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进城遇尴尬:雇大量搬运工 供求仍失衡
共享单车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共享单车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一、市场竞争激烈,盈利难度大共享单车行业在中国迅速崛起,各大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在同质化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品牌之间主要竞争的就是价格和服务质量。
为了吸引用户,一些共享单车品牌可能降低价格,导致盈利难度增大。
共享单车运营所需的维护成本高昂,如车辆维修、更新换代等,也是制约盈利的主要原因。
针对市场竞争激烈、盈利难度大的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应当加强品牌差异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可以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开发更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提升盈利能力。
二、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秩序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意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不仅占据了行人和车辆通行的空间,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共享单车被破坏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给城市管理和企业运营带来很大的压力。
要解决乱停乱放问题需要共享单车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
企业可以在车辆上设置定位装置,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辆的停放区域,减少乱停乱放现象的发生。
政府部门则需加强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强化对乱停乱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维修难度大,运营成本高共享单车的维修难度大,主要体现在车辆的日常维护和紧急维修上。
车辆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轮胎的更换、车框的修复等,而紧急维修则可能涉及到车辆的报废和更新换代。
这些维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给企业的运营成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共享单车企业可以采用“预防性维修”策略,提前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企业还可以加强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车辆的耐用性和维修性,降低维修难度和运营成本。
四、用户体验不佳,用户粘性低共享单车用户体验不佳是共享单车行业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一些共享单车品牌的车辆质量较差,使用起来不太顺畅,给用户带来了很差的骑行体验。
ofo为何失败及共享经济何去何从

ofo为何失败及共享经济何去何从作者:程茜胡成成储米瑶王成财来源:《时代金融》2020年第27期摘要:共享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现存的经济发展形势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也存在着较大问题。
本文就以共享经济代表ofo的失败为例,探讨共享经济未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ofo失败共享经济未来发展共享经济的真正含义是整合一个特定领域内的闲置资源以低于购买价的金额进行营利,在一定时间与范围内进行资源使用权的暂时转移,实现资源使用的共享,是对社会剩余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一种经济行为。
共享经济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ofo共享单车。
一、ofo的失败(一)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ofo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代表,也作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代表,在资本周转中获得了大量的数轮融资,这其实为ofo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机遇。
但是ofo的原体是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利用学生闲置自行车进行的共享操作,并不是需要投入资金进行自行车的采购或者制造。
创始人戴威及其合作伙伴并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作的经验,在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数量庞大的共享单车企业的融入使得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管理层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研与思考,而由融资带来的资本涌入使得ofo最不缺的就是錢。
