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氢处氮封控制方案
氮封设计方案

氮封设计方案
氮封设计方案是指在封闭环境下使用氮气来封存产品或材料的一种工艺。
氮气具有无色无味、不可燃、不支持生物生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封存需求。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氮封设计方案:
1. 设备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台氮气产生器或氮气罐,并确保其性能和氮气纯度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氮气输送管道和控制系统。
2. 封存容器选择:根据封存产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封存容器。
常用的封存容器有气密包装袋、密封罐等。
容器要具备良好的气密性,可以防止氧气和湿气进入容器内部。
3. 氮气处理:将氮气导入封存容器,确保容器内无氧气存在。
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氮气,即置换法和补充法。
1
- 置换法:将容器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干净的氮气注入容器,直到容器内没有空气存在。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开封过的容器。
- 补充法:在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氮气,以保持容器内压力较高,阻止空气进入容器。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封存后不再开封的情况。
4. 封存操作:将产品或材料放入封存容器中,并通过密封装置将容器密封。
确保容器的气密性,以防止外界的空气和湿气进入容器内部。
5. 控制和监测:使用相关的控制系统对氮气供应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氮气供应的稳定和持续。
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封存容器的密封性能和气密性。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氮封设计方案,具体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和改进。
2。
氯氢处理岗位安全操作法

氯氢处理工段安全操作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氯氢处理工段的生产目的、工艺流程、各岗位的安全操作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氯氢处理工段操作人员及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
2 产品概述2.1氯气2.1.1 物理性质分子式:Cl2,分子量:70.905,密度:3.217 kg/m3,粘度:1.29×10-5帕·秒,沸点:-33.8℃,熔点:-101℃,导热系数:26.0焦/米·时·℃。
氯气的比重约为氧气的2.3倍,空气的2.5倍。
在常温常压下,氯气呈一种黄绿色气体,在-34.05℃或常温下压缩到0.6MPa时易于液化成黄绿色可流动的油性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剧毒。
能刺激鼻黏膜和呼吸道,吸入少量氯气就会引起咳嗽,胸部疼痛,吸入多量时,会引起肺水肿、支气管炎,严重时甚至死亡。
因此在生产区内,空气中含氯量最大允许浓度不得超过1mg /m3。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2.1.2 化学性质2.1.2.1氯气与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物,但干燥氯气不易与金属反应(钛除外)。
2.1.2.2氯易溶于水中,生成次氯酸盐Cl2+H2O===HCl+HClOHClO === HCl+[O]↑但放出的新生态氧是強氧化剂,对金属腐蚀性极大。
2.1.2.3氯气于与氢气的化合反应H2 + Cl2== 2HCl+184.45氯气和氢气在常温时化合缓慢,但在阳光直接照射或点燃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体时,即可发生猛烈的爆炸。
2.1.3 产品氯气的质量指标氯气纯度≥96%,氯内含氧≤0.40%,氯内含水≤80ppm。
2.1.4 氯气的主要用途2.1.4.1制造液氯、漂白粉、漂白液等,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学纤维、陶瓷原料的漂白。
2.1.4.2制造无机氯化物,如氯酸钾、氯化钙、四氯化钛、合成盐酸等。
2.1.4.3制造有机氯化物及有机物,如乐果、四氯乙烯、聚氯乙烯、氯乙烷、氯丁橡胶等。
氮封生产安全建议和改进

