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及其类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讲义
复句-初中语文知识讲解

复句1.复句【考点讲解】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且两套句子成分互不包含。
2.复句的组合形式:(1)直接组合(意合法)例:天气太热了,大家都没有出门。
(2)借助关联词语组合例: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愤愤的说。
3.复句类型(1)非因果类复句并列、递进、选择、转折、(目的、承接等)(2)因果类复句因果、假设、条件。
【考点讲解】1、复句的定义复句,就是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语义关系).在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的是一般复句和二重复句。
分句:复句内两价目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的语言单位。
2、常见的复句①并列复句:分句叙述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先后之别,排列顺序可颠倒。
常用关联词:也,又,并且,又……又……,既……又……,……同时……,一边……一边……,不是……而是……②承接复句:分句间的关系是时间、动作的承接,排列顺序不可颠倒。
常用关联词:首先……接着……,于是,然后,便③选择复句:表示两各可能情况有所取舍(取舍选择句)或只提出几种可能的情况(无取舍选择句)。
常用关联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也许……也许……④递进复句:后一个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常用用关联词:不便(不仅,不光,不只)……而且(并且)……,不便……还(也,又,更)……,不但……反而……,甚至(于),尤其……,况且,尚且……更,特别⑤转折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
常用关联词:虽然……但是(但,可是,却,还是,也)……,尽管……但是(可是,然后,不过,只是,还是)……⑥因果复句: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或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叵前提,后一个分句推出结论。
九年级语文复句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复句知识点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构成的句子。
在九年级语文中,复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了复句的构成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句子表达,提高文章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语文复句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主句和从句组成的句子。
其中,主句是句子的核心,有完整的意义;从句则是在主句的基础上充当某个成分,缺少主句的支持,不能独立存在。
从句又可以分为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1. 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起到名词的作用。
例如:主语从句:他说什么我都听不懂。
宾语从句: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表语从句:问题是他是否认可我们的方案。
同位语从句:我们都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
2. 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起到定语的作用。
例如:这是我买的书。
我喜欢的篮球队已经获胜了。
3.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条件、原因、目的、方式等状语。
例如:当太阳升起时,我已经起床了。
如果你努力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二、复句的连词复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叫做连词。
常见的连词有引导名词性从句的“是否”、“什么”、“谁”等,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如: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等)和“关系副词”(如:where, when, why等),引导状语从句的有很多,包括时间连词(如:当、每当等),地点连词(如:在...地方)等等。
三、复句的构成复句的构成要注意主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序。
例如:1. 主从句的语序主句和从句的语序一般是不变的,主句在前,从句在后。
例如:他说(主句)他将要参加比赛(宾语从句)。
2. 逻辑关系复句的主从句之间有很多种逻辑关系,包括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等。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意义来确定逻辑关系。
例如:因果关系:天黑了,他就回家了。
条件关系: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郊游。
目的关系:我买了一本书,为的是提高自己的知识。
语文复句类型知识点总结

语文复句类型知识点总结一、复句概述复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
从句是在整个句子中充当某一部分成分的句子,可以在意义上独立,但在句法上依存于主句。
复句按从句在主句中的功能可分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主语从句。
二、定语从句1. 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定语从句通常由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
关系代词包括:that、which、who、whom、whose等;关系副词包括:where、when、why等。
2. 定语从句的结构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限制性定语从句是修饰主句中某一特定的名词或代词,去掉它,主句的意思就不完整。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对主句中某一名词或代词做附加说明,通常用逗号隔开,去掉它,主句的意思仍然完整。
三、状语从句1. 状语从句的引导词状语从句的引导词有:连词(when、while、after、before、since、until等)、关系代词(that、who、which)和关系副词(where、when、why)等。
2. 状语从句的结构状语从句是主句的状语,包括时间、原因、条件、结果、目的、让步六种状语从句。
四、宾语从句1. 宾语从句的引导词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有:连词(that、whether)等。
2. 宾语从句的结构宾语从句是主句的宾语,一般位于及物动词的宾语位置。
五、主语从句1、主语从句的引导词主语从句的引导词有:that、whether等。
2、主语从句的结构主语从句是主句的主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总结:复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的句子,可以按从句在主句中的功能划分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主语从句。
不同的引导词和从句结构决定了复句在句子中的作用和语法关系。
掌握复句的用法和结构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完整版)复句知识点

