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研究的新进展_肖远
人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特异性microRNA的筛选共3篇

人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特异性microRNA的筛选共3篇人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特异性microRNA的筛选1人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其特异性microRNA的筛选卵巢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具侵袭性和死亡率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研究表明卵巢癌干细胞(OCSCs)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OCSCs具有高度的增殖、分化和肿瘤形成能力,容易逃避传统治疗手段的检测和清除。
因此,深入研究OCSCs的分离、鉴定和治疗靶点,对于提高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OCSCs的分离主要依赖于某些细胞表面分子的识别和分离技术。
研究表明,CD133,CD44和CD117等基因标记物是OCSCs表面的主要特征,可以作为OCSCs的识别和定位标志。
因此,这些表面分子的选择性抗体可以用于OCSCs的分离和富集。
通过流式细胞术(FACS)和磁珠分离技术等先进的细胞分离技术,可以从卵巢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中纯化出高含量的OCSCs种群。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可以研究OCSCs的基因、蛋白、代谢和功能特性等。
OCSCs的鉴定是指对其肿瘤形成、侵袭战略和治疗抵抗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OCSCs在细胞凋亡、DNA修复、肿瘤增殖和脱靶治疗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性。
因此,通过对OCSCs的微观和宏观观察,可以识别OCSCs的不同亚群,并进一步探究其分化程度、增殖模式、治疗耐受性等特征。
同时,通过体内和体外肿瘤模型的建立和治疗实验,可以验证OCSCs的肿瘤形成能力和抗药性。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OCSCs还具有干细胞外泌体通路调控的特性,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癌细胞的行为和治疗反应。
microRNA(miRNA)是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凋亡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miRNA在OCSCs的增殖、分化、转移和耐受性等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种卵巢癌的预后诊断标志物Claudin22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卵巢癌的预后诊断标志物Claudin22及其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2843f80011ca300a7c3909b.png)
专利名称:一种卵巢癌的预后诊断标志物Claudin22及其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施亮,傅志勤,杨悦,周陈西,俞婷婷,鲁超,黄萍
申请号:CN202010904429.9
申请日:20200901
公开号:CN112229998A
公开日:
202101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为一种卵巢癌的预后诊断标志物Claudin22及其应用,首次发现卵巢癌耐药标志物Claudin22的表达量卵巢癌的预后相关,具体为当Claudin22高表达时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中等预后指标中,卵巢癌病例表现为不良预后,即本发明的发现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包括化疗、手术治疗提供预后提示。
申请人:浙江省肿瘤医院
地址: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半山桥广济路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巴晓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卵巢癌干细胞相关表面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7和4306.发现其致瘤性显著高
于NSP(非SP).前者7.5×105细胞7周 全部成瘤.后者相同细胞数11周才部分 形成肿瘤。在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分离的 OVCAR3、IGROV-1、SK.OV.3三系细胞均 含有SP细胞.患者腹水中CD45-/CD31。 细胞也有SP细胞:进一步分析其表面分 子标记,发现在人和鼠SP细胞中CD45、 CD31阴性;只有鼠高表达c.kit/CDl 17, 而人SP和NSP均不表达CDll7:鼠NSP 高表达CD44.而大多数人卵巢癌细胞不 表达该分子:可以看出鼠和人SP细胞表 面分子表达不一样。由于BCRP.1可泵出 一些亲脂性的化疗药如阿霉素等.使得 sP细胞耐药性较NSP强.不易从体内清 除,且易复发。同时研究发现副中肾管抑 制物质(MIS)对鼠sP和NSP细胞在试管 内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sP细胞抑制作 用远远高于传统化疗药如阿霉素等,可能 与作用于BRCP-I有关。所以MIS与其他
卵巢癌组织中强致瘤性细胞2005
年Bapat等[5]从一位63岁四期卵巢癌患 者腹水中取得肿瘤组织,分离得到原代卵
作者单位:223002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 民医院妇产科
万方数据
塞旦医堂盘查2堂生箜踅鲞笙!鱼塑
表现为低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状态.部分的 揭示了CDl33形成的机制。 3.2卵巢癌中具有OCICs特性细胞的分 离及其作用机制2008年Zhang等[10]分 离了人卵巢癌中自我增殖的sP细胞,该 细胞移植后能在动物体内增殖出与原肿 瘤相同的肿瘤。只要100个CD44+CDl
Notch-1、Nanog、nestin、ABCG2和Oct-4
