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
第七篇-化学反应工程PPT课件

t1ln1 1 ln1 99 .( 8s6 ) k 1xA 0.0021 3 0.9 1
-
18
反应器体积:
V R q V 0(t t') 1 2m h 4 3 4 (9 3.9 6 8 6 3 6 0)0 0 0 .4m 533
-
9
活塞流模型-理想排挤流动模型(平推流) 反应器内任一截面上无速度梯度;物料在反 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完全相同。(连续操作管 式反应器)
-
10
非理想流动模型-介于上两 种理想模型之间 a.轴向扩散模型-活塞流+轴 向扩散
将对活塞流的偏离情况通过轴 向扩散(轴向返混)速率来描 述 b.多。级费全克混定流律模:型u (D多l d釜dCl串联 流动模型)
(rA)VRdA n /dt (rA)dA c/dt d tdAc/ (rA)
基本方程:
tcA cA0
( d rAA )ccA0
xA 0
dA x (rA)
-
等容过程,液相反应
15
简单一级反应: ( rA )kA c kA 0 c (1xA )
t c A 0 0 x Ak A 0 d ( 1 c A x A x ) k 1 0 x Ad 1 ( 1 x x A A ) k 1 l1 n 1 x A k 1 lc c n A A 0
按操作 方法分
间歇 连续 半连续
5
7 基本反应器 间歇操作搅拌釜式反应器
特点:分批操作;所有物料 的反应时间相同;反应物的 浓度是时间的函数。
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
特点:连续进料;T、P、q
一定时,反应器内任一截面
的物料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系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学科。
它是在化工热力学、反应动力学、传递过程理论以及化工单元操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应用遍及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冶金及轻工等许多工业部门。
工业反应过程中既有化学反应,又有传递过程。
传递过程的存在并不改变化学反应规律,但改变了反应器内各处的温度和浓度,从而影响到反应结果,例如影响到转化率和选择率。
化学反应工程的定位: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
化学反应工程涉及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过程、优化与控制等,知识领域广泛、内容新颖,对于培养学生的反应工程基础、强化工程分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程教学突出阐述反应工程理论思维方法,重点讨论影响反应结果的工程因素(如返混、混合、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等),并结合开发实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反应工程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围绕创新教育这一主题,明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溶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宜培养创新人才的"化学反应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重点与难点:脚归谜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容的重点是阐明基本原理,向学生介绍反应工程中的最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所以我们在开设本课程时,精选了化学动力学、间歇反应器、理想流动反应器、返混、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和质量传递、复杂反应选择性、反应器热稳定性等主要内容,突出影响反应过程结果的工程因素,并按温度效应和浓度效应讨论展开,力求表达清楚,确切阐述,为学生今后开发反应过程与反应器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难点是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观点和工程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教学中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工程分析方法的传授。
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
• 学反应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 问题的科学。既以化学反应作为 对象,就 必然要事握这些化学反应的特性;它又以 工程问题为其对象,-那就必须熟悉装置的 特性,并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学科体系。
反应工程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化工热力学 计量化学 反应工程 反应动力学 化学工艺 催化剂 工程控制 传递过程
• ②中型实验
数学模型验证
大设备的设计
• ③数学模型的应用
• 放大的依据:相似论(相似准数Re、Pr、 Nu、Pe、Sc等)
•
综上所述,可见目前化学反应工程处理 问题的方法是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举。 在解决新过程的开发问题时,可先建立 动力学和传递过程模型,然后再综合成 整个过程的初步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 模型所作的估计来制定试验,特别是中 间试验方案,然后用试验结果来修正和 验证模型。
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如果有两反应物,而且初始浓度相等,并在反应过程 消耗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rA=kcA2或rA=kcA,02(1-xA)2
1 dnA rA V dt
kcA2=
dc A rA dt
dc A dt
双分子二级反应
分离变量: Kdt= -dcA/cA2 初始条件t=0, cB,0=cA,0,进行积分
反应过程和传递过程
实验只能测得NH3的主体浓度c0,当NH3浓度很小时: r0=k0c0 r=k0c0=kscs, k0c0=ks c0/ (ks/kga+1) k0=ks / (ks/kga+1) k0=1 / (1/kga+1/ks ) …………….……..p17:7-50式 此式表明实验测得的表面反应速率常数k0是化学反应 过程1/ks和扩散过程1/kga共同作用的结果.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

化学反应工程知识点1.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反应机理是指反应的分子层面的步骤和中间产物,它对理解和控制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了解反应速率规律,通过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2.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条件的选择包括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等。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往往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质量。
3.反应器的设计和优化反应器是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其设计和优化对反应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反应器类型有批式反应器、连续式反应器和循环式反应器等。
