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自拟养心汤为主治疗扩张性心肌病31例

自拟养心汤为主治疗扩张性心肌病31例
次 。 钾 镁 极 化 液 2 0 , 日一 次 。 经 治 三 天 后 , 5 ml每
心慌 , 短 减 轻 , 心 消 失 , 平 卧 . 便 多 , 率 气 恶 能 小 心
9 3次 / 。 仍 双 脚 肿 胀 , 质 淡 红 , 苔 薄 白 , 分 舌 舌 脉 促 。 遂 将 葶 苈 子 减 为 1g 守 法 继 进 5剂 后 , 肿 0, 浮
关 键 词 扩张 性心 肌 病 ; 心 汤 : 药治疗 养 中
中图 分类 号 : 4 . R5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笔者 自 19 9 6年 至 2 0 0 0年 , 用 自拟 养 心 汤 配 运
消失 , 心功 能恢 复 正常 或提 高 Ⅱ级 以上 ; 效 : 有 心衰
症 状 和 体 征 大 部 分 消 失 或 减 轻 , 功 能 提 高 I 以 心 级
合西药 治疗 扩 张性 心肌 病 3 例 , 效 满 意 , 告 如 1 疗 报
下。
上; 无效 : 心衰 症状 无 改 善或 加 重 。 4 2治 疗 结 果 : . 治愈 1 0例 , 转 1 好 8例 , 无效 3 例 。总有 效 率 达 9 . 2 0 3 %。
1 临床 资料 .
和 胃降逆 。以 自拟 养 心 汤 加 味 : 参 1 g 另 煎 ) 红 5( ,
黄芪 2 g 乌 附 片 9 ( 水 先 煎 ) 当 归 2 g 茯 苓 0, g开 , 0 ,
3 g 琥 珀 3 ( 服 ) 炒 葶 苈 子 2 g 包 煎 ) 鲜 生 姜 0, g冲 , 0( , 1 g 姜 半 夏 1 g 陈 皮 1 g 桑 白 皮 9 , 兰 1 g 大 0, 0, 2, g泽 2, 腹 皮 1g 三 剂 , 煎 服 , 日 一 剂 。 同 时 予 地 高 2。 水 每

超声心动图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分析杨翠玲【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

结果30例患者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全心扩大,室壁搏动弥散性减弱,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小等。

结论超声心动图简便、无创、快捷,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2页(P28-29)【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作者】杨翠玲【作者单位】678100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扩张型心肌病(DCM)主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 心肌收缩功能减退, 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心肌病, 其它检查对扩张型心肌病不易确诊, 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了总结分析, 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012年期间本院收治DCN患者30例, 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26~73岁,所有患者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

其中合并高血压6例, 全部患者采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 经ECG、X线胸片、UCG等检查, 排除其它继发性心肌病。

1.2 检查方法采用日本ALOKA-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2.5~3.5 MHz, 受检查者取左侧卧位及仰卧位, 二维图像常规作胸骨旁左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心尖四腔、心尖五腔切面检查, 观察心脏各瓣膜、心内膜、室间隔及室壁运动情况, 测量左室舒张期内经, 左室收缩期未内径, 计算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

测量舒张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和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计算E/A。

本组30例患者均显示全心扩大, 其中以左心室扩大为主, 左室58~74 mm, 平均左室内径(62±12) mm。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短篇论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张晓丽李天亮胡新玲畅芳叶高明兰刘达怡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 )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RT 3DE 技术获得左心室达到16节段、12节段和6节段的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 m sv16SD 、Tmsv 12SD 、Tm sv6SD)和最大差值(Tmsv 16Dif 、T m sv12D if 、T m sv6D if),同时获得其标化值(T m sv16SD %、T m sv12SD %、Tm sv6SD %、T m sv16D i%f 、T m sv12D i%f 、Tm sv 6D i%f )。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即标准差(Tm sv16SD 、T m sv12S D 、T m sv6SD )和最大差值(T m sv16D if 、Tm sv12D if 、Tmsv 6D if)及其标化值(T m sv16SD %、Tm sv12SD %、T m sv6SD %、T m sv16D i%f 、T m sv12D i%f 、T m sv6D i%f )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快速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左心室收缩不同步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 rdiac resynchron i zati on therapy ,CRT)对于药物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

