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点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员馆馆员吸收 、 消化 , 将分散无序 的知识 有序化 , 并将 其激活
向用户提供所需 的特定知识 , 帮助用户解决 问题 最后升华 。 成为图书馆联盟 自己的隐性知识 , 成为知识 的知识[ 5 1 。
2 . 知 识 产 权 风 险 对 图 书馆 联 盟知 识 转 移 的影 响 2
知识需求 。对单个图书馆而言 , 加入图书馆联盟可 以弥补 自 身 资源 的不 足 , 取其他馆 的知识资 源 ; 于成员馆馆 员而 获 对 言 , 日常工作 与读 者服务 工作 中, 以从 图书馆联盟 的角 在 可
馆联合体 。这些联合体 常常冠 以“ 系” “ 体 、系统” 网络 图书 或“
馆” 等名称 , 其实质都是 以联盟 的形式在地 区、 全国或更大范 围内进 行全面的或某一方面的合作 , 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
共 享『 l 1 。其主要功 能为 : 文献资源建设协调 、 合 目录和联合 联
编 目、 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 馆 电子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存储 、 参 考咨询服务协作 、 计算机 资源共享 以及人员 专门培训与业
部知识是指联盟 内相似业务部 门掌握的知识 , 如成 员馆 自建 数据库 的规范 与流程 、 成员馆参 考咨询 服务准则 、 成员 馆学 科馆员制度与用 户教育 、 培训措施 等。从而 了解相关情况 、 横 向比较与借鉴 , 提高 自身的服务 。图书馆联盟 的核 心知识是 指成员 馆在通过 知识转移途 径获取成 员馆显性 知识 与隐性 知识 的基 础上 , 经过共 同化 、 出化 、 表 联结 化 、 内在化 一系列 过程 , 形成 图书馆联盟 的核心知 识( 隐性知识 )提供 给成 员 , 馆 内的所有馆员与用户通过互 动( 面对面交流 、 网络交互 ) 来 获取 C R D S的核心知识。它实际是从个体 隐性知识和成员馆 显性知识到 图书馆联盟 隐性知识 的转化 , 是将显性 知识形象 化和具体化 的过程 , 通过“ 汇总组合 ” 产生新 的显性 知识被成
图书馆数字阅读与知识产权

图书馆数字阅读与知识产权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图书馆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纸质文献媒介向数字化的阅读平台转变。
数字阅读为读者提供了便利和灵活性,同时也带来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数字阅读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
一、数字阅读的便利与挑战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阅读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比传统纸质文献,数字阅读具有便携、搜索、保存、分享等优势,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
然而,数字阅读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大量电子图书在互联网上非法传播,侵犯了图书馆和出版机构的知识产权。
其次,数字化阅读平台的技术要求和版权保护措施需要持续更新和改进,以应对技术漏洞和侵权行为。
二、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为了平衡数字阅读的便利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图书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数字图书的合法使用和防止盗版。
首先,图书馆与出版商和版权持有者签订合法的数字授权协议,明确数字图书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其次,图书馆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数字化阅读平台,并采用技术手段来加密和防止非法复制、传播等行为。
此外,图书馆还加强用户教育,提高读者的版权意识,倡导合法使用数字阅读资源。
三、合法获取数字阅读资源作为知识产权的守护者,图书馆应当以合法的方式获取数字阅读资源。
首先,图书馆可以通过购买授权的方式获得合法的电子图书,并向读者提供免费或有偿的数字阅读服务。
其次,图书馆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数字化资源,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图书馆也可以搭建数字化自建馆藏,对部分公有领域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其提供给读者使用。
四、加强知识产权教育与宣传为了提高读者的版权意识和正确使用数字阅读资源的能力,图书馆应加强知识产权教育与宣传。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读者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实践经验,提醒读者注意合法使用数字阅读资源。
图书馆还可以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用简明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像向读者传递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与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实践为例

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与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实践为例曹雅霞【摘要】文献传递是新时期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和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深入阐述了文献传递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文献传递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图书馆文献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和优化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若干策略。
%Documents delive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resources constructions of li- brary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sets forth the significances of documents delivery to document resource con- structionof university library, Takes the practice of documents delivery in the library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during the service of documents delivery and puts for- wards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rvices quality of documents delivery of university library.【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年(卷),期】2012(024)001【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文献传递;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对策【作者】曹雅霞【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2文献传递服务是指由信息提供者将储存信息的实体传递给使用者的活动,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1]。