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反应物性质、反应过程的控制方式、热传导和质量传递等因素。
4.反应工艺的控制反应工艺的控制包括对反应过程的监测和调节,以维持所需的反应条件和优化产品质量。
常用的控制策略有温度、压力和反应物供给的控制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和工艺实际操作的特点。
5.安全与环保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化学品和能量的变化,单个反应步骤可能会产生副产物和废物。
因此,反应工程也需要关注安全性和环保性。
安全性考虑的因素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毒性、易燃性和爆炸性等,以及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操作的威胁。
环保方面,需要考虑减少废物的生成,回收利用资源,优化反应条件以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6.规模放大与工业化化学反应工程要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规模放大和工艺转化。
这涉及到规模放大的技术、成本评估和安全规范,以及将实验室的合成路线或方法转化为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工艺。
同时,也需要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和连续运营的可行性。
以上是化学反应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化学反应工程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是化学工程和化学的交叉学科。
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反应过程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
化学反应工程陈甘棠第一章

200-3000c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六、反应工程的前沿领域
•新材料合成 •能源化工 •环境化工 •新反应器 •操作方式 作业:反应工程的前沿之一
——对×××××××××的综述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50c
CH3-OH 400C 液相(高压)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节流
➢ 生态工业组合
磷肥生产
Ca3 (PO4 )2 3H 2 SO4 H 3 PO4 3CaSO4 3NH 3 (NH 4 )3 PO4
磷石膏分解 CaSO4 CaO SO3
CaS CaO SO2
硫酸生产
SO2 12 O2 SO3
➢ 数学模拟的检验测定 即:数学模拟结果用实验测定可否应用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基础 试验 测定
拟定 过程 模型
制
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模
计型
算 机 做
测 试
方方
案法 研及 究参
数
范
围
小试
模型的放大 试验
中试
比较测试结 果与模型计 算结果
修正基础模型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数学模拟放大示意图
用 计 算 机过 做程 多的 方基 案本 及设 优计 化 设 计 计 算
1957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一次欧洲反应工程会议——确立 了化学反应工程的名称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二、化学反应工程的范畴和任务
化学工艺
反应器中流体
流动、混合传
热和传质
反应
化 化学热力 学 学与反应
动力学
反应 过程 分析
过程动 态特性与 反应系统
化学反应工程的定义

化学反应工程的定义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化学反应的设计、优化和控制,以及相关的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
化学反应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程技术,实现化学反应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反应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反应过程的设计和优化: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和催化剂,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选择性和产率,同时降低能耗和废物产生。
2. 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研究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如批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等),以及反应器的尺寸、形状和内部结构,以实现理想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效果。
3. 反应工艺的控制:研究如何实现反应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确控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物添加速率、反应物浓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安全与环保:研究如何评估和管理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设计和实施安全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通过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优化化学反应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和废物排放,为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持和指导。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概述

04 化学反应工程应用案例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
化学反应工程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广泛应用 于烃类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反应 过程,以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制药工业
化学反应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用于合成药物的 反应过程,如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生物碱的 制备等,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纯度。
煤化工
在煤化工领域,化学反应工程用于煤 的气化、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反应 过程,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转化。
废气处理
化学反应工程在环境治理中用于废气处理,如烟气脱硫脱硝 、工业废气中有害物质的去除等,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大 气环境。
