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五 2 语法垫基 懂一点语法知识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含修辞)课案2句式的仿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句式的仿用1.寓理于物指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表现手法。
请仿照下面示例,选取恰当的物象,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符合寓理于物的特点,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帆船,因为懂得借力,所以能够扬帆起航;可是一味的借力,又让它在风平浪静时寸步难行。
解析:要突出物象特征,从正反两面来看事物,建立事物之间合理的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
答案:(示例一)风筝,因为有所牵挂,所以不会迷失方向;可是过多的牵挂,又让它在线的羁绊下难以飞向远方。
(示例二)麦穗,因为知道谦虚,所以能够垂下高贵的头颅;可是过分的谦虚,又让它难以承受生命的重压。
2.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演绎逻辑,句式基本一致,文意清楚。
例句: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你既然是一个青年,难道就不应积极进取力争上游?解析:本题先理解“演绎法”的定义,结合例句内容分析,“普遍性结论”内容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个别性结论”,一个青年,应积极进取力争上游。
例句句式为“……你既然……难道就……”。
仿照例句,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
答案:(示例一)俗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
你既然要出门创业,难道就不应未雨绸缪以防万一?(示例二)有道是,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你既然自知弱小,难道就不应发愤努力做强做大?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安之若素亡羊补牢解析:本题实际是要求用组合句子的形式完成仿写。
从所给例句来看,内容上表现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句式上,先用了两个四字短语,然后用句子进一步解释前面的四字短语,最后用“道出了……的真谛”的形式进行总结。
仿写时,可先将相关的内容划分为一组,然后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即可。
2021届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五考点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考法1 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9[2016山东,14(1),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主要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三句,着重写了“朔风”陡至之后,作者看到的漫天风雪的情形,作者将风雪拟人化,用“豪”字表现风雪的猛烈,用“鏖战”表现风雪的雄劲,用“缴缠”表现风雪的桀骜。
这三句运用排比,增强气势,逐步加深对环境的烘托作用。
漫天风雪,难分难解,景象开阔,风格豪迈。
方法点拨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几个要点1.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
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分为三类:①描绘组,如比喻、比拟、夸张等;②布置组,如排比、对偶、顶真等;③表达组,如反问、双关、反复等。
这些修辞手法在语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考生必须掌握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2.了解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因为在具体的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独特作用,或者运用修辞手法产生的表达效果,一定是该修辞手法一般作用的某一个方面。
3.根据题目,具体分析。
如果是鉴赏修辞手法的运用,不能仅仅指出“是什么修辞手法”,必须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其在内容或表达情感上的效果。
4.注意修辞手法的“套用”现象。
如有的诗歌句子中既有比喻又有夸张,布置组的修辞手法和描绘组的修辞手法出现在同一句子中等。
如【典例9】中的语句就包含两种修辞手法。
答题思路鉴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设问方式】①这首诗(词)运用了哪种(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词)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某一诗(词)句进行赏析。
【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
古代诗歌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等,而诗(词)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含答案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含答案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冰,水为.之圣人之所以为.圣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句读之不知.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及,比得上”。
A 项又,再/恢复。
B 项凝结/成为。
C 项同“智”,见识/知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⑤曰师曰弟子云者..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⑧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④⑦⑧B .②③⑤⑥⑧C .①③④⑥⑧D .②④⑥⑦⑧答案 C解析 ①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
③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④古义:托身,藏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⑥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⑧古义:从,跟从;而,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A 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向下。
B 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D 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PPT精品课件

张颐武说:“对文体提出不同限定,实际是对考生的实际运用 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他表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应适应各种文 体要求,这也是为之后的论文和公文写作打基础。
一号等等。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1.社会关切 多地命题涉疫情、人生感悟、历史、国际关系、科技同为
热点。 11道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与疫情相关。疫情所引发的全社
会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职业情怀 等各方面的思考,均体现在命题中。
同时,今年不少题目考查内容不局限于材料事实本身,而是 重在考查思维方式。如全国Ⅰ卷的“历史人物评说”,“面对后人 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设置议题,要求考生参照现实,以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思考问题。”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 学判断的形式把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揭示 出①来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 结两合种的形特式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 其1.演种化概的念过+是程+为种研差究(对突象出,特④征探或寻本这质些属现性象)产+属生概、念形成 及2.其种演差化(背突后出的特原征因或和本规质律属。性)+属概念+叫+种概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

