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及指向
2021年26 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全文)

2021年26 种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全文)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一些常见、通用的肿瘤血清TMCEA(癌胚抗原)空腔脏器来源,肺腺癌特异性强。
正常≤ 3 ng/mL(不吸烟)≤10 ng/mL(吸烟),>20 ng/mL 提示消化肿瘤。
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标志。
CA125(糖类抗原125)卵巢TM,肺癌预后的独立TM;正常<35 u/mL。
CA153乳腺癌首选TM,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正常<28 ng/mL。
CA199消化来源,胰腺癌最敏感(70%),其次是结直肠癌(45%)、肝癌(30%);正常<37 U/mL。
CA242消化来源。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肺癌TM、神经胶质瘤TM;神经内分泌来源,是脑转移的信号。
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用如其名,鳞癌特异性;宫颈癌的TM。
TPA(组织多肽抗原)反映活动、分化、浸润性。
肺癌血清TMCYFRA21-1(细胞角蛋白21-1片段)肺鳞癌首选TM,敏感度76.5%,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87%。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肺癌的TM,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
在早期可发现,可用于高危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筛查,在日本已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p53 抑癌基因p53 的产物,阳性率与肺鳞癌术后生存相关。
具体应用肺腺癌:CEA(87%)、CA153肺鳞癌:SCC、CYFRA21-1小细胞肺癌:pro-GRP、NSE非小细胞肺癌三联:CYFRA21-1 + CEA + p53肺转移:CA199、CA153复发:CEA胃癌血清TMCA 72-4 胃癌进展和疗效TM,独立预后因子。
没有一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通常联合诊断。
癌前病变和初期:CA199、CA242、CA724、CEA 升高。
肝癌血清TM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和生殖系肿瘤TM。
正常≤20 ng/mL,无肝病活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400 ng/mL 持续 1 月或≥200 ng/mL 持续 2 月者,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肝癌。
肿瘤标志物全套解读

肿瘤标志物全套解读(原创实用版)目录1.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与作用2.肿瘤标志物的种类与对应肿瘤3.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4.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5.结论正文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与作用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
二、肿瘤标志物的种类与对应肿瘤1.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2.癌胚抗原(CEA):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3.糖类抗原 125(CA125):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4.糖类抗原 199(CA199):胰腺癌、胃癌等肿瘤的标志物。
5.糖类抗原 724(CA724):胃肠道肿瘤的标志物。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1.早期发现肿瘤: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在肿瘤早期发现患者,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2.监测肿瘤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大小、扩散程度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治疗效果。
3.判断肿瘤预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高低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生存期。
四、肿瘤标志物的局限性1.非特异性:许多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都可能出现升高,缺乏特异性。
2.假阳性和假阴性:部分正常人和良性病变患者也可能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导致假阳性;部分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导致假阴性。
3.受其他因素影响:肿瘤标志物水平可能受到感染、炎症、肝肾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辅助手段,可以用于早期发现肿瘤、监测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
然而,肿瘤标志物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

肿瘤标志物12项解释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的一类物质。
这些物质可用于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监测复发或转移等。
以下是其中12项肿瘤标志物的简要解释:
1.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肝癌中升高,也可见于生殖腺胚胎
肿瘤。
2.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升
高。
3.CA125:在卵巢癌中明显升高,也可见于其他肿瘤。
4.CA153: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监测。
5.CA199:在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肿瘤中升高。
6.血清铁蛋白:在多种肿瘤中可升高,如肝癌、肺癌等。
7.β2-微球蛋白:在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中升高。
8.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和监测。
9.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升高。
10.SCC(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鳞状细胞癌中升高,如肺鳞癌、
食管癌等。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绒毛膜癌和恶性葡萄胎中明
显升高。
12.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监
测。
以上各项肿瘤标志物均有其特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单一指标的升高并不能确诊肿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肿瘤标识物12项

