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录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c语言课程设计同学录

c语言课程设计同学录

c语言课程设计同学录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学会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基本语法,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编程规范。

技能目标则是通过课堂学习和上机实践,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控制流程程序和函数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同学们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具体来说,将讲解C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基本语法,并通过实例让同学们了解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

同时,还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编程规范,让同学们掌握从问题分析到程序调试的整个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同学们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让同学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同学们亲自动手编写程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C程序设计语言》作为同学们学习的参考资料。

其次,选取一些与C语言编程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

最后,准备一些实验设备,如计算机和编程环境,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编程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首先,将根据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验操作等,给予平时表现评价。

其次,将通过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同学们对C语言基本语法和编程思想的掌握情况。

最后,将安排一次课堂小测验,测试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将在每周一下午进行,共计两课时。

《7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7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基本设计技能与创新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第一课时的目标主要包括熟悉设计同学录的意义,了解设计流程及初步的视觉传达设计基础。

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激发学生对设计类课程的热情与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围绕同学录设计展开,具体包括:1. 调研与创意:学生需对现有同学录进行调研,了解其功能与外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意设计思路。

2. 设计草图:学生需绘制至少三张不同风格的同学录封面草图,体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3. 色彩与版面:学生需学习色彩搭配原则和版面布局技巧,为同学录封面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和版面结构。

4. 材质与制作:学生需了解常见纸张、油墨等材料及其特性,学会简单的印刷工艺和制作方法。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调研部分:学生需真实记录调研结果,并分析现有同学录的优缺点。

2. 设计草图:草图需清晰表达设计思路,创意要新颖且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每张草图应包含必要的尺寸标注和设计说明。

3. 色彩与版面:色彩搭配要合理,版面布局要清晰,注意图文关系,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4. 材质与制作:选择适合的材质与制作工艺,尽量考虑成本和实际可行性。

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浪费。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意性: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2. 技术性:设计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色彩搭配、版面布局等。

3. 实用性:设计是否考虑了用户需求和实际使用场景。

4. 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和制作工艺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环节至关重要,具体包括:1.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课堂讨论: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促进经验交流和学习。

4. 改进提升: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并尝试在下一课时中完善设计方案。

《7设计业同学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7设计业同学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设计业同学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设计意义与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设计原则与制作技巧。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熟悉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初步完成同学录的版面设计与内容规划,同时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意表达能力,提升信息整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学生掌握同学录设计的核心要素和版面布局的基本原则,学会使用设计软件进行基本的编辑和排版。

教学难点则是创意内容的构思与表达,如何将个人信息、班级活动和集体回忆等内容有机融合,并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化设计。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教学顺利进行,需准备以下教学资源:设计软件(如Photoshop或类似软件)、班级学生信息资料、设计样板和优秀同学录作品集。

同时,教师应提前熟悉软件操作,并准备好必要的课堂演示材料,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设计过程。

此外,还需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以便于相互学习和激发创意。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份精美的同学录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同学录的用途和意义,如记录同学间的联系方式、回忆校园生活等。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实用且美观的同学录。

二、明确目标,了解内容在导入新课后,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详细介绍同学录的设计要求、制作步骤及所需材料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同学录的样式和制作过程。

三、动手实践,操作指导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了解了内容后,学生开始动手实践。

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操作,展示如何设计封面、内页排版等基本操作。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接着,学生开始自主设计同学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幼儿园同学录:友情珍贵友谊珍贵教学方案

幼儿园同学录:友情珍贵友谊珍贵教学方案

幼儿园同学录:友情珍贵,友谊珍贵教学方案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友情和友谊观念至关重要。

友情和友谊的培养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石之一。

为了有效地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案:1. 以身作则大人们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友谊榜样。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最常见的社交模板来自于家庭和幼儿园的师生。

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展现友情的力量和重要性。

在处理师生关系和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都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友情和友谊。

2. 游戏教学通过各种游戏教学来引导孩子们树立友谊观念。

在游戏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游戏,让孩子们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信任、支持和理解。

大家一起参与的小组游戏,会让孩子体会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故事共享通过共享友情故事来渗透友情观念。

