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2016年汽车智能诊断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6年汽车智能诊断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汽车智能诊断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管理体制与法规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 52、主要法律法规和主要产业政策. 7(1)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7(2)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 8二、汽车后市场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91、汽车后市场概述. 92、美国汽车后市场.. 10(1)美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较大并稳步提升.. 10(2)美国平均车龄增加,电子化程度提高,汽车后市场业务稳步增长.. 103、欧洲汽车后市场.. 11(1)汽车保有量的稳定增长是欧洲汽车后市场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11(2)欧洲汽车车龄的提高是汽车后市场规模提升的关键因素11 (3)欧洲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124、中国汽车后市场.. 12(1)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 12(2)中国汽车渗透率较低,汽车后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13(3)中国汽车平均车龄已进入维修期,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增长. 14(4)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2017 年预计达到8,000 亿元14三、汽车智能诊断行业情况151、汽车诊断分析行业. 15(1)行业概况.. 15(2)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6①美国、欧洲的汽车诊断分析市场16②中国的汽车诊断分析市场172、TPMS系列产品.. 17(1)TPMS 概念17(2)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8①美国、欧洲的TPMS 系统市场.. 18②亚洲地区的TPMS 系统市场19四、汽车智能诊断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91、汽车及汽车后市场整体规模增加. 192、汽车智能电子化程度提高带动汽车后市场需求增长.. 193、汽车检修将趋于经营市场化、业务综合化20五、行业进入障碍. 211、技术壁垒.. 212、市场壁垒.. 21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21、行业利润水平222、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2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31、有利因素.. 23(1)汽车保有量增长、平均车龄提供支撑汽车后市场持续发展..23(2)电子化提升,技术水平提高23(3)政策推动.. 23(4)汽车维修行业市场化趋势. 242、不利因素.. 24(1)研发技术人才不足. 24(2)知识产权问题24(3)人工成本升高、研发周期较长.. 25八、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25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26十、行业上下游的关联关系26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262、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27十一、行业竞争分析281、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281、汽车诊断分析:综合型汽车诊断分析产品282、TPMS系列产品:胎压传感器与胎压专用诊断仪283、汽车智能诊断领域主要企业概况. 29 (1)博世公司.. 29(2)实耐宝29(3)元征科技.. 29(4)Schrader 29(5)上海保隆.. 30一、管理体制与法规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汽车智能诊断广义上是电子信息产品。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2016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3月目录一、汽车增幅低、SUV持续高增长 41、轿车规模大幅萎缩、SUV持续高增长 42、受益于积极推SUV新品,自主车企表现佳 63、乘用车企超越行业依然得靠SUV新品 74、未来乘用车企SUV新品投放情况 95、卡车低谷已现、将进入缓慢复苏通道 10二、整车利润同比下降、配件业表现相对更稳定 111、2015年整车盈利增幅明显下降 132、零部件利润增幅相对更为稳定 13三、零部件行业全面升级 141、节能减排:乘用车节能,商用车减排 15(1)乘用车发动机启停系统渗透率快速提升 15 (2)商用车排放升级带来新需求 162、新能源:电动空调需求旺盛 173、车联网:CID、TSP和HMI是核心环节 18(1)车联网是一个多方构建的生态系统 18(2)CID、TSP和HMI是核心环节 204、无人驾驶:更看好传感器供应商 215、O2O:汽配电商平台 23四、新能源汽车:跟着政策走 261、短期财政补贴仍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最大动力 262、中长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本控制面临挑战 273、看好新能源公交的推广应用 27五、国企改革是2015 年下半年最重要的政策风口 271、宏观背景 272、行业背景 283、相关地区和企业的示范效应 284、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 285、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28一、汽车增幅低、SUV持续高增长2015 年4 月、5 月汽车销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2015 年1-5 月汽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21%,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商用车已连续五个季度负增长。

