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 岩气勘探开发 现状与实践
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

作者简介:李志荣,1965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现任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及综合管理工作。
地址:(61021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华阳大道1段1号。
电话:(028)85762286。
E -mail:lizhir _sc@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李志荣 邓小江 杨晓 巫芙蓉 刘定锦 张红 谭荣彪 周跃宗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李志荣等.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地震勘探新进展.天然气工业,2011,31(4):40-43.摘 要 我国目前对于页岩气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为此,在对四川盆地南部页岩层段地质、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思路及技术流程,取得了页岩气地震勘探的新进展。
采集方面,通过对激发接收参数的试验攻关,优选了技术性与经济性兼备的、合理的采集参数;处理方面,特别注重静校正、保真保幅及浅层信息保护等处理环节;解释方面,在分析页岩气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断层精细解释+埋深编制+优质页岩厚度预测等环节的工作,为该地区页岩气资源评价和开发目标区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南 页岩气 地震勘探 技术 进展 采集处理解释 技术攻关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04.009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特别是低碳、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扩大,页岩气成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页岩气进行了很多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地质成果[1]。
但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方面,虽国外取得了成功[2-4],而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如何利用地震资料对页岩气进行研究,目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思路与方法。
笔者旨在通过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的勘探实践,对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地质特征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摘要】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沙溪庙组是一个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本文通过对沙溪庙组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情况、勘探技术和方法、资源潜力评价以及未来开发前景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油气藏的优势和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
结合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以及展望,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沙溪庙组的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工作指明方向,促进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勘探技术、资源潜力评价、未来开发前景、发展建议、挑战与机遇、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油气需求的增加和传统油田逐渐衰退,对新的油气资源储量的开发和利用愈发迫切。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的侏罗系沙溪庙组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层,具有很高的勘探开发价值。
沙溪庙组地层厚度适中,岩性较好,具有较好的储集性和导流性,是一个理想的油气藏潜力区。
这一地层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当前油气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地质特征、油气藏分布情况以及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有望为我国油气资源的补充和开发提供新的动力,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远源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地区沙溪庙组地质特征及油气藏分布情况,探讨适用的勘探技术和方法,评估资源潜力,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该地区沙溪庙组油气藏的研究,可以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为我国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页岩气的勘探现状及发展建议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传统能源逐渐枯竭,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已经成为新的重点领域。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探进展缓慢,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展望未来,我国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拓展页岩气勘探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的产业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勘查开发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较大的地质储层,但勘查难度大、成本高。
在页岩气勘探方面,我国的技术仍需提高,尤其是在水力压裂技术、地质模拟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政策支持也不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才能刺激企业积极投入页岩气勘探中。
