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复习三病句辨析课件新人教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江西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课件(共28张PPT)

(一)辨析病句技巧
1.语感识别法 2.主干提取法。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枝叶梳理法。检查定状补是否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4.逻辑分析法。看语意是否有问题、语序是否合理、句子是否杂糅、
前后是否矛盾等。 5.抓“词”诊断法。 如否定词、动词、介词、关联词、指示代词
例25.针修对饰训语练与中—心—语修搭改配病不当句
其次,政府要重视环保,采取有力的方法。 【答案】修饰语“有力”与中心语“方法”搭配不当。将“方法”改为“措 施”,或将“有力”改为“有效”。即“有力的措施”或“有效的方法”。
例6 关联词搭配不当 我们中学生只要不缺乏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答案】将“才”改为“就”,或将“只要”改为“只有”。
常见的句式杂糅错误类型
类型
错误
正确格式
1.表示原因
(1)原因是……造成的 (2)是由于……的结果
①原因是…… ②……造成的 ①是由于…… ②是……的结果
2.表示条件
(1)根据……状况出发 (2)靠的是……取得的
①根据……状况 ②从……状况出发 ①靠的是…… ②是……取得的
3.表示对象
(1)对于……问题上 (2)围绕以……为中心
例7 虚词多余 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 【答案】助词“所例4”多层多状余语语,序应不当删在去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点拨】多层状语的一般顺序是:[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中心语] 【答案】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第七1次.定全义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专题3病句的辨识

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专题3病句的辨识第一篇: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3 病句的辨识专题 3 病句的辨识(50分)1(2013·江西省)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2(2012·江西省)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3(2011·江西省)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2010·江西省)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B.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已逐渐成为评价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2009·江西省)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病句辨析与修改专题复习教学课件(共61张PPT)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 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考纲要求
1、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准 确辨析病句。
2、能依照句子原意,准确修 改病句,并能熟练地使用修改符号。
明确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提高辨析修改病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方法指导,寻求标识,讲练结合;
高频考点6——不合逻辑
1、否定不当
例: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 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提醒:并列短语中常常有搭配不当的现象)
例句: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的 好时候。
2、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 红叶的好时候。
(解析:主语“岳麓山”和宾语“时候”搭配 不当。可将“时候”换为“地方”或将“深秋” 与“岳麓山”对调。)
例句:
现在,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 悉可爱的乡音
(2018年日照)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B)
(2分)
A.移动互联网进入4G时代,微信社交平台承担起了繁荣公共文化、
满足民众文化需求。
成分残缺
B.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
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C.上合青岛峰会不仅会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而且会给中
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不合逻辑
B.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成分残缺
C.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 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成分赘余
D.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 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 。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 第1部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 专题3 文学文化常识

▪ 备考策略:
▪ 1.真题试做,把握命题要点。请认真完 成以下的“真题自测 明确考向”。
▪ 2.回归教材,强化核心知识。请先认真 背记《识记本》中的“三、统编教材重点文 学、文化常识分类盘点”,然后完成《默写 本》中的“四、统编教材重点文学、文化常 识填空”。
▪ 3.学以致用,冲刺2022年中考。请自主 完成后面的“典题训练 迎战中考”。
▪ 例:贫苦人民居住之处( 闾左 )
▪ 事情违背常理或不正派( 左道 )
▪ (1)打败了北败仗()
▪ (2)贬官左迁或降级()
▪ 7.请依据上下文对出下联。
▪ 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 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第一句“山抹微 云”,时人便称他为“山抹微云”。柳屯田 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为人传颂的名句“露 花倒影”,于是时人也称他为“露花倒影”。 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酒 至半酣,苏东坡诗兴大发,随口将二人名字 露花倒和影柳绰屯田号联成一副对联:山抹微云秦学士, ______________。秦柳二人一听,同声大 笑,深服东坡诙谐的捷才。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习 俗的了解和联系上下文揣摩词义的能力。根 据“万物以荣”的提示,A处选“生发”恰 当。根据“冬三月,水冰地坼”的提示,B 处选“闭藏”恰当。
▪ 【答案】 A.生发 B.闭藏
▪ ☞考例2 (2020·宜昌4题2分)请根据你对 下列成语的理解,将“斤、两、铢、钧”四 个古代重量单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 A.(时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中“漏断”指的是 天快亮时,而“是日更定矣”中“更定”指的是深夜时分。
▪ B.(酒器)“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是对酒杯的美 称,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 杯。
2019-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复习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3蹭辨析课件