2014 年刜以来汽车销量增幅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1、轿车规模大幅萎缩、SUV持续高增长2015 年1-5 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64%,销量增幅进一步回落。

SUV 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同比增48%,MPV 销量增幅为18%,轿车及交叉型乘用车产销规模萎缩。

2015 年1-5 月乘用车比去年同期净增加销量513 万辆,其中SUV 贡献净增量715 万辆,从2011年以来SUV 净增量逐年上升,SUV 净增量于2014 年首次超过轿车;2015 年1-5 月轿车净减214万辆,2014 年轿车净增量就仅为367 万辆,呈现急剧下降态势;MPV 与交叉型车呈此消彼长态势,事者销量之和同比持平。

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5月目录一、整车概述:总体低速增长,内部结构分化 61、1-4月销量表现及全年预测62、下半年增速有所回升,全年前低后高 6二、乘用车:车型看SUV,品牌看自主71、SUV是确定的结构性机会72、自主品牌独领风骚9三、卡车市场:静待政策宽松后投资回升的拉动111、1-4月需求低迷:2015年1-4月份卡车销售99万辆,同比下降22% 112、下半年将恢复性增长:卡车下半年有望扭转同比下跌的趋势12四、客车市场:长期趋势暂时停止,新能源客车是焦点131、客车大型化的趋势将短暂中止132、从用途看,2015年长途客车将恢复性增长,公交客车需求暂时性的减少133、从燃油类型看,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占比将继续提升14五、汽车零部件领域主题机会多141、2015Q1营收增速放缓142、O2O模式进一步打开AM配套市场空间163、车联网+智能驾驶浪潮来袭OEM配套市场174、行业的技术变革将引发更多的兼并重组18六、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211、2015Q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212、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22 (1)乘用车领域补贴退坡幅度加大,不改行业趋势23 (2)商用车领域鼓励发展纯电动汽车24(3)插电式混动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主流24七、汽车后市场蓬勃发展251、汽车销售业务增长双轮驱动252、售后维修养护服务持续为未来盈利增长添亮点25传统汽车销量低增长常态化,但不乏结构性机会。

1-4月份汽车总体仅增长28%,乘用车增长77%,商用车增长-191%,预计2015年全年增长48%,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从车型来看,乘用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SUV 的拉动,1-4月份SUV 同比增长477%;从车系来看,自主品牌表现最好,同比大幅增长32%。

商用车尤其是重卡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但是随着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宽松,下半年将呈现恢复性增长。

2016年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分析报告(精编)

2016年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智能化:我国ADAS将迎来破局 41、从先进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 42、全球ADAS市场快速发展 43、国内ADAS开始起步 54、基于视觉技术的ADAS国内厂商具备机会 55、亚太股份:我国汽车电子的后起之秀 5二、车联网:Telematics业务迎来大时代 61、全球 Telematics业务蓬勃发展 62、北美市场为全球第一大Telmatics市场,前装渗透率超过30% 73、国内 Telematics获得发展良机 74、客户需求已经开始发酵,尤其是位置应用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市场需求95、主导权之争,硬件先行 106、均胜电子:HMI(人机交互系统)国际领导者 11三、新能源:供需改善继续推进规模化发展 111、国家政策:监督力度加强,试点城市落地政策将逐步落实 122、车型供给:自主/合资/进口三方2015年均加大力度上市新车型 123、消费意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逐渐增强 134、销量预测 135、宇通客车:我国新能源客车技术的领先者 13三大方向的行业空间十足,核心看点在于自主企业的新产品+新模式。

汽车领域核心关注具有一定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2020 年3775 亿元,复合增速60%)、车联网(2020 年344 亿元,复合增速20%)、智能驾驶(2020 年214 亿元,复合增速20%)。