针对我国页岩气勘探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勘探效率和储量1.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开采效率。
建立完善的压裂流程和参数优化方法,提高水力压裂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地质模拟和预测技术研发,减少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
建立完善的页岩气构造模型,提高气藏预测的准确性。
3.推广新技术,如CO2注入增产技术,提高产量和采收率。
二、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对页岩气勘探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到页岩气勘探研究中。
2.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引入外部资金和技术,提高勘探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3.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紧密围绕国家的产业战略发展,建设健全垂直一体化、水平联动的渐进式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生态。
三、加强环保,合理开发资源1.加强环保措施,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噪音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治理,保持生态平衡,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
2.合理开发资源。
采用科学的采掘方案和盘活技术,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合理进行勘探开发,充分利用页岩气储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页岩气勘探仍需要在技术、政策、环保等方面加强。
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勘探开发与技术探讨

关键词 : 川南地区 ; 页岩气藏 ; 非常规资源 ; 裂缝型储层 ; 钻井 ; 开发 中图分类号 : TE 132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768X (2008) 03 - 0038 - 05
随着天然气勘探的发展 ,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 和开发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非常规天然气 (主要 包括致密储层气 、页岩气 、煤层气 、次生气 、水溶气 、 天然气水合物等 )储量丰富 ,潜力巨大 ,是未来勘探 开发的重要方向 [ 1 ]~[ 15 ] 。
·38·
开采工艺
钻 采 工 艺
DR ILL 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08年 5月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 页岩油气勘探

兴隆 1涪01页HF1 建页HF-
2
建111
建页HF1
陆相页岩气探井分布图
0 40 80 120 km
下
秦
苏
昌 都
三
江
龙 门 山
岭 大别
推
上
覆
威201(宁金带威H2石102、110(2H3H))成都宁地四川20彭焦1子3H页页F重庆H地扬F渝1- 页彭黔1页黔1页2江H河1子F 页隆 昭101-104 1
綦江 7353.16k
m
川东北-川东 焦石坝
鄂西渝东 5872.14km²
湘鄂西I 6790.98km²
湘鄂西II 6066.41km²
勘探领域Exploration Area
2、川东北勘探区域 (Northeast Sichuan )
(2)有利区 (Favorable Area)
① 大安寨(DaAnZai)
3、川东南勘探区域及周缘地区(Southeast Sichuan and surrounding areas)
(1)勘探区域(Exploration Area)
面积: 6.7×104Km2 层位: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Favorable Formation)
勘探领域Exploration Area
3、川东南勘探区域及周缘地区(Southeast Sichuan and surrounding areas) (2)有利区域 (Favorable Area)
YB9 2592.4m3 /d
元坝大安寨段页岩油气勘探成果图
勘探发现Exploration Discovery
1、元坝、涪陵、阆中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取得重大突破
(Breakthrough in Lacustrine of Yuanba,Fulin and Langzhong)
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勘探开发与技术探讨 ,唐嘉贵、吴月先、赵金洲、钟水清、周宗强、廖忠会、舒秋贵,钻采工

・3 8
采
工
艺
2 8 5 0 年 月
M ( Z 8 y ) a X
DRIL NG & P L 】 RODUC ON T CHNOL TI E OGY
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勘探开发与技术探讨
唐嘉贵‘ 先2赵金洲 , , 吴月 , ’钟水清 , 周宗强 , 廖忠 , ,, 3 ’, 会,舒秋贵6 4
度, 使原来 向上递减的含气浓度转变为向下递减。 欠压实带以下部分生成的页岩气在向下递减含气浓
微孔。因而比表面积大、 孔隙小, 结构复杂〔。孔 3 〕
隙还是页岩气初次运移的重要通道。氮气吸附法测 试表明有大量的微孔和中孔存在, 也有孔径大于 5 0
度的作用下, 向下伏地层中扩散运移, 抑制了下伏扩 散相天然气的向上运移, 使其在暗色页岩之下聚集。 这种抑制浓度封闭作用对于页岩气藏形成, 对于页 岩气藏之下的天然气藏的形成均是有利的。当孔隙
中图分类号:T 322 E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拓一 6X 2 8 0 一 3 0 〕 7 (0 ) 0 8一 8 3 5
随着天然气勘探的发展, 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 和开发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非常规天然气( 主要 包括致密储层气、 页岩气、 煤层气、 次生气、 水溶气、 天然气水合物等) 储量丰富, 潜力巨大, 是未来勘探
万方数据
第3 卷 第 3 1 期
Vo 3 . 1 l No 3
钻
采
工
艺
’ 9 .3 ・
DR L I G & P OD T ON I C I LN R UC I , HNO O E L GY
换, 引起片状豁土颗粒间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进而引 起电势变化, 导致双电层斥力发生变化, 原有力学平 衡被打破, 造成页岩内部膨胀而产生体积变形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四川盆地是一个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在中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川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地质条件及油气储藏分布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油气产地之一,包括巴中地区、遂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南充市等地,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川南部的泸州、宜宾、广安等地。
