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报告2017年10.16-10.23
应用气体分析法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

应用气体分析法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摘要:通过煤的升温氧化实验,分析煤氧化释放气体随煤温变化规律,确定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主要指标气体进行了可信度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了煤自然发火的预报系统。
关键词: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气体自燃火灾是煤矿的重大灾害之一,严重地影响着煤矿的正常生产。
做好煤炭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工作是预防自燃火灾的关键,目前普遍采用的预报方法是气体分析法。
应用气体分析法预测预报煤自然发火,首先要找出能反映煤自然发火特征的指标气体。
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现各指标气体给出不同甚至相反的预报结果,因此必须对各指标气体的可信度进行分析,避免漏报或误报。
1煤的升温氧化实验1.1实验系统本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煤升温氧化过程中所放出的一系列反映煤自燃特征气体的含量,并根据气体生成量随煤温升高的变化规律,找出可以灵敏、准确地反映煤早期自燃特征的气体,作为指标气体进行煤炭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预报。
实验系统是由煤加热升温氧化系统、气体进样和分析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2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分别从开滦赵各庄矿9煤层和12煤层采集了9个煤样进行升温氧化实验。
对实验结果分析可知:适合于赵各庄矿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CO)、乙烷(C2H6)、乙烯(C2H4)和乙烯比乙烷(C2H4/C2H6)。
煤的自燃氧化过程分为3个氧化阶段:缓慢氧化阶段、加速氧化阶段和激烈氧化阶段。
3个阶段的温度范围:300℃。
图1实验系统示意图2指标气体可信度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煤在氧化过程中各指标气体与煤温的关联度,来评判各指标气体的可信度。
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缓慢氧化阶段(<180℃)的指标气体主要是CO和C2H6,此阶段各煤样CO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比C2H6表现出了更强的规律性,而且出现较早,作为预测指标气体明显优于C2H6,在这里对二者不再进行关联分析。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一、引言
自然火灾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给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自然火灾,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制度目的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提前预测和预报自然火灾的发生,减少损失,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三、制度内容
1. 自然发火预测
通过分析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预测可能发生自然火灾的地点和时间。
2. 预报发布
将自然火灾的预测信息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准备。
3. 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自然火灾,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有序疏散人员,尽快灭火。
4. 后期跟踪
对自然火灾的发生原因和灭火过程进行跟踪调查,总结经验,改进预测和应急措施。
四、制度执行
1. 责任部门
相关部门应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
2. 培训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预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3. 检查评估
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制度效果
通过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前预譲和预报自然火灾,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六、总结
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预防和管理自然火灾至关重要,各相关部门应切实贯彻执行,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以上是关于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试验研究

烯烃、炔烃和一氧化碳是煤产生自然发火氧化 反应的结果,是标志煤产生自燃氧化反应进程的重 要组分。其中,甲烷与二氧化碳不作为煤自燃氧化 反应进程的特点气体成分,而乙烷、丙烷气体则需 要参考初始的温度值与后期温度变化规律,来确定 这两种气体是否可以作为煤自燃指标性气体。
关键词 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中图分类号 TD75+2.2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5-2801.2021.06.045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dic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of Working Face Tang Wenjie
图 2 矿井煤样 CO、CO2 变化趋势图
150 1 300.76 4 051.75 62.85 8.16 21.86 0 20.56
160 1 885.90 5 310.42 88.28 10.41 27.22 0 26.28
170 2 779.59 7 204.18 110.02 14.95 35.02 0 35.64
(3)测试结果 ① 测试数据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得到矿井 83022 工作面煤样 气体产物随温度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温度 的增加,各气体浓度逐渐发生变化,实验数据见表 1。 表 1 煤样自燃过程指标气体测试结果(ppm)
温度 /℃
CO
CO2
CH4 C2H4 C2H6 C2H2 C3H8
30
1.15
2 煤样氧化温升过程的气体产物特性分析
(1)实验设备
收稿日期 2021-01-17 作者简介 唐文杰(1986—),男,湖北天门人,2012 年毕业于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煤 矿安全方面工作。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04
煤层自燃发火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自燃发火征兆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01