三大领域核心看点是自主企业技术新突破带来的新产品,以及互联网影响下的新模式。

推荐:亚太股份+宇通客车+均胜电子。

一、智能化:我国ADAS将迎来破局1、从先进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定义,并划分为5 个阶段。

level 0- level 2 这三阶段都统称为ADAS(先进辅助驾驶系统),level 3- level 4 才是真正的所谓自动驾驶。

2、全球ADAS市场快速发展据iSuppli 的统计,全球ADAS 行业发展迅速。

汽车智能分析报告

汽车智能分析报告

汽车智能分析报告引言汽车智能化已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代表的技术正在深入应用于汽车行业。

本文将对汽车智能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趋势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汽车智能分析报告。

智能驾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智能驾驶技术包括自动驾驶、驾驶辅助系统等。

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和部分道路上进行了测试,但在商业化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驾驶辅助系统如智能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等已经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配置。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交通系统中的车辆、道路和其他用户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我们可以实现交通拥堵预测、交通信号优化等功能,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目前,智能交通系统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车联网智能车联网是指汽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车载通信设备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智能车联网使得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通过智能车联网,我们可以实现远程车辆控制、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车辆的安全性。

智能座舱技术智能座舱技术主要包括智能驾驶仪表盘、智能娱乐系统等,旨在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度。

智能驾驶仪表盘通过大屏幕显示驾驶信息,并提供实时导航、音乐播放等功能。

智能娱乐系统则通过车载多媒体设备将互联网娱乐带入车内,满足乘客的娱乐需求。

智能安全技术智能安全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和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保护。

智能安全技术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主动安全技术如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等可以在事故发生前提醒驾驶员采取相应行动。

被动安全技术如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等则在事故发生时提供保护。

智能能源管理智能能源管理技术主要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旨在提高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续航里程。

2016年智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智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2016年智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5月目录一、传统汽车行业面临革新汽车智能化趋势明显 51、中国制造2025汽车进入40智能化时代 52、80、90后成为购车主力追求互联和智能 6二、汽车智能化发展引擎:互联网公司积极涌入加速智能化进程81、互联网公司在三大领域各有布局82、车载智能产品9(1)国外互联网公司主要车载智能产品10①谷歌:车载移动互联系统Android Auto 10②苹果:车载IOS系统Carplay 11(2)国内互联网公司主要车载智能产品13①百度:CarNet到Carlife平台入口到接管车机13②腾讯:车载硬件产品“路宝盒子”到“趣驾Wedrive”15③乐视:LEUI Auto版163、无人驾驶184、汽车生态系统重构18(1)阿里:联手上汽成立“互联网汽车基金”+成立汽车事业部19(2)腾讯:联手富士康、和谐汽车开展“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合作21(3)乐视:联手北汽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21三、传统车企加快智能化进程221、CES车企成主角智能化成主旋律222、提高车载设备智能化23(1)奔驰:车载系统Drive Kit Plus 24(2)奔驰:MMI的蜕变升级24(3)通用:升级安吉星4G LTE 24(4)上汽:inkaNet40 253、开发车辆自动驾驶技术26(1)通用:雪佛兰EN-V 20自动驾驶小电动车26(2)奔驰:F015自动驾驶概念车落地27(3)奥迪:R8 e-tron piloted driving 28(4)沃尔沃:推出DriveMe 自动驾驶汽车项目294、传统车企VS互联网公司29四、汽车电子化将开启智能化大门四轮上掀起智能风暴301、汽车电子市场空间巨大30(1)高端配臵向低端渗透带来汽车电子渗透率提升31 (2)换购需求与汽车限购带来的中高端汽车需求提升带来汽车电子需求增量32(3)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带来汽车电子后装市场需求32 (4)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将带来对汽车电子的巨大需求32 2、安全控制系统与通讯娱乐系统优先启动33(1)安全控制系统34(2)通讯娱乐系统353、车载智能设备进入快速成长期354、无人驾驶:梦想照进现实36五、投资机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快速切入智能汽车36六、主要风险37汽车行业面临革新智能化趋势明显。