CRT 能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 3DE )作为一种超声检查技术对于CRT 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判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E C G 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改变 , 一般都首先考虑冠心病; 而 以心脏扩大 ,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为主要特 征的年轻 患 者 ,则首先考虑扩张型心肌病。 瓣膜异常或者先天性心脏病引起 的心脏扩大 ,首先观 察瓣膜本身的结构改变 ( 增 厚、钙化、对合错位 、脱垂等 因素 )及心脏结构的异常,然后从血液反流的特 点,如脱 垂引起 的反流一般是偏心性 的,而扩心病引起 的反流通常 是中心性 的。
影像 研 究与 医学应 用 2 0 1 7 年3 月 第1 卷第3 期
超 声 心 动 图在 扩 张型 , bn / L 病 诊 断 治疗 中 的应 用
李 建 华
( 乐 亭县 中 医 医院 河北 唐 山 0 6 3 6 0 0)
【 摘要 】 目的:研 究超 声心动 图在扩张型心肌病诊 断治疗 中的价值 ,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用二维及彩 色多普勒 血 流显像 ( C D F I )检测心脏结构及 功能。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 ( D C M) 在超声心动 图 ( U C G )可见 心脏明显扩 大,以左心 室、左心房扩 大常见,二尖瓣 口开 口减小,为典型的大心腔 小瓣 口表现 ,室壁增厚率降低 ,心室射血分数 降低 。检 测左 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 ( L V E F ),指导临床调整 药物的用量 ,从而更有利于改善 心脏功能,控制心衰。结论 :超声心动 图对扩张型心肌病具有形态学诊 断和血 流动力学评判意义 ,在扩 张型心肌 病的诊断、鉴别及治疗 中具有重要 的价值 。 【 关键词 】扩 张型心肌 病;超 声;诊断治疗 【 中图分类号】R 5 4 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2 0 9 6 - 3 8 0 7( 2 0 1 7 ) 0 3 - 0 1 4 7 - 0 2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诊断分析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以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肌疾病,此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也是造成青壮年致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扩张型心肌病为心肌病的主要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右心室扩大,或双侧扩大并伴有心室肌变薄,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特征,且预后较差,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者猝死的发生率较高。

由于DCM患者的临床心电图改变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给临床诊断治疗DCM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对2013 年1 月~2016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0 例的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3 年1 月~2016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0 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男16 例,女4例年龄16 ~ 62 岁,;病程15 d ~32 年。

排除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糖尿病性心脏病、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功能Ⅱ级4 例,Ⅲ级9 例,Ⅴ级7例。

1.2 方法 20例患者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采用左侧卧位,作常规切面,详细记录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心脏正位X线片测定心胸比例。

1.3入选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为左心室内径增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60mm,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4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左室后壁及室间隔未增厚;X线片心胸比例>0.5;排除有心肌梗死史或心脏超声检查中有室壁节段性收缩活动异常者。

2结果2.1 本组20 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均出现异常改变,其中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15 例占 75%,ST-T 改变9 例,占45%),;传导阻滞8 例,占40%;房室肥大7 例,占357%);Q-T间期延长3 例,占15 %;异常Q 波3 例,占15%;肢导联低电压3例15%)。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魏琦萍;符晓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3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以及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等指标参数进行筛选.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电图过程中的指标参数,包括传导阻滞、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以及ST-T改变等,使用仪器自动测定QTc较正值、RVs/SV1振幅、QRS波时限、RR间期以及心率(HR),其余各导联QRS波振幅由人工测定,综合数据作出诊断.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患者29例;心电图检查诊断患者27例;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患者3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能有效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率高,经济方便可行,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20【总页数】2页(P128-129)【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扩张型心肌病【作者】魏琦萍;符晓丁【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B超室,江西抚州 344900;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B超室,江西抚州 344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5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疾病,主要特征为左、右心室一侧或双侧扩大,机体产生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现象,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发病率较高[1]。

患者临床表现出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和进行性心力衰竭以及血栓栓塞等症状,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在疾病的任何阶段都可引起死亡。

因此,加强诊断和治疗对于此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临床诊断普遍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而心电图检查操作相对心率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在临床被广泛应用[2]。

为了进一步探索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本研究采用联合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扩张型心肌病,观察其诊断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确诊,根据不同检查诊断方案,分为研究组(N=40)和常规组(N=40),其中采用心电图单一检查对象,定义为常规组,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分析检查结果。

同时同期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实施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5.00%),常规组诊断准确率为(77.50%),P<0.05;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UCG以及ECG检测结果,均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有差异,O<0.05。