废水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工程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的去 除和降解,降低废水对环境的危害,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 害化处理。
05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收获与体会
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 和概念,如反应动力学、反应
新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高分子合成
化学反应工程在新材料制备中广泛应 用于高分子合成领域,如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优 化反应过程以提高产物的性能。
纳米材料制备
通过化学反应工程实现纳米材料的制 备,如纳米碳管、纳米氧化物、纳米 金属等,在能源、环境、电子信息等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概述
目录
• 课程简介 • 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知识 •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与实践 • 化学反应工程应用案例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01 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02 学会运用数学和工程知识分析化学反应过程 。
03
培养解决实际化学反应工程问题的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

管式及釜式连续流动反应器:反应物连续不断地 加入反应器,同时产物连续不断地流出反应器, 如果是定态下操作,反应物进料时的组成和流量 及产物的组成和流量都不随计时器显示的时间而 变。 加料
均匀混合
加料
产物 产物 图2.3 釜式连续流动反应器
图2.2 管式连续流动反应器
半间歇反应器:将反应物 A 先放入反应器中,在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物 B 连续加入反应器, 反应产物保留在反应器中,即为半间歇反应器。
均相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各种因素,如温度、催 化剂、反应物组成和压力等对反应速率、反应产 物分布的影响,并确定表达这些影响因素与反应 速率之间定量关系的速率方程
3.1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反应混合物体 积中反应物的反应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反应速率 是指某一瞬间的“瞬时反应速率”
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S 已转化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而
Y
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进入反应系统的关键组分的物质的量
由上两式可得:
Y Sx
第3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
均相反应: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同一个相内 进行化学反应则称为均相反应。 均相反应的前提:参与反应的所有物料达到分子 尺度上的均匀,成为均一的气相或液相
工业反应过程的原料中,各反应组分之间往往不 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关系,此时通常选择不过量的 反应物计算转化率,这样的组分称为关键组分。 一般选择价格高的为关键组分。
2.2.4 多重反应的收率及选择性 对于单一反应,反应物的转化率即为产物的生成率 对于多重反应(如同时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 等),除了反应物转化率的概念外还必须由目的产 物的收率的概念,收率以Y表示,其定义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推流的F(t)~t和E(t)~t曲线有何特征?并画图说明。
答: 平推流的F(t)~t曲线特征:F(t)=
平推流的E(t)~t曲线特征:E(t)={
2、理想吸附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①均匀表面(理想表面):即催化剂表面各处的吸附能力是均一的,吸附热于表面已被吸附的程度如何无关②单分子层吸附③被吸附的分子间互不影响④吸附的机理均相同,吸附形成的络合物亦均相同⑤吸附与脱附可以建立动态平衡
3、测定停留时间分布需要借助示踪剂,示踪剂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采用何种示踪剂,要根据物料的物态、相系及其反应器的类型等情况而定。
A不应与主流体发生反应
B与所研究的流体完全互溶,除了显著区别与主流体的某一可检测性质外,二者应具有尽可能相同的物理性质
C便于检测:本身应具有或者易于转变为电信号或者光信号的特点,并且浓度很低时也能够检测
D加入示踪剂不影响所研究流体的流动状态
E不被反应器表面及其反应器内部的固体填充物吸附,用于多相系统检测的失踪剂不发生相间的转移
4、什么是返混,简述返混对复合反应体系的影响。
答:返混是指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粒子间的混合,或者不同时间进入反应器的物料间的混合。
对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返混使主产物选择率下降,若主反应级数低于副反应级数,返混使主产物选择率提高。
对连串反应:返混使反应物浓度降低,产物浓度提高,因而使主产物的选择率下降。
5、什么是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全混釜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反应器的热稳定性是指当操作参数受外界干扰,偏离正常值,出现微小变化时,反应能否正常进行,当外界干扰取消时,操作状态能否自动恢复到规定的正常值。
全混釜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Q r=Q G dQ r∕dT>dQ G/dT
6、选择操作温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①反应的热效应不大,反应热较小,活化能较低,而且在相当广的温度范围内,反应的选择性变化很小,则可采用既不供热也不出去热量的绝热操作是最方便的,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由系统中物料本身温度的升高或者降低来平衡,这种操作温度的变化范围不应超过工艺上许可的范围。
②对中等热效应的反应,一般先考虑采用绝热操作,因此绝热反应器结构简单,经济,但应对收率、操作费用、反应器大小方面全盘衡量,最后才确定采用绝热或变温的方式。
若为液相反应,可采用具有夹套或者盘管的釜式反应器,以便控制在等温下操作。
③对热效应较大的反应,要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效地热交换。
④对极为快速的反应,一般考虑采用绝热操作,或者利用溶剂的蒸发来控制温度。
7、平推流与全混流是流体在反应器中流动的两种极端模型,二者各有何特点?并进行比
较。
答:所谓平推流,是指反应物料以一致的方向向前移动,在整个截面上各处的流速完全相同。
特点:所有物料颗粒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的相同的,不存在返混。
所谓全混流,是指刚进入反应器的新鲜物料与以存留在反应器中的物料能达到瞬间的完全混合。
特点:在整个反应器内各处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完全相同,且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与浓度,在这种情况下,返混达到最大程度。
8、简述单一反应选择反应器型式的一般原则,说明为什么?