2016年汽车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行业年度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3月2016年汽车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普遍良好 (4)乘用车板块:政策+消费升级促销量高增长,自主品牌市占率提高.. 6商用车板块:多方利好共同促进,重卡销量回暖持续性可期 (10)汽车零部件板块:下游回暖带动上游增长,深度国产替代趋势渐成14 汽车销售及服务板块:整车市场需求端发力,内生增长显著 (17)摩托车及其他板块:销量降幅缩小,逐步趋向平稳发展 (17)风险提示 (18)图表1:汽车行业公司业绩预告情况分布 (4)图表2:2016年汽车月度销量 (5)图表3:2016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率 (5)图表4:子板块业绩预告情况总计 (6)图表5:我国2011-2016年乘用车及SUV销量及增速对比 (7)图表6:我国2012-2016年乘用车分车型占比 (7)图表7:2016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情况 (8)图表8:2011-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 (8)图表9:2016年主要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情况 (9)图表10:2016年SUV 销量前十排行 (9)图表11:乘用车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9)图表12:商用车板块2016年前三季度表现 (11)图表13:我国2014-2020重卡保有量及预测(万辆) (12)图表14:我国2011-2017E商用车及重卡销量和同比增速 (13)图表15:商用车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3)图表16:汽车零部件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5)图表17:汽车销售及服务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7)图表18:摩托车及其他板块2016年业绩预告 (18)2016年汽车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普遍良好受益于行业高景气,超八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预告2016年度业绩将实现增长。

截止2017年2月20日,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已有106家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或公告。

其中77家实现预增或略增,5家续盈,11家扭亏,3家续亏,4家首亏,6家略减或预减。

2016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分析报告

2016 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分析报告2016 年4 月目录一、智能驾驶:脚步加快,迈入现实...............................41、............................. 两条技术路径:科技型公司VS传统整车厂5(1)科技型公司直接跨越到高自动化无人驾驶:“零基础”+“互联网入口” (5)(2)传统整车厂商预计将采用逐步提升的方案实现最终无人驾驶 (6)2、智能电动融合已见端倪,或重构汽车格局8.3、产业化进程加快,“弯道超车”驱动传统整车厂商................ 1. 0二、行业空间:金字塔结构 (13)1 、智能驾驶:万亿空间 (1)..4.(1)汽车行业空间巨大,中国市场约 2.5 万亿空间 (14)(2)未来掌握智能驾驶的公司有望获得核心竞争力,享受万亿空间 (1)5(3)传统汽车厂商及科技公司一时瑜亮,各有优势 (15)2、........................................... 千亿ADAS有望率先商业化163、................... 百亿元器件:感知识别/地图等模块有望迎来国产化契机18(1)............................................. 感知模块硬件:摄像头与雷达并行18(2)镜头模组:国内镜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有望快速发展20三、行业相关公司简析 (24)1、....................................... 百花齐放,创业型公司纷纷涌现242、............................................. 跑马占荒,核心环节为重253、重点公司2..7.( 1 )万安科技:主业稳健增长,布局智能化+电动化 ............................2 7(2)亚太股份:全产业链布局,龙头地位初显 (29)(3)双林股份:深化产业链布局,外延增长可期 (30)(4)星宇股份:增发保障发展,估值有安全边际 (31)(5)中原内配:原有业绩稳健,外延增长可期 (33)智能汽车产业化进程将快于预期,3级和5级(美国SAE标准:0-5 级)自动驾驶车型最快有望于2016年和2020年投放量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录一、管理体制与法规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 52、主要法律法规和主要产业政策 . 7(1)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 .. 7(2)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 .. 8二、汽车后市场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 91、汽车后市场概述 . 92、美国汽车后市场 .. 10(1)美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较大并稳步提升 .. 10(2)美国平均车龄增加,电子化程度提高,汽车后市场业务稳步增长 .. 103、欧洲汽车后市场 .. 11(1)汽车保有量的稳定增长是欧洲汽车后市场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11(2)欧洲汽车车龄的提高是汽车后市场规模提升的关键因素11(3)欧洲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 124、中国汽车后市场 .. 12(1)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 . 12(2)中国汽车渗透率较低,汽车后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13(3)中国汽车平均车龄已进入维修期,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增长 . 14(4)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2017 年预计达到8,000 亿元14三、汽车智能诊断行业情况151、汽车诊断分析行业 . 15(1)行业概况 .. 15(2)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6①美国、欧洲的汽车诊断分析市场16②中国的汽车诊断分析市场172、TPMS系列产品 .. 17(1)TPMS 概念17(2)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8①美国、欧洲的TPMS 系统市场 .. 18②亚洲地区的TPMS 系统市场19四、汽车智能诊断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191、汽车及汽车后市场整体规模增加 . 192、汽车智能电子化程度提高带动汽车后市场需求增长 .. 193、汽车检修将趋于经营市场化、业务综合化20五、行业进入障碍 . 211、技术壁垒 .. 212、市场壁垒 .. 21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21、行业利润水平222、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2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 231、有利因素 .. 23(1)汽车保有量增长、平均车龄提供支撑汽车后市场持续发展 ..23(2)电子化提升,技术水平提高23(3)政策推动 .. 23(4)汽车维修行业市场化趋势 . 242、不利因素 .. 24(1)研发技术人才不足 . 24(2)知识产权问题24(3)人工成本升高、研发周期较长 .. 25八、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 25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26十、行业上下游的关联关系26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 262、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 27十一、行业竞争分析281、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 281、汽车诊断分析:综合型汽车诊断分析产品282、TPMS系列产品:胎压传感器与胎压专用诊断仪283、汽车智能诊断领域主要企业概况 . 29 (1)博世公司 .. 29(2)实耐宝29(3)元征科技 .. 29(4)Schrader 29(5)上海保隆 .. 30一、管理体制与法规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与管理体制汽车智能诊断广义上是电子信息产品。