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方案,应用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应用效果观察;有效性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心肌病,患者多表现出明显的心肌严重坏死、心力衰竭以及心肌收缩能力降低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传导系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越早确诊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时获得科学治疗的重要途径,是维护患者身体健康以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此,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对临床文献进行研究,获得了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应用效果优异的研究成果,并在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确诊,根据不同检查诊断方案,分为研究组(N=40)和常规组(N=40),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6~69周岁,平均年龄(42.93±9.57);同期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5~68周岁,平均年龄(43.62±8.09)。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确定后,编印了质控手册,组织所有参与调查的专家进行了统一培训,标准尽量趋于一致。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监测点有一定的围生儿漏报、围生儿死亡漏报、双胎(或以上)漏报、<28周引产缺陷儿漏报,表卡存在错项和漏项,但漏报率和错误率在质量允许范围内,报表存在漏项是监测质量不允许的。

我们认为尽管监测系统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不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本监测系统是可靠的,需要从其他角度探讨本年度监测到的出生缺陷率上升的原因。

(收稿日期:2010201220)作者简介:张雪娟,女,1969年10月生,副主任医师,山西省妇幼保健院,030013・电生理・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00048) 宋 艳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此型心肌病的心电图通常都不正常,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

我们对收住院后超声心动图诊断的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动图进行分析讨论。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6—2009年住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36~75岁,平均56岁。

入选标准为: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②X线片心胸比例>0.5;③超声心动图显示房室扩大,左心室运动弥漫性减弱。