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合法使用

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合法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馆藏资源管理和服务,而是涵盖了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然而,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合法使用,这是图书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合法使用展开讨论。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资产,包括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在数字化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图书、期刊文章、数据库等,这些资源涉及到大量的知识产权,需要图书馆合法获取并保护。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是对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尊重和保护。
作者和著作权人是知识创造者,他们应该享有对自己创作成果的合理权益。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服务机构,有责任保护这些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是对创新和创造的激励。
只有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促进创新和创造的动力。
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应当积极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为创新提供支持和激励。
最后,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知识共享的基础。
知识共享既能够推动知识的传播和交流,又能够加速科学发展和创新。
图书馆应当通过合法的手段,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实现更加广泛的知识普及。
二、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和传播的重要机构,合法使用知识产权是其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权益。
首先,图书馆应当合法获取数字资源。
合法获取数字资源的途径包括购买、订阅、授权等。
图书馆在采购数字资源时,应当与版权方进行合法的许可和交易,确保所获取的资源具备合法的使用权。
其次,图书馆应当合法利用数字资源。
合法利用数字资源包括合理的数字化、数字存储、数字传播等。
图书馆应当遵守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符合合理使用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另外,图书馆还应当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数字版权管理政策和措施。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遭遇知识产权问题论文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探析摘要: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工程。
而知识产权的问题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瓶颈。
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对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等5个方面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进而为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一些建议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中图分类号:g250.76数字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信息知识来源,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信息知识服务功能,都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视为一项重要的工程。
该建设对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存组织,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用和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
伴随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对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当新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政策出台时,高校图书馆又需要相应调整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策略。
因此,无论在任何时期,高校图书馆都应对数字资源建设内容所牵涉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目前,高校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引进数字资源作品、购买网络版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建立学科信息门户等。
作者针对以下3个方面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探讨,期望与同仁共勉。
一、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问题高校图书馆要将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或直接通过网络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就会涉及信息资源数字化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有关信息资源数字化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信息资源数字化是将有价值的印刷型文献或视听文献通过数字技术转化为数字化文献。