四川盆地的地质条件对于油气的形成和储存至关重要,其主要石油资源类型有古隆起油藏、断块油藏、生物质油气藏、致密油、页岩气。
古隆起油藏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包括内江-宜宾地区、北川地区、武胜地区等,其原油常为高芳烃和低硫低钠油。
断块油藏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原油常为高腐质烃和高硫氨基酸油。
生物质油气藏分布在向家坝地区和东南部的花溪地区,常为低成岩、低演化的原油。
至于致密油和页岩气,则主要分布在四川南部,包括宜宾、广安、遂宁等地,这些类型的油气储藏对于勘探开发技术和方法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勘探技术发展简述四川盆地的油田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其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划分困难和测试手段不完全等原因,一直难以实现高效的勘探开发。
然而随着地面物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地震勘探、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测井技术等的引入,四川盆地地下油气资源逐渐被揭示。
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检测地下地质构造及勘探对象层位的一种技术,在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利用波阻抗差异的反射、折射和衍射规律,确定藏层空间分布及其物性,从而达到探明油气储藏地质体系的目的。
此外,地震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油气储层散布分布、烃源岩分布和断层构造,对油气勘探的精度和成功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除了地震勘探,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中还涉及到了地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测井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些多维度的勘探技术应用,可以高效准确地揭示油气勘探中所需的层位、圈闭型式以及烃源岩等藏层蕴藏情况。
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现状与资源潜力评价

四川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勘探现状与资源潜力评价卞从胜;王红军;汪泽成;徐兆辉【摘要】The majority of discovered reserves is central Sichuan Basin, b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the reserves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high saturation of water in gas reservoir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ga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the evaluation to gas resource of Xujiahe formation is done, which points th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regions are Xu 2 and Xu 4 of Jinhua - Pengxi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and Xu 3 of Jiange in northwest of basin, where the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as well as fracture are developed well. High-production gas from lots of wells and discovered scale reserves show that these potential regions will become the important new fields in Xujiahe formation, Sichuan Basin.%川中地区是目前须家河组已发现的储量集中区,由于气源的不充分性导致气藏含水饱和度高,规模经济开发难度偏大.在成藏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评价认为须家河组下一步勘探潜力区主要分布在川中西部的金华—蓬溪地区须二和须四段,以及川西北部的剑阁—柘坝场地区须三段,这些区域气源灶发育,生气强度大,储层保持较好,且构造和裂缝发育,多口高产气井和规模储量的发现表明其成藏潜力巨大,将成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新领域.【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2(014)007【总页数】7页(P74-80)【关键词】大型化成藏;源内成藏;资源潜力;致密砂岩气;须家河组;四川盆地【作者】卞从胜;王红军;汪泽成;徐兆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TE31 前言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我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层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压裂
2118.92
41.45
连续产气24天,累产16.94万方,平 均日产0.75万方
18 37
(三)中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简介
184 50
184 55
184 60
184 65
89WD- D3
89WD- D2 89WD- D1 WX91- D4
WX91- D3
05WY31
威03
- 1250
威寒104
威寒8井
威阳17
32 75
05WY23
05WY22
05WY21 05WY20 05WY19 05WY18
05WY15
05WYXDJ
05W3Y61747 05WY16
1661 184 50
15291595 05WY152681284 55
1529
威16 184 60
184 65
威201-H1 井深2823.43m,水平段长 1079m
12 37
10、完成长宁-威远区块国家级页岩气先导试验区方案编制
长宁-威远区块国家级页岩气先 导试验区位于四川盆地蜀南地区, 分为长宁和威远两个区块,总面积 6567.5km2。
长宁区块面积4201.4 km2。 威远区块面积2366.1km2。
13 37
汇报提纲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简介 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分析 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威201-H1井施工曲线
