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6.2 东北三省导学案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说课(共17张PPT)(共17张PPT)

展示景观, 激发兴趣。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第一部分: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点、难(含创新整合点)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 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 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 特征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分析跨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第一 节,具有示范性作用。
第三部分: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下人教版6.2《“白山黑水”-东北 三省》 说课(共 17张PP T)(共1 7张PPT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代表了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林海雪原”则形容东北地区气候寒冷、茫茫雪原、原始森林密布的环境特点。
东北地区不仅有“白山黑水”、“林海雪原"的称呼,还有“北大仓"、“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的别称。
本节的内容设计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次总结性的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
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东北三省工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国家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
【教学重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教学难点】自然条件对工农业发展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共29张PPT)

2.粮食作物: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 、水稻等。
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 模的机械化耕作;
•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 生长。
1、 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叙述错误的是( A )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平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探究活动二】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东北的山脉
山 环
【探究活动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黑中俄两国的界河
龙
东北的河流
江
水 绕
辽河
中朝两国界河
【探究活动一】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分析: 东北三省气候冷
气候
对
农
业
矿产资源
发
森林资源
展 的
影
响
交通
原因
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形成的五种类型的重工业 基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 节--白 山黑水 ——东 北三省 》 (共29张PPT)
10.东北主要的农作物是( D )
A. 春小麦、棉花 B. 冬小麦、玉米、 C. 冬小麦、水稻 D. 春小麦、大豆
11.“北大荒”主要指的是( B )
A.华北平原 C.辽河平原
B.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流:东部 鸭绿江 和 图们江 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
部的 黑龙江
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探究活动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位于中国的 东北部
(2)范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两课时)(共33张PPT)

中温带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冬
9
季
寒
冷
漫
长
8
,
夏
季
温
8
暖
短
5
促
。
6
东北平原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东北三省黑、吉、辽
三江平原
3、地形:山地+平原 东北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 冷湿
4、土壤:黑土地——东北平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人口分布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 ”东北 三省( 两课时 ) (共33张PPT)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3.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雪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东北代表性图片(背景音乐:大东北)。
教师:你能说出图片当中描绘的大东北的样子吗?想进一步了解那里的自然地理概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书写板书)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你还记得吗?学生:根据提问回答。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考查学生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新课教学活动一:航拍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图及东北三省经纬网地图。
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白山黑水”一一东北三省(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我要掌握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
O
2、我要学会分析东北三省冷湿气候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当堂检测】:(学为我用,达标快斥)
基础闯关】------- 水滴石穿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有哪些?
2、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
3、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6. 14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
2.阅读图6. 14,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
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学案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学案3 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她给人们的印象是长冬严寒,冰雪世界,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她,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自主学习1:】一、自然环境:读教材14页图6.11 在右图中填出如下地理事物的名称1.地形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2.地形以和为主。
3.河流: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中朝两国的界河:鸭绿江、图们江以及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4.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5.气候:阅读课本15---19页文字、图片、知识归纳(1)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
(2)特征:。
(3) 原因:、。
【合作探究1:】教材16页活动2比较:漠河与长春、延吉与长春的积雪厚度并分析原因。
(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的远近三方面分析)。
【自主学习2:】二、农业:1.农业部门及农作物:在千里沃野的东北平原主要发展(农业部门),种植的农作物有:、、、。
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主要发展(农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结合19页活动3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主学习3:】三、工业1.发展工业的条件一:东北三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对照22活动3找出长春、伊春、大连各自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工业部门与矿产分布有何关系。
3.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为主导,包括、、、等工业部门比较完整的体系。
4.21页活动一说明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条件二:。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有:、、等。
【合作探究2:】教材21页活动二讨论:据铁路线与矿产地分布的关系,分析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请做好记录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第2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3) .doc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学习目标1. 能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出本区主要平原和山地,会描述本区的地形特征。
2. 能利用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本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 学会运用资料比较本区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4. 能根据工业分布图说出工业分布特点,根据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工业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情况和工业情况教学难点区域内地理差异比较,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前的复习提问,引出新课(教学目标的展示阶段)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的地图,了解本区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河流、气候)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来分析)(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
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合作探究1】(P16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东北雪期由南向北增加2.延吉58㎝>长春22㎝漠河53㎝>长春22㎝3.东北传统民居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房顶坡度大:东北降雪多,可有效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的积存墙体厚、窗户小:东北冬季气温低,有利保暖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自学导航2】1.学生自读课本17页的内容,了解标题中的“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2.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东北三省
第一课时冷湿的自然环境及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3. 了解东北的工业发展条件及工业发展历程。
学习重点:1.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3.东北的工业发展条件
学习重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及工业发展影响。
课前预习
预习自测
1.范围:包括、、,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为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
倚。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
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江和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
(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6.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密切相关。
这里纬较,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
生。
(2)有利条件:地势,土壤,适宜大规模的耕作;气
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盛产、、、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8. 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1、读课本12页图,探究东北地区冷湿的气候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原因是 __ 。
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__ 。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原因是。
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 _毫米,为什么降水多?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
由于纬度,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
的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季,冬
季降雪较多
2.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
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当堂检测
1.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于秋季
2.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 :雨热同期
3.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4.读图分析。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
称:
A为,B的简称是,C
为。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 ;
E ;河流F为,它是
两国的界河。
3、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此地作
物制为,盛
产、、
、等。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及填图册相应习题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二节东北三省
第二课时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学习目标
1.认识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3. 了解东北的工业发展条件及工业发展历程。
学习重点: 1.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4.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5.东北的工业发展条件
学习难点:自然条件对农业及工业发展影响。
课前预习
预习自测
1.____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工业发展条件:东北三省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
3.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导,包括__________、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善的__________体系。
4.20世纪90年代,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引导,认真阅读教材并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包括文字与任何图片),完成课本相关活动,并独立完成导学案。
2.将预习时有疑问的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随时记录在导学案【我的疑问】区,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并按要求积极互动,积极思考,展示规范,点评到位,大胆质疑。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1、读课本15页图,
1).找到哈尔滨、长春、沈阳,说出他们位于那条铁路沿线。
2)找到大庆、鞍山,说出他们主要矿产。
3、指出东北山省主要的工业基地,并找出主要的工业城市。
2.阅读东北三省开发历程,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问题。
当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形成产业是()
A.钢铁、机械
B.石油、化工
C.煤炭、电力
D.轻纺、电子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工业城市:A 、是省的行政中心;
B 、是省的行政中心,主要的工业部门,是全国著名的汽车城。
C 、是省的行政中心,主要的工业部门:。
D 、主要的工业部门:。
(2).A ----D是全国有名的线铁路,交通便利。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完成练习册及填图册相应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