键工作状 态 良好 ,检 查开 关是否有问题 ,仔细检查治疗部位皮肤要完好无损伤,严格防止电极板松 脱 ,开始时仪器电流强度输出不宜过大 ,以免灼伤皮肤。患者保持舒适体 位 ,平稳 情绪 ,治疗 过程 中密切 观察病 情 。 1.3.3 做 好功 能评 估 ,正确 指导 功能锻 炼 多与 患者 及家属 交 流 ,告 知 已 掌握 的病情 ,井通 过正 确的功 能评估 ,找 到恢复 功能锻 炼的具 体办法 ,取 得 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具体评估项应包括:肩关节最大内旋及外旋度数、摸背 高度,摸耳距离等 ,井做好记录,观察治疗进度。常用的功能锻炼方法包括: 梳头动作 ,类似梳头动作,动作要领为两手从 自己前额、头顶 、枕后 、耳后, 交替向前纵向绕头1圈,每5 ̄.4-5次,每次反复做I8~20次。划圈动作 ,两手 进行自前向后和自后向前、以及自左至右和 自右至左的划圈动作 ,每天4~ 5次 ,每次划18-20圈。揽腰动作 :两手在腰后相握 ,左右摆胯,并向健侧和 上方牵拉 ,反复进行。爬墙动作:面对墙壁,两手依墙尽量向上爬高,逐步抬 高 患肢 ,直 至 正常 。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加用推拿治疗。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肩部疼痛评分以及两组肩周炎治疗疗效。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肩周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9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针灸;推拿;肩周炎;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中医领域,肩周炎的治法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为主[2]。
针灸和推拿治疗肩周炎历史悠久,安全性好。
本文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入选标准:肩周炎符合第九版《中医诊断学》制定的标准。
表现为:肩部持续性疼痛,上举、外展及旋转受限;肩缘突、肩峰下、三角肌压痛。
排除标准:1)颈椎病、肩结核等疾病导致肩关节疼痛者。
2)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接受治疗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平均年龄(54.6±12.5)岁,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3.8±11.7)岁,其中男性25人,女性25人。
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
取华佗牌针灸针(直径0.35mm,针长4Omm)。
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针刺泻法对肩康穴(足3、4跖骨与外侧楔骨关节间)、中平穴(足三里下1.5寸)、肩三针、阿是穴、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针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第20卷第1期Chin J Convalescent Med ,Jan.2011,Vol.20,No.1文章编号:1005-619X(2011)01-0064-02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125105沈阳军区兴城疗养院全军软伤治疗与康复研究中心王建国霍龙闫洪涛张雷刘兆强胡德永【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顺序选择51例肩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应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针灸和推拿治疗,均为1次/d ,2周为一疗程。
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参照《康复医学评价手册》和Michael R eese 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积分显著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均为P <0.01)。
治愈显效率为68.6%,总有效率为90.2%。
结论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互补性强,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能较快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肩周炎;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推拿【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combin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reating periarthritis.Methods Forward-looking self-control study method was used.51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were selected sequentially as observed objects.DC 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were used for treatment ,once daily.2weeks were taken as one course.Before treatment and at 2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ness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Evaluation Handbook ”and Michael Reese Standard.Results At 2weeks after treatment pain score of shoulder joint of pati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houlder join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both P <0.01).Cure efficiency was 68.6%,and totaleffective rate was 90.2%.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reating periarthritis had strong complementarity and som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obvious effectiveness and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uld more quickly release pains and improve functions.It wa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eriarthritis ;Chinese medicine iontophoresis ;Acupuncture ;Massage因此,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可阻断通往头颅的交感神经传导,解除椎动脉痉挛,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得以缓解;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头颈部血供;调节血管收缩和扩张,改善血液循环[4];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病人的抗病能力[5],从而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
磁疗作为物理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在神经精神科领域应用。
本实验应用的脑病生理治疗机为17mT 的弱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穿透性好,不受传导介质的影响,经颅磁刺激可以很容易透过皮肤和颅骨达到深层组织。