氮封生产安全建议和改进氮封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途气体,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化工、制药、电子等。
然而,氮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将从操作规范、设备维护、员工培训等方面提出氮封生产安全建议和改进。
一、操作规范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是保证氮封生产安全的基础。
操作规程应包括氮封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程序、压力调节要求、泄漏处理方法等内容。
所有相关人员都应接受培训并熟悉这些规程。
2. 强化现场管理:在氮封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确保易燃易爆物品与氮封设备保持一定距离。
同时,要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预案应包括紧急停机程序、事故处理流程、应急联系人等信息,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员工能够熟悉并正确执行应急预案。
二、设备维护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氮封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压力表、阀门、管道等部件的完好性和密封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2. 清洗和排除积水:定期清洗氮封设备内部的沉积物,并排除可能存在的积水。
这样可以避免沉积物引起堵塞或腐蚀,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 定期校准仪器:对于用于监测氮封设备运行状态的仪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计等,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日后参考。
三、员工培训1. 提供全面的培训:对于从事氮封生产操作的员工,必须提供全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紧急停机程序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与人员的信息。
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氮封生产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员工传递正确的安全观念。
3. 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氯氢处理操作规程

1)贵州开磷遵义碱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GZKLZJ/SC2-JS.005-2011 氯氢处理工序操作规程2011-09-20发布2011-09-25实施1)GZKLZJ/SC2-JS.005-2011氯氢处理工序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阐述了氯气和氢气处理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贵州开磷遵义碱厂生产二部氯氢处理工序。
本规程是生产二部氯氢处理工序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从事氯气、氢气处理生产时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2 规范性引用资料2.1 《氯碱生产技术》.(上册)化工部化工司(氯碱组)编写 . 1985.9。
2.2 《氯碱工艺学》. 方度、蒋兰荪、吴正德主编 . 化工出版社. 1991.7 。
2.3 《氯碱生产岗位操作及事故处理》. 氯碱工业编辑部. 1991.10。
3 生产原理3.1 氯气处理从电解槽出来的的湿氯气温度较高,被水蒸汽所饱和,约含有10.0%的水分。
湿氯气所带饱和水蒸汽量与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湿氯气的水蒸汽分压和含水量,如下表所示:溫度(℃)水蒸汽分压(mm汞柱) 水蒸汽含量(g/m3) 1公斤氯气中水蒸汽含量(g)10 9.2 9.4 3.120 17.5 17.3 5.930 31.8 30.0 10.840 55.5 51.2 19.850 92.5 83.1 34.060 149.4 130.0 61.670 233.7 189.0 112.080 355.1 293.0 219.090 525.8 424.0 571.0从表上可见,温度越高,水蒸汽分压越高,所带水蒸汽越多。
如电槽来的氯气温度为80℃,则每公斤氯气中含有219克水,若用水冷却到30℃,每公斤氯气中含有10.8克水,氯气中含水量大大减少了。
所以采取冷却降温措施,降低湿氯气温度,就可以降低湿氯气含水量。
但也不能降得太低,如果低于9.6℃,将形成氯的结晶水合物(Cl2·8H2O),会堵塞管道和设备。
最新版氯氢处理操作规程.

