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护理优势 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浅谈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效用

浅谈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效用摘要随着社区护理的发展,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效用以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助益,可以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身体疼痛等。
同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社区护理是一种为满足老年人、残疾人、患病病人等群体的居家生活需求,实施在家护理、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服务的护理形式。
随着社区护理的不断普及,中医护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运用。
中医护理是一种强调人的整体、注重辨证施治和保健的护理方式。
具体来说,中医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精神护理、饮食调理、气功、按摩推拿、针灸等各种方法,可以在疾病预防、保健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及环境设计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第一步就是选址及环境设计,选址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通风情况、散热条件、照明和隐私等因素。
同时,在环境设计方面,需要根据中医养生原理进行设计,包括良好的采光、氧气充足、空气清新、设施设备配备齐全等。
2. 营养调理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另一个应用是营养调理。
中医注重饮食的五味调和和食物的药膳疗法,通过饮食调理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保持身体健康。
在社区护理中,中医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采用中药煮食或食补。
3. 针灸按摩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针灸按摩,是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及保健技术。
针灸按摩可以改良人体气血循环,通经活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
在社区护理中,针灸按摩可以用于缓解各种疾病的症状如疼痛、痉挛等以及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效用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效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促进身体健康中医护理运用中药、针灸等技术,促进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
如何在社区护理中发挥中医护理的效用

如何在社区护理中发挥中医护理的效用发表时间:2017-04-11T17:31:26.4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寇宗艳[导读]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
摘要:当前,我国社区服务已经成为健康理念从根源发展的基地,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真正的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务求,就要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利用中医护理其简单、便捷、高效和其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很好地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意义社区是中医医疗服务的传统舞台,是中医药学形成与发展的土壤。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政策文件中,已明确提出中医进社区的指示。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由此可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于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给予很大的支持。
中医药进入社区,是由中医药具有的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决定的,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一、中医护理渊源和发展前景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
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
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的优势分析

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的优势分析发表时间:2015-07-13T14:28:10.78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任孝举[导读] 独特的技术操作优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效果。
任孝举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7700【摘要】中医护理以其速效、显效和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很好地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的优势,可行性分析等等。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医院;优势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31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但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长,全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因病死亡总数的80%以上。
解决如此严峻的健康问题迫在眉睫,为此,卫生部门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及时应用中医、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的适合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利地发挥中医的独特以及强大的优点”的建议,中医护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把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辩证地结合,各施所长;如何在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背景下,发展真正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应对严峻的健康问题,是卫生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中医护理的优势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体系中的一大分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都突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
发展至今,一些中医护理理念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正普遍开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生活,便于被社区居民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理论优势(1)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中医整体观,整体观主张人体自身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界构成相互制约、协调统一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以及人体内部五脏六腑达到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反之则患病。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效用

