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件的交互学习策略研究_吴军其
基于活动理论的微型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的特征 , 分析 了微 型 学 习活 动 的 要 素 , 并设 计 了微 型 学 习活 动 , 以期 为 学 生 的 个 性 化 学 习提 供 帮 助 。
关键 词 : 活动理论 ; 微源自学习 ; 学 习 活动 设 计 中图 分 类 号 : G4 3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0 0 ( 2 0 1 4 ) 0 0 4 — 0 1 5 7 0 3
( 2 ) 内化 活 动 与外 化 活动 辩 证 统 一 。活 动 理 论 将 活 动
综 上所述 , 活动理论是以“ 活动” 为 中心 理 念 解 释社 会 中 的人 通 过 参 与 活 动 获 得 心 理 或 行 为 发 展 的 理 论 。而 学
关 注 到 碎 片 化 学 习 内容 的 学 习活 动 设 计 。
习 活动 是社 会 活 动 中 的 一种 , 它也 遵 循 活动 理 论 所 阐 明 的
1 活 动 理 论 简 介
活 动 理 论 起 源 于 维 果 斯 基 的 中 介 行 动 模 式 。列 昂 杰 夫在 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 , 将 活 动 分 为 3个 水 平 : 活动 、 行动、 操 作 。接 着 西 方 激 进 的研 究 者 将 情 境 化 的概 念 融 入 活动理论中 , 这 就 是 现 在 所 公 认 的 活 动 理 论 。具 体 来 说 , 活 动 理 论 的 理 论 要 点 有 以下 几 点 : ( 1 ) 活 动 系 统 的 6个 要 素 。主 体 、 客体 、 共 同体 、 工具 、 规则 、 分 工 是 活 动 系 统 的 6个 要 素 , 其中主体 、 工 具 和 客 体
微课件的学习活动设计

作者: 吴军其[1] 齐利利[1] 胡文鹏[2] 袁永波[1]
作者机构: [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中国电化教育
页码: 106-10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微学习 微课件 学习活动设计
摘要: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微学习形式已经广泛出现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微学习活动是围绕移动平台中的微课件进行的,因此,设计出符合微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微课件至关重要。
本文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以活动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微课件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和框架,并以语言学习活动、理科学习活动和日常情境学习活动为例,具体介绍了微课件的设计方法,最后,文章提出在微课件的学习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
手机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物流专业学生为例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2.03高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表层学习、自制力差、学习无规划等问题,其中表层学习现象为主要问题,鉴于学生学习存在的以上问题。
本文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以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互联网课程资源,设计实施“手机课堂”的一般流程,旨在为高职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一、引言高职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主要教育形式之一,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课堂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主要形式。
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不爱学习,对纯理论知识反感;大多数学生上课参与度低,无法长时间高效学习;学生自制力差,上课容易受外界干扰,喜欢看手机但浏览内容和学习无关;老师课堂教学以输出为主,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改善学生的浅层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深度学习现状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在线教学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部强调在保证学生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开展线上教学[1]。
在线教学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一定的途径,国内外的学者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深度学习。
其中,Ma r t o n 和S a l j o 教授首先提出了什么是深度学习,并对深度学习进行了解释和说明;B e a t t i e 认为深度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学习检测目标,将学习到的知识有效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余胜泉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深度学习进行了扩展和说明,提出了深度学习不仅注意学习的过程而且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2];穆肃提出深度学习贯穿学习者学习的前中后期,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学习行为的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3]。
三、手机课堂优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越来越便捷化和终端化。
其中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特点越来越被学习者所接受,基于高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手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便利,本文将手机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引入课堂。
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策略计划

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策略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高效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策略,以提高我们学校和班级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工作环境、部门、主要内容、数据分析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教育软件等,并找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出一份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的策略,包括资源的筛选、整合、优化和推广等。
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同时,定期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本计划的实施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与各学科教师、学生和学校领导等进行密切的合作,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
我们相信,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生动、直观、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当前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利用不充分、资源更新速度慢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高效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策略,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工作内容本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1.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找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出一份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的策略,包括资源的筛选、整合、优化和推广等。
3.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
4.定期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课件的交互学习策略研究

略、 精加 工 策略 、 织 策略 等 方 面 阐述 了基 于微 课 件 的 交互 学 习策 略 。 组 关键 词 : 微课 件 ; 学 习; 微 交互 策略 、
师范 大学信息技术 系 2 0 0 9级硕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信息化环境 下教与 学的理论 与实践 ; 研 刘治强( 9 7 ) 男, 南郑 州人 , 中师 范大学信息技 1 8. , 河 华
术 系 2 1 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信 息技 术 教 育 。 0 0级 研
22第 期 半 ) 导 . 技 5I 0年 5( 月 件 刊教 术 1 下 软 育
何 时候 都清楚地 知道 自己所处位置 和进度 , 制 自己的学 习进程 。 控
( ) 性化 的学 习形 式 。多种模 式 和习惯 的选 择能 给每 个 5个
术 人员 的作用 只是停 留在技 术服务层 面 ,还 没有 到技术 指导层
面。如果各个学 校的教育信息 化要得到发展 , ” 必须依 靠一批信息
素养较 高的教师作 为支撑 , 但是受 当地 教育信息化发 展水 平 的限 制, 教师信 息素养水 平普遍 较低 。 息技术 教师在 一定程 度上都 信 可 以帮助 学校其 他教师 解决 多媒体课 件设计 的 问题 与与硬 件设 备 的突 然失灵 的问题 。教育管 理部 门应该适 当提 升信息技 术教 师 在学校 中的地 位 , 肯定信息 技术 教师在 教育事业 中的作 用 。
设备 的移 动学 习 , 一种 数字 化 的学 习方式 。 是 比如 , 班 的年轻 上
板 电脑 阅读 了有 关景 点古 迹 的相关 信息 ; 生在 电子 邮件 中浏 学
提升课件交互性的方法

