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药师药物分析学复习资料:第十四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药师资格考试中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知识点详解

汇报人:XX
抗生素: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具有杀灭或 抑制其他微生物作用的物质。
抗菌药物:泛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 工合成的抗菌药。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 死病原微生物达到治疗 目的
自然选择:细菌在 自然环境中产生变 异,对药物产生抵 抗力
基因突变:细菌基 因发生突变,导致 对药物敏感性降低
传播与扩散:耐药 性细菌可在患者之 间传播,甚至跨物 种传播
严格控制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处方 和使用加强抗生素和抗菌药物Fra bibliotek耐药性监 测和预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遵循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用药原则
推广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和规范管理
监测目的:了解病 原菌对抗菌药物的 耐药性情况,为临 床合理用药提供依 据。
监测方法:收集临 床分离的病原菌, 进行抗菌药物敏感 性试验,分析耐药 性特点。
评估指标:包括耐 药率、耐药谱、耐 药机制等,评估抗 菌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
临床应用:根据监 测结果,指导临床 医生合理选用抗菌 药物,减少耐药性 的产生和传播。
根据抗菌谱分类:可分为窄谱抗生素和广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只对革兰氏阳性菌 或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菌作用,而广谱抗生素则对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
根据给药途径分类:可分为口服抗生素、注射用抗生素、外用抗生素等。不同给药 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浓度,从而影响抗菌效果。
抗生素的适应症: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肠道感染、 皮肤感染等。
特殊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 等,不宜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 疗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至第十四章)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三至第十四章)第十三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药物发生肟羟酸铁反应( A )A.青霉素 B. 庆大霉素 C. 红霉素 D. 链霉素 E. 维生素C2.用碘量法测定青霉素的依据是( E )A. 青霉素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与碘作用B. 青霉素分子的氢化噻唑环上硫原子与碘作用C. 青霉素整个分子与碘作用D. 青霉素分子中的酰胺基与碘作用E. 青霉素经碱水解生成的青霉噻唑酸与碘作用3.碘量法测定青霉素类药物时,为克服温度影响,可采用( C )A. 空白实验B. 降低PH值C. 标准品对照D. 生物学法4.具有氨基糖苷结构的药物是( A )A链霉素 B.青霉素G C.头孢拉定 D.金霉素 E.红霉素5.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含量采用( A )A. 微生物法B. 碘量法C. 汞量法D. 比色法E.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6.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苄西林钠的含量,其方法为( D )A.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氨苄西林钠,测定其降解后的紫外光谱B.测定氨苄西林钠降解产物铜盐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C.经碱水解后,测定水解产物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D.在咪唑催化下形成青霉烯酸硫醇汞盐,测定该盐的紫外光谱,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E.以不经降解的同样量的样品作为空白对照7.头孢菌素类药物中高分子杂质检查用的柱填料为( D )A.ODSB. 硅胶C. 高分子大孔树脂D.葡聚糖凝胶E. 蓝色葡聚糖8.《中国药典》(2010版)头孢氨苄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B )A.微生物法B.HPLC法C.GC法D.UV法E. 酸碱滴定法9.《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庆大霉素C组分的相对含量时,说法正确的为( C )A.三氯化铁显色法B. 邻苯二醛与巯基醋酸衍生化法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柱后衍生化法E. 荧光法10.TLC法鉴别四环素药物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加EDTA的目的是( D )A.调节展开系统的pH值B.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改变色谱行为C.防止四环素类分解D.克服因痕量金属离子存在而引起的拖尾现象E.克服因痕量金属离子存在而引起的荧光淬灭现象二、多选题1.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下列性质( ABD )A.酸性B.旋光性C.能与三氯化铁反应D.在酸、碱和某些氧化剂的作用下,分子中的β-内酰胺环破裂或分子发生重排E.能与矿酸或有机酸形成溶于水的盐2.用生物学方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有下列优点( ABCD )A.能确定抗生素的生物效价B.方法灵敏度高,检品用量少C.对纯度高和纯度差的检品都适用D.对分子结构已知或未知的抗生素均适用E.快速、简便3.抗生素含量测定的现行方法有( CD )A.酸碱滴定法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D.微生物检定法E.免疫法4.链霉素鉴别的方法有( ABDE )A.坂口反应B.麦芽酚反应C.三氯化铁反应D.茚三酮反应E.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5.四环素类抗生素( ABC )A.易产生异构化反应B.具有荧光C.可与三氯化铁反应,产生不同颜色D.糖基部分易水解E.只能与酸成盐6.四环素的“杂质吸收度”检查主要是检查( ABCD )A.异构体B.脱水四环素C.脱水差向四环素D.金霉素E.其他四环素三、填空题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测定大多采用 HPLC 法。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课件

核酸合成抑制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 菌DNA合成,阻止细菌复制。
IV. 抗生素如何选择
细菌种类
选择抗生素需要根据感染细菌的特性和药物的抗菌谱。
耐药性
了解细菌的耐药性情况,选择对耐药菌有效的抗生素。
患者特点
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过敏史,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V. 抗生素的副作用
1 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抗生素过敏,可引起皮疹、呼吸困 难等。
农作物种植
农用抗生素可能影响土壤质量和 农产品质量安全。