(完整版)复句知识点复句相关知识点⼀、复句的定义:所谓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成分的分句组成。
同⼀复句⾥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个复句只有⼀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个单句。
⼆、复句的特点1、语⾳停顿:复句的分句间⼀般有较长的停顿,书⾯上⽤逗号或分号。
单句不论长短,都有表⽰这句话说完了的语调,在结尾有⼀个较⼤的停顿,书⾯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
2、结构关系:复句中的每⼀个分句都不作另⼀个分句的任何成分,它们之间没有谁包含谁关系,单句相反。
3、意义关系: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关联词语来表⽰,但有时并⾮所有复句都使⽤关联词语,甚⾄会出现可作单句或可作复句的句⼦,这就要结合句⼦的意义关系来考虑,4、关联词语:复句⼀般使⽤关联词语,或成对使⽤,或单独使⽤,甚⾄不⽤,单句⼤都不⽤。
三、复句的分类复句的分类主要有以下⼏种:(⼀)按照复句组合⽅式分类1、由单句直接组合⽽成的例如:⽼师⾛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才能弄清楚。
2、借助虚词组合成的例如:只要坚持锻炼⾝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结构显得严密。
(⼆)按照复句的结构分类按照复句的结构,可以分为⼀重复句和多重复句:1、⼀重复句指的是只有两个分句的句⼦。
按照分句间的关系是否平等,复句。
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联合复句包括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和解说复句。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种事物,或者⼏种事情,或⼀种事情的的⼏个⽅⾯,分句之间是平⾏并列的关系,分句的顺序⼀般可以互换。
根据分句之间并列关系的差异,并列复句分为两类。
①并举并列表⽰相关的⼏件事情或⼏个⽅⾯同时并存。
并举并列复句常⽤的关联词语有:“既??⼜??,还,也,同样,同时,⼜??⼜??,⼀⽅⾯??⼀⽅⾯??,有时??有时??,有的??有的??”等。
关于复句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复句的知识点总结一、复句的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例如“他努力学习,所以成绩很好。
”其中“他努力学习”和“成绩很好”是两个意义相关的分句,各自都有相对独立的结构,这就构成了复句。
二、复句的类型。
1. 并列复句。
- 定义: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复句叫并列复句。
- 常用关联词: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等。
例如“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这个苹果既大又甜。
”2. 承接复句。
- 定义: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 常用关联词:首先……然后……、刚……就……等。
例如“他首先打开书包,然后拿出课本。
”“她刚到家,就开始做饭。
”3. 递进复句。
- 定义: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
- 常用关联词: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尚且……何况……等。
例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他尚且不会做这道题,何况我呢?”4. 选择复句。
- 定义: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 常用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
例如“或者你去,或者他去。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他宁可挨饿,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5. 转折复句。
- 定义:后一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 常用关联词: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等。
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持跑步。
”6. 因果复句。
- 定义: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 常用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等。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
”“他之所以迟到,是因为路上堵车。
”7. 假设复句。
- 定义: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复句知识资料汇编

复句知识资料汇编复句知识资料汇编复句知识资料汇编一)复句的概念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二)复句的类型:1、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
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二大类11种。
1)并列复句一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一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一一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一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6)假设复句一一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复句及其类型

关联词语使用
单用
可以单用关联词语“或 者”、“要么”等来表达 选择关系。
双用
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关联词 语来表达选择关系,如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等。
多用
在多个分句中选择时,可 以使用多个关联词语来表 达选择关系,如“或者…… 或者……或者……”。
举例说明
例子1
你要么今天走,要么明天走,不 能再拖了。
例子4
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 而且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象的
思考。
06 选择复句
定义及结构特点
定义
选择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组成,各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不同的情 况,并表示从中有所选择的复句。
结构特点
选择复句的分句之间常用关联词语连 接,以显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常见 的关联词语有“或者”、“要么”、 “不是……就是……”等。
一面做,一面想。(并列 关系)
03 转折复句
定义及结构特点
定义
转折复句指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 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才是说话 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结构特点
常用关联词语连接前后分句,表示语意的转折。
关联词语使用
01
02
03
04 条件复句
定义及结构特点
定义
条件复句是指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 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 结果。