通过一些简单易懂、具有教育意义的友谊故事,引导和启发孩子们对友情的理解和认识。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以小动物或者小朋友的视角,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友情的真挚和宝贵。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友情的渴望和珍惜。

4. 日常感恩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友情以及对友情的感恩。

在课堂、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在同学诞辰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互相制作诞辰贺卡,互相送上诞辰祝福,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够拉近彼此的关系,还能够培养孩子们对友情的珍惜和感恩。

5. 合作项目引导孩子们参与一些合作项目,从中培养友情和友谊的观念。

通过让孩子们一起参与一些小的合作项目,比如组队完成一幅画、一篇小故事或是一首歌曲,可以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和友谊之间的通联。

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孩子们之间是否建立了友谊,以及他们对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教学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引导孩子们正确树立友情观念和珍惜友谊。

《7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7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同学录的基本设计理念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任务布置:学生分组,每组需设计一款独特的同学录,要求体现小组的创意和特色。

2. 材料准备:每组学生需准备以下材料:彩笔、铅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3. 作业步骤:a. 小组讨论:各组成员讨论确定同学录的主题、风格和创意,明确分工。

b. 设计草图:绘制同学录的初步设计草图,描述具体尺寸和细节。

c. 制作样品:根据设计草图,使用提供的材料制作同学录样品。

d. 小组展示:各组展示成品同学录,分享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三、作业要求1. 创意独特:每组同学录设计需体现创新思维,避免雷同。

2. 制作精细:样品制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细节,确保作品美观、结实。

3. 团队合作: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明确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4. 时间安排:请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制作样品,以便下一课时展示和评价。

5. 作品保护: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作品保护,避免损坏。

四、作业评价1. 创意评价:评价小组对每组同学录设计的创意进行评价,包括主题、风格、色彩搭配等方面。

2. 技术评价:评价小组对每组制作的同学录样品进行评价,包括细节处理、材料使用等方面。

3. 团队合作评价:评价小组将根据学生的团队合作情况,如分工是否明确、沟通是否顺畅、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4. 个人表现评价:教师将对每位学生在本次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动手能力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请学生对自己的同学录设计和技术制作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可互相学习和交流,评价其他小组的同学录设计和技术制作过程,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观察,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同学录的基本设计理念和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同学录教学教学设计

同学录教学教学设计

同学录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同学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同学录的概念和作用,明确同学录的主要内容和形式;2. 学会撰写同学录的基本要点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同学录的概念和作用;2. 同学录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 同学录的基本要点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一些经典的同学录页面,并向学生介绍同学录的概念和作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同学录是什么吗?”“同学录有哪些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同学录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自我介绍、班级成员合影、同学寄语等。

讲解同学录的形式有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也可以结合社交平台的形式进行。

3. 同学录的基本要点(15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同学录的基本要点,包括:(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学号、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2)自我介绍:可以包括个人兴趣、特长、性格特点等;(3)班级成员合影:要求全体成员参与拍摄合影,并注明班级名称和日期;(4)同学寄语:可以是对班级的感谢、对老师的祝福、对同学的寄语等。

4. 同学录的撰写技巧(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同学录的撰写技巧,如:(1)语言简洁明了: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2)积极向上:避免消极和负面的表达,传达出积极乐观的态度;(3)真实性原则:撰写同学录时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虚假和夸大。

5. 小组活动(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为对象,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给出的同学录要点和技巧,合作撰写一份同学录,然后交换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后,每个小组选出最佳的一份同学录进行展示。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同学录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在班级同学录中留下真实而珍贵的回忆,并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期待。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小组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同学录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同学录的基本要点和撰写技巧。

《7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7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小学劳动技术人民版六年级下册

《设计业同学录》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同学录的基本设计理念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交流。

二、作业内容1. 任务布置:学生需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设计一款独特的同学录,包括封面、内页、封底等。

要求内容健康向上,符合小学生审美。

2. 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彩色笔、水彩颜料、白纸、剪刀、胶水等基本工具和材料。