发现征兆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02
组织人员对自燃发火区域进行封闭,防止火势蔓延。
对自燃发火区域进行降温处理,防止温度升高加速煤层氧化。
03
自燃发火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01 立即向调度室报告,请求支援,并启动应急预案 。
安全管理之煤层自燃发火预 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煤层自燃发火基础知识 •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技术 • 煤层自燃发火预防措施 • 煤层自燃发火应急处理措施 • 安全管理与培训
01
煤层自燃发火基础知识
煤层自燃发火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煤层自燃发火是指煤在常温下与 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 放热量,当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 时,引发煤层燃烧的现象。
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定期检查 和维护通风机、风门、风窗等 设施,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监测矿井内的空气成分,特别 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注浆防灭火技术
1
注浆防灭火技术是通过向煤层注入无机或有机材 料,提高煤的强度和阻燃性,从而达到预防煤层 自燃发火的目的。
2
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如黄土、粉煤灰等,根据 煤层自燃发火的性质和规模确定注浆量和注浆方 式。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技能水平。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确保员工熟悉 并掌握安全操作要求。
建立安全考核机制,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 能进行评估和考核。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评估
01
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 作业环境等进行检查。
煤矿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和田七台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普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为防止煤层自燃发火,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制度:1、编写«作业规程»时,生产技术部门必须在规程中注明自燃发火的征兆及防止措施。
2、矿井必须建立防灭火系统和火情监测系统,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建立防灭火队伍,配置防灭火用具及器材。
3、当发现矿井有发火预兆或隐患时,必须立即制定方案及安全措施,组织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4、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由生产技术人员到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认真贯彻,贯彻后人员必须签名,要求人员了解自燃发火的基本常识。
5、各班安全检查人员必须对各个易燃发火的地点进行认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做好交接班记录。
6、早期发现煤层自燃发火的初期征兆,人体感觉气管可以察觉到的现象有:1)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巷道壁有“出汗”现象;2)闻到有煤油味、汽油味和焦油味等;3)出水温度大于25℃,空气与煤壁的温度骤增,气温较常温高出约10℃,皮肤有一种热感,周身不适;4)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感觉有头疼、闷热、憋气、四肢无力和精神疲乏等现象;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1)煤炭自燃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
(2)煤炭自燃使环境空气、煤层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
(3)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CO),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8、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隐患(1)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2)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CO2),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3)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度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但尚未达到70℃;风流中氧(O2)浓度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
9、在有自燃倾向煤层的回采工作面必须安装CO传感器对采空区或风流中CO进行监测。
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报告2017年10.1-10.7

三界沟煤矿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本矿火灾防治制度的要求,我矿对2017年10月1日至2017年10月8一周内,煤矿采空区、总回风巷煤炭自然发火的可能性进行预测预报如下:
一、矿井生产基本情况
我矿现有1个305综采工作,2个综掘进工作面306运输顺槽、306回风顺槽;正在检测已封闭的采空区有4个,分别为:301,永久密闭检测点为301辅运、302辅运、303辅运、304辅运密闭等。
通风队上周安排专人对风进行了气体、温度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1、301采空区;
301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2.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0℃,水温;无
2、302采空区
302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3.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1℃,水温;无
3、303采空区
303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3.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2℃,水温;9
4、304采空区
304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3.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1℃,水温;10
5、总回风巷:
总回风巷风流中内氧气浓度为20.4%,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0℃;
6、305上隅角