20 37
累计生产44天,累计产气56.4万方
21 37
(四)努力做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1、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所遵循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
寒武系筇竹寺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两套海相页岩为主要目的层。 长宁、威远自主勘探开发区,富顺-永川区块与壳牌合作。
8 37
6、完成二维、三维地震勘探和老资料处理
二维地震(km)
三维地震(km2)
长宁
986.42
长宁
151.35
长宁西端
344.19
威远
104.61
合计
1330.61
合计
255.96
蜀南地区718条16391km二维地震老资料处理,控制面积 52550km2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 现状与实践
李鹭光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2011年9月25日
汇报提纲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简介 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分析 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1 37
1、四川盆地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区
“火井”是中国古代先民给天然气井的形象命名,史、志、书、赋,层出不穷。 公元前三世纪,蜀郡太守李冰曾在临邛(今邛崃)凿井汲卤,并利用天然气煮卤熬盐,距
5、废液处理
(1)钻井废液回注到采气枯竭井-阳78井
阳78井井深结构图
阳78井 付1井
回注层:茅口组
27 37
(2)压裂液返排处理 压裂液返排 回 注 到 威 28 井,长宁压 裂液回注到 付1井 正研究更有 效的用水模 式和压裂液 循环利用
28 37
汇报提纲
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历程简介 二、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分析 三、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展望
五科1
含角砾泥岩,气侵、后效井
涌,中测获气1.09万方/d
南充
广安
池1
S2h3611-3613.22m
利川
含云质生物灰岩,发生井涌
威64
资中 S1l 中途测试产气1980方/d
涪陵
乐山
威32
威4 威2 威寒8
东深1
重庆
来风
汉源
永川
隆32 阳63
临7
彭水
S1l完井射孔,酸化产气3500方/d
阳9 阳深2
净化能力30亿方 累计产气超过3000亿方, 2004年产量突破100亿方,
2006年实现油气当量千万吨跨越, 2009年天然气产 量超过150亿方, 天然气在川渝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16%左右
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10.6万亿 方,石油资源量11.35亿吨。中石油拥有 油气勘查、开采矿权131个,面积16.87 万平方千米;常规天然气资源量7.9万亿 方,石油资源量10.7亿吨。
5 37
5、综合地质研究选定两层三区为页岩气有利层区
(1)基础工作
踏勘实测川、渝、滇、黔4省市24 条剖面,采集样品800多块。
钻 探 地 质 浅 井 11 口 , 取 心 1509.2m ,麒麟 页浅1井深173 米,气喷高3~6米,持续10s。Leabharlann 6 37(2)综合研究
四川盆地及邻区龙马溪组厚度图
9 37
7、钻成中国第一口页岩气评价井-威201井,并压裂获气
威201井于2009年12月18日开钻,完钻井深2840m。 对目的层寒武系筇竹寺组和志留系龙马溪组压裂均 获气,这是我国第一次通过压裂获得页岩气。
陆续钻完宁201井、宁203井直井评价井,在志留系 龙马溪组压裂获气。
井号
层位
累积排 排液率 压力 产量 液量m3 % 系数 ×104m3
0.75-1.5
92天累产71.41 万方
10 37
8、钻成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并经压裂获气
威201-H1井于2011年1月10日开钻,4月15日完钻,井深2835.6米。7月2日完成分段 压裂并获气。这是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
11 37
9、进行了大量平行分析实验
2515个样品8401样次11个项目五个单位对比分析。
14 37
(一)威201井基本情况及压裂获气概况
志留系龙马溪组测井曲线
寒武系筇竹寺组测井曲线
15 37
威201井筇竹寺组加砂压裂施工曲线
威201井龙马溪组加砂压裂施工曲线
志留系龙马溪组连续产气270天,累产29.9821万方
16 37
(二)宁201井基本情况及压裂获气概况
2424-2427
2429-2431 2434-2436
3、水源
(1)直井宁201、宁203采用地表河水
井号 威201 宁201 宁203 威201—
H1 水源 地表水 (河流、 水库)
雨水
井水
拉水
分层 2 2 1 10
单层储水量 2600 2600 2600 2600
总储水量 5200 5200 2600 26000
可行性
视季节、地形而定,基本可行
气候影响大,不确定性高,且需修 水池蓄水 不确定性高,出水量需达到每小时 100方以上 费用高,直井压裂可行,水平井不 可行
泸州
道真
宜宾 太13
老深1
太15
0 40 80km
付深1
S2h 3054.5-3300m 4个层段, 粉砂岩、生物灰岩,井喷、井
比例尺
雷波
涌,测试产气约10万方/d
筠连
1966年钻探威5井。在筇竹寺组井深2797.4~2797.6m时, 放 空 0.2m , 强 烈 井 喷 高 15m ~ 22m , 测 试 日 产 天 然 气 2.46×104m3,气层压力29.17MPa,筇竹寺组41口井68个 层段见气显示。
净厚度(米)
91
107
76 69
39.7
井底温度(摄氏度) 93
54
168 171
65
威92 32
80
威寒103
- 1224 威04
32 80
05WY30 04WY01
威119 威阳40井
威64
威21
威201 威78 威12
+ 威40 威阳116井
威67
威威79 201- H1 威阳20井
威基井 威20
05WY15 3575
32 75 01595W8Y29
威42
威116
威65
威69
威22
备注
威 筇竹寺组 1085.8 201 龙马溪组 1099.6
55.5 1.009 1.08 51.07 0.901 0.3-1.7
宁 龙马溪组 660.8 30.9 2.03 1.1 201 龙马溪组 702.2 33.6 2.03 0.75
第一试油层 第二试油层
宁 203
龙马溪组
450.5
18.56
四川盆地及邻区筇竹寺组厚度图
威4井~五科1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对比图
乐山~南江寒武系筇竹寺组对比图
龙马溪组:盆内面积12万km2,中上扬 子均存在,厚100m~400m,最厚近 700m
筇竹寺组:分布全盆18万km2,中上扬子 均存在,厚100m~600m,周边地区700m 以上
7 37
(3)评层选区结果
29 37
1、与美国同类产气页岩相比,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具有开发前景
属性
Barnett
Marcellus
Eagle Ford
Haynesville
威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