第一章氯氢处理工序工艺操作和安全技术规程(10万吨)一、概述1、氯氢处理工序的任务本工序的任务是将离子膜电解工序生产的湿氯气、湿氢气,分别经过冷却、干燥制成合格的氯气、氢气,加压输送至各需要工序,并将富余氢气增压合格后输送至尼龙化工公司。
按工艺要求,保证生产连续、稳定运行,处理本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和事故氯气。
2、工艺流程简述2.1氯处理流程由离子膜电解来的高温湿氯气首先进入氯水洗涤塔(T0401)底部,氯水由氯水泵(P0401)经氯水冷却器(E0402)冷却后,由塔上部送入氯水洗涤塔内,与氯气逆流接触,进行喷淋冷却,洗涤塔中的氯水因不断吸收湿氯气中的含盐水蒸汽而增多,为了保持液位和防止盐类聚积而由氯水泵排出一部分去离子膜脱氯塔。
氯气由洗涤塔出来进入钛管冷却器(E0401),用冷冻水间接冷却至12~15℃,再经水雾捕集器后进入干燥塔(T0402)。
氯气从干燥塔下部进入首先通过填料段,用稀硫酸干燥。
稀硫酸由稀硫酸循环泵(P0402)输送经稀硫酸冷却器冷却后从填料段上部进入塔内,循环干燥氯气。
填料段干燥后的氯气继续上升,逐层通过六层泡罩式塔板与浓硫酸逆流接触,充分干燥。
98%的浓硫酸由高位槽(V0404)供给进入第一层塔板,经降液管逐层溢流至填料段。
填料段硫酸由于吸收氯气中的水份体积逐渐增加,浓度降低,塔底部酸液面达一定高度时溢入稀硫酸贮槽或当浓度到80%~85%时由泵打入稀硫酸贮槽,再由泵P0406打往成品罐区。
干燥后氯气经酸雾捕集器(X0402)将氯气中的硫酸酸雾和不纯物去除后,进入氯气透平压缩机(C0401)压缩加压后送入氯气分配台(V0408),分别送至各用氯单位。
2.2氢处理流程由电解来的高温湿氢气首先进入氢气冷却器(E0441)用冷却水间接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进入氢气压缩机(C0441)加压后,进入氢气后冷却器(E0442),被冷却水间接冷却,然后再经水雾捕集器(X0441)后进入氢气分配台(V0443),分别送往各用氢单位。
氮封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氮封技术的管理,保障氮封工程的安全、有效运行,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使用氮封技术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化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
第三条氮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科学管理,技术先进;(三)企业负责,政府监管;(四)公众参与,共同监督。
第二章氮封技术及设备第四条氮封技术是指通过向设备、管道、容器等设施内注入氮气,将其内部空气排空,防止有害气体排放的一种技术。
第五条氮封设备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一)氮气注入系统:保证氮气连续、稳定地注入设施内部;(二)空气排空系统:确保设施内部空气被完全排空;(三)氮气循环系统:实现氮气的回收利用;(四)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氮封设施运行状态,保证氮封效果。
第六条氮封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一)设备结构合理,性能稳定;(二)材料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三)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四)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法规要求。
第三章工程设计及施工第七条氮封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二)充分考虑设施特点,确保氮封效果;(三)合理布局,方便运行和维护;(四)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第八条氮封工程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设施概况及工艺流程;(二)氮封技术方案;(三)氮封设备选型及布置;(四)氮气供应系统;(五)控制系统设计;(六)安全设施设计;(七)环境保护措施。
第九条氮封工程施工应遵循以下要求:(一)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施工;(二)确保施工质量,防止污染;(三)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四)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周边环境不受影响。
第四章运行管理第十条氮封设施运行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二)定期检查设备,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三)定期监测氮封效果,确保氮封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氯氢处理工序操作规程改

氯氢处理工序操作规程改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氯氢处理工序操作规程目录一、氯处理1.本工序的任务及生产原理2.工艺流程叙述3.控制指标4.公用工程及原辅材料规格5.生产操作方法及要求5.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5.2 初次开车5.3 再次开车5.4 正常操作5.5紧急停车5.6正常停车6.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7.安全卫生8.氯气压缩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二、氢处理1.本工序的任务及生产原理2.工艺流程叙述3.控制指标4.公用工程及原辅材料规格5.生产操作方法及要求5.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5.2 初次开车5.3 再次开车5.4 正常操作5.5 紧急停车5.7正常停车6. 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7. 安全卫生8.氢气压缩系统使用维护说明三、氯氢处理的正常巡检和操作一、氯处理从电解来的氯气经洗涤、冷却、干燥、压缩送往液氯工序。
1.本工序的任务及生产原理1.1 本工序将湿氯气与氯水进行热交换。
使湿氯气的温度下降(即使饱和湿气体的水蒸气分压下降)即湿氯气中的大部分水被冷凝下来,含少量水的湿氯气(冷却后)利用硫酸的吸水性进行干燥。
为了使氯气中含水小于100ppm,进入干燥塔的浓硫酸浓度应尽量高且温度应尽量低,但不要低于10℃,当硫酸浓度在85%,温度在8.3℃时,硫酸溶液会生成H2SO4.2H2O+H2SO4.H2O结晶,造成设备、管道的阻塞,影响生产。
1.2 冷却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冷却后氯气温度在13℃,并大于11℃,否则会生成氯水结晶,堵塞管道,并使钛管冷却器燃烧。
1.3 硫酸吸水是放热反应,故对于干燥用的硫酸要进行冷却。
1.4 干燥后的干氯气是生产液氯和盐酸等产品的原料。
2. 工艺流程叙述2.1 氯气冷却由电解工序来的湿氯气(温度约83℃)进入氯气洗涤塔(T0401)底部,氯水由氯水循环泵(P0401)经氯水冷却器(E0401)打到氯气洗涤塔同氯气直接接触,氯气冷却到约45℃,并除去氯气所夹带的盐雾。
氯氢处理工艺操作规程