这也就导致没有在公司的管理,尤其是对金钱投资的管理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措施与审批流程,资金使用随意化使得整个公司都处于“烧钱”的状态,例如2000万元的卫星冠名,3000万元的广告投放,这也都使资金浪费问题严重[1]。
另外,公司内部也出现严重的管理问题,在资金使用上没有规范的申请、报备、分析与审批流程,这也就导致工资内部出现严重的中饱私囊、挪用公款、贪污等行为,这在公司内部已经不是秘密。
而在被媒体报道与相关部门约谈之后,并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也就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公司的经营出现严重的问题。
(二)实际盈利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共享单车出现的初始时期,的确是为共享经济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目光聚焦在共享单车行业,这也就导致了共享单车行业的泡沫型发展。
摩拜与ofo退出共享单车市场的原因分析

摩拜与ofo退出共享单车市场的原因分析一、背景介绍共享单车在中国市场兴起后迅速发展,成为日常出行的便利工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拜与ofo等共享单车企业却陆续宣布退出市场,引发人们对其原因的思考。
二、市场竞争激烈在共享单车市场中,初始几年内出现了众多竞争对手。
尽管摩拜与ofo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但随着其他企业的加入,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化。
这些新进入的竞争者不断推出新型产品和服务,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从而分散了用户的选择,削弱了摩拜与ofo的市场份额。
三、资金困难共享单车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运营、维护车辆等方面的费用。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摩拜与ofo等企业在纷繁的市场需求中,往往滞后于其他对手。
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他们纷纷降低了使用费用,但在资金方面却形成了较大压力。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摩拜与ofo很难维持稳定的运营。
四、盗损与破坏问题共享单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容易遭受盗损和破坏。
这些恶意行为给摩拜与ofo等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尽管这些企业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问题的发生,但难以完全杜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修理和维护的成本不断积累,使得摩拜与ofo等企业为采取进一步行动而担心。
五、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为了满足用户的运营需求,摩拜与ofo等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
这些成本相对较高且无法忽视,特别是在有限的资金压力下,摩拜与ofo难以承受如此高昂的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其他共享单车企业采用更为节约的模式,进一步加剧了摩拜与ofo的运营困难。
六、用户需求变化共享单车的兴起与用户的需求密不可分。
而在共享单车市场发展的一两年内,用户对共享单车的需求迅速增加,但之后逐渐趋于饱和。
随着用户需求减少,摩拜与ofo等企业无法满足早期的高速增长。
缺乏持续的需求增长,企业无法积累足够的收入和资金,进而退出市场。
七、管理不善好的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然而,摩拜与ofo等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ofo小黄车失败案例分析论文

ofo小黄车失败案例分析论文第一,资金链断裂资金链之所以断裂,是因为资本不再热捧。
共享经济,包括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刚出来时,资本非常热捧,推断ofo和滴滴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在一开始非常快地普及,变成公众生活中的刚需,最后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扩大后快速合并,然后开始出现盈利。
现在竞争压力大,有大量的车经历3-4年时间需要大规模换车和维护,成本太高,资本投入不可能是无底洞,中国的资本很澎湃但没有持久耐力。
首先来看ofo的融资历程,从2015年3月,ofo完成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数百万万人名币,投资方为唯猎资本。
到2018年3月13日,完成了E2-1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8.66亿美元,此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采取股权与债权并行的融资方式(包括把所有自行车抵押给阿里巴巴而换取的17.66亿融资)。
ofo融资金融高达数十亿美元。
但是我们也能看出,企业不能一直依靠资本输血,锻炼自己的造血能力才是重中之重,否则ofo就是前车之鉴。
而对比其竞争对手,在重点时期,2018年年初,摩拜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10亿美金,提前为寒冬准备,2018年4月,被美团收购,正式并入美团,借助美团的力量熬过了漫漫寒冬,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本投入较大。
