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静动态风险管理析探
气象服务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气象服务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探索气象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既能带来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也可能引发各种灾害。
在灾害管理领域,气象服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就像是一双敏锐的眼睛,时刻关注着大气的“喜怒哀乐”,为我们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提供预警和指导。
气象服务能够为灾害管理提供精准的监测和预报。
通过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气象部门能够实时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等。
这些数据经过复杂的分析和计算,转化为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例如,在台风来临前,气象部门可以提前数天甚至一周预测出台风的路径、强度和可能影响的区域,使相关地区能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如疏散人员、加固建筑物、储备物资等。
对于暴雨、洪涝等灾害,气象服务也能够提前预报降雨量和降水区域,为防汛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在灾害发生时,气象服务能够提供及时的跟踪和评估。
气象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灾害的发展动态,为救援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
比如,在森林火灾发生时,气象部门可以提供风向、风速等信息,帮助消防部门确定火灾蔓延的方向,制定合理的灭火策略。
在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气象服务可以关注灾区的天气变化,为救援队伍的行动和受灾群众的安置提供气象保障。
如果预计会有强降雨,就需要提前搭建临时避雨设施,避免受灾群众再次受到伤害。
气象服务还在灾害预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将灾害预警信息迅速传递给公众。
这使得人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比如,当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时,学校可能会停课,工厂可能会停工,人们会尽量避免外出,从而降低了人员伤亡的风险。
而且,气象预警信息不仅仅是简单的通知,还会包含一些应对建议和注意事项,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财产安全。
此外,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灾害的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气象条件,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农业灾害,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设(2015-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设(2015-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5.07.10•【文号】气发〔2015〕46号•【施行日期】2015.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设(2015-2016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气发〔2015〕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贯彻落实第六次气象服务会议精神,推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发展,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了《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设(2015-2016年)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国气象局2015年7月10日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设(2015-2016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第六次气象服务会议和2015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部署,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发展影响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推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发展,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方案编制的基础现状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是将传统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向基于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延伸,是提高减灾服务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业务内容包括灾害信息采集、致灾阈值确定、灾害风险区划、基于阈值和定量化风险评估的风险预警、业务检验和效益评估等。
2008年起,中国气象局推动建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建立了全国2300个县近30年历史气象灾情数据库,完成了全国暴雨洪涝灾害、台风灾害和冰冻灾害区划。
2012年起,在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和精细化降水预报业务试点基础上,开展了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与此同时,相继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指南,包括《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泥石流和滑坡风险普查技术规范》、《山洪灾害实地调查指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城市内涝灾害风险普查数据采集指南》、《暴雨洪涝灾害致灾临界面雨量技术指南》和《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等,即将出版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技术丛书,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探讨

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探讨气象灾害,如同自然界中隐藏的“猛兽”,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从狂风暴雨到暴雪冰冻,从干旱酷热到雷电冰雹,每一种气象灾害都可能给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这个系统就像是我们的“气象卫士”,时刻警惕着天气的变化,为我们提前拉响警报,争取应对灾害的宝贵时间。
一、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气象灾害的破坏力不容小觑。