肿瘤标识物12项肿瘤标识物是指能够在患者体内检测到的一些特定物质,它们的产生常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肿瘤标识物在早期诊断、疾病评估、疗效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肿瘤相关的标识物,其中常见的有12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些肿瘤标识物的相关内容。
1. 癌抗原(CEA)CEA主要用于结直肠癌和其他消化系统肿瘤的筛查和监测。
其浓度的升高提示疾病进展或复发。
2. 碳酸酐酶IX(CAIX)CAIX是一种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许多肿瘤细胞内。
它对诊断肾癌具有重要意义。
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主要用于诊断和监测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4. 癌胚抗原(AFP)AFP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肝癌和睾丸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
5.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SCCA是一种角质形成细胞特异性蛋白,其升高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6.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YFRA 21-1)CYFRA 21-1主要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鳞状细胞肺癌。
7. 黄素结合蛋白(Bilirubin)Bilirubin的升高提示肝胆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肝癌和胆管癌。
8. 碱性磷酸酶(ALP)ALP在肾癌、前列腺癌和骨转移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9. 癌胚抗原19-9(CA19-9)CA19-9主要用于诊断和监测胰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10. 白蛋白(ALB)ALB的含量在肝癌患者中常常降低,它也是判断肝脏功能是否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11. 铁蛋白(FT)FT的水平升高可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和预后相关。
12. 细胞角蛋白19(CYFRA 19)CYFRA 19是一种角蛋白的分解产物,其升高与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总结起来,以上是12种常见的肿瘤标识物。
它们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疗效监测等工作。
肿瘤标志物(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肿瘤标志物(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
二来源①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如:糖酵解产物、组织多肽抗原、核酸分解产物。
②分化紊乱的细胞基因产物,如:异位的ACTH片段,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胎儿同工酶。
③肿瘤细胞坏死崩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物质,主要是某些细胞骨架蛋白成分,如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多胺类物质。
④肿瘤宿主细胞的细胞反应性产物,如:VCA-IgA、EA-IgA。
三体检常见肿瘤标志物常见的体检项目可分为如下几种:①血清癌胚抗原(CEA):正常值小于等于3.45微克/升。
最初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CEA升高,后来发现,在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和宫颈癌患者中,有30%的患者血CEA升高。
②甲胎蛋白(AFP):AFP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高达20微克/升以上。
③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值小于4微克/升,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
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人血中浓度小于5微克/升,如患绒毛膜上皮癌,睾丸和卵巢的胚胎性恶性畸胎瘤者,HCG可升高,且血、尿中的HCG的含量多少与预后相关联。
四用途①肿瘤的早期发现;②肿瘤普查、筛查;③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分期;④肿瘤患者手术、化疗、放疗疗效监测;⑤肿瘤复发的指标;⑥肿瘤的预后判断;⑦寻找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的原发灶。
五注意事项①肿瘤标志物非常之多,单个标记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往往偏低,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提倡一次同时测定多种标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肿瘤标志物12项的参考标准

肿瘤标志物12项的参考标准首先,我们来看肿瘤标志物CA125。
它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正常人的CA125水平一般在35U/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疾病。
接下来是肿瘤标志物CEA。
CEA是大肠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CEA水平一般在5ng/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大肠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等疾病。
然后是肿瘤标志物AFP。
AFP是肝癌和胚胎性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AFP水平一般在20ng/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疾病。
接着是肿瘤标志物PSA。
PSA是前列腺癌的标志物,正常人的总PSA水平一般在4ng/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然后是肿瘤标志物CA199。
CA199是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CA199水平一般在37U/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等疾病。
接下来是肿瘤标志物CA153。
CA153是乳腺癌的标志物,正常人的CA153水平一般在25U/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然后是肿瘤标志物CA724。
CA724是胃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CA724水平一般在6.9U/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胃癌、肝癌、胰腺癌等疾病。
接着是肿瘤标志物CA242。
CA242是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CA242水平一般在20U/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等疾病。
然后是肿瘤标志物CA50。
CA50是胰腺癌和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CA50水平一般在20U/ml以下。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等疾病。
接下来是肿瘤标志物NSE。
NSE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和其他肿瘤的标志物,正常人的NSE水平一般在16.3ng/ml以下。
健康科普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简介

健康科普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简介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出现的一种物质,它可以通过血液、尿液和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会根据特定的肿瘤标志物结果来判断肿瘤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将介绍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肿瘤相关知识。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胃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的筛查诊断。
如果癌胚抗原的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蔓延。
2.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SA)PSA是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标志物。
当前列腺癌发生时,前列腺细胞会释放大量的PSA,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的PSA水平可以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
3.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2R是一种免疫细胞表面的分子,它的水平增高通常与肿瘤细胞的活跃程度有关。
因此,IL-2R的检测可以帮助鉴定某些淋巴瘤和其他固体肿瘤。
4. 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标志物,如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
CA125水平的升高往往与这些肿瘤的存在和进展相关。
5.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是一种表皮细胞癌的标志物,尤其适用于鳞状细胞癌和其他上皮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重要标志物,例如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
通过检测NSE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和预后。
7. 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种在胚胎期间产生的蛋白质,成人体内AFP水平通常很低。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肝细胞癌和睾丸癌等,AFP水平会显著升高。
8. 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CYFRA 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可以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9. 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酶,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肝肺转移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10.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SCCA是一种与鳞状细胞癌相关的标志物,通常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筛查和诊断。
16种肿瘤标志物解读