结构特点
条件复句通常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个 分句是条件,后一个分句是结果பைடு நூலகம்条件 分句和结果分句之间用关联词语连接。
关联词语使用
常见的条件关联词语有
“只要......就”,“除非......才”,“除非......否则”等。
2024复句知识课件初中语文课件教学大纲

•引言•复句基本概念及特点•初中常见复句类型及用法•复句在语境中运用技巧•复句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复句知识课件设计与制作方法•总结与展望引言背景复句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语文的必考知识点。
掌握复句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句的概念、类型和运用,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目的和背景复句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复句的概念、特点,以及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对复句进行分类。
复句的运用和技巧介绍复句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包括增强语气、表达复杂思想等。
同时,提供复句的运用技巧,如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调整分句顺序等。
复句的常见错误和修改方法列举学生在写作中常见的复句错误类型,如关联词搭配不当、分句主语不一致等,并提供相应的修改方法。
复句的结构和分析详细讲解复句的结构,包括分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以及分句之间的关联词和逻辑关系。
同时,提供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句的结构。
课件内容概述复句基本概念及特点复句定义与分类复句定义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句分类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
复句结构特点01分句之间互不作句子成分复句中的各个分句都是独立的句子,它们之间互不作句子成分,这是复句与单句的重要区别。
02分句之间有关联词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常常有关联词连接,表示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03复句可以表达更为复杂的语义关系由于复句包含多个分句,因此可以表达比单句更为复杂的语义关系,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复句与单句关系复句由单句组成01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单句是复句的基础。
复句与单句在结构上的区别02复句中的分句互不作句子成分,而单句则是一个初中常见复句类型及用法并列复句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讲义——复句及其类型1、什么是复句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联、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分句。
一个复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复句仍然是一个句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具有一个统一全句的句调,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一般用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来表示。
2. 复句的特点一个复句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句子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而不能成为复句。
(2)复句里每个分句不作其他分句的任何成分。
即各分句之间不存在主谓、动宾等结构关系,它们在结构上各自有相对的独立性。
(3)整个复句不论由多少个分句组成,都只有一个贯穿全句的语调。
(4)各分句之间有较小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整个复句之后有一个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5)复句中的分句意思上是有联系的,分句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一定的逻辑事理关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3、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区分单复句的主要标准是,不仅看句子的长短,而且还要看该句有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句形式的结构。
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分句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是没有句子成分的那种关系,不能互相作句子的成分。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形式的结构,彼此间虽有联系,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互不作对方的句子成分的,就是复句。
即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句,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
区分某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还可以利用上述“复句的特点”来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下表进行区别:4、复句与单句的辨析在区分单句和复句时,不仅要考虑上述因素或条件,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不要把单句误认为分句。
单句句子成分之间常有较小的停顿,因此被停顿隔开的句子成分经常被误认为是独立的分句。
例如:住进疗养院以后,他的病情开始好转。
逗号前的句子是整句的状语,整句是单句,不是复句。
②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
复句中的分句常用关联词语来进行连接,但是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因为关联词也可以连接单句内的有关成分或分句内也可能存在关联词。
例如: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确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该句中的关联词语“虽……确”是连接定语内部的词语,该句不是复句。
③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
语音停顿在区分单句和复句的作用中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是惟一的区分依据。
例如: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此句是复句,原因就在于停顿见使用了逗号,如果没有逗号,则变成了单句中的连动句了。
5、复句中分句主语的异同和隐现(1)复句中各分句的主语相同时,主语一般在其中的一个分句中出现,其余的分句可以省略主语。
例如:听了她的话,我震惊极了,也痛心极了。
(2)几个分句都是主谓句,它们的主语相同,可能都出现,带有强调的意味。
例如:掌握科学道理的人比普通人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
(3)主语也可能在前一个分句出现,以下的分句省略;或者在前一分句里省略,在后面的分句里才出现。