中 医护理在社 区护理 中的效用
王 丽香
( 河北 省 承 德 市滦 平 县 虎 什 哈 中心卫 生院 ,滦 平 0 6 8 2 5 6 )
摘 要:目的
第 2 0 1 1 3 卷 年 第 1 2 1 月 期 ・ 总 上 第 半 1 7 月 3 期 刊
探 讨中医护理在社 区护理 中的应 用效果 ,为社 区居 民提供 更优质 的社 区护理。方法 选取 5 3例社 区居 民作为研 究对
好的护理计划给予患者悉心照顾 与贴心服务;中医药及诊
3 讨 论
疗技术护理 ,即护理人员采用健康教育和知识宣讲等方式 向社区居 民普及医药知识 ,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中 医饮食保养 ,即指导居民合理健康饮食以达到预防和治疗 疾病 的目的;中医保健运动 ,即引导居民健身 以增强体质
和预防疾病 ;中医七情疏导护理 ,即对居民的消极情 绪进
中医护理建立在中医理念基础之上 ,中医整体观是其 主要指导思想 。社 区护理是社 区卫生服务 的重要组 成部 分 ,其主要 目标是启发并培养公众 的健康意实施中医护理前后护理指标水平 比较
实施 中医护
理后 社 区居 民的疾 病 发 生 率 和 居 民 对 社 区护 理 人 员 的满
行科学疏导 ,教会其使用多种方法克制不 良情绪的蔓延 。 1 . 3 观察指标
理质量 。
观察指标如下 :实施 中医护理前后社 区
居 民疾病发生率 、居 民对 社 区护理 人员 的满 意程度和护 1 . 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学处理 ,采
理方面 。相比之 下 ,中医护理对健康 人群 的服务 功能则 以预防保健为主 ;中医护理对很 多疾病 的治疗都 有着不
象 ,对 其 施 以 中 医护理 , 比较 实施 中 医护 理 前 后 社 区居 民疾 病 发 生 率 、居 民对 社 区护 理 人 员 的 满 意程 度 和护 理 质 量 。结 果 实施 中 医 护 理后 社 区 居 民 的 疾病 发 生 率和 居 民 对社 区护 理 人 员 的满 意 程 度 分 别 为 5 7 %和 9 8 . 5 % , 即相 比 于 实施 中 医 护 理 前 , 实施 中 医护 理 后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广饶县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综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增强护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优质护理服务做到了明确新理念、建立新标准、规范新流程、构建新模式,大大提高了以中医为特色的整体护理水平,树立了中医护理服务的品牌形象,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赢得了患者及社会的高度评价,2010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始终名列全市前茅。
现将我院近年来的中医护理工作汇报如下:一、创新护理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护理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涉及面广,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我院始终将中医优质护理工作列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促进中医护理工作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1、实施垂直管理,优化管理模式。
科学构建管理网络,推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垂直管理模式,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网络组织管理体系,规范了每层级的责、权、利,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能,护理管理目标明确,逐步实现了我院护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使护理系统得到最优的运转。
2、完善护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
制定完善了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各项护理工作流程、临床护理应急预案。
结合医院实际,编印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常规》以及《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护理职责制度汇编》,真正做到了管理有章法、岗位有要求、诊疗有规范、操作有标准。
3、开展质量评价,提升管理内涵。
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加强护理质量的日常考核。
由护理部、各科护士长组成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11个小组,分别明确质控督导的职责和任务。
护士长夜查房制度,做到每天一重点,发现问题,限时整改。
护理部每季编发一期护理质控简报,定期召开护理质控与持续改进情况分析会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分析点评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典型案例,促进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中医-发挥中医药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

发挥中医药在护理工作中的优势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大力扶植中医药事业和中医护理学发展的政策,推动中医护理的持续发展。
十一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十二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和十三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分别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从“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到“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面作用”,不断明确中医护理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促进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科研全面发展。
建立中医护理理论体系1958年,江苏科技出版社首先出版了《中医护理学》,填补了我国中医护理著作的空白。
此后50年间,全国各地中医护理专家从中医理论、技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相继出版了中医护理相关专业书籍,如全国统编教材《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三基”知识问答》以及《中医用药护理指南》《临床常见病辨证施护》《常见病症中医护理健康教育》等,逐步建立了中医护理理论基本框架。
完善中医护理行业规范行业政策引导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涵盖管理体系与职责、人员管理、临床护理实施、质量评价等四方面内容,首次从管理层面对中医护理提出要求,并明确指出医院应从行政管理上为中医护理特色发挥提供技术、设备、人力等保障。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中医护理重点专科的内涵建设,积极推广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围绕临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提高护理效果为核心,拓展应用领域,促进中医护理创新和学术进步。
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优势摘要】中医护理的身体调理、饮食保养、保健运动、七情疏导护理等方法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医疗的内容,同时将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与社区医疗相结合,对于帮助社区人群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服务【中图分类号】R8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921-01中医护理建立在中医理念基础之上,中医整体观是其主要指导思想。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启发并培养公众的健康意识;协助公众尽早发现疾病及接受正确治疗;倡导及督促公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
中医护理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一大分支,以中医理念为其理论基础,中医整体观是中医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主张人体自身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人与自然界构成相互制约、协调统一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以及人体内部五脏六腑达到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反之则患病。
据此,护理工作要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患者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
中医护理依靠广博的中医理论知识,它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并且实用的中医护理健康知识,是将中医学融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途[3]。
1 中医护理参与社区护理服务意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在服务场所与内容方面,更是缺乏系统、完善的体制和机构[4]。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5],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在理论、知识及技能等各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
特别是一些具有中医特色的保健运动正在人民大众中普遍开展,例如太极拳、气功、打坐等等[6]。
社区医疗服务中应体现中医护理特色