课时10语言连贯之语句补写——精读语段,精确推导课堂讲义复习任务能够根据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保证语言的连贯。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设题形式命题特点2021全国甲、乙和新高考Ⅰ、Ⅱ采用主观题形式,与其他考点如概括、句式变换等一同考查(1)语段:①以说明性为主,兼顾议论性。
②内部层次性、逻辑性强:上下句之间、首尾句之间均有一定的逻辑照应,语意紧密。
③由4~5个句子组成。
(2)句子:①要补写的是三个句子;②类型有领起句、展开句、过渡句、总结句,中间句或展开句居多。
(3)答案:①简练,每句一般不超过15个字。
②答案中的关键词(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多在语段前后句中出现过。
(4)趋势:高考命题综合化的要求,会把它与其他考点放在语段中一起考查,且语段由原先一个大语段增至由2~3段组成的更大语段。
2019—2020全国Ⅰ、Ⅱ、Ⅲ采用主观题形式单独考查知识图要活动一精读语段,把握意脉(补写第一步)解答语句补写题,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是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第二步是推导句子——明位置,看联系,抓暗示,推导出要补写句子的表达内容和形式;第三步是检查验证——代入检验,以求连贯。
其中第二步是最核心的工作。
第一步:阅读语段——确定中心,理清脉络(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
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
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1高考体验练习[浙江专用苏教版]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1高考体验练习[浙江专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bac7515022aaea998f0f92.png)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历览前贤国与家,披文入情悟精华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试题的结构,先从“实词和虚词”这两个考点入手,这两个考点既是浙江高考的热点,也是文言文翻译题评分时的采分点,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然后,重点突破“概括分析”和“翻译”两大考点,这两个考点是热点,也是难点,所以重点突破。
最后,再突破“断句”,这个考点考查的是考生的句读技巧和积累,因是主观型断句,故难度较大。
为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特地开设“阅读技法”,了解“传记”阅读的相关知识,还增加了“文化常识”的储备,以弥补考生文言阅读的短板。
这样安排,应该会让文言文这一考点成为高考成绩的增分点。
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贞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③。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幹、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五信息类阅读命题2对比探究作业课件

命题预测
宏观来看,今天的自然文学有其特有的思想针对性和文化针对性,不是过去农耕文学或农村题材文学的延续。 新的自然文学应该进一步思索人与自然的新型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不应该失去其主体性,同时又能够与 自然和谐共处。这需要作家具有现代性的文化视野,以解决其中诸多矛盾性命题。
首先,急需用现代性思想重新审视故事题材。在美丽乡村、城乡融合发展迅速推进的当下,大多数文学故事 仍然以传统农耕文化秩序的超稳定性来嘲讽流动城市人生的欲望与灰暗,这显然是视野局限所致。引入现代性 思想,就是希望自然文学故事或形象摆脱对传统思维的依赖,从更自觉的层面审视、反思传统农耕文化惰性,从审 美模式、情感结构、形象体系推进作品的现代化转型。
另外,写自然故事,终究是写人、写文化。比如,写黄河,就要写出黄河文化的独特性。在古代,黄河文化一方 面受到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冲击,同时又面临来自南方长江文化圈的挑战。尽管冲突激烈,但黄河有着强大的同 化力,在保留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将南北其他文化融入其中。这一条贯穿多个省份的河流,勾连起了中华民族 的共同情感,滋养出中华民族共克时艰、居安思危的宝贵精神。如何写出自然故事和人类故事的深刻共融性,在 一种发展的视野中观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互动,是自然文学作家必须思考的课题。
国内也有很多的作家进行自然文学的写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自己切切实实与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 生活还是写作都在自然之中,像梭罗一样建造着他们的“木屋”。刘亮程在新疆木垒县一个偏僻的村子建了一个 木垒书院,在种瓜点豆中读书写作,思考生命的本质,自得其乐。这些作家的实际行动和文学实践,可以为我们观察 自然文学写作提供很好的参考。
命题预测
自然万物是一个浩瀚的世界。同样的题材,如何写作,写到什么层次,写到什么境界,跟每一位作家的方向、修 为密切相关,也跟作家的内心世界、精神追求、审美标准、现实要求密不可分。表面上看,都是在写草木鸟兽鱼 虫,拨开这葳蕤的小道探身而入,你会发现那里有许多条分岔的小径,各自通往一座森林,再往里走,各自都有一个 完整的世界。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第5讲深化技巧水平准解技巧、语言题教学案

第5讲深化技巧水平准解技巧、语言题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语言,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审美活动。
此类试题的难度主要有两点:一是结合试题要求较好地把握下笔的角度;二是能运用自己的语言恰当地概括出有关答题要点。
考法1 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方式运用技巧、表现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行文技巧等。
☞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天津卷)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虹关何处落徽墨》)(2)(2018·浙江卷)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汴京的星河》)(3)(2017·全国卷Ⅱ)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窗子以外》)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3步骤”第一步:指出手法要指出文章或某段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或者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定位。
散文的表达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类:第二步:分析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概括效果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的内容,概括出这样运用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杏花村访酒梁衡①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
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
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②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
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
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
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简单说就是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而语法知识,是辨析病句的基础,因此,我们特地编写了本节内容,目的是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应知应会的语法常识,重点是句子常识,而且仅限于“一点”“常识”范围之内,其余的不做展开,不做深析。