(5)抓住判断词“是” 如: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 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第二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修建青藏铁 路”,这个主语与“纽带”构不成判断句,应该在第二部分前加上“这条铁 路”一类的词语)
2.找关键词法 (1)抓否定词 如: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 雾霾困扰之中。(“避免”“不会”都具有否定意义,这样一起使用反而把意 思表达反了) 修改方法:删除“避免”“防止”或“不”等。 (2)抓介词 如:当“钢琴王子”李云迪和“歌坛巨星”王力宏来到呼 和浩特时,受到首府歌迷的热烈欢迎。(介词“当……时”的存在,使句子 缺少主语,应把它删去) 修改方法:删除“通过”“由于”“经过”“从……中”或“使”等。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2019/7/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பைடு நூலகம்nk
you!
2019/7/1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应试技巧
一、常见的语病类型 1.用词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指明
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 “学习”)
(江西省)统编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病句辨析与修改 课件(共26张PPT).ppt

应把“策划”和“开展”调换位置
③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应把“一个”和“环境监测中”调换位置
④状语语序不当
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 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
应将“高高兴兴地”移至“把”前面
在课堂外、在生活
7种常见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11年8考) 2、语序不当 (11年5考) 3、句式杂糅 (11年6考) 4、搭配不当 (11年4考) 5、不合逻辑 (11年2考) 6、成分赘余 (11年2考) 7、表意不明
1、成分残缺(11年8考 )
缺主语,缺宾语,缺谓语
例: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
例:他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 领属性 数量 动词短语 形容词 名词
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 对象。
例: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时间) (处所) (范围) (情态) (对象)
3、句式杂糅(11年6考 )
把两句话放一句话里,前后交叉,造成句子结构混乱。
学习目标:
1.了解句子的成分; 2.熟悉江西中考近四年病句题; 3.把握常见病句类型及病句辨析技巧。
句子的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状语: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方式、结果、情态等 宾语:动作的接受者
是……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只有……才…、 ……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三辨析病句课件

