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地理上册陆地和海洋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1节《大洲和大洋》课件(共42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大洲和大洋》课件(共42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三分海洋 七分海洋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1.“地球”or“水球”
思与学
人类是怎样通过航海认识世界的
人类探索发现世界的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航海探险史。
人们是怎样通过航海认识世界的?在地球表面,陆地被海洋隔绝,
海洋不仅面积广大,而且相互连通。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克
服了海洋的阻隔后,海洋便成为认识世界的通道。15世纪以后,勇
陆地主要集 中在北半球
海洋面 积大于 陆地面 积
2.海陆分布不均
(2)东西半球看海陆
海陆分布 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 中在东半球
海洋面 积大于 陆地面 积
2.海陆分布不均
(3)水陆半球看海陆
海陆分布 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 中在陆半球
海洋面 积大于 陆地面 积
2.海陆分布不均
海陆分布 很不均匀
无论我们怎样划 分半球,地球的 任何一个半球的 海洋面积都大于 陆地面积。
2.明确洲界线
思考:
不同的大洲之间,一般以 什么作为分界线?
一般以天然界线,如山脉、 河流、湖泊和海峡为界; 有的以人工开凿的运河为 界。
2.明确洲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2.明确洲界线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2.明确洲界线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敢的航海家们从已知的陆地出发,跨越广阔的海洋,去探索未知的
世界。在此过程中,人们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的整体
面貌。
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如郑和、哥伦布、
麦哲伦,他们为人类认识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海陆分布不均
(1)南北半球看海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 呢?还是有科学根据?
提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⑴各相邻大陆的边缘大致吻合。 ⑵调查发现,各相邻大陆,特别是大西洋 两岸的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相吻合。 ⑶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 缓慢地变化着。
三、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 基础上提出的。
哥伦布(1451?~1506)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新航路的开辟
看图思考: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地球表面的海陆面 积比例: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图东 西 半 160°E 球 海 陆 分 布
20°W
160°E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 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西 半球。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 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 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 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 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 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 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 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 严密的论证呢?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自然因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上升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考你?连连线: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地壳的变动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 部分几乎吻合。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世界陆地和海洋PPT

初中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世界陆地和海洋PPT

B.港阔水深避风
C.地理位置优越
D.地形平坦开阔
4.我国商品运达该港口,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麦哲伦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三 陆地
1.概况 群岛 半岛 大陆 大洲 岛屿
三 陆地
1.概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或湖泊的部分,一面与
亚洲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大;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下
游。
非洲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小; 东部有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 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
欧洲
平原面积广大;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冰川地貌广布。
北美洲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分布; 大陆北部冰川广布。
二 海洋
3.海峡
土耳其海峡 大洲:亚洲和欧洲 位置:黑海→地中海之间(博斯普鲁斯海峡、
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总称) 。 国家:土耳其 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 重要性: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表层洋流:黑海→地中海
二 海洋
3.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大洲:非洲和欧洲 位置: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
南美洲 西部为南北纵列的安第斯山脉;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洲 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
南极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大陆冰川广布。
三 陆地
3.岛屿
E F G
D
K H
A J B C
LH
三 陆地
3.岛屿
马来群岛 大洲:亚洲 位置:东南亚,主要包括苏门答腊岛、爪
大陆架 大陆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共21张PPT)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
站在北京向西看, 亚欧两洲连成片。 东南方是大洋洲, 非洲大陆在西南。 站在北京往东看, 南北美洲在彼岸。 南极位置最特殊, 位于地球最南端。
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四大洋大小和深度比较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例证
地震、火山是人们直接感觉到的地壳运动。 资料证明,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 度上升。 东非大裂谷在不断地扩张,将形成新的海洋。 我国渤海的海底发现了长约7千米的海河古河道等。 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古森林的遗迹。 荷兰、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和澳门的填海造陆。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东非裂谷带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 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 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北部后分为东、西两支。 在1 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陷落带。 有人认为,这里是板块分离的地方,即非洲东部正好处于地幔 物质上升流动强烈地带。在这种强烈作用下,东非地壳抬升形 成东非高原,且地壳脆弱部分张裂、陷落形成裂谷带。张裂的 平均速度为每年2—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在持续不断地 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
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有填海造陆的传统, 并且全国1/3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但需要说明的 是,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只是局部和小规模的,并且人 类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
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证据
(1)根据测量,大西洋在扩张,太平洋在收缩。 (2)南极大陆白雪皑皑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3)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 美洲大陆之间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 (4)地中海在收缩,红海在扩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
海陆对比 海陆分布不均
大洲和 大洋
主要概念:大陆、岛屿、半岛
大洲 名称
分界线 主要概念:洋、海、海峡 大洋 名称
拓展延伸 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位于太平洋西部海底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 是世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正在裂开的洋——大西洋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形 状略像“S”形。
亚洲大陆与欧洲 大陆是一个整体,合 称为_亚__欧__大__陆__。
亚洲的西南部与 非洲的东北端也是相 连的。_苏__伊__士__运__河_开 通以后,运河成为亚 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北美洲
南美洲
美洲大陆的中间部分非常狭窄,人们在这里开 凿了巴__拿__马__运河,它也就成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 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_西__半球。
3. 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 称、位置、轮廓、分布特征,了解大洲分 界线及其位置。
地球?水球?
图2.1世界海陆分布
从地球仪或地球卫星 照片上可以看出,地球表 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 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 本面貌特征。
根据计算,地球表面_7_1_%_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_2_9_%_。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__分__是海洋, _三_分__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 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 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小小的陆块。
“鱼龙”化石被发现于喜马拉雅山脉海 拔4800米处,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 何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呢?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目标导航
1. 认识海陆变迁的原因,并能列举海陆变迁的实例。 2. 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课件(共7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课件(共78张PPT)