护理方法。针灸 、 拿 、 推 按摩 、 拔罐 、 刮痧 、 中药贴敷 、 熏洗 、 药 浴等, 均属 于中医护理 技术 , 通过 对人 体 体表 的刺 激进 行整
体 调节 , 具有疏通经 络、 温经散 寒、 风除湿 、 祛 行气 活血 、 消肿
四肢 、 百髓连为一体 , 构成 人体的各个 组成 部分 , 在结 构上不
一
、
中医护理独具 的特色及优 势是西 医护理所 无法替代
的
我 国医疗卫生 的水平 目前 已经达 到发 展 中国家 的较 高 水平 , 但是 “ 看病难 、 看病贵” 却成 了百姓 最突 出社会 问题 , 也 是医疗卫生行业急需 解决 的 问题。《 中医药 事业 发展 “ 十一
三因制宜 ( 因人 、 因时、 因地制宜 ) 穿于护 理实践 中 , 贯 根据 病
匡堂剑堑
墨 生
箜 鲞筮 塑
! 望
n a
望 r 08V 1 o3 尘e 20 ,o 5N .3 _ .
.0 13.
・
卫 生 管 理
・
社 区 医疗 服 务 中应 体 现 中医 护 理 特 色
王 佳琳
社 区护理是社 区卫生 服务 的一个 重要组 成部分 , 为适 是 中医学养生保 健 历史 源远 流长 、 系完 善 , 体 是研 究增 强 体质 、 预防疾病 , 以达 到延 年益 寿 、 尽终 天年 的理 论 和方法 。
应公众 的健康需求 , 在护理实践过程 中逐 步形成 的一 门应 用
性科学 , 它强调 了促 进健康 、 防疾病 、 预 自我保健及 全社会 的 共同参与 , 具有 良好 的社 会效益 和经济效 益 。构建 顺应我 国 国情 、 满足社 区健康 需求 和突出具有 中医特 色 的社 区护理 服 务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 的关键环节 … 。 中医护理 的特色与 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做好社区护理工作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既是一间中医院,同时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除了要做好一般西医护理工作,还应该突出和发挥我院中医药护理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低成本的社区卫生服务。
1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1.1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社区护理的整体观一脉相承
社区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心理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这与中医护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一脉相承。
中医护理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心身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论与实践之中
1.2中医护理的预防观与社区护理的预防观不谋而合
社区护理将疾病预防作为要务之一,这与中医护理的“治
未病”的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
1.3中医护理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中医护理来源于民间,根植于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其特有的饮食文化、养生保健及简、便、验、廉等特点更容易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应用较多的疗法有:针刺疗法、灸法、拔罐疗法、刮痞疗法、中药外敷、成人的推法、拿法、小儿捏脊疗法、中药药熨法、中药熏洗法、蜡疗法、泥疗法、中药药浴或中药擦浴降温、中药漱口等。
这些疗法操作简单,设备要求不高,取材容易,对病人的损伤少,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
社区人群对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中医护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背景下,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如何发挥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优势
2.1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医医院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护士应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中
医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生活起居、饮食、用药、情志、专科护理等五方面服务。
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3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
中医临床护理应符合患者疾病证型的护理要求,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中医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普通膳食、治疗膳食护理和饮食健康养生指导,提供外用、内服药护理,中药煎服指导,药食作用及反应护理和情绪调整、心理调护以及疾病护理、症状(体征)护理等。
目前绝大部分中医院的护士,主要还是来自于西医护理专业,因此,要在中医医院护理工作中或在社区护理中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大批接受过良好培训的懂中医护理的人才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市越秀区已经走在前面,在中医医院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的教育培训。
2.2中医护理操作在社区中的应用
2.2.1养生保健及简易疗法
养生是中国古代用于保健的专用词,指保养生命之意。
历代医家在几千年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护理经验和技能,因其护理方法简便易学、直观安全、效果显著,更适合在社区普及推广。
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按摩、刮痧、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耳穴埋籽、脐疗、中药离子透入等在社区慢病居家护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按摩法,因其简便易行,备受社区居民的
喜爱。
但在实际工作中,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技术主要由中医医生操作,中医护士很少应用。
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由护士按照医嘱实施。
包括饮食、体育、气功、按摩、调畅情志等。
此外,中医护理操作由于取材容易、简单,在社区应用较为普遍。
如香烟可临时代替艾条(用于寒证痛经);发夹用于穴位按压(止痛);石头加热热熨代替药熨(局部肿痛);泥疗代替蜡疗(关节痛);酒杯或水杯代替火罐进行拔罐(急性腹泻);刮疹、拍痞、拧疹、开天门等简单疗法对一些脑力工作者有保健作用,对感冒初期有治疗作用
2.2.2病后康复的中医护理
在社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残疾人等。
常见的有术后病人、脑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瘫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残疾者。
中医药膳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针灸、按摩等护理技术在防止压疮、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病人的营养、畸形和残障病人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等方面应用广泛,使向病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