1.2 检测方法:人院后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2R间期,QRS时限、Q Tc、用Q Tc=Q2T/R2R公式校正。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名,男女各20名,年龄36~75岁,平均56岁。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1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扩张型心肌病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比较显示,QRS时间及Q Tc、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扩张型心肌病与对照组心电图比较(x±s)组别例数P2R(s)QRS(s)Q2T(s)Q Tc(s)心率(次/min)对照组 400.17±0.080.073±0.0300.35±0.040.39±0.0373±7心肌病组400.17±0.030.108±0.0200.38±0.040.45±0.0698±17 P值>0.05<0.01<0.05<0.05<0.01 心律失常类型中,以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为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2
·经 验 交 流 ·
31例扩张型心肌病超声心动 图检查结果分析
禹婷婷 ,郄 占军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 图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 中的价值 。方 法 对 31例住 院患者进行超声心动 图分 析 ,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超声诊断 。结果 3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 图均发 现全心扩大 ;25例 室壁 厚度在正 常范 围 ,6例 略增厚 ;31例 患者 均 显 示 室壁 搏 动弥 散性 减 弱 ,均 可 见瓣 膜 活 动异 常 ,二 尖瓣 开 口前后 径 均小 于 20rnm,E峰距室 间隔距离 明显增宽 。结论 超声心动 图为本病诊断 和鉴别诊 断提供 了一种 可靠 的检查手段 。
如 :sT—T改 变受 诸多 因素 的影响 ,患者 的体 位 、情 绪 、药物 、 进食 、吸烟 、饮酒 、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营养过剩 、电解质 紊乱 等 因素 。本资料 同时表 明 ,DCG对冠脉狭 窄 阳性 检 出率 随冠 脉病变支数 的增多 而增 高 ,与 国内报道结果 是一致 的 。根 据本文 的资料分析 结果 ,十 二导联 DCG对 于判断 CHD有重 要 的参考价值 ,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的患者尤为适用。
[关键词] 彩色 多普 勒超 声心 动图;扩张型心肌病 [中图分类号 ] P,540.45 [文献标识码 ] B
本文 收集 2005年 3月 一2007年 8月 在宁夏平 罗县 中医 院住 院及 门诊就 医的的 31例扩张型心 肌病 (DCM)患者 的超 声心动 图(UCG)资料 ,整理并分析报告 如下 。 l 资料 和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本组 31例中,男性 17例,女性 14例 ,年龄 19—55岁 ,平均 (42.5±12.1)岁 。全部病例 均伴 有胸 闷、气 促 、心悸 等症状 。6例心前 区闻及 Ⅱ 一Ⅲ级 收缩 期杂音 ,4例 合并高血压病 ,3例 X线检查 发现心影扩大而拟诊 心包 积液 , 7例心电图(ECG)检查提示心律失常及 sT—T改变 。 1.2 方 法 :采用百胜 CARIS、SUN彩 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 率 1.5—3.3 MHz。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 卧位 ,二维 图像常规 作胸 骨旁左 室长短 轴观 、心尖 四腔 观和 大血管 短轴 观 ,M型 UCG则主要观察及测量心室波群 ,二尖瓣 波群 和心底波 群改 变。脉冲多普勒 (PDE)则记 录主动脉 及二尖瓣 口血 流形 态 , 左 室 充盈 情 况 ,各 瓣 膜 反 流 情 况 。 2 结 果 2.1 心 脏 结 构 :31例均 显示 全心扩 大 ,以左 室扩 大为 主 , 左室内径 58—89r am 不等 ,平均 (66±27)mm(图 1,见封 3)。 2例探及左室心尖部血栓 ,4例伴有少量心包积液 。 2.2 室壁厚 度及 运动 :本组25例室壁厚度在正常范围,6 例 略增厚 12mm,平均厚度 (9.8±1.1)mm。本组 31例均显示 室壁 搏 动 弥 散 性 减 弱 ,室 间 隔 及 左 室 后 壁 漂 浮 幅 度 减
[作者单位]1.宁夏平罗县 中医院 ,宁夏 平罗 753400 2.宁夏医学 院附属 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低 ,其 中 6例合并 中度二 尖瓣反 流者则 表现为 左室后壁 活动 减弱 ,而室 间隔活动则增 强 ,但 31例患者 室间 隔及 左室后 壁 增厚 率显著减低 。
2.3 瓣 膜 状 况 :31例房室瓣及半月瓣开放 幅度均减低 ,开 放时间缩 短 ,以二尖瓣 为著 。本组 病例 二尖瓣开 口前后径 均 小于 20rnm,E峰与 A峰变窄 ,幅度变小 ,呈单 菱形或 双菱形 , E峰距室 间隔距 离 明显 增宽 18—44mm,平 均 (24±16)mm, EF斜率均未见减低 ,CD段平直呈 多条 回声 。DE显示 主动脉 血流峰值 明显减低 ,二尖 瓣血流形 态异 常 ,E峰变小 ,A峰相 对增 大 ,基底部较 窄 ,充 盈时 间缩 短。25例 伴有 二尖瓣 反 流 (80.6% ),6例同时合并三尖瓣 反流 (19.4%),4例 合并 轻度 肺动 脉瓣反流 (12.9% )。2例探及 左室心尖 部血栓 (图 2,见 封 3),4例伴有少量心包积液 。
维普资讯
医学杂志 2007午 12月第 垫 鲞身 塑
:旦!!: !: !: :
病变 23例 ,3支病变 18例 。75例均行 DCG检查 ,阳性 55例 , 阴性 20例。由此 可见 DCG对多 支病变 的检 出率 相对较 高 , 而对单 支病变的检出率 相对较低 。 3 讨 论
目前诊 断 CHD的检查方法种类繁多 ,确诊常需依赖 CAG 才能确定 ,但 CAG属有创操 作 ,存在损伤及一定 风险 ,应 用受 到一定的限制 。而 DCG能 24小 时准确地记 录到冠心病 患者 日常生活 中出现的短暂性心 肌缺血 ,是 日常生 活和 院外 发现 CHD及 无症 状 性 心 肌 缺 血 的一 种 无 创 监 测 方 法 。本 组 以 CAG检 查 结 果 作 为 参 照 ,DCG 诊 断 CHD 的 敏 感 性 为 73.33% ,与国 内报道近似0j。本 资料 DCG假 阴性 之 中,单支 病变 占假 阴性 的 70% 。假 阴性 的可能 原 因为冠 状 动脉 狭窄 程度轻 ,且为单支病变 时 ,狭 窄病变远 端缺血不 明显 ,侧 支循 环建立 ,心肌供血 、供氧 改善 ,是导致 DCG阴性 的原 因。本组 资料中假 阳性 占 37.14% ,DCG假 阳性 的可 能原 因有 许多 ,
[参 考文献]
[1] 李 星群 ,王永光 ,匡永车.12导联 心电 图中 sT段 压低与冠状 动
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5,12(4):502—
504.

[2] 吕宁,李莉 ,李瑞杰.12导联 心电图对冠心病 的诊断价值 [J].牡 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5,26(4):11—14. [收稿 日期]2007—06—12 [责任编辑 ]杨 自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