等的高表达证实了其干细胞样特性。 Bourguignon等…]研究了CD44的作 用机制.在人乳腺癌和卵巢癌中对透明质 酸(HA)介导的CD44和胚胎干细胞转录 因子(Nanog)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HA 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主要的氨基葡聚糖. 与多药耐药和肿瘤生长紧密相关。使用特 异性的引物通过逆转录PCR扩增Nanog. 检测到了两种肿瘤中均有Nanog的转录 表达。此外还发现HA与肿瘤细胞结合促 进了CD44对Nanog的作用.即促进 Nanog活化和多潜能十细胞调节子Rexl 和Sox2的表达。Nanog可以与转录蛋白一 3信号传导和激活子(STAT.3)在细胞核 内形成复合物.引起STAT.3特异性激活 和多药转运蛋白MDRl(多药耐药)基因 的表达。而且还观察到HA和CD44互相 作用可以使锚蛋白和MDRl相连接使化 疗药物如阿霉素和紫杉醇从细胞内泵 出,并引起这些肿瘤细胞耐药。通过 NanogcDNA转染肿瘤细胞引起Nanog过 表达,引起了STAT.3的转录激活、MDRl 过表达和多药耐药。相反通过转染肿瘤 细胞反义NanogRNA,不但抑制了HA/ CD44介导的肿瘤特性而且提高了化疗 的敏感性,可见CD44与肿瘤耐药有一定 关系。 研究发现具有卵巢癌干细胞特性的 表面分子标记很多如CDl33、CD44、 CDl77等.研究肿瘤干细胞特性必须要 研究其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具体作用机 制,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弄清其作用机制 才能更精确地进行高效治疗.而目前研 究较多的是CDl33.下面对其具体作用 做一概述。
卵巢癌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卵巢癌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Introduction:卵巢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隐匿性和早期症状不明显,早期诊断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寻找早期卵巢癌的生物标志物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在人体内被测量并预示特定生理或病理过程发展状态的分子、细胞或影像学特征。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关于卵巢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Tumor Markers:肿瘤标志物是体内存在于患有肿瘤时出现异常反应或产生异常蛋白质等可供检测的化学检验。
如:CA125(胎儿腹水中提取);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
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改变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于卵巢癌也非常有前景。
DNA甲基化在肿瘤发展早期即开始发生,但长久以来,寻找与卵巢癌相关的甲基化标志物一直是个挑战。
microRNAs (miRNAs):miRNAs 是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并通过抑制靶基因表达从而参与调节基因表达。
近年来,研究发现很多miRNAs在卵巢癌中表达异常,并且对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可调控的miRNAs被认为有潜力作为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是两种全面研究蛋白质和代谢产物在生物系统中变化的方法。
这些技术在寻找卵巢癌特异性标志物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通过检测尿液、血液或组织样本中特定蛋白质或代谢产物的变化来进行卵巢癌检测。
Exosomes: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并包裹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囊泡结构,它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并且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显示卵巢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富集了特定的蛋白质、miRNAs和DNA,这些成分可以用于卵巢癌的早期检测和预后评估。
卵巢癌免疫标记物研究进展

卵巢癌免疫标记物研究进展
刘冲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10(23)9
【摘要】卵巢癌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免疫标记物尤其是癌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为卵巢癌的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尝试.文中对卵巢癌免疫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985-988)
【作者】刘冲
【作者单位】210002,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1
【相关文献】
1.卵巢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研究进展 [J], 张彦骅;何荣霞
2.卵巢癌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J], 于斯雯;韩世愈
3.CRS联合IPHC治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影响[J], 翟晓静;王慧霞;邢冉
4.生物分子标记物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J], 汪义泳; 管玉宇; 杜景云; 方婷婷; 徐春香; 余木兰
5.卵巢癌干细胞标记物与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J], 潘晶;韩世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c h e mo t h e r a p e u t i c . Ma n y s t u d i e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r e a r e s u b s e t s o f c a n c e r s t e m c e l l s i n f a s t - g r o wi n g t u mo r c e l l s i n mi c e
a n d t h e s e c e l l s h a v e v a io r u s a b i l i t i e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a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c h e mo t h e r a p e u t i c . T h u s , i t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f o r t h e r a p y t h a t g a i n i n g i n s i g h t i n t o t h e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s u r f a c e ma r k e r s o f c a n c e r s t e m c e l l s a n d h o w t o t a r g e t i n t h e t r e a t o f c a n c e r s t e m c e l l s . T h i s r e v i e w w i l l h i g h l i g h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a n d c l i n i c l a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s t e m c e l l s .