16种肿瘤标志物解读肿瘤标志物是血液、尿液或体液中的物质,它们的浓度可能在某些癌症患者体内增加。
但是,肿瘤标志物并不是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非癌症患者或健康人体内也存在。
因此,它们通常用作辅助诊断工具,而不是癌症的唯一诊断方法。
以下是16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可能相关的癌症:1.CEA (癌胚抗原):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有关。
2.AFP (甲胎蛋白):与肝癌和生殖细胞瘤(如睾丸癌)有关。
3.CA 125:与卵巢癌有关。
4.CA 19-9:与胰腺癌、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有关。
5.CA 15-3:与乳腺癌有关。
6.CA 27-29:与乳腺癌有关。
7.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与前列腺癌有关。
8.NSE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与小细胞肺癌有关。
9.SCC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与宫颈癌、头颈癌、食管癌、肺癌等有关。
10.β-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绒毛膜癌、睾丸癌、卵巢癌等有关。
11.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绒毛膜癌、睾丸癌、卵巢癌等有关。
12.HGH (人类生长激素):与生长激素瘤有关。
13.PSA (前列腺特异抗原):与前列腺癌有关。
14.AFPL3-% (甲胎蛋白异质体):与肝癌有关。
15.CA 125:与卵巢癌有关。
16.CA 72-4:与胃癌、卵巢癌等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肿瘤标志物不能用于确诊癌症。
通常需要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等,来确定诊断。
此外,某些非癌症疾病或生理状态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标志物及意义
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
血清0 25ug/L。
临床意义:①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71%的患者AFP>500ug/L。
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500ug /L。
③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的患者血清中AFP可见升高。
④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 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400ug/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若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癌胚抗原(CEA)正常参考值:
血清<5ug/L。
临床意义:①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②CEA连续随访检测,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
③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④98%的非吸烟健康者血清<5ug/L。
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ug/L。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参考值:
<40ug/L。
临床意义:①前列腺癌手术后,PSA浓度可逐渐降至正常,若手术后PSA浓度不降或下降后再次升高,应考虑肿瘤转移或复发。
②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清PSA水平也可升高,但必须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
③约有5%的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升高,但PSA在正常水平。
糖链抗原19-9(CA19-9)正常参考值:
血清<37U/ml。
临床意义:①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血清CA19-9浓度可达40万U/ml,阳性率约为7⒋9%
②胃癌阳性率约为50%,结肠癌阳性率约为60%,肝癌阳性率约为6⒋6%。
③急性胰腺炎、
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CA19-9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糖链抗原50(CA50):
正常参考值:血清<24U/ml。
临床意义:①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血清CA50升高,特别是胰腺癌患者升高最为明显。
②肝癌、肺癌、子宫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等也可见CA50升高。
③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升高现象。
癌抗原125(CA125)正常参考值:
血清<35U/ml。
临床意义:①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和化疗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
若有复发时,CA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
②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③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④在胸腹水中发现有CA125升高,羊水中也能检出较高浓度的CA125。
⑤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
癌抗原15-3(CA15-3)正常参考值:
血清<28U/ml。
临床意义:①乳腺癌患者常有CA15-3升高,但在乳腺癌的初期敏感性较低,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③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正常参考值:
血清<5ug/L。
临床意义:①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血清中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期的加重而增高。
②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组织多肽抗原(TPA)正常参考值:
血清<55U/L。
临床意义:①血清TPA升高主要见于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
特别是对膀胱转移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高。
由于TPA的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如果TPA水平降至正常,说明肿瘤治疗有效。
②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和胃肠道疾病也可见到血清中TPA升高。
③妊娠的最后3个月可见TPA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正常参考值:
血清<15ug/L。
临床意义:①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的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NSE升高,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
②可用于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
③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参考值:
血清男性<5mIU/ml,非妊娠妇女<7mIU/ml,妊娠妇女孕6-8周530-180000mIU/ml;孕9-12周10000-320000mIU/ml;孕6-9月1000-190000mIU/ml。
临床意义:①是诊断早孕,监测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的良好指标。
②早期绒毛膜上皮细胞癌、葡萄胎时,血中hCG明显高于早孕的水平。
经过化疗或刮宫治疗后,如果hCG下降不明显,提示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后hCG下降,以后又见升高,提示复发。
③畸胎瘤、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胚胎性肿瘤可见hCG升高。
β2微球蛋白(β2M)正常参考值:
血清<24mg/L,尿<160ug/L。
临床意义:①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都有血清β2M明显升高,尿中β2M也可增高。
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发展的监测指标。
②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炎症、先天性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药物性损害、肾小管重金属中毒性损害等,尿中β2M升高。
③肾移植排斥反应时,尿中β2M升高。
④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爱滋病等,血清中β2M升高。
综上所述,虽然各种标志物有其各自的临床意义,但需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意见。
一般肺癌查CEA、NSE、TPA、SCC;肝癌查CEA、AFP;乳腺癌查CEA、CA15-3、TPA;胃癌查CEA、CA19-9;前列腺癌查PSA、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结肠直肠癌查CEA、CA19-9、CA50;胰腺癌查CEA、CA19-9、CA50;卵巢癌查CA125;睾丸肿瘤查AFP、Hcg;宫颈癌查SCC;膀胱癌查TPA;骨髓瘤查β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