关于信息资源数字化行为的性质界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第1条第4款和《伯尔尼公约》第9条均规定:复制权及其所允许的例外完全适用于数字环境,尤其是以数字形式使用作品的情况。
文献作品的数字化转换,同以往采用的摄影、影印等技术手段处理作品一样不是新作品,只是提供更新的表现形式而已,作品进行数字化的目的是实现制作与原产品相同或相似的复制而不是改变作品本身,因此它是一种复制行为。
图书管理员如何处理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

图书管理员如何处理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在数字化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面临着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
作为图书管理员,处理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尊重作者和出版社的权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图书管理员如何处理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
一、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图书管理员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
他们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范围和保护措施,熟悉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点,尤其是与图书馆相关的版权法、著作权法等。
只有深入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式,图书管理员才能更好地处理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
二、合法采购图书资源图书管理员在采购图书资源时,应确保从合法渠道购买正版图书,以免侵犯知识产权和版权。
他们需要与正规的出版社和发行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同方式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同时,严禁购买盗版图书或非法复制品,以免散布侵权文化产品。
三、合理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图书管理员需善于合理利用数字资源,保护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和版权。
他们应遵循授权使用的原则,确保数字资源的合法获取和使用。
在数字化馆藏中,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设置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防止非法下载和传播。
四、推动版权教育和倡导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管理员有责任推动版权教育和倡导。
他们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读者和馆员对于版权法的认知。
同时,在图书馆内设立版权宣传展板或展示区域,向读者传递版权保护的理念和重要性。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提升读者的版权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五、建立版权监控和沟通机制图书管理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版权监控和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最新的版权信息,保护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和版权。
他们可以通过订阅版权信息服务、与出版社保持密切联系等方式,了解每本书籍的版权情况,并与版权所有者或代理机构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图书馆的合法使用。
图书馆的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

图书馆的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开放获取模式成为一种热门话题。
开放获取是指图书馆通过提供丰富的电子资源和数字化藏书,向读者提供免费或低价获取知识的机会。
然而,开放获取模式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等众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的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一、开放获取带来的机遇开放获取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免费或低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极大地推动了公众对文化和教育资源的参与。
首先,开放获取方便了读者的信息获取。
借助互联网和图书馆数字化平台,读者可以轻松找到所需的图书、期刊和研究文章,不再受限于实体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地点。
其次,开放获取提升了教育的普及程度。
通过开放获取,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免费或低价地获取到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
此外,开放获取也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者们可以更方便地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学术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二、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尽管开放获取为读者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保护知识产权也变得尤为重要。
版权保护不仅关乎作者的权益,也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首先,版权保护鼓励了作者的创作和研究。
作者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进而激励他们进行更多的创作和研究活动。
其次,版权保护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
只有确保版权的法律地位和保护,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版权市场,激励人们进行知识创造和文化产品的开发。
此外,版权保护也保障了读者们的权益。
只有作者和出版商获得了合理的经济回报,才能保证更多优质的作品得到出版,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挑战在图书馆开放获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主要表现在版权保护方面。