II. 抗生素的分类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青霉素、头孢菌素 链霉素、庆大霉素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红霉素、阿奇霉素
III.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壁合成抑制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苷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 核苷酸结合,阻断蛋白质的合 成过程。
VII. 抗生素的检测
1
质量检测
检测抗生素的纯度和含量,确保药物质量。
2
残留检测
检测农产品、畜产品中抗生素的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3
新药筛选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测试新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VIII. 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
畜牧业
抗生素残留可能影响畜牧业品质 和人类消费者的健康。
水产养殖
抗生素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鱼类养 殖污染和耐药细菌产生。
2 肠道紊乱
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可能导致腹泻、 便秘等问题。
3 肝肾毒性
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
4 耐药性
不正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VI. 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合理用药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不滥用或 过量使用。
药物分析笔记: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β-内酰胺类抗⽣素的分析
⼀、基本结构与性质: 6-氨基青霉烷酸(6-apa) 7-氨基头孢菌烷酸(7——aca) 性质:
1、溶解度:游离羧基酸性
2、具旋光性
3、紫外吸收特征
4、β——内酰胺环不稳定性
⼆、鉴别试验:
1、钾、钠盐的⽕焰反应
2、呈⾊反应:羟肟酸铁反应、硫酸-硝酸反应、茚三酮反应、斐林试剂反应
3、沉淀反应:稀酸中析出沉淀
4、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光谱
5、⾊谱法:薄层⾊谱法、⾼效液相⾊谱法
三、含量测定:
1、碘量法:青霉素族的经典测定⽅法,2000收载注射⽤苄星青霉素
2、汞量法:2000青霉素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钾
3、酸碱滴定法:β-内酰胺环被碱⽔解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5、⾼效液相⾊谱法
氨基糖苷类抗⽣素的分析
⼀、链霉素:
鉴别试验:
1、茚三酮反应:(氨基糖苷结构,
2、α-氨基酸性质)2、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elson-morgan)
3、麦芽酚(maltol)反应:链霉素特有反应
4、坂⼝(sakaguchi)反应:⽔解产物反应
5、硫酸盐反应:
6、薄层⾊谱法
⼆、庆⼤霉素:
1、茚三酮反应
2、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elson-morgan)
四环素类抗⽣素的分析
鉴别试验:
1、浓硫酸反应
2、三氯化铁反应
3、氯化物反应
4、紫外
5、荧光
6、薄层。
201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复习要点之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大纲要求】:青霉素的体内过程、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双氯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美洛西林、替莫西林、哌拉西林的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 1.青霉素类 2.头孢菌素类 3.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P55) (1)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2)抗菌机制:1.抑制转肽酶(细胞壁黏肽合成酶) 2.增加自溶酶活性三、青霉素类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分类药物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半合成耐酸(口服)青霉素V、非奈西林耐酶(抗金葡菌)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奈夫西林氨苄西林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抗铜绿假单孢菌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阿帕西林磺苄西林抗革兰阴性菌美西林、替莫西林(一)天然青霉素(PenicillinG,青霉素G)青霉素是一种有机弱酸,常用钾盐或钠盐,易溶于水。
内酰胺键易被水、酸、碱、重金属离子及青霉素酶等分解而失效。
其水溶液不稳定,在室温下抗菌活性迅速下降,甚至生成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
但是干粉在室温下稳定,可保存2年。
故青霉素应临用前配置。
青霉素G的产量高,性质稳定,作用强,毒性低,仍是目前治疗敏感菌所致感染的首选药。
【体内过程(药动学)】 1.不耐酸不耐酶,需肌注给药 2.体内分布较广 3.t1/2:0.5-1hr,维持4-6hr 4.99%以原型经尿排泄 5.丙磺舒可竞争肾小管分泌 6.具有明显的PAE 【抗菌作用】(G+球菌、G+杆菌、G-球菌、螺旋菌等) 1.G+球菌杀菌作用,首选! 2.G-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3.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临床应用】 1.链球菌 2.脑膜炎双球菌等引起的脑膜炎3.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等4.革兰阳性杆菌:破伤风、白喉、炭疽病,同时加用相应的抗毒素,因其对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无效。
药物分析 抗生素类精选

H S
19:46
从以上结构分析: 1.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环; 2.β-内酰胺环通过N1和邻近的第三碳原子与另 一五元或六元杂环相稠合; 3.β-内酰胺环是平面结构,与稠合的五元或六 元杂环不共平面; 4.与N1相邻的碳原子上(2位)连有一个羧基; 5.除了碳青霉烯类外,β-内酰胺环的α位上都 有一个酰胺基侧链。
第一节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 我国抗生素国家标准品就是按上述原则制订的。 • 但是我国的特有品种则以理论上的纯品一定量定为1个 单位,即为1μg,以某批精制纯品作为原始标准品, 再去标定暂行标准品或国家标准品。 • 我国药典和部颁标准所规定的抗生素效价检定用标准 品,是由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持,由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统一负责,与国内有关的药检所或药厂 对原料进行选择,理化分析、协作标定效价单位、分 装、稳定性考查、分发等工作。 • 每批标准品都有有效期的规定。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
6-APA
7-ACA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二)性质
1. 酸性 羧基 pKa=2.5~2.8
*与碱金属成盐 *与有机碱成盐
RCO HN O N S CH3 CH3 COOH
易溶于水 难溶于水
S N CH2R1 COOH
RCO NH O
2. 旋光性 手性C
S N O
O N S
20 (5%头孢唑啉钠溶液 [] –18 ~ –24°) D
头孢菌素类分子中有共轭体系 (O=C-N-C=C) 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