第二,与政策因素有关国家层面,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旅游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都提出了多项要求,包括电子围栏、保险、定位等主体责任的加强;各个地方层面也有对于共享单车的限量令,随着行业的逐渐发展,企业面临的挑战增加。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企业压力很大,即便有资本也渗透不进去。
光靠资本不好使,必须线下有政策支持。
维护成本的变高和政策的不明朗,让行业不好过。
共享单车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探讨

共享单车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探讨
一、共享单车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的困境
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共享单车行业在中国的市场也受到了消费者们
的欢迎,它带给人们更便捷、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但是与此同时,共享单
车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1、投资风险较大
共享单车是一个大规模的商业模式,它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投资者需
要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风险、政府政策变化等因素。
虽然共享单
车的发展前景很好,但由于市场和投资无法预测,投资者也会冒很大的风险。
2、竞争力大
由于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很多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
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每一家共享单车公司都在为市场份额和用户
粘性而斗争,这导致共享单车行业的厂商和经销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3、用户信任度不足
由于中国的政策环境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用户对共享单车的信
任度还不够,也不够认可。
此外,许多共享单车公司没有得到国家相关部
门的认可,也无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信任环境。
鉴于上述的发展困境,共享单车行业如何得以持续发展,应当采取一
些措施以解决这些困境,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发展对策。
1、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MBAofo的囚徒困境

ofo的囚徒困境:“轻”还是“重”,坚守还是跟随现在的戴威(ofo共享单车创始人兼CEO)非常焦虑,因为与现在的乐视一样,很缺钱。
在2016年10月10日后,他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钱,因为当时的他刚刚完成了C轮1.3亿美金融资,对于一家成立两年的创业公司实属不易。
但2017年开年,两次接近非理性的战略宣布后,钱又变成了其命门,据业内人士透露,ofo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下一轮融资计划,但情况并不乐观。
缺钱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背后揭示的是“轻重”发展模式选择的两难尴尬,同时创始团队缺乏管理经验,面对各种管理困局无从下手,给未来预期增加了一层不确定性。
这一切对于投资人有着不言而喻的风险。
因共享精神而生的ofo90后的戴威与其北京大学四个伙伴在2015年共同创立了ofo共享单车,提出了一种针对校园的单车共享方式。
一次采访他提到,“我们通过将每一辆单车装上车牌以及共享硬件,就可以在校园里实现随取随用,不用寻找固定的停车桩。
”这个时候的ofo号召师生将自己的单车转让给ofo,即加入了“ofo共享单车”协议,以换取所有共享单车的免费使用权。
ofo把这些单车全部涂刷成换黄色以便于校园中辨认,这也是“小黄”的由来。
不过那个时候的“小黄”确实不智能,因为不具定位功能,找寻车辆基本靠眼睛,锁具更是简单到每车固定唯一密码,也就是说如果某位同学记住了一辆车的密码,他就可以不用付费的方式进行无限次的骑行。
而这样的机制在校园无伤大雅,却给后面埋下了祸根。
赔本买卖总能快速流行起来,北大、人大、北航等等都相继出现了“小黄”的身影,当年4月份已经覆盖了20余所北京高校,累计订单突破150万。
虽然商业逻辑上有些模糊,但打着“共享精神”的旗号,从一个自由但又封闭的校园视角来看,模式上的瑕疵又有何妨?毕竟共享才是ofo的号召力所在。
不幸,这样的号召力被资本盯上了。
天使轮、Pre-A直到现在的C轮,一次次的资本涌入ofo,戴威以及其合伙人可能当时也没有想到为何一夜之间会站在了资本风口。
ofo的发展现状

ofo的发展现状ofo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代表企业,在过去几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近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ofo作为共享单车市场的领头羊,通过将单车放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它通过用户在手机上扫描二维码开锁、扫码停车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绿色的出行方式。
ofo的单车在很多城市都取得了良好的用户反馈,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支持。
然而,ofo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停车乱象。