例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和城市,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粮食安全;台风过境时,狂风可能摧毁建筑物,暴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够提前通知人们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比如,在台风来临前,居民可以提前加固房屋、储备物资,相关部门可以及时疏散危险区域的人员,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其次,有助于相关部门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通过准确的监测和预警,救援队伍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最后,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稳定的气象环境是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和商业活动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降低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二、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体系,由多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监测设备是系统的“眼睛”,包括气象卫星、气象雷达、地面气象观测站等。
气象卫星能够从太空俯瞰地球,获取大范围的气象信息;气象雷达则可以对局部地区的天气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地面气象观测站则负责收集近地面的气象数据,如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
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则是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将监测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数据中心,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初探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初探摘要:中国一直都被称为“农业大国”,所以,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气象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通常情况下,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会导致农业产量有很大程度降低的不利的天气或者是气候条件的总称。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和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此给我们国家的经济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几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对这些气象灾害进行防御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危害;防御措施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引言对气象灾害进行很好的防御是我国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江西省乐安县因为持续的低温和阴雨天气,导致农作物接收的阳光很少,最终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乐安县气象局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决定提前计划、精心设计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乐安县气象局加强了对于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站等气象相关仪器的检测和维护,严密的监督天气的变化,尤其是在阴雨低温时期,更要加强对于气象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的向政府以及农业部的相关部门传达气象信息,并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农业生产方面进行指导,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手段来传递天气信息。
1 常见气象灾害的简单分析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当种植地的气象条件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时,会因为不利的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调查江西省乐安县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低温冷害、冻害、风暴、台风以及由于气象条件而引起的一些病虫害等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在这些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洪涝灾害,其次就是干旱。
下面对这些气象灾害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1.1 洪涝灾害的简单分析洪涝灾害主要是指巨大的水体对农作物造成的冲击甚至是淹没等的现象,由于暴雨或者是低洼地的积涝而造成的洪涝灾害通常是无法阻止的,下面从水稻的角度来对洪涝灾害进行简单的分析。
台风风暴潮和海啸的对比分析及风险管理策略

台风风暴潮和海啸的对比分析及风险管理策略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其中台风风暴潮和海啸无疑是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本文将对台风风暴潮和海啸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从定义上来看,台风风暴潮和海啸有一定的区别。
台风风暴潮指的是台风在登陆时带来的海水暴涨现象,主要是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导致海面上升。
而海啸是指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滑坡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海洋波浪,其波高可以达到几十米甚至更高。
其次,两者在形成原因和影响范围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台风风暴潮的形成主要受到台风的路径、风力和气压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引发沿海地区的洪涝、水浸等灾害。
而海啸的形成则与地震活动有关,地震引发的海啸可以迅速传播到远离震源的海域,对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冲击。
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台风风暴潮和海啸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
对于台风风暴潮,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海堤和防波堤的建设来抵御风暴潮的袭击。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提前疏散人员、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加强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来减少人员伤亡。
而对于海啸的管理策略则更加复杂。
首先,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早发现地震活动并提前预警可能引发的海啸。
其次,可以通过建设海啸防护墙、避难所和疏散路线等基础设施来减少人员伤亡。