3. 设计要点:(1)封面设计:需突出主题,简洁明了,色彩搭配和谐。

(2)内页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兴趣爱好、友谊寄语等,语言生动、有趣。

(3)封底设计:可添加致谢语、设计者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4. 作业指导:教师需对设计理念、色彩搭配、排版布局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学生需在第一课时结束后,自行完成作业设计的初步构思和草图,并在第二课时开始前完成实际制作。

2. 创新性:作业设计需突出个性,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避免抄袭和雷同。

3. 安全性:学生在使用剪刀、刀具等危险工具时,需注意安全,在家长陪同下完成。

4. 整洁美观:作业成品需整洁、美观,符合小学生行为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设计的创意性、实用性和美观程度进行评价。

创意性包括封面、内页、封底的设计是否独特,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实用性指同学录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个人信息和友谊;美观程度指作业成品是否整洁、色彩搭配是否和谐。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

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借鉴经验,最后由教师对整个班级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反馈内容:学生对作业的评价、收获和改进意见;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和建议,包括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2. 反馈方式:教师将作业评价结果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反馈给学生,同时将反馈意见记录在教案中,以便后续教学反思和改进。

网上同学录web课程设计

网上同学录web课程设计

网上同学录 web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网站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 等Web开发技术。

2. 使学生了解网上同学录的功能需求和页面布局设计,掌握数据库连接和动态数据展示的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会防范常见的安全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Web技术进行网站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网上同学录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数据库操作、前后端数据交互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互联网技术,激发其对网站开发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具备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Web开发技术,独立完成网上同学录的系统设计和开发。

2.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与他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4.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不受侵犯。

二、教学内容1. 网站设计基本原理:讲解网站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原则,分析网上同学录的功能需求和页面布局设计。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站设计基础- 内容:网站设计流程、页面布局设计、色彩搭配、用户体验等。

2. Web开发技术:学习HTML、CSS和JavaScript等Web开发技术,掌握网站前端设计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HTML与CSS;第三章 JavaScript基础- 内容:HTML标签、CSS样式、JavaScript语法、事件处理、DOM操作等。

3. 数据库连接与动态数据展示:学习PHP/MySQL编程,实现网上同学录的数据库连接和动态数据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课程设计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开发技术题目同学录管理系统专业电子商务班级2010级电子商务一班姓名彭娟指导教师龚春红2012 年 1 月 6 日一、 课程设计目的1.登录信息管理:对于普通用户,只有通过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才可以登录本系统;用户还可以通过修改个人信息功能对自己的信息加以修改。

而管理员通过登录,实现对网站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2.留言信息管理:通过添、删、改等基本操作用户可以留言;或发表留言,对其留言进行回复,当然还可以进行编辑、删除留言与回复。

3.管理员的功能:通过此功能实现对注册用户和用户进行管理。

二、系统需求分析(简要描述系统业务和功能,开发环境)。

2.1业务流分析业务流程图, 就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接来表示某个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3]。

在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时,需从一个实际业务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调查中有关该业务流程的资料都串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的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同学录系统的业务流程:首先由用户注册,登陆系统就可以进行发表留言等操作,用户还可以删除自己的留言、修改个人资料、修改个人密码,系统管理员初了拥有一般用户的权限以外还可以进行用户管理,留言管理等操作。

所有用户都可以查询同学,查看留言。

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如下图2.1所示:登陆系统注册未注册用户 已注册用户系统管理员查询 发表 修改 上传删除各种信息所有用户写入图2.1 系统业务流程图后台数据库2.2 数据流分析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的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问题。

现有的数据流程分析多是通过分层的数据流程图来实现的。

其具体的做法是:按业务流程图理出的业务流程顺序,将相应调查过程中所掌握的数据处理过程,绘制成一套完整的数据流程图。

同学录系统的数据流程:由用户注册,登陆系统然后就可以进行发表留言等操作,用户还可以修改密码,修改个人资料并且删除自己的留言和照片,系统管理员除了拥有一般用户的权限以外还可以进行用户管理,留言管理等操作。