由于ofo的单车可以随时随地停放,很多用户在使用完单车后未能及时将其停放到指定的停车区域,导致了大量的乱停乱放现象,给城市的交通秩序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ofo的盈利模式尚未明确。
目前,ofo主要通过用户的押金和骑行费用来获取收入,但是由于押金大量闲置,骑行费用的收入并不能完全覆盖运营成本,导致ofo陷入了亏损状态。
此外,ofo还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近期,ofo的押金退款速度放缓,导致用户对其信任度下降,同时也引发了资金链断裂的担忧。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ofo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ofo加强了对停车乱象的管理,对违规停放行为进行扣费和惩罚,并通过加大投放量、增加停车区域以及优化停车政策等方式来缓解停车问题。
其次,ofo在盈利模式方面进行了调整。
除了加大对广告赞助和共享经济服务的拓展外,ofo开始了自建品牌车辆的尝试,并且推出了月度会员制度,引入了流量变现的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提升盈利能力。
同时,ofo也加强了与众多投资人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并推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捆绑保证金退还方式,以提升用户对其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ofo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境。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ofo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且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ofo依然积极寻求突破,保持了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ofo陷入危局

素材链接
多向运用
写作示例
时文鉴读
(一)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 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 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 旅游、度假; (七)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法院提出申请,获批准后方可进行。如违反限制消费令,经查证属实的,法院
将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素材链接
多向浪,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ofo的溃败?马化腾认 为是“一票否决制”,但也有人认为是
企业不计成本的盲目扩张,还有人认为
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重投放、轻管理造成无序发展,盈利模式不清造
成资金链长期紧张,政策“一刀切”不利于市场竞争等。基于此,共享单车行业“ 破冬”也需要多方合力“共治”,既勇于担负责任、履行义务,又加强协作、管控
风险,及时有效地破解出现的问题。
素材链接
多向运用
写作示例
时文鉴读
ofo创始人被“限制消费”
些问题后,部分地区采取长期的“禁投令”。 (吉宁、鲁畅《用户退押忙“抽身”, ofo抗压不“退场”,共享单车行业拐向何方?》)
素材链接
多向运用
写作示例
时文鉴读
解锁共享单车僵局,不妨“开门引流”
◎光明网评论员
曾经风光一时无两的共享单车,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近来“不好的消 息”颇多。 共享单车市场在短期内上演如此大的风云变幻,的确让人始料未及。这其中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企业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投放数量,这与资本市场的“退烧” 有关,甚至不乏模式本身的漏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o进城遇尴尬:雇大量搬运工供求仍失衡
作者: 网易科技-管艺雯来源: 网易科技
共享单车正风靡。
仿佛一夜之间,小黄车ofo和小橙车摩拜堆满了一线城市的街头巷尾。
时尚的造型、便捷的体验,以及对运动、环保理念的践行,使得共享单车被不少人认为是继网约车之后,出行领域的又一个平台级机会。
不过,光鲜之下,共享单车行业的问题也颇多。
其中之一,便是供求严重失衡。
简单说,就是在你期望用车的地点没有车,而在没有用户需求的地方却堆满了摩拜和ofo。
这个问题,在没有配置GPS的ofo身上更为严重。
网易科技了解到,ofo 为了解决供求失衡问题,雇佣了大量单车搬运工,而搬运方式比较粗放,不仅成本巨大、效率也不高。
众所周知,ofo从校园起家。
半个月前,ofo宣布走出校园,进城向“非师生”用户提供服务。
以北京为例,西二旗、上地、中关村三地,作为ofo率先试点运
营的区域,被投放了大量标志性的小黄车。
但据称,仅在西二旗区域ofo就雇佣了30位单车搬运工,每月光工资支出就高达15万。
而遗憾的是,记者观察发现,这个区域的供求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充分解决,出现不少用户吐槽“上班地铁站附近没车,下班公司边上没车”的尴尬局面。
西二旗约有30位搬运工,月工资5000元
西二旗、上地、中关村,是北京互联网企业聚集的地方。
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曾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些区域做试点,是因为这里写字楼云集,白领在公司与地铁站之间的1-3公里短途出行,正是ofo可以解决的需求。
李师傅是一名ofo共享单车的搬运工,每天他的工作就是骑着电动三轮车在中关村软件园二期转悠,负责这个区域单车的数量调配——哪个公司楼下车多,他就搬一些到车少的公司楼下,“一般会把每个公司楼下的单车数量控制在十辆左右。