电子信息行业由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主管,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优化产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等,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汽车智能诊断的下游目标行业即汽车业,其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负责制定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和相关行业的规定及国家标准等。

汽车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其主要职能是开展行业调查、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修订行业的专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协助政府协调行业内外的关系、组织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等。

美国ETI 协会(Equipment and Tool Institute)具体情况如下:2、主要法律法规和主要产业政策(1)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2)汽车智能诊断行业的主要产业政策汽车智能诊断属于汽车大产业下的细分产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享受多项政策支持,相关行业政策如下:二、汽车后市场行业整体发展概况1、汽车后市场概述汽车后市场即AM(After Market),指汽车整车销售以后的各类市场,包含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汽车有关的费用,狭义上包含维修、保养、零配件、美容、改装、油品、租赁、保险、广告、装潢等内容,同时广义也涵盖驾校、停车场、车友俱乐部、救援系统、交通信息服务、二手车等方面。

该概念在全球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并迅速发展,受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其他国家纷纷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形成了各自的汽车后市场并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汽车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环节。

从区域上来看,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汽车后市场相对非常成熟,而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汽车后市场迅速发展,成为未来几年全球汽车后市场主要的增长点。

从盈利上来看,根据《2013-2017 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统计,在发达国家市场,汽车的整车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汽车后市场各类服务利润约占60%,同时后市场服务毛利率也高于销整新车毛利率。

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增长有几大驱动因素:①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从2004 年的8.5 亿辆,预计2015 年将增长至12 亿辆(R.L.POLK MARKETING SYSTEMS 公司数据),汽车后市场规模也相应扩大;②汽车平均车龄增加,随着汽车平均车龄的增加,花费在这些汽车上的维修和保养的费用也会相应提高;③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带动服务的智能化、多样化,是汽车后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美国汽车后市场(1)美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较大并稳步提升根据美国汽车后市场协会(AAIA)的数据显示,2013 年美国汽车后市场销售总额为3,18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轿车和轻型卡车售后市场销售总额为2,390 亿美元,中型和重型汽车售后市场的销售总额为792 亿美元;同时汽车后市场的毛利润率约为45%,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利润占比达70%。