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的分子标记物被揭示

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的分子标记物被揭示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0年第05期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的分子标记物被揭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曲静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及美国索尔克(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研究组等合作,绘制了食蟹猴卵巢的单细胞衰老图谱,同时利用人类卵巢细胞研究体系,发现增龄伴随的抗氧化能力的下降是灵长类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研究论文发表于Cell。
文章报道了非人灵长类器官衰老的高精度單细胞转录组图谱研究,揭示细胞类型特异性的氧化还原调控的失稳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卵巢衰老的共性分子机制。
加深了对卵巢组织结构增龄性变化的认识,解析了衰老过程中不同卵巢细胞类型的易感性及易感分子,提供了灵长类卵巢衰老的潜在调控靶标信息。
转基因猕猴与部分自闭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异常相似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王征研究组发现转基因猕猴与部分自闭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异常相似。
研究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science。
该研究联合运用基因组学、行为学、多通道脑电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转基因猕猴系统性分析发现,MECP2基因过表达引起一连串生理事件变化,包括GABA信号通路,β频段脑电信号同步性以及脑功能网络连接异常变化,并进一步展示转基因猕猴的脑功能网络异常与小部分临床自闭症患者的磁共振脑影像结果非常相似,为非人灵长类模型未来的转化应用奠定神经环路基础。
魏氏准噶尔翼龙头骨腭区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团队关于魏氏准噶尔翼龙的头骨腭区研究最新进展发表于PeerJ。
魏氏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 weii)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具较完整的翼龙化石骨架,1964年杨钟健研究命名并建立了准噶尔翼龙科,当时认为这是第一次在我国发现的翼龙类化石。
卵巢癌的体外诊断技术进展

卵巢癌的体外诊断技术进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该疾病通常在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提高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极为关键。
在过去几十年中,体外诊断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早期发现和治疗卵巢癌提供了新方向。
一、血液标志物检测血液标志物作为一种简便而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在卵巢癌的体外诊断中被广泛应用。
CA125是最常见的血液标志物之一,其在识别卵巢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除此之外,HE4、MESO、ROMA指数等标志物也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
然而,单一标志物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局限性和误诊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组织将多种血液标志物结合起来使用,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准确性。
例如,经典的ROMA指数结合了CA125和HE4的浓度,并根据患者更年期状态提供了更可靠的预测结果。
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技术在卵巢癌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突变、失活和过表达等情况,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疾病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BRCA1和BRCA2是其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其与遗传性卵巢癌风险密切相关。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基因检测成为可能。
NGS技术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基因或整个基因组的变异情况,从而加快了卵巢癌相关基因的筛查速度并提高了准确性。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也被应用于卵巢癌相关基因编辑和治疗研究中,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三、液体活检液体活检是通过分析生物液体中游离DNA、细胞外囊泡(exosomes)等来获得疾病信息的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在卵巢癌中,液体活检主要应用于血液和尿液样本的分析。
通过检测血浆中的游离DNA,可以发现卵巢癌相关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
液体活检还可以分离和分析细胞外囊泡,其携带有疾病特异性标记物并可在血液中稳定存在。
这些标记物可以通过不同技术手段进行分离和鉴定,为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提供了额外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812017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2MS21565);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FJ3078);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项目(132011-088)。