此外,还可以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海啸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避难措施。
此外,台风风暴潮和海啸的管理策略还需要与其他相关因素相结合。
例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气象数据来预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从而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同时,还需要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相结合,合理规划和布局沿海地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以提高其抗风暴潮和海啸的能力。
综上所述,台风风暴潮和海啸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们在形成原因、影响范围和管理策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减轻灾害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警和救援能力、加强公众教育等。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究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究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
为了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1.灾害概率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气候演变趋势以及相关的统计学方法,预测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过去几十年的洪水数据,计算出未来地发生洪灾的可能性。
然后可以根据这一概率信息,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和调整规划。
2.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
例如,洪水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考虑到降雨量、地形、流域等多个因素,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来评估洪水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3.综合评价法:该方法是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如气象因素、地质条件、人员密度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综合评估气象灾害风险。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灾害环境,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风险。
4.灾害风险指数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灾害风险指数体系,对不同区域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气象因素、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根据不同因素的权重,计算出灾害风险指数,从而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和评估。
在实际应用中,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数据支持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传播等因素,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此外,评估结果还应与政府、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总结来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包括灾害概率分析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评价法和灾害风险指数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气象灾害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讨-最新范文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讨摘要: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象,笔者综合分析了近30年来的相关参考文献,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加以总结概述,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具体展望,以期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上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农业气象;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不仅是灾害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现如今农业气象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发展较快,但是仍然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
为此,笔者为了更为全面地展示出农业气象灾害风向评估的研究现状,对近30年来的相关参考文献加以总结分析,从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供参考。
1农业气象灾害风向评估的主要内容第一,对致灾因子危险性的评估。
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过程中,对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研究可谓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而危险性恰恰是对致灾因子自然变异程度的一种表现,其主要受到灾害活动规模、频次的影响。
一般来讲,受到的灾变强度越大,相应的频率也就越高,造成的损失也就更严重,引发的灾害风险也就更大。
对不同孕灾环境中能够引发灾害的种类,致灾因子的时空分布与强度、致灾因子等级与出现频率是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最为重要的内容所在。
在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过程中致灾因子风险估算可谓是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又以概率模型最为常见。
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过程中基于概率评估的危险性评价模型是一种随机过程,如若此时的风险概率符合指定的随机概率分布,那么就必须要运用特定的风险概率函数对其进行拟合,构建概率分布函数估算,以此对不同程度灾害发生的超越概率进行表示。
第二,对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估。
所谓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主要就是指根据特定的致灾因子强度,对承灾体的实际伤害强度与损伤强度实施的推算。
对承灾体脆弱性的评估,主要包括对风险区域的确定,对风险区域的特定评估等。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社会发展,气象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日益突出。
为了减少灾害损失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并介绍其在不同灾害类型中的应用和进展。