一、了解一下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其中“语素”“句群”不需了解,“词”“短语”作一般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二、词、短语、句子
(一)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短语
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1.短语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为:
(1)名词性短语: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如:三贤故里、历史人物、负责人。
(2)动词性短语: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如:走与停、吃得香、大力发扬。
(3)形容词性短语: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主语、定语。
如:真与假、不土不洋、格外高兴。
2.短语按其内部结构关系分为:
(1)常见结构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
(2)其他结构类型:复指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能愿短语、趋向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数量短语。
除上面所列短语外,还有“指量短语”(这一本、那一个)、“比况短语”(蜜水似的)、“所
字短语”(所闻)等。
但是在所有短语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为五种基本类型的短语,其他几种短语的结构关系均是这五种基本结构的演化。
(三)句子
1.单句
(1)什么叫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形式上带句号、问号、叹号),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如:①妙!②谁?③刮风了。
④他身体很壮。
(2)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是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其中,主、谓、宾是句子的主干,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定、状、补是句子的枝叶,它使句子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按不同的标准,句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例句:(全体)‖[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定语)(宾语)
划分句子成分时一般要用“符号图示法”:
1.下列句子中对“幸福”一词充当的句子成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②我们生活得很幸福。
③幸福来之不易。
④幸福生活万年长。
A.谓语补语主语定语
B.谓语宾语主语定语
C.补语谓语主语定语
D.谓语谓语状语主语
解析:选A。
根据“幸福”的位置、词性等判断。
2.下列句子中,对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河的船很快又快速地驶回来了。
主干:船驶回来
B.村里男子们都有一种恶习。
主干:男子们有恶习
C.人们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D.当地政府根本不关心民生问题。
主干:政府关心问题
解析:选D。
提取句子主干时要注意连同否定词“不”“没有”等一块提取。
3.用符号法划分句子成分。
用“‖”分开主谓两部分,用“”画出主语,用“__”画出谓语,用“”画出宾语,用()画出定语,用[]画出状语,用〈〉画出补语。
示例:(良好)[往往]改变(人)的命运。
(1)他‖读书。
(2)(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3)(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十分有意义)的(历史)书。
(4)我‖[把纸]糊了(两扇)窗户。
(5)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6)(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7)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8)(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9)她‖是(国家队里)(一位)(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最优秀)的(乒乓球)(女)运动员。
(10)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产生了兴趣。
4.用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指出下列句子的病因。
(1)通过这次锻炼,使我长了见识。
答:
(2)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答:
(3)校长、副校长和其他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答:
(4)他呕心沥血,终于写出了一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剧本。
答:
答案:(1)主语残缺(2)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3)“其他校领导”有歧义(4)“台”与“剧本”搭配不当
2.复句
(1)什么叫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所谓结构上互不包含,是说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中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冒号表示;复句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例如:
单句:我有一个朋友。
复句:我有一个朋友(分句),他在物价局上班。
复句可以共有一个主语,如:“他一放学,就回家休息了。
”可以有各自的主语,如:“我喜欢红色,他也喜欢红色。
”
复句虽说不是学习的重点,但是,在辨析病句题中,所选的句子绝大部分是复句,因为当句子结构复杂、细密起来时,最容易出现语病,所以,在复句上花点功夫是大有好处的。
(2)常见复句类型
5.指出下列复句的关系类型。
(1)张老师为人非常和善,同学们都喜欢他。
(2)她先开了柜子上的锁,拿出了衣服,又开了首饰匣子上的锁,取出了项链戴好。
(3)外面太阳很好,也没有风。
(4)只要你能上班,就应当上班。
(5)宝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晶莹夺目。
(6)他是应该来的,只是没有时间。
(7)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8)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9)你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局面更糟糕。
答:
答案:(1)因果(2)承接(3)并列(4)条件(5)假设
(6)转折(7)解说(8)选择(9)递进
6.复句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有:分句间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强加因果。
试分析下列句子在复句运用方面的错误。
(1)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答:
答案:“不但”语序不当,应放在第二个“中药”之后,这样分句主语才一致。
(2)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答:
答案:“所以”应删去,前后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强加因果。
(3)这个问题只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答:
答案:“就”不能和“只有”搭配,应该把“就”改为“才”。
(4)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而且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答:
答案:“不仅”“而且”后内容前后应调换,递进关系先说国内再说国外。
(5)由于经济落后且国家政局不稳,海地许多建筑物并未按照严格的安全标准建造,所以,不少水泥砖房都建造在斜坡上。
答:
答案:“所以”前后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强加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