作者简介:肖远,男,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肿瘤药学,E-mail :csxy531@。
*通讯作者:曾勇,男,博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肿瘤药理学、生物医学,E-mal :valzeng@。
●综 述●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研究的新进展★肖 远,伍 奕,任华益,曾 勇*(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药学部,湖南 长沙,410013)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后期,部分患者会复发,这与卵巢癌干细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数量稀少,对常规化疗耐药,能够形成新的肿瘤细胞,是导致肿瘤复发的根源之一。
近年来,人们针对卵巢癌干细胞的鉴定与分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了该类细胞特征性的标志物。
目前已被证实的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主要有CD133、乙醛脱氢酶、CD44、CD117、CD24等。
本文旨在对这些卵巢癌干细胞的标志物的相关研究及其在卵巢癌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卵巢癌;标志物;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64(2013)03-0172-04 d oi :10.3969/j.issn.2095-1264.2013.041Advances of Biomarkers of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 ★Xiao Yuan, Wu Yi, Ren Huayi, Zeng Yong *(Pharmacy Department of the Tumo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3, China)Abstract: Ovarian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of women, for which at the time of initial treatment we can obtain complete clinical remission. However, some will relapse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disease. This phenomenon may be correlated to the cancer stem cell. The cancer stem cell possesses several properties, which includes rare cells,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ability to arise the daughter cells. It is one of the roots of neoplasm recurrence. In recent years, a huge amount of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method of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ncer stem cells, as well as on the markers of such kind of cells.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biomarkers of the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Cancer stem cells; Ovarian cancer; Biomarker前言 肿瘤干细胞占肿瘤细胞总数的0.01~0.1%,具有无限增殖的潜能,能够通过对称分裂与不对称分裂两种形式进行增殖,形成新的肿瘤干细胞、肿瘤初始细胞、肿瘤初始样干细胞、肿瘤前体细胞等[6-8]。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干细胞可能起源于正常干细胞的基因突变。
因此,在肿瘤原发病灶中寻找表达干细胞标志物的肿瘤细胞成为研究肿瘤干细胞的一种途径。
卵巢癌与其他肿瘤一样,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各种表达不同标志物的肿瘤细胞,且这些细胞具有不同的增殖、转移能力及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1-5]。
传统观念认为卵巢癌的发生是因为月经导致上皮组织的周期性破坏,并导致肿瘤的发生。
近期病理学研究发现,许多卵巢癌发生于输卵管的末梢,甚至可能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损伤处[9-10]。
但是,由于卵巢癌的确切起源目前还不足够明确,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争议。
大部分的卵巢癌肿瘤干细胞表现为对化学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的耐受性,且被认为是卵巢癌复发的根源,但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目前还没有统一。
本文旨在对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1 卵巢癌干细胞的标志物1.1 CD133与乙醛脱氢酶 CD133/prominin是一种细胞膜糖蛋白,由CD133/prom-1基因编码,是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最常见的标志物,是造血干细胞以及多种正常组织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
Ferrandina等于2009年分析了CD133在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原代卵巢癌CD133+CK7+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均高于CD133-CK7+细胞,卵巢良性肿瘤以及正常卵巢组织中CD13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卵巢癌组织[11]。