首先,对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保障公众安全的重要步骤。
气象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洪涝、台风、雷暴、沙尘暴和干旱等灾害类型。
评估风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理条件、环境要素和气象指标等。
研究者基于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可以对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这样的评估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减灾措施,避免重大损失的发生。
其次,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可以提前通知和警示公众,以便他们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气象灾害预警依赖于可靠的数据来源、精确的预测模型和快速的信息传递渠道。
各国气象部门和研究机构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和改善气象观测设施,收集实时的气象数据。
这些数据被输入到预测模型中,以生成未来发展的灾害模式。
当灾害即将来临时,预警系统会向公众发布相应的警报,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在暴雨洪涝方面,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暴雨洪涝灾害是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评估洪水风险需要考虑降雨量、地形、土地利用等多个因素。
利用气象模型和水文模型,可以预测降雨引起的洪水发展趋势。
除此之外,改进降雨预报模型和提高警报系统的准确性也是减少洪水影响的关键。
与此同时,对于台风这类独特的气象灾害,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台风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频繁发生,并带来强风、暴雨、风暴潮和海啸等多种天气灾害。
通过整合气象和海洋监测数据、改进模拟台风路径的方法,以及提高台风强度预测准确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台风带来的威胁和风险。
此外,雷暴、沙尘暴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评估和预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针对雷暴,研究人员利用闪电探测和雷暴预警系统,提前通知可能发生的雷击区域,以减少对人们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 阴雨等 气 象 灾 害 和滑 坡 泥 石 流 等 次 生 灾 害 既可 能是 天气 灾 害 ( 害 事件 ) 可 能 是气 候 灾 害。气 灾 又 象灾 害风 险 方 面 的研 究 应 该 是 天 气 还 是 气 候 专 业 的课 题?应 该 用 天 气 学 还 是 气 候 学 方 法 来 开 展 ? 气象灾 害风 险 管 理 方 面 的业 务 建 设 内容 ( 险 识 风 别 、分析 、评估 和处置 等 ) 该是 气候 中心 还是 气 应
阶段 。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风险管理 ;静态 ;动态 ;分 析;探讨
中图 分 类 号 :P 2 .3 4 6 6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1 2 t )2— 14— 6 0 0— 1X( 00 0 0 3 0
务 和科研 实 践 ,就 气 象 灾 害风 险评 估 与 管理 的分
续发展 模 式 制定 的 重要 科 学基 础 。灾 害 风 险 管 理 体系是 目前 国 际上 防灾 减 灾 和 灾 害 管 理 较 先 进 的 措 施和模 式 ,它 有 助 于 决 策 者 在 进 行 灾 害 管 理 和
制定减 灾策 略时 ,有 针对 性 地 选择 最 优 技术 政 策 , 防患于 未 然 ,因 而 受 到 国 内外 学 术 界 和 灾 害 管 理 者 的重视 ,并 成 为 灾 害 科 学 、地 球 科 学 的发 展 方 向 、重 点领域 和 前 沿课 题 。灾 害风 险 管 理 作 为 一 门新型 学科 或 研 究 领 域 提 出来 ,正 是 经 济 建 设 及 灾害科 学发 展 的必 然 结果 ,它 是 防 灾 减 灾 领 域 的
项 基础 工 作 ,在社 会 经 济 建 设 中有 着 重 要 的 科
学 和应用 价 值 。在 进 行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管 理 的 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 中 ,关 于 气 象 灾 害 风 险定 义 、识 别 、
分 析 、 评 估 、处 置 等 方 面 ,经 常 碰 到 管 理 目的 、 使 用 资 料 、方 法 、任 务 、结 果 模 糊 不 清 的 问 题 , 本人 用文献 [ ] 1 中收集 的资料 ,结 合 自己近年 来 业
0 引言
随着 自然 灾 害 在 全 球 造 成 的 影 响越 来 越 大 ,
类 问题作 一些分 析和探讨 。
1 问题 的提 出
干旱 、洪 涝 、大 风 、冰 雹 、雷 电 、低 温冷 冻 、
人们的注意力逐步转 向降低灾害风险方面 ,即通 过采取 各 种 减灾 行 动及 改 善 运 行 能 力 的计 划 降 低 灾 害事件 的 风 险 。 因此 ,探 讨 灾 害 风 险 形 成 机 制 和风 险管 理对 策 及 应 急 反 应 体 系 已成 为 区域 可 持
摘
要 :带着气象灾害风 险管理存在 分类不清 的问题 ,应 用相关 资料 和云南 气象灾 害风险管 理的实 例 ,初步将
气象 灾务方 面的对 比分析 。结 果表 明 :气象灾 害 风 险管理 不论 从风险定义 、管理过程 、研 究与应用的技术方 法 、结果 、目标 上都存在 明显 的差异 ,划 分为静态 和动态风 险管理是应该 的,具有理论 和应 用价值 ;静态风险管理 和动态风 险管理 都是气 象灾 害防御体 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能从 不 同的角度提 高防灾减 灾的能力和水平 ,静态 风险管 理主要 基于气候 研究 技术 ,动 态风险 管 理主要基 于天 气研究技术 ;气象灾害静态 风险 管理 已有 了一 些 研究 和应 用成 果 ,而动 态 风险 管理 还 处在 探索
象 中心 ( 象 台 ) 任务 ? 更进 一 步说 ,气 象 灾 害 气 的
风 险管理 的 业 务 服 务平 台 应 该 由谁 来 建 ,由谁 管
理 ?这些 问题 现 在 还 有 些 模 糊 不 清 ,这 种 模 糊 不
清与气 象 灾 害 风 险 管 理 的 分 类 不 清 有 关 。在 研 读
作者简介 :彭贵芬( 95一) 15 ,女 ,云南昆明人 ,高级工程 师,主要从事气象灾害研究 . m i fe g7 5 6 .oi E—al pn0 2 @13 tn :g
2期
彭贵芬 :气象灾 害静动态风险管理析探
15 3
李 宁等 对 国际 国 内风 险 管 理 标 准 化 的述 评 中介
绍 了国际上较 为成 熟 的 4种 及 中 国的 IO T S / MB风
第2 5卷第 2期
21 0 0年 6月
灾
害
学
V0. 5 Nn 12 2
J OURNAL ATAS OF C TROP H0L 0GY
JI 0 0 uL2 1
气 象 灾 害静 动 态风 险 管理 析探
彭贵 芬
(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 象研究所 ,甘肃 兰州 1 7 02 ;2 3 0 0 .云南省气象 台,云南 昆明 60 3 ) 50 4
面有前后 定 义 、论 述 不 一 致 的地 方 ,在 有 些 方 面
的描述 差别 较 大 。这 些 不 一 致 问题 的 产 生 ,也 是
没有对 气 象 灾 害 风 险 管 理 进 行 分 类 处 理 的结 果 。
收稿 E期 :2 0 t 0 9—1 2 1— O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项 目( 07 0 6 ;中 国气 象 局 兰 州 干旱 气 象 研 究所 干旱 气 象 科 学研 究 基 金 项 目(A 0 96) 46 5 5 ) IM20 0
文献 [ ] ,觉 得 该 书 资料 收集 全 面 、 内容 详 实 、 1时
方法新 颖 多样 、理 论 与 实 例 结 合 ,是 一本 不 可 多 得 的气 象 灾 害 风 险 管理 方 面 的参 考 书 。但 在研 读 和使用 中 ,也 发 现 书 中在 灾 害 风 险 评 估 与 管 理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