”
记者遇见李师傅的时候,他正在网易的大楼前把十几辆单车搬到三轮车上。
当时正值上班高峰,网易大门两边的行人道上,除去李师傅已搬上三轮车的十几辆车之外,依然还错综摆放了不下30辆小黄车和摩拜的小橙车。
“我们搬车的时候,还要求把自行车排整齐,之前不是还有城管收走自行车的照片嘛!”李师傅把散乱停放的自行车排成直线,然后指了指一旁的摩拜,“很少碰到他们的人(来排车辆)。
”
李师傅10月份刚刚加入ofo,“上岗前没有培训,不过负责的运营员工偶尔会给我们开会,跟我们讲搬运的时候注意不要刮碰了自行车,也会告诉我们要多去哪里搬车。
”
和李师傅一样在中关村软件园二期调配自行车数量的,还有三位搬运师傅。
而在整个西二旗区域,李师傅说,“一共7组搬运师傅,一组四五个人,我们分成了早中晚三个时段。
”
王师傅自来ofo工作之后,一直都是中班,每天上午9点到傍晚18点,“一天工作9小时,一周工作6天,一个月工资五千多元。
”王师傅很满意这样的工作时间,每天下班他会把三轮停到西二旗地铁站的天桥下,第二天上班再开出去。
遇上连续下雨的时候,王师傅会找一个桥底下躲雨,“(公司)现在还没有可以躲雨的屋子。
”
地铁站一幕:尴尬的机械锁
除了调度车辆,李师傅经常会去西二旗地铁站帮忙,负责这里的孙师傅每天要往返地铁站和工厂间七八次,每次不大的三轮会装上近20辆ofo新车,堆满了第一层自行车之后,会把自行车放倒再叠放好几辆,直到三轮实在装不下了,才用麻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捆好,打上结实的绳结,然后摇摇晃晃得出发前往地铁站。
“现在每天往西二旗地铁站会放100辆新车,以前一天就要200辆,现在又开放了新的区域,所以少了。
”孙师傅把自行车从摇晃的三轮上一辆辆搬下来,来回数了3遍,告诉挂着ofo工作牌的运营姑娘,“西二旗地铁站B口,26辆新车。
晚上8点的西二旗依然人头攒动,已经有不少人等在了小黄车旁边,见孙师傅数完了单车数量,一个男生拿出手机就要扫码骑车,运营姑娘急忙拦住了他,“不好意思,要等车子都调试完才可以骑。
”
每一辆小黄车的机械锁背后都挂着一张写有密码的小牌子,运营姑娘挨个将自行车的编号和对应的密码输入系统,并确认机械锁没有问题后,最后再将密码小牌扯掉。
因为是机械锁,每辆车对应的密码都是固定的,“不过我们定期会一辆辆人工去修改密码。
”
这时刚刚那位着急的男生实在有点等不及,他走到靠墙边停放的两辆旧的小黄车,“那两辆车密码是坏的。
”孙师傅试图制止,朝他轻喊道,“这些密码坏的自
行车不归我们管,你还是等一下这些新车吧,马上就好了。
”
供求失衡,人工搬运成本和效率难题待解
由于小黄车本身是传统的机械车,没有加入GPS模块,APP中地图界面显示的“您周围车辆数目约:X辆”,是基于用户骑完自行车结束行程时其手机的定位。
网易科技记者咨询ofo官方客服,客服推荐记者“所见即所得,看到自行车后再去开锁”,这意味着,如果ofo不能投放更密集更合理的网点,如果ofo不能利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实现区域内及时的供需平衡,无论是单车使用频率、还是用户体验,都将大打折扣。
根据西二旗区域搬运师傅提供的数据——7组人,每组4-5人——那么仅西二旗试点区域就有30位搬运师傅。
按照每人每月5000元工资算,仅西二旗一个区域,每个月仅搬运师傅的人力成本,就高达15万,这其中还不包括三轮车的投入、必要的奖金奖励投入。
CCbike的创始人张进告诉网易科技记者,传统公共自行车的运营成本中,至少有一半的成本要花在车辆调度上,调度人员是所有运营人员中最多的,同时这些调度人员往往都具备维修单车的专业技能。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有桩的传统公共自行车,在单车找寻的成本上,要远低于无桩的共享单车,这样的情况放在没有GPS的小黄车身上,依靠人力的找寻成本,恐怕会更高,而一旦涉及到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在目前ofo尚未实现大面积盈利的战局下,会很大程度制约ofo在城市的大范围扩张。
而如果战线被迫拉长,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小黄车处于刚刚投放阶段,有业内人士表示,ofo单车的无故障运营寿命在六个月左右。
一段时间之后,随之而来的单车损耗所需要的后期维修成本,同样需要投入大量专业技术人力,这一成本也不容小觑。
针对这个问题,据ofo官方向网易科技透露,近期ofo就会有一个关于“硬
件”的大新闻,但可以肯定并不是要推出不同于小黄车的智能单车,因此网易科技推测,这个大新闻,很大可能是考虑到小黄车的机械硬伤,会在机械锁和GPS 两方面有所动作。
那么,问题又来了,加入GPS模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嘛?事实上,不仅是小黄车,对于所有的共享单车而言,想通过GPS彻底解决单车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进认为,GPS解决了有桩自行车在过去调度不及时出现的无桩可还的问题,但是在潮汐效应下,GPS还是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车子找不到、调度不及时的问题。
纯靠提高单车的投放数量,尽管能缓解、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依然不能完全解决调度的问题,所以一定会出现货车、三轮车出去收车调度车的行为。
中路资本合伙人沈文杰认为,即使某一玩家投放了最多数量的单车,但需要在意的是,其中的有效供给能占到多少,也就是说,体验、运营都需要配套跟上投放数量的节奏。
所幸的是,前期在校园里积累的运营经验,是ofo特有的优势。
尽管这一运营经验或许并不普适,但可以借鉴改良,让ofo有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低的成本来改善车辆的供给和调配。
共享单车的蓝海刚刚泛红,而下面暗礁密布。
ofo和摩拜,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商资讯第一入口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
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
run@,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