3. 茚三酮反应
S N CH 3 CH 3 COOH
CH 2 NH 2
COHN O
氨基 蓝紫色 △
药物分析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通过对药物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 进行深入研究,为新药的研发、生产 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指导合理用药
药物分析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 学依据,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 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分析方法与技术
化学分析法
利用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对药物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如滴定法
、重量法等。
仪器分析法
和检测。
02 0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 、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实现抗生素的高效分离和 检测。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抗生素的分析,通过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柱实现分离和检 测。
光谱法在抗生素分析中应用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
用于临床。
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 层色谱法(TLC)、微生物检定
法等。
分析重点
药物的纯度、有关物质、含量等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析案例
药物概述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抗 菌作用强、组织穿透性好等特点,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皮 肤软组织等感染。
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微生物 检定法等。
01
利用抗生素分子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红外光谱法(IR)
02
根据抗生素分子在红外光区的振动吸收特性,实现其结构鉴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和定量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03
提供抗生素分子中原子核的类型和数量、化学键类型和连接方
式等信息,有助于其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药物分析》第14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PPT课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改 变,抗生素类药物的质量标准也应不 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
谢谢
THANKS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离和鉴定抗生素 类药物,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的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能够提高拉曼散射的信号强度,适用于抗生 素类药物的快速检测和鉴别。
纳米材料技术
纳米材料技术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抗生素类药 物的痕量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3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CHAPTER
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抗生素类药物种类繁 多,结构复杂,分析 方法难以统一。
抗生素类药物的痕量 分析要求高,对检测 设备的灵敏度和选择 性要求高。
抗生素类药物在体内 代谢过程复杂,给药 物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带来困难。
新兴分析技术的应用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化合物的方法,具有 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在抗生素分析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抗生素的含量、有关物质和降 解产物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抗生素分析中应用广泛,可同时分离多种 抗生素,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为抗生素的质量控制和研 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抗生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 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糖肽类、林 可胺类和喹诺酮类等。
抗生素的发现与发展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 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的开 端。
随后,链霉素、四环素、氯霉 素等抗生素相继被发现并用于 临床治疗。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也出 现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促使 人们不断研发新型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1、生物学方法:其中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包括:管碟法、浊度法
2、物理化学方法
第一节青霉素钠和青霉素钾及其制剂的分析
一、鉴别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红外光谱法
3、焰色反应法
二、检查
1、吸光度
2、青霉素聚合物:青霉素钾和青霉素钠均要检验青霉素聚合物
3、水分
4、细菌内毒素
5、无菌
第二节阿莫西林及其制剂的分析
阿莫西林属于半合成的抗生素,用于口服
一、阿莫西林的分析
5、、鉴别
1、高效液相色谱法
2、红外分光光度法
3、、检查
1、有关物质
2、阿莫西林聚合物
二、阿莫西林制剂的分析
《中国药典》收载有阿莫西林片和阿莫西林胶囊,均为口服制剂。
两种制剂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
两种制剂均为口服制剂,所以要求测定溶出度,阿莫西林片照“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桨法)测定
第三节硫酸庆大霉素及其制剂的分析
硫酸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分子中有5个碱性中心,为碱性化合物,药物为庆大霉素的硫酸盐。
一、硫酸庆大霉素的分析
(一)、鉴别
1)茚三铜反应
2)薄层色谱法
3)红外分光光度法
3.、检查
1、水分的检查
2、硫酸盐
3、细菌内毒素
4、C组分:《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验
第四节罗红霉素及其制剂的分析
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罗红霉素的分析
3.、鉴别
1、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用该法进行含量测定
2、红外分光光度法
(二)、检查
碱度
有关物质
水分:用水分测定法(费休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