动态内容
利用动态效果和动画,使课件 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
实时反馈
为学生提供实时反馈,例如在 答题后立即给出正确答案和解 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资源
视频素材
图片和图表
利用视频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际 操作或讲解,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
使用清晰、直观的图片和图表,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数据。
提高学习体验
通过优化课件界面和交互设计, 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 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80%
促进知识内化
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交互练习和 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促进知识内化。
02
提升课件交互性的方法
增加互动元素
交互式问题
在课件中加入交互式问题,让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与课件进行 互动,提高参与度。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交互性课件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个性化学习
交互性课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提供 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促进个性化学习。
提升课件交互性的目标
80%
增强学生参与度
通过设计有趣的交互环节,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课件学习,提高学 习效果。
100%
利用多媒体编辑软件
动画效果
利用多媒体编辑软件的动画效果 功能,可以将课件中的知识点以 动态形式呈现,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理解能力。
交互式元素
通过添加交互式元素,如按钮、 超链接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件中 自由跳转,提高课件的灵活性和
可操作性。
声音和视频
利用多媒体编辑软件的声音和视 频导入功能,可以将与课程内容 相关的声音和视频素材整合到课 件中,丰富课件的内容的教学策略
听吴军其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听吴军其教授讲座心得体会博爱县光智中学崔大斌2015年1月14日上午,在市实验小学树人堂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吴军其教授的讲座,包括信息技术和课堂的整合,电子教案的准备,颠倒课堂的概念阐述……,整个讲座妙语横生,树人堂内一片欢声笑语,听了这次讲座使我收获很多,现总结如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时代。
现在,教育技术和手段呈跳跃性发展和更新,已似乎到了“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地步!中国教育已面临一个重大的变革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终身化等概念密切相关,相互融合。
在新的世纪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时空将大大拓展。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将会不断涌现,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也将会大大提高。
因此,学生按需求学与教师因材施教都将成为真正的“可能”,自主学习、网上学习、研究性学习将会在全球展开……具体来说,吴教授从这样几个方面来阐述新时代下教师的能力提升。
一、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新世纪,新的教育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教育的伟大变革,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与学的方式将面临重大突破。
这些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国际未来学会主席马哈蒂·埃尔曼杰拉主张用“创新型学习”取代现在的“维持型学习”,这是很有道理的。
所谓“维持型学习”,就是向过去学习,在时间方面表现为历史上的远,在空间方面表现为现实上的远。
现在人们强调教育要培养能力,但教育不是要泛泛地培养所有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人们对未来的认知能力和参与能力。
事实上,盖茨.安德李森以及最近的亿万富翁少年克劳斯,都是大学未毕业就匆匆参与他们预见到的未来事业中并获得成功的。
这说明数字时代的为学之道,首先的也是根本的一条,就是学习未来,或者说叫“认知未来”。
我们要努力缩短工业时代学习的链条,减少在死记硬背上所花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而将更多精力用于对未来知识的学习上。
演读教学策略之研究

演读教学策略之研究作者:吴军来源:《成才》 2016年第8期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第二小学吴军演读教学是突出地把表演融人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是将“读”和“演”有机结合起来,以求丰富阅读教学途径,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教学策略,其核心目标就是以演促读。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笔者对演读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下面从四方面呈现对演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拓展演读教学策略的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而传统的阅读教学还是以读为主,强化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发展,熟读成诵。
这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阅读教学方式容易让小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减弱其阅读欲望,久而久之,对阅读产生厌烦情绪;由于教法与学法的单一,也易导致语文课堂沉闷而缺乏活力,更缺乏学生生趣盎然的个性体验及多姿多彩的个性发展。
读是阅读教学的主流,必须坚持,但如何让学生快乐地读,有个性地读进而有创意地读呢?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创造多元阅读的方式,让智能结构组合不同的学生都能运用各自的优势智能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悟文本,展现所得,从而发展极富个性的阅读体验和语文综合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的光彩。
以演促读就是一种能有效实现以上设想的教学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获得信息的总效果等于7%的文字加38%的声调加55%的面部表情。
因此师生们自然得体的动作、表情、姿势更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过“表演是创造的载体”,他认为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有两方面好处:第一,是孩子自己进行的,以动作为基础的表演,能够更直接地使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第二,这种情节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诸多因素,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