所有用户都可以查询同学和查看留言。

通过对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基本功能已经大体确定。

数据流图如2.2-2.6所示:同学录系统未注册用户注册用户数据库查询同学查看留言和照片查询同学查看留言修改个人信息 发表或删除留言发表或删除照片 图2.2 同学录系统数据流图注册用户系统管理员登陆系统用户登陆页面管理员登陆页面用户管理页面管理员管理页面用户名、密码用户名、密用户信息表用户信息表管理员信用户信息图2.3 用户登陆数据流图非法的留言返回显示留言内容进入留言模块留言内容提交退出留言板块错误提示图2.4 留言模块数据流图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和密码无效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信息表登陆验证错误提示三、系统总体设计1、系统功能模块图通过对同学录系统的需求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3.1所示:同学录系统用户界面用户注册和登陆查看留言退出查看和发表留言修改密码管理个人留言退出管理员界面查看留言修改密码同学管理留言管理添加用户退出图3.1 同学录系统功能结构图2、系统功能描述(1)用户登录模块:分为用户和管理员两种身份登录,登录后分别进入两种主界面。

用户进入用户主界面,管理员进入管理员主界面。

(2)用户管理模块:这个模块是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资料及修改密码,查询等(3)留言模块:这个部分主要是用户可以发表留言,修改留言,查看留言等;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的留言进行查看和删除,但不能修改。

四、数据库设计1、概念设计(ER图)(1)admin实体E-R图如图3.3所示:(2)用户实体E-R图:(3)留言实体E-R图如图所示:管理员密码用户名权限admin实体E-R图用户QQ 姓名性别住址电话密码用户编号出生日期图3.2 用户实体E-R图[6]2、逻辑设计管理员(用户名,密码,权限)用户(用户编号,姓名,密码,性别,出生日期,住址,电话,QQ ) 留言信息(留言编号,姓名,内容,时间,给某人留言编号) 3、表的设计,包括表的结构、约束等表3.1用户信息表(user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大小 useid varchar 20 usename varchar 20 usepsw varchar 20 sex bit1 birth smalldatetime 4 address varchar 100 telephone varchar 20 QQvarchar20表3.2留言信息表(message )字段名 字段类型字段大小messageid varchar 20 messagename varchar 20 messagetexttext100messagetimesmalldatetime4留言留言内容留言姓名给某人留言编号留言时间留言编号图3.5 留言实体E-R 图messagebhao varchar 203.3 admin 表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大小adminid varchar 20adminpsw varchar 20quanxian varchar 20五、系统功能模块实现1.登录模块登录模块分为两种身份,一种是普通用户,一种是管理员。