美国汽车后市场协会(AAIA)预估至2016 年的美国汽车后市场的年复合增速达3.4%,高于美国同期实际GDP 的增速。

(2)美国平均车龄增加,电子化程度提高,汽车后市场业务稳步增长在美国新车销量增速放缓,汽车保有量稳定维持在2.45 亿辆左右的规模,同时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在用车辆平均年龄增加,从而增加了汽车后市场业务的需求。

根据咨询机构Plok 统计,美国车辆平均车龄在近十年里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截至2014 年美国车辆平均用车车龄达到11.4 年,预计2019 年将达到11.7年。

随着汽车平均车龄的增加及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花费在这些汽车上的维修和保养费用也不断增加。

3、欧洲汽车后市场(1)汽车保有量的稳定增长是欧洲汽车后市场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欧洲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阶段与结构特征与美国市场较为相近,欧洲汽车保有量和消费者需求与美国相比仍有较高增长。

根据全球汽车协会(OICA)的数据统计和R.L.POLK MARKETING SYSTEMS 预测,2015 年欧洲汽车保有量达到3.7 亿辆,与美国相比,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欧洲汽车车龄的提高是汽车后市场规模提升的关键因素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协会(ACEA)的统计数据,2010 年欧洲平均车龄为8.3年,其中5 年以下存量车占32.2%,5-10 年存量车占32.1%,10 年以上存量车占最大比重约35.6%。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调研近年来欧洲市场,汽车车龄越长所花费的维护费用则越高。

在欧洲,车龄小于四年的车无论在维修、保养,还是在零配件上的支出都是最低的,车龄4-8 年和8 年以上的车辆,维护费用平均都比上一车龄段多出一倍。

所以汽车平均车龄的不断提高是汽车后市场规模提升的关键因素。

(3)欧洲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A.T.Kearney)的调查与预测,2008 年欧洲汽车后市场规模达到约1,650 亿欧元。

预测2020 年,欧洲汽车后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300 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1%,欧洲汽车后市场未来保持稳步增长。

4、中国汽车后市场(1)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得到快速发展。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08-2014 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率均保持在10%-20%,截至2014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 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72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584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5%。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中国汽车渗透率较低,汽车后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统计和《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4 年,扣除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014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4,475 万辆,千人保有量首次超过百辆,达到105.83 辆/千人,但仍远低于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较低,随着经济发展,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中国汽车平均车龄已进入维修期,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增长一般车辆进入维修期的车龄是3-3.5 年,汽车平均车龄的增长为汽车后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2008 年以来,我国在用车车龄持续增长,随着中国汽车平均车龄不断增长并已进入维修期,未来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迎来持续增长。

(4)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2017 年预计达到8,000 亿元据历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统计,2008 年以来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从长期趋势看,以国外整车制造与售后服务市场份额比例约为1:1.5 为参照,目前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预计到2017 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0 亿元左右。

三、汽车智能诊断行业情况1、汽车诊断分析行业(1)行业概况随着汽车电子的广泛应用,汽车已被构建成一个复杂的智能化网络系统,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其相应的诊断和维修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由传统的维修设备机具转向广泛应用先进的电子化诊断设备。

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升带动故障诊断智能化,传统的经验判断方法和简单的修理工具已难以适应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需要,维修人员必须使用诸如汽车故障电脑诊断仪等电子检测设备并借助网络数据库的支持,才能完成修理任务。

市场上汽车诊断分析产品分为原厂汽车诊断分析产品和非原厂综合型汽车诊断分析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