答:依据过程经济性的原则选择反应器的型式及其操作方法,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是设备生产能力的大小,第二是产物的分布。
对单一反应来说,产物是确定的,没有产物分布的问题,因此选择反应器时候主要来考虑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即反应器的大小。
具体地说,一个单一反应,在选择反应器型式时,要考虑反应的级数和要求达到的转化率程度。
从生产能力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个单一反应,如果反应级数高,要求的转化率也高,这时候应优先选择平推流反应器。
如果一个反应允许的操作温度范围比较窄,而反应的热效应比较大,只能使用全混釜反应器时,可采用多釜串联操作,使反应器的性能较为接近于平推流反应器。
9、简述反应器设计任务?
答:反应器设计任务包括:反应器的选型、反应器结构设计及结构参数的确定、工艺参数的确定。
10、何为一维模型,何为二维模型,简述其特点。
答:一维模型:只考虑反应器中沿着气流方向的浓度差及温度差,忽略床层径向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
二维模型:计入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浓度差与温度差,同时考虑床层径向及轴向的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
11、什么是吸附?简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答:吸附是气体分子以一定的作用力在固体表面上富集的过程。
1、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的无因此方差=0.98该反应器可以视为(全混流)反
应器
2、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的主要方法有(脉冲示踪法)(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的分布,
需要借助(示踪剂),选择最主要的原则是(不与主流体发生反应)。
3、固体催化剂的相当直径的表示方法有(体积相当直径dv)(面积相当直径da)(比表面
积相当直径ds)
4、研究非均相催化反应的本证动力学,必须排除内、外扩散的影响,通过(增大反应气体
在催化床中的质量流率)可排除外影响,通过(减小颗粒的尺寸)可排除内扩散的影响。
5、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是指(不同时间进入反应器而定物料之间的混合),对于平行
反应,n主>n副,返混使主产物的选择率(下降)
6、Thiele模数是表征(内扩散影响)的重要参数,催化剂的有效系数是指(催化剂粒
子的实际反应速率)与(本证动力学速率)之比,球星催化剂颗粒内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和关系为(完全由决定),Thiele模数值的大小反应了(表面反应速率)与(内扩散速率)之比,催化剂颗粒直径(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愈大,内扩散的影响程度(越严重)。
7、当分子扩散的平均自由程大于催化剂微孔直径时,分子在微孔中的扩散为(克努森)扩
散,其扩散系数与压力(无关),与温度的关系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8、F(t)表示出口流体中停留时间(小于t的)物料所占的分率,E(t)dt表示同时进入系统
的流体中,停留时间(介于t和t+dt之间)的质点所占的分率。
9、气体分子在固体催化剂微孔中扩散的主要形式有(分子扩散)(克努森扩散),当(孔径
颇大,压力较高时)De=D AB.。
10、催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根据反应动力学可分为(拟均相)(非均相)两类,根据
催化床温度可分为(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根据流动状态可分为(理想流动模型)与(非理想流动模型)。
11、工业催化剂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活性好)(选择性高)(寿命长)
12、判断病态流动的依据有(停留时间分布密度曲线的形状)(实测平均停留时间与空
时设计的一致性)
13、化学反应过程是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学科,它是以(化学反应动力学)
(传递工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研究方法是(数学模型法)。
14、反应器设计任务包括(反应器的选型)(反应器结构设计及结构参数的确定)(工艺
参数的确定)
15、化学反应工程学一般以(相态)作为体系的一级划分,其实质是(按相同动力学归
为一类),以(反应器型式)作为体系的第二级划分,其实质是(数学模型法)。
16、从生产能力的角度出发选择简单反应器型式时,若(反应级数)高,要求的(转化
率)也高,应优先选择(平推流反应器),若只有全混釜,则可采用(多釜串联)。
17、在等温反应器中进行某均相平行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选择率下降,表面主反
应活化能(小于)副反应活化能。
18、在PFR中,停留时间大于平均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占全部粒子的(100%)
在CSTR中,停留时间大于平均停留时间的流体粒子占全部粒子的(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