通过这个模块进入不同的主界面,实现不同身份的功能。

首先调用数据库连接的,然后读取数据库,判断是管理员还是普通用户,如果是管理员就进入管理员界面,是普通用户就进入用户主界面。

同时记录普通用户开始进入的时间和分钟数、小时数,为计时做准备。

界面设计如图3所示用户登录界面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ponentModel;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namespace tongxulu{public partial class Frmdenglu : Form{public Frmdenglu(){InitializeComponent();}string adminid;public Frmdenglu(string admin_id){InitializeComponent( );this.adminid = admin_id;textBox1. Text = admin_id;}private void Frmdenglu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public static string user;public static int type;private void btn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ql;if (comboBox1.SelectedIndex == 0)sql = string.Format("select count(*) from admin where adminid='{0}' andadminpsw='{1}'",textBox1.Text,textBox2.Text);else if (comboBox1.SelectedIndex == 1)sql = string.Format("select count(*) from [user] where useid='{0}' and usepsw='{1}'", textBox1.Text, textBox2.Text);elsereturn;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ql, datebase.con);try{datebase.con.Open();int cnt = (int)cmd.ExecuteScalar();if (cnt == 1){MessageBox.Show("欢迎登录", "系统登录");user = textBox1.Text;type = comboBox1.SelectedIndex;this.Hide();Frmmain frmm = new Frmmain();frmm.Show();}elseMessageBox.Show("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 "登录错误");}catch (Exception ex){MessageBox.Show(ex.Message, "错误");}finally{datebase.con.Close();}}private void btnCancle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Application.Exit();}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_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ql = string.Format("insert into admin (adminid,adminpsw) values('{0}','{1}')", textBox1.Text, textBox2.Text);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ql, datebase.con);datebase.con.Open();int i = cmd.ExecuteNonQuery();datebase.con.Close();if (i > 0)MessageBox.Show("添加成功");else{MessageBox.Show("添加失败");return;}}}}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ponentModel;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namespace tongxulu{public partial class Frmmain : Form{public Frmmain(){InitializeComponent();}private void添加同学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Frmtianjia frmu = new Frmtianjia();//frmu.Show(); } private void删除同学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date frmd = new Frmdate();frmd.Show();}private void退出ToolStripMenuItem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his.Close();}private void toolStripMenuItem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date frmu = new Frmdate();frmu.Show();}private void修改个人资料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private void toolStripMenuItem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date frmu = new Frmdate();frmu.Show();}private void退出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his.Close();}private void toolStripMenuItem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xiugaimima frmu = new Frmxiugaimima();frmu.Show();}private void Frmmain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if (Frmdenglu.type == 1){管理员管理ToolStripMenuItem.Visible = false;管理员管理ToolStripMenuItem1.Visible = false;}}private void查询留言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message frmu = new Frmmessage();frmu.Show();}private void留言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useliuyan frmu = new Frmuseliuyan();frmu.Show();}private void退出ToolStripMenuItem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his.Close();}private void管理员管理ToolStripMenuItem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private void添加用户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user frmu = new Frmuser();frmu.Show();}private void退出ToolStripMenuItem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this.Close();}private void toolStripMenuItem2_Click_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Frmxiugaimima frmu = new Frmxiugaimima();frmu.Show();}private void管理员管理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private void关闭系统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Application.Exit();}}}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ponentModel;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namespace tongxulu{public partial class Frmmessage : Form{public Frmmessage(){InitializeComponent();}DataSet ds = new DataSet();SqlDataAdapter ada;BindingSource bs = new BindingSource();//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ql = string.Format("select * from message where messageid='{0}')", textBox1.Text);// //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 //实例化适配器// //if (ds.Tables.Count > 1)// // ds.Tables["message"].Clear();//清空数据集// //ada.Fill(ds,"message");//填充数据集// //bs.DataSource = ds.Tables["message"];//设定绑定的数据源// //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private void Frmmess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message";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ds.Clear();ada.Fill(ds, "message");sql = string.Format("select * from message where messageid='{0}')", textBox1.Text);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if (ds.Tables.Count > 1)ds.Tables["message"].Clear();//ada.Fill(ds, "[user]");bs.DataSource = ds.Tables["message"];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textBox1.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id");textBox2.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name");textBox3.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text");dateTimePicker1.DataBindings.Add("Value", bs, "messagetime", true);textBox4.