1.(2021宜春)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全长991公里,流域面积约万平 方公里左右。
B.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 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C.在演员们的出色表演中,精彩地再现了传统经典,让观 众惊喜不已。
D.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 万余人参与答题。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可将“5月的十堰”改为“十堰 的5月”;B.有误,语序不当,可将“应用”与“研究”互换 位置;D.有误,表意重复,可将“约”或“余”删去。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保护区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林和全面禁牧等,吸引 了大批候鸟来栖息觅食。
B.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足够 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C.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D.一些孩子玩了“水晶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 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解析】B.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通过”; C.有误,两 面对一面,把“能”去掉;D.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因 为”或“的原因”。
C.经过精心设计的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 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
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 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应把“成都”和“展示了”调 换位置;B.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巡视探测”之后加 上“任务”;D.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或“造成 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开 展党史学习教育,我市各县区迅速响应,开展一轮又一轮党 史学习教育热潮。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病句解析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五、前后矛盾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前后矛盾)
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两面与一面不呼应)
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 有多锻炼。
练习
1、同学们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数学竞赛。 (“基本上”和“都”任意去掉一个)
2、是否刻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v3、 用符号法删去下列句子的多余成分。 A. 这个问题,我在思想上考虑了很久,一直 没有解决它的好方法。 B.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通过。 C.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转。 D.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从内心感到高兴。
v【解析】 A删“在思想上”,B删“不再”,C删 “地球”后的“不”,D删“从内心”。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中考病句解析
一、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二、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
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三、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
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四、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五、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
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一、语序不当
1、唐老师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对我说:“答 题要细心!” 修改:(“亲切地”移到“说”字前面) 2、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几千年前的文物。 3、闻一多先生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 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 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分残缺,“由于”和“使” 的连用使得句子缺少主语,应删掉“由于”或“使” C项句式杂糅,“……的主要原因”和“……造成的” 不能同时使用,应删掉其中一个。D项否定不当, “否认”“没有”和疑问语气导致三重否定,使句意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提取句子的主干,根据主干判断主谓宾 是否搭配得当,该句的主干是“看到了父母、房屋、山路和乡音”, 动词“看到了”和宾语“乡音”不能搭配,应在“那熟悉的乡音”之 前加“听到了”。
【答案】 “那熟悉的乡音”之前加“听到了”。
技巧三 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 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修改此类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 去掉句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子的另一
部分 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常见的两面词有:“能 否”“是否”“有没有”“成败”“与否”“好坏”“优
劣”“高低”“快 慢”“强弱”“大小”“得失”等。
下面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3.我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成败,关键在于要提高人们 对传统产业的认同与保护意识。
【解析】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成败”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要”只有肯定的方面,因此将“要”改成“能否”。
【答案】
“要”改为“能否”。
技巧四 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遇到否定词时,主要看它是否将意思说反,导致否定不当,需要 注意有些字词本身就含有否定的意思,其后一般不带否定词语。常 见的否定词有以下几类:
常见否 定词
双重否 定词
不、无、没有、勿、未、否、非……
没有不、不能不、非……不可、不得不、难道 不、无时无刻都、每时每刻不、不会不……
难的人,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
【解析】“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为修饰语, “以”为介词,其后应有成分与之搭配,应 在“积极进取”后加“的精神”,使句子意 思完整。“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后加“的 【答案】精神”。
技巧二 看到动词不放过
看到句子中的动词要有意识地去想句中的动词能否带 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 否搭配。此类语病有以下修改方法:动词不能带宾语的, 删宾语;与主语、宾语或修饰语不能搭配的,换动词;如 果是动词连续使用,有时先发生的动词在后,后发生的在 前,则应把两个动词的先后顺序互换。常见动词类型有以 下几种: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 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语等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语病, 根据语意更换其中一个即可。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 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关系的词语。常见的关 联词语有:
【解析】A项正确。B项表达不合逻辑, 句中同时使用了“突然”和“渐渐地” 两个副词,自相矛盾,可根据实际情况 删去其中一个。C项成分残缺,“叙述了” 之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失败” 后加上“的过程” 。D项重复赘余, “溺爱”是过分宠爱的意思,与“过于” 重复,应删掉“过于” 。
A
【答案】
2.(2014江西3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 一个灿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其 运用
专题三 病句辨析
江西中考真题展示
1.(2015江西3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
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
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下面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1.通过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的产 品质量和数量
都有了很大提高。
【解析】主谓搭配不当。此例的并列主语 “质量和数量”中,“数量”不能和动词 “提高”搭配。两个词语中只有“质量”和 “提高”能搭配。
将“和数量都”删 【答案】掉。
技巧六 看到关联词不放过,尤其注意“不管”或“尽管” 是否误用
完全相反。
【答案】 A
常考常病考句病类句型类及型方及法方突法破突破
方法指导
技巧一 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和搭配 不当等语病。介词通常用在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的前 面,同它们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 时间、对象、目的等。常见介词类型有以下几种:
表示方式 和目的 表示时 间,处所
通过……使、经过 、使、 根据、 按照 、 以、 凭、在……让 从、于、到、往、在、朝、向、自从、顺 着、沿着、随着
表示对 象,范围 表示原因 表示被动 表示排除
对于、关于、 把、 跟、与、给、和
由于、因为、由于……使 被、叫、让、给、使 除、除去、除非
下面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1.那些在学习中以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对待 可能出现的困
【答案】 删除“不再”。
技巧五 看到并列成分不放过
并列成分主要指的是动词并列、名词并列和形容词并 列,并列成分易造成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成 分残缺和不合逻辑等错误类型。并列词一般有以下几种形 式:
①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如“和”“与”“跟”“同”“以及” 等;②用顿号表示的并列;③用逗号表示的分句之间的并 列。
含否定意 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防止、预 味的词 防……
3.为了杜绝这种不文明现象不再发生,校长不仅制定了相 关的制度,而且还给全校师生作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解析】否定不当。“校长制定了制度,给全校师生作思 想教育”的目的是杜绝这种不文明现象发生,“杜绝…… 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删掉“不再”。
表示动作、 看、说、走、听、笑、拿、跑、吃、批评、
行为
宣传、学习、开始、停止……
表示存在、 引起、提高、培养、领会、有、生长、枯
发展、变化、 萎、发芽、结果、演变、发展、消灭……
消失
表示趋向
上、下、进、出、回、开、过、来、 去……
下面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2.趁这次假期,我回到家乡,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父 母,那从小就一直居住的房屋,那崎岖的山路和那熟悉 的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