氯氢处理工艺操作规程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目录第一部分氯气处理 (3)1.生产任务 (3)2.氯气处理的目的 (4)3.生产原理 (4)4.工艺流程简述 (5)5.负责范围 (6)6.控制指标 (7)7.原材料、辅助材料、公用工程规格 (8)8.开车操作 (9)9.停车操作 (13)10.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14)11.VH-2D/2200型离心式氯气压缩机操作说明 (15)第二部分氢气处理 (24)1.生产任务 (24)2.氢气处理的目的 (25)3.氢气处理的原理 (26)4.氢气处理工艺流程 (26)5.负责范围 (26)6.控制指标 (27)7.原材料、辅助材料、公用工程规格及消耗 (28)8 开、停车操作 (29)9.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32)10.氢气压缩机操作说明 (34)第三部分废氯气处理 (42)1.生产任务 (42)2.目的 (42)3.生产原理 (42)4.工艺流程叙述 (42)5.负责范围 (43)6.控制指标 (44)7.原材料、辅助原料、公用工程规格 (45)8.操作方法 (45)9.不正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48)第四部分次氯酸钠系统操作方法 (50)1.生产任务及目的 (50)2.生产原理 (50)3.工艺流程 (50)4.操作方法 (50)5负责范围 (51)6.控制指标 (51)第五部分安全生产制度 (53)1.岗位巡回检查制度 (53)2.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54)3.岗位交接班制度 (55)4.岗位安全卫生 (56)5.氯氢处理的主要设备一览表 (62)6.记录 (67)7.更改记录 (67)第一部分氯气处理1.生产任务本工序的任务是将电解来的高温湿氯气洗涤、冷却、除雾、干燥、加压输送出界区,保证上下工序的安全生产。
处理后的氯气质量指标见(表1):表1 氯气质量指标1.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在常温时呈黄绿色气体,有毒、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氢处透平机氮气密封控制方案
一、现状:
目前氯氢处透平机氮气密封是人工手动控制,通过调节减压阀减少或提高氮气压力来密封氯气,达到密封氯气的目的。
氮气压力(减压阀出口)的高低取决于:
a.透平压缩机叶轮背面压力高低有关。
b.梳齿密封失效。
气封套装配和使用时间长短(即间隙大小)有关。
减压阀容易损坏原因:
a.透平机振动。
(未用软连接)
b.氯气有可能进入减压阀,致使减压阀损坏。
(密封间隙大时,减压阀出口压力来提高,氯气可能进入减压阀)
c.氮气压力不能保证大于减压阀所需出口压力。
二、控制方式:
可通过减压阀改为调节阀,出口氮气压力P1,透平机出口压力P2,通过P1-P2=PD压差来控制氮气调节阀,保证PD差压在一定范围,压力差大小由操作人员调节好给定值,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既能密封氯气,又能降低氮气的用量。
虽然差压给定值与气封间隙大小有关(间隙大,PD就大;间隙小,PD就小),具体要根据经验来进行操作,气密间隙跟使用时间长短、气密套质量等有关。
氮气密封控制原理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