首先,开放获取模式与版权保护之间存在冲突。
一方面,图书馆希望提供更多的资源给读者,但这可能侵犯到版权人的权益。
另一方面,版权保护可能限制了读者的获取信息的自由。
其次,数字化藏书的复制与传播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数据库与知识产权保护探讨

o ed cmet e vr a b s,Oiia jr rbe fr a b s nt ci o v i te i f o yi tnte fh ou n dl eydt ae S ma o l o t ae o s ut nh w t aodh s o pr h t i a ts o p m d a c r o o rk c g ih
题
1 避 免重 复传递 .节 约有限 的经 费 . 2 在 高校 图书馆提 供文献 传递 服务过 程 中 ,同一读
第 2 2卷 第 0 8期
2 0年 08月 01
农 业 图书 情 报 学 刊 Ju o m ̄ o ir ya d Ifr t nS i c sn A r utr f ba n oma o c n e g i l e L r n i e i2 .8 A u 2 1 g 00
i s b t s d a es v d Ho v r p o lmso el t a o e t p o e t n c n t i e t e v l p n t n , u lo f n sc n b a e . we e , r b e fit l cu l r p r r tc o o s an d t ef rh r e eo me t o a u n e p y i r h u d
利用 .又 能节约 图书馆 文献传 递经 费 。但 由于文献 传 业务 拨款 ,建 立费用 补贴政 策 ,使 高校 的文献 传递量
递 中的知 识产权保 护 问题 一 直是制 约文献 服务 方式 发 有 了大 幅度 的提 高 。将 这些传 递 的文献 资料 ,如何利 挥 更大作 用 的障碍 ,所 以 自建文献 传递 数据 库 同样 也 用 图 书馆 的设 备 、技 术及人 力 资源建成 文献传 递数 据 存在 这个 问题 ,如何 在文献 传递数 据库 的建设 与利 用 库 ,供 校 内读 者使用 是摆在 图 书馆面前 的很重 要 的一 中规 避版 权 风险 ,也 是 数 据库 建 设 中 的一 个 重 要 问 项 工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制 , 如检索系统不 强大 、 传递 手段不方便 、 传递速度慢 等影
响, 文献传递数量并 不是很多 。所 以早 期的文献传递工作 与
没有确定 的数 字统计 , 但 从 图书馆 的工 作 中发现 , 电子 资源 的文献传递 的数量 已经超 过总文献传递 数量的 9 5 %, 只有少
部分是纸质 资源的文献传递 。 尤 其是 中小 型高 校 图书馆 , 由于购 买数 据 库 的经 费有 限, 满 足读 者需求 的文献 有很大 一部分 通过文 献传递 实现 。 有些 图书馆消减 掉利用率低 的小型数据库 , 把经费补贴 到文 献传 递业务 中 , 以此种 方式来达到经 费的高效率使用 。对于 专 业性 很强 的数据 库这 是一 种性 价 比非 常高 的使 用方 式 。 因为每个 数据库 中总会 有一 部分文 献是本 校读者 群体不 需 要的, 所 以就 出现 了某 些 数据 库“ 高 成本 与低 利用 率 ” 的困 境 。 由此就 引 发 了图书 馆对 文献 传递 与 购买成 本 的考 虑 。 目前 国 内高校 图书馆 之间传 递一篇 文献所 需要 的费用平 均 为2 ~ 4 元, 这个 费用 与 图书馆 购买数 据库 中单篇 平均使用 成 本相 比性 价 比是非 常高的 。所 以就 有人提 出, 只要具备 强大 的知 识发现 系统 , 中小型 图书馆 可不购买 全文数 据库 , 靠 文 献传递就能满足读者需求 。 ‘
2 国 内高校 图书馆 文献传递途径
广义 的文献传 递是指 以任何形 式 、 从 任何信息源 中为用
分 。现 在的文献 传递 大部分是 电子版 的传递 。P a u l a D e h l e z
等 学 者 对 荷 兰 代 尔 夫 特 理 工 大 学 图 书 馆 文 献 传 递 业 务 中 各
户提供信 息副本的工作 1 。文献传递 工作是在早期馆 际互借
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 , 早 期 的文 献 传 递 由 于 受 到 现 实 条 件 的
类 型的文件数量 进行统计 , 发现 P D F文件所 占比例 已经超过
8 0 %, 可见电子资源的文献传递活动越来越活跃 。 国 内虽 然
由各个 图书馆 之 间通 过达 成协议 后而开 展 的文 献传递 工作 , 相互 之间构成 了以 C A L I S 、 N S T L、 C A S H L、 J AL I S 等组织
文献传递 工作的扩展伴 随着知识产 权问题 的不 断涌现 , 国内外对 于文献传 递 与知识产权 的研 究也逐 渐深入 。一方
在资源 迅猛 激增 、 技术 t 3 新 月异 的今天 , 资 源共建 共享 成 为各 类 型 图 书馆 满 足读 者 信息 资 源 需求 的一 种重 要 手
面研究如何 加大文献传递工作 的力度 , 让更多人享有知识 获
取 的权 利 ; 一 方 面运 用 先 进 的技 术 和严 格 的 知 识 产 权 制 度 来
径, 也 促使高校 图书馆 在读者 中大力宣 传文献传递工作 。为 了方便读 者使用 文献 传递 , 图书馆提供 了各种快 捷 、 灵活 的 方式 , 如实 时在线平 台 、 Q Q、 电话 等多种手段 。高校 图书馆 主
要 的 文献 传 递 途 径 有 以下 几 种 :
2 . 1 协 议 组 织 下 的 文 献 传 递
保护 著作权 者 、 出版者 、 数 据商等 权利者 的利益 。然而二者 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 另外 , 图书馆 作为 用户 与 知识 产权的追责 问题 , 所 以寻求 文献传递工作与知识产 权之 间的平衡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
的多种方 式 , 图 书馆 之 间通 过 同一 系统 的控制 , 在各 个成员
段。文献传递 是实现资源共建 共享 的一种有 效方式 , 是将用
户所需 的文献复制 品 以有效 的方式和合 理 的费用 , 直接或间 接传递给用户的一种非返还式的文献提供服务u 。 目前高校 图 书馆 的文献传 递工作 从 区域 内文 献传递 到全 国范 围的文献 传递, 甚至世界性 的图书馆文献传递 均能方便地实 现。文献 传递工 作 之所 以发 展如 此 迅速 , 与信 息技 术 的发展 密不 可
是信息咨询工 作 中的重要部分 , 是 图书馆满足读者文献信息
需求 的重要途 径 。年 文献传 递量超 过千篇 的图 书馆 已经很
普遍 。当然这 与 国家政策提供 的便 利条件也有很 大关 系 , 如 C A L I S 、 N S T L等 资源共 享 项 目为 文献 传 递提供 了方便 的途
传递数量剧增。文献传递过程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 高校 图书馆要 在文献传递工作发展 的同时, 寻求与知识 产权保护
的平衡点 , 以保 证 工作 持 续发 展 。 【 关键词】 文献传递 【 分类号] G 2 5 8 . 6 知识 产权 电 子 文 献 高校 图 书馆
1 引言
知识产权 的问题并不突 出 , 能够 比较合 理地保护读者获取信
息 的 权 益 和 产 权所 有 者 的利 益 。
随着信息技术 和通信技术 的快 速发展 , 文献传递工作发
展很快 , 不论手段 、 目的还 是传递 文献数量 都是传 统文献传
递工作无法 比拟的。特别是在 高校图书馆 中 , 文 献 传 递 已经
图书馆学刊
2 0 1 5 年第 2 期
TU SH U G UA NX UE K A N N0. 2. 2 01 5
高 校图 书 馆 文 献 传 递与 知 识 产 权 保 护的 平 衡 点冰
刘绍荣
( 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2 4 )
【 摘 要】 文献传递是 高校 图书馆服务 工作 的重要 组成部分。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 文献传递方式更加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