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和脑磁的发生并增加脑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变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改变神经细胞的代谢,影响血流量,从而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6];通过加快微循环、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神经细胞的分化与再生、减少自由基生成等综合因素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7];降低上行激活系统的兴奋性,有利于大脑细胞的重整;利用其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
综上所述,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联合交变磁场治疗老年颈性眩晕具有疗效显著、无针无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易于让老年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2]王小京,朱玲.红外偏振光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1,7(6):4-6,8.[3]张立生,刘小平.现代疼痛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29.[4]常洪,刘冰,何伟,等.椎动脉型颈椎病星状神经节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7):527.[5]于明光,卢建忠,张翠青.半导体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颈腰痛杂志,2004,25(5):323-325.[6]王玉平,王德泉,崔莉莉,等.弱交变磁场缓解脑生理性疲劳[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922-1923.[7]苗玲,蔡琰.磁场生物学效应在神经精神科领域中的作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3):184-186.(收稿日期:2010-04-07)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和无菌性炎症。
病程的迁延反复,可引起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用于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封闭、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等,但单一疗法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疗效欠佳。
本组病例采用中药离子导入和针灸推拿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均系2007-05—2010-05全军软伤治疗与康复研究中心门诊或住院的患者。
其中男19例,女32例;年龄27~58岁,平均45.7岁;病程1年以下者22例,1~2年者17例,2年以上者12例;右肩32例,左肩14例,双肩5例。
均符合1991年全国第2届肩周炎学术研讨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
其中11例有肩部外伤史,28例有风寒潮湿受凉病史,7例有过度应用单侧上肢史,其余无明确诱因。
患者的症状包括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内收、外展、背伸及旋转功能明显受限。
剔除标准:①CT 及(或)M RI 检查发现有颈椎及(或)肩关节骨质疾病的证据。
②并发肝肾或血液系统严重疾病。
③并发全身感染性疾病。
④有药物过敏史。
1.2治疗方法①中药离子导入:取川乌、草乌各9g ,当归12g 、桃仁12g 、红花12g 、元胡索9g ,水煎后滤液备用。
用山东产920A-A 型TC-QB 电疗机,输出稳恒直流电,将蘸过中药滤液的衬垫置于肩关节内侧接阳极,将蘸过生理盐水的衬垫置于肩关节外侧接阴极。
电流密度0.05~0.2mA/cm 2,每次治疗20min 。
②针灸治疗:取肩、肩、肩贞、臂、肩前俞和阿是穴,用0.35mm ×50mm 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在针刺得气后,轻64··中国疗养医学2011年第20卷第1期Chin J Convalescent M ed,Jan.2011,Vol.20,No.1表1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x±s)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内旋治疗前 2.67±0.95 1.10±0.30 3.20±0.60 2.12±0.33 1.10±0.30 2.12±0.33治疗后 4.78±0.99▲ 1.90±0.30▲ 5.55±0.90▲ 3.27±0.45▲ 1.90±0.30▲ 3.27±0.45▲t值11.19214.31819.36514.27614.31815.213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3讨论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具有复杂而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生物力学特征。
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肩关节损伤,引起肩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包括肱二头肌肌腱肿胀、关节滑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液浸出等,以肩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如果上述炎性反应持续存在,进一步导致肩周软组织粘连和肌肉挛缩,即形成了以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相关肌肉萎缩为主症的肩关节周围炎[4]。
虽然目前可用于肩周炎治疗的手段有很多,但单一疗法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正是基于患者炎性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的病理机制,我们应用中药离子导入、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中药离子导入可以发挥直流电和中药离子的双重治疗作用:直流电可以刺激神经反射、促进组胺和血管活性肽的释放,使肩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流速加快,从而改善肩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
还可以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淋巴流动加速,从而减轻局部的炎性反应[5]。
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6]。
针刺穴位或压痛点时,可以激活脊髓后角胶样物质内神经元,抑制疼痛传导;可以刺激中枢的下行抑制,使内啡肽增加;在针刺过程中产生的损伤电流可以阻断痛觉的上行传导,同时改变自主神经的兴奋性,使痛觉局限。
另外,针刺还能改善肩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淋巴代谢,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从而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7]。
在疼痛明显缓解甚或完全解除的状态下,对患者肩部进行推拿治疗,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治疗顺应性;对肩部压痛点有节奏地以轻柔手法按摩提拿、滑动分离和摆动牵引,使受累肌肉、韧带和关节囊受到有规律的拨离和牵拉,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粘连,促进肩关节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