上隅角风流中内氧气浓度为20.3%,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3℃;
三、煤炭自燃火灾预测:
根据人工检查气体成分和采空区温度情况,通过依据本矿煤炭自然发火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在现有的采空区温度无异常,采空区气体没有监测出烯、炔烃类气体,因此认为本矿下周在采面采空区和已封闭的采空区不会出现煤炭自然发火现象。
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矿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为了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灭火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一、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点,对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观测。
观测点应选在:采空区密闭墙处和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
观测内容为:一氧化碳、甲烷、氧气等气体浓度、气温、水温、表面自燃征兆。
二、矿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由总工程师负责,具体业务由通风科负责组织实施。
三、预报人员必须收集现场一切资料,确保预报的准确性。
预报前必须根据资料认真分析,对其造成的影响加以说明。
预报后必须掌握现场资料,一旦发现与预报情况不符或有其它情况发生,必须及时汇报领导进行补充修改。
四、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回采结束一个月后必须全部撤出设备,进行永久性封闭。
建立永久性防火密闭,必须预留灭火灌浆孔、防火观察孔,也应按防灭火的要求正确选择位置砌筑。
五、防火密闭的气体、温度,每周进行一次检测,同时对流水温度也要进行测定。
防火密闭如出现气体温度升高、有CO出现、水温升高等现象,必须立即报总工程师,并采取措施防止自燃火灾的发。
六、教育全体员工了解矿井自然发火的征兆,如发现自燃发火的预兆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调度室汇报。
七、早期发现煤层自燃发火的初期征兆。
煤层自燃的初期征兆,人体感觉气管可以察觉到的现象有:1)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巷道壁有“出汗”现象;2)闻到有煤油味、汽油味和焦油味等;3)出水温度大于25℃,空气与煤壁的温度骤增,气温较常温高出约10℃,皮肤有一种热感,周身不适;4)人感觉有头疼、闷热、憋气、四肢无力和精神疲乏等现;八、巡回检查瓦斯员及工作面现场人员发现上述自燃发火预兆后,必须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并报调度室。
九、通风科每周安排专人对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和采空区密闭及其它可能发热的地点进行一次全面观测。
观测的参数包括:现场的气体成份(CH4、C02、C0、02)、气温、水温、其他火灾征兆等。
煤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及早期预测预报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431煤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及早期预测预报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煤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及早期预测预报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煤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价技术是在煤层尚未出现自然发火征兆之前,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开拓开采条件以及煤本身的氧化放热升温特性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煤层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自然发火期、易自燃危险区域等重要火灾参数指标做出超前判识的一种技术。
主要内容有自燃倾向性预测法、因素综合评判预测法、经验统计预测法和数学模型预测法。
2.煤炭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预报井下发生自然发火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征兆,如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出现煤焦油味、人体不适、出现烟雾或明火等。
(1)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及其组成。
煤自燃气体产物是指煤由于自燃而释放出来的气体。
这其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于煤自身氧化产生的气体产物,叫煤自燃氧化气体;另一部分是成煤过程中吸附在其孔隙内的气体,由于煤体温度升高而解吸出来的,叫煤自燃吸附气体。
(2)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及其指标。
一氧化碳指标、一氧化碳的派生指标、烯烃及烯烷比、炔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界沟煤矿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本矿火灾防治制度的要求,我矿对2017年10月16日至2017年10月23一周内,煤矿采空区、总回风巷煤炭自然发火的可能性进行预测预报如下:
一、矿井生产基本情况
我矿现有1个305综采工作,2个综掘进工作面306运输顺槽、306回风顺槽;正在检测已封闭的采空区有4个,分别为:301,永久密闭检测点为301辅运、302辅运、303辅运、304辅运密闭等。
通风队上周安排专人对风进行了气体、温度的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1、301采空区;
301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2.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0℃,水温;无
2、302采空区
302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3.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1℃,水温;无
3、303采空区
303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3.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2℃,水温;9
4、304采空区
304辅运密闭内氧气浓度为13.0%,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1℃,水温;10
5、总回风巷:
总回风巷风流中内氧气浓度为20.4%,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0℃;
6、305上隅角
上隅角风流中内氧气浓度为20.3%,一氧化碳浓度为0,温度为13℃;
三、煤炭自燃火灾预测:
根据人工检查气体成分和采空区温度情况,通过依据本矿煤炭自然发火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在现有的采空区温度无异常,采空区气体没有监测出烯、炔烃类气体,因此认为本矿下周在采面采空区和已封闭的采空区不会出现煤炭自然发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