Mi Jeong Kwon等于2009年同样证实,CD133+的卵巢癌肿瘤细胞较CD133-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成瘤能力,且CD133+细胞对化学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CD133-肿瘤细胞。
值得关注的是,学者们对于CD133表达调控的研究发现,CD133编码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与其表达水平密切相关,表明表观遗传学与肿瘤细胞干性的诱导有着密切的联系[12]。
Curley等2009年从组织学水平证实,人源性卵巢癌移植瘤组织中,CD133+肿瘤细胞的成瘤能力明显强于CD133-肿瘤细胞[13]。
2011年,Silva等学者联合CD133与乙醛脱氢酶作为卵巢癌干细胞标记物研究,结果显示,在CD133-的卵巢癌细胞系以及人卵巢癌原代细胞中分离出的ALDH+肿瘤细胞,成瘤能力明显高于ALDH-肿瘤细胞,这与Landen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Landen及其团队发现ALDH+肿瘤细胞的成瘤能力是ALDH-肿瘤细胞的50倍。
在肿瘤细胞系以及人原代卵巢癌细胞中,CD133+ALDH+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成瘤能力以及更短的成瘤周期。
1.2 CD44与CD117 CD44是透明质酸受体,已被证实可作为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胰腺癌、头颈鳞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
CD117同样被证实为多种实体瘤肿瘤干细胞标记物。
2006年,Szotek等学者发现鼠卵巢癌细胞系中分离的侧群细胞中CD117表达水平较高。
但人源性卵巢癌组织侧群细胞中CD117无表达[1],该结果与Bapat在2005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Bapat团队分析人卵巢癌肿瘤细胞的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发现肿瘤细胞的CD44、CD117均有明显表达。
当然,肿瘤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水平可能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与疾病的病理学类型、病程的长短、患者自身的情况均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在2008年发现,CD44+CD117+卵巢癌细胞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且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具有在裸鼠皮下成瘤的能力[14]。
Alvero及其团队在2008年发现,手术切除的147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44均呈现高表达,且原发灶CD4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移灶。
CD44+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成瘤能力,且CD44表达水平与MyD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表达水平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MyD88作为NF-kB信号通路的启动因子,在CD44+细胞较CD44-细胞呈现10倍差异的高表达。
该现象反映了CD44表达水平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间的关系。
移植瘤组织中CD44+高表达与CD34表达水平呈相关性,进一步提示该类肿瘤细胞与血管的形成与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1.3 CD24 CD24是一种糖蛋白,目前被作为胰腺癌、肝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
不同肿瘤组织中CD24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2010年,MQ Gao及其团队研究结果显示CD24可以作为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
他们从人源性卵巢癌细胞中发现,CD24+细胞具有处于静止期、对化疗不敏感、具有较好成瘤能力的肿瘤干细胞特性。
CD24+细胞中,干细胞相关基因Nestin、β-catenin、Oct4、notch1等表达水平均较高[15]。
在CD24+肿瘤细胞所形成的克隆中,1%的肿瘤细胞CD24与CD133呈现联合表达,1%肿瘤细胞CD24与CD117呈现联合表达,且该类细胞主要集中位于克隆的中央与外周的交界处,提示肿瘤干细胞主要位于一些交界性区域。
2 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利用不同细胞表面标记物能够识别卵巢癌肿瘤干细胞,并且衡量上述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促进肿瘤进展能力、不对称分裂能力、对化疗敏感性等。
那么,这些标记物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针对乳腺癌的研究结果显示,可通过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的不同标记物来区分不同的病理类型。
干细胞群体作为一个肿瘤组织中较为特殊的细胞群,其自身同样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其自我更新、分化、增殖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研究该动态变化过程对于更加深入地理解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
Silva 及其团队对于上述现象开展了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ALDH与CD133均能够单独或者联合识别分离不同的肿瘤干细胞亚群,ALDH+CD133+细胞与ALDH+CD133-一样,均有成瘤能力。
但是,人源性的ALDH+CD133+细胞与肿瘤的低分化、高侵袭性存在直接的联系,且在以ALDH+CD133+细胞成瘤的组织中,存在ALDH+CD133、ALDH+CD133-、ALDH-CD133+、ALDH-CD133-肿瘤细胞亚群。
ALDH+CD133-成瘤时间明显长于ALDH+CD133+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