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 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南美洲、北美洲
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和欧洲 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南极洲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把地 中海东的地方称“亚细亚”,是“东方日出之地” 。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是 “西方日落之地”
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 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基本概念
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轮廓和分布特征,能准确、规范地填图
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产 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 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
●陆地和海洋各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北极和南极周围分布的是陆地还是海 洋?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是“阳光 灼热的大陆”。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 利哥的名字命名。它又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是“大洋中的陆地”的意思。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
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亚洲和大洋洲分界线
C

③A
5.图中字母代表的地 理事物名称是:
A ___苏__伊__士__运河; B___乌__拉__尔__山脉; C__大__高__加__索_山脉: D___乌__拉__尔__河; E___土__耳__其__海峡。
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冰洋
北美洲
欧洲 亚 洲



大非
平 ①南 西

美 洲
名言欣赏: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大洋和大洲 课件(共43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大洋和大洲 课件(共43张PPT)
第九页,共43页。
欧洲概况:
第十页,共43页。
非洲概况: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是“阳光灼热的大陆”。
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洲。非洲矿物资源丰 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被称为地球伤疤的东非大裂谷就位于非洲,
它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
第十一页,共43页。
非洲
南美洲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七大洲面积大小比较: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找一找:各大洲的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4)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太平洋概况
深度和水量最大。太
平洋西部海底的马里亚 纳海沟深达11034米, 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
大洋中岛屿的数量最
多。
面积最大。差不多是 其他三个大洋的总和, 比地球上所有的陆地总 面积还大。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大西洋概况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经度在60ºW和0º之间。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 形。
(4)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6)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第三十页,共43页。
四大洋的位置
第三十一页,共43页。
四大洋的大小比较:
单位:平方千米
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土耳其海峡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人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课件人教版

B
C
欧洲
大洋洲
三、关于P区域所在大洲的说法
正确的是:( B )
A、P区域位于欧洲 B、P区域位于非洲 C、P区域位于南美洲 D、P区域位于北美洲
大 洲 分 界 线 ①亚欧分界线:乌_拉_尔_山、乌_拉_尔_河、_里海、_大
高_加_索_山、黑_海、土_耳_其_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

————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例一: 欧 洲
北美洲
亚洲
非洲
例二:_亚__洲
大洋 洲
__北_美_洲
大_洋___洲
太平洋
_南_极__洲
__南_美_洲
运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12
条 纬线:赤道——0°

南北回归线——23.5°S;23.5°N

南北极圈——66.5°S;66.5°N

30°N
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2)现代测

亚欧板块
洲 板

非 洲
太平洋板块
板 块
印度洋板块
量表明,地中 海的面积在不 断缩小。
两条巨大山系: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南极洲板块
判断下列地点中多火山、地震现象的 是谁?请用板块学说解释原因。

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20°W
线
120°E、90°W
一、分别填写出穿过下列大洲的重要经纬线的度数

23.5°N
90°W 66.5°N

23.5°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