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bhao");}private void button15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First();}private void button1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Previous();}private void button1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Next();}private void button1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Last();}private void button10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RemoveCurrent();}private void button16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ds.Tables["message"].RejectChanges() }private void button17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EndEdit();SqlCommandBuilder cmdb = new SqlCommandBuilder(ada);ada.Update(ds, "message");}private void dataGridView1_CellContentClick(object sender, DataGridViewCellEventArgs e) { }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EndEdit();SqlCommandBuilder cmdb = new SqlCommandBuilder(ada);ada.Update(ds, "message");}}}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ponentModel;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namespace tongxulu{public partial class Frmdate : Form{public Frmdate(){InitializeComponent();}DataSet ds = new DataSet();SqlDataAdapter ada;BindingSource bs = new BindingSource();private void Frmdat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ds.Clear();ada.Fill(ds, "[user]");sql = string.Format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id='{0}')", textBox1.Text);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if (ds.Tables.Count > 1)ds.Tables["[user]"].Clear();//ada.Fill(ds, "[user]");bs.DataSource = ds.Tables["[user]"];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textBox5. DataBindings.Add("Text", bs, "useid");textBox7. DataBindings.Add("Text", bs, "usename");textBox6. DataBindings.Add("Text", bs, "usepsw");radioButton2. DataBindings.Add("Checked", bs, "sex", true);textBox2. DataBindings.Add("Text", bs, "address");dateTimePicker1.DataBindings.Add("Value", bs, "birth", true);textBox3. DataBindings.Add("Text", bs, "telephone");textBox4.DataBindings.Add("Text", bs, "qq");}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ql = string.Format("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id='{0}')", textBox1.Text);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if (ds.Tables.Count > 1)ds.Tables["[user]"].Clear();//ada.Fill(ds, "[user]");bs.DataSource = ds.Tables["[user]"];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private void button15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First();}private void button1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Previous();}private void button1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AddNew();}private void button10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RemoveCurrent();}private void button17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EndEdit();SqlCommandBuilder cmdb = new SqlCommandBuilder(ada);ada.Update(ds, "[user]");}private void button16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ds.Tables["[user]"].RejectChanges();}private void button1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Next();}private void button1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Last();}private void dataGridView1_CellContentClick(object sender, DataGridViewCellEventArgs e)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ponentModel;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namespace tongxulu{public partial class Frmxiugaimima : Form{public Frmxiugaimima(){InitializeComponent();}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ql = string.Format(@"update admin set adminpsw='{0}'where adminid='{1}'and adminpsw='{2}'",textBox1.Text.Trim(),textBox3.Text.Trim(), textBox2.Text.Trim());SqlCommand cmd = new SqlCommand(sql, datebase.con);if (MessageBox.Show("你确定要修改吗?", "提示",System.Windows.Forms.MessageBoxButtons.YesNo,System.Windows.Forms.MessageBoxIcon.Question) ==System.Windows.Forms.DialogResult.Yes){datebase.con.Open();int i = cmd.ExecuteNonQuery();datebase.con.Close();if (i > 0)MessageBox.Show("修改学生失败");elseMessageBox.Show("修改学生成功");}}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Application.Exit();}}}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ponentModel;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Drawing;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indows.Forms;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namespace tongxulu{public partial class Frmuseliuyan : Form{public Frmuseliuyan(){InitializeComponent();}DataSet ds = new DataSet();SqlDataAdapter ada;BindingSource bs = new BindingSource();private void Frmuseliuyan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message";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ds.Clear();ada.Fill(ds, "message");sql = string.Format("select * from message where messagename='{0}')", textBox1.Text);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if (ds.Tables.Count > 1)ds.Tables["message"].Clear();//ada.Fill(ds, "[user]");/bs.DataSource = ds.Tables["message"];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textBox5.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id");textBox2.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name");textBox3.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text");dateTimePicker1.DataBindings.Add("Value", bs, "messagetime", true);textBox4.DataBindings.Add("Text", bs, "messagebhao");}//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tring sql = string.Format("select * from message where messagename='{0}')", textBox1.Text);// 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 //实例化适配器// if (ds.Tables.Count > 1)// ds.Tables["message"].Clear();//清空数据集// ada.Fill(ds, "message");//填充数据集// bs.DataSource = ds.Tables["message"];//设定绑定的数据源// 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private void button15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First();}private void button1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Previous();}private void button1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Next();}private void button1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MoveLast();}private void button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AddNew();}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EndEdit();SqlCommandBuilder cmdb = new SqlCommandBuilder(ada);ada.Update(ds, "message");}private void button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RemoveCurrent();}private void button16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ds.Tables["message"].RejectChanges();}private void button3_Click_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bs.EndEdit();SqlCommandBuilder cmdb = new SqlCommandBuilder(ada);ada.Update(ds, "message");}private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string sql = string.Format("select * from message where messagename='{0}')",textBox1.Text);//ada = new SqlDataAdapter(sql, datebase.con); //实例化适配器//if (ds.Tables.Count > 1)// ds.Tables["message"].Clear();//清空数据集//ada.Fill(ds, "message");//填充数据集//bs.DataSource = ds.Tables["message"];//设定绑定的数据源//dataGridView1.DataSource = bs; }}}六、总结本系统完成了前台提供用户使用同学录管理的各种功能,后台提供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维护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