例如: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其中第一句话是承前省略,第二句话是蒙后省略。
(4)复句中的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是不能省略的。
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6、复句和关联词语一个复句包含几个分句,分句之间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语来表示的。
关联词语就是能够起到关联作用,标志逻辑关系的词语的总称。
(1)常用的关联词语分为以下几类:①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无论”等。
②起连接作用的副词,如“也、才、又、都、还、就”等。
③词组,如“如果说、正因为、之所以、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④动词“是”以及包含“是”的短语,如“是、还是、不是、就是、而是”等。
⑤用于非疑问用法的疑问代词,如“哪里、谁”等。
(2)关联词语的用法有:①有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用关联词语才能表现出来,去掉关联词语,分句就联系不起来。
例如:尽管她才能过人,但是她还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她的老师。
如果将句中的“尽管”和“但是”去掉,就看不出其中的联系了。
②有时候,一个分句用了关联词语表示一种关系,不用关联词语则表示另一种关系。
例如:或者写封信去,或者拍封电报去,叫他马上回来。
这是选择关系的副句,如果去掉“或者”,就变成了并列关系的复句了。
③同一个关联词语有时候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
例如:就是剩下一个人,我也绝对不会后退。
他学习成绩很好,就是有点骄傲。
第一句中的“就是”放在句首,与“也”呼应,表示让步关系;第二句中的“就是”在句中,表示转折关系。
④表示分句之间的不同关系,要用不同的关联词语,情况比较复杂,将在以后进行详细阐述。
7、复句的类型复句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如:(1)复句的逻辑类型依据分句间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将复句划分为因果类复句和非因果类复句两大类。
①因果类复句:是指复句的分句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复句,包括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解说复句等。
②非因果类复句:是指复句的分句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相反或递进、选择等关系,包括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选择复句、承接复句等类型。
复句分句间的关系,多数有关联词作标志,所以记住关联词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关系至关重要。
(2)复句的语义类型根据复句的分句之间的语义类型,可以将复句分为联合类复句和偏正类复句两大类。
①联合类复句。
联合类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
分句之间的联系,有的不用关联词语,有的必须使用专门的关联词语。
此类复句包括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和解说复句等。
②偏正类复句。
偏正类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主次之分,正句是全句的正意和主旨所在,偏句从种种联系上说明、限制正句。
一般顺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此类复句包括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连锁复句和目的复句。
(3)复句类型表8、复句的分析方法要正确判断复句的类型,首先要掌握如下基本方法:①从总体上找出第一层次,弄清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对第一层次中的分句进行分析,弄清关系。
②熟记关联词语,作为判断的依据。
一定要熟练掌握各类复句的关联词,根据关联词作出正确判断。
下面编了一首关于复句关联词的歌决,帮助大家进行记忆:既又也还表并列,不是而是别记错;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要么表选择;不仅不但表递进,而且并且更还也;虽然但是为转折,尽管可是加可却;因为所以既然就,因而因此是因果;只有和才只要就,条件还有无论都;如果和就即使也,要是与就表假设。
有些关联词语不好判断,下面是几个容易搞错的关联词,要记牢: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表选择;不管……都……表条件;尽管……也……表转折;即使……也……表假设;既然……就……表因果;无论……都……表条件;宁可……也……表选择;既……又……表并列;要么……要么……表选择;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
没有关联词的复句,判断其关系时,一要看内容关系,二要试套关联词。
如“风大,雨急”,试套关联词“又……又……”就变成“风又大,雨又急”,可以判断为并列关系。
有的复句中的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如添上主语,通者为复句。
例如“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后句省略了主语“这种态度”,是并列复句。
9、二重复句(1)什么是二重复句一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两种层次,这样的复句就叫二重复句。
例如:有,所以是“属实”,但是数目不对,所以是基本属实。
(2)二重复句的结构形式①单句+复句。
如: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②复句+单句。
如: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③复句+复句。
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3)二重及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①符号法。
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
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
例如: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并列因果因果如果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上述四个分句,这个复句的关系就可以简单的表示为:①‖②|③‖④并列因果因果②框式图解法。
就是将复句按照层次用阶梯式图形标注出来,便于直观理解。
如上例:如果用符号①②③④代替上述四个分句,就可以这样标注:(4)二重及多重复句的分析步骤①总观全局,把句子完整地看上数遍,了解大概意思。
同时可以带着语气朗读,读出语调、停顿、重音等,便于对复句内容的理解和关系的分析。
②确定分句的界限和数目,可以在分句前标上数字序号。
③辨析分句间的关联词语及逻辑事理关系,确定层次间的大小及逻辑或语义关系。
④用符号法或者框式图解法对第一层次进行划分或标注。
⑤对第二及其他层次进行进行划分或标注。
例如:A、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构成水。
并列并列并列假设B、成绩能够激励人,||同时会使人骄傲;|错误使人倒霉,||||使人着急,|||是个敌人,||并列并列并列因果并列同时也是我们很好的教员。
C、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
顺承递进D、我于是日日盼新年,|新年一到,||闰土也就到了。
因果条件E、如果我们既放下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考,|那我们就会胜利。
并列并列并列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