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者PtfV1与血浆BNP水平相关性分析
血浆NT-proBNP的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血浆NT-proBNP的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钟伟国;刘振杰;吴子安;何文军【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35)4【摘要】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检测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电化学发光免疫实验(ECLIA)检测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组两大组,其中ICM组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分为Ⅰ~Ⅳ级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其中AMI组同时检测血浆中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 AMI组和ICM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并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48,P<0.01).NT-proBNP和cTnI在AMI 组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41.7%和95.8%,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NT-proBN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诊断阳性率逐渐升高.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的检测在CHD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CHD严重程度的判断.【总页数】3页(P525-527)【作者】钟伟国;刘振杰;吴子安;何文军【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370;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370;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370;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2.血清NT-proBNP 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3.NT-proBNP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血浆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5.血清脂蛋白α与血浆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

值大95%
第7页,共23页。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
稳定心衰的适应或代偿机制:如拮抗神经内分泌的激 活;防止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坏死和左心室进行性扩大 等
缓解心室功能异常:如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 等
第8页,共23页。
并发症
可并发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和酸碱
平衡失调等。
1、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由于短期内心排血量显著、急
咳嗽、咳痰和咯血:
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
如疲乏无力、头晕失眠、尿少、紫绀、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等
体征
(1)原发病的体征;(2)心脏体征:心脏增大;心脏奔马律;P2增强;
肺部的体征。
第5页,共23页。
辅助检查及诊断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 :早期氧分压轻度下降或正 常,有肺泡性水 肿时氧分压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迅速给予纠正,异位心律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或使过缓、
过速的心室率控制在安全范围,以防止心衰的发生。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4.治疗贫血并消除出血原因。
5.避免输液过多、过快。
6.停用或慎用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7.其他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
8.过度肥胖者应控制饮食。经常锻炼身体。
入院诊断: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1级 极高 危组)高血压心脏病;肺部感染。
第14页,共23页。
病例分析
入院治疗:内科护理常规, Ι级护理,病危陪留, 吸氧,持续心电监护,静推托拉塞米20mg利尿,减轻
心脏负荷、硝普钠泵入扩血管、降压,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40mg ivgtt qd营养心肌,呋塞米、螺内酯利尿,氨溴 索祛痰,雾化止咳祛痰,缬沙坦80mg qd延缓心室重构 ,肝肾功、心肌损伤标志物BNP、PCT、痰培养,完善胸部 CT、腹部彩超、泌尿及肾上腺彩超、心脏彩超等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要点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要点摘要左心室辅助装置(1VAD)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已在我国逐步推广。
本专家共识总结了1VA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评估、术前状态优化等最新认识及规范,以期指导临床对此新疗法的规范化应用。
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领域许多新认知、新药物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巨大进步,患者的存活率及再住院率得到明显改善;但每年仍有5%〜10%的心力衰竭患者进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而此阶段患者年死亡率高达50%o除心脏移植外,左心室辅助装置(1VAD)亦可延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近十年,1VAD设计工艺不断改进,特别是全磁悬浮持续流1VAD出现后,患者2年生存率高达84.5%,可与心脏移植术相媲美;但目前仍不可避免术后早期及远期的并发症出现。
11VAD植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各种应用场景表1 1VAD植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1)~(3)条均需满足(1)因症状性低血压或重要脏器低灌注等原因,不能耐受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如:RASi/ARN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或虽已经过充分优化的药物或器械治疗,仍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b~级)。
(2)1VEF≤30%o(3)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标准:12个月内出现≥2次因心力衰竭非预期住院:依赖静脉正性肌力药物;或依赖短期机械辅助支持;心原性因素导致运动能力明显减低,表现为不能运动,或心肺运动试验量PeakVO2<14m1∕(kg∙min)或小于预测值的50%,或6MWT<300m;低心输出量而引起的终末脏器进行性恶化。
绝对禁忌证(1)不能耐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香豆素类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
(2)败血症或全身活动性感染。
(3)孤立性右心室功能不全。
(4)某些结构性心脏病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加以纠正: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机械瓣置入术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更换生物瓣膜;或重度二尖瓣狭窄。
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 医结 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2 1 00年 1 1月 第 8卷 第 1 期 1
・1 9 21・
高血 压 患 者 血 浆 脑钠 肽 与 心功 能 指标 的 相 关 性研 究
王
摘要 : 的 目
焕。 蔡
恒
研 究 高血 压 患 者血 浆 B型 脑 钠 肽 ( NP 水 平 与 超 声 心 动 图指 标 、 电 图 V1导 联 P波 终 末 电 势 ( t ) 相 关 性 。 B ) 心 Pf 的 V1
Co r l i n o a m a Br i t i e i ptd t c t Fun to i r e ato f Pl s a n Na r ur tc Pe i e wi h H ar c i n n Hyp r e s o e t n i n
Wa gHu n, a n /Th e o d Ho ptlS a x dc l iest Tay a 3 0 1 n a C i He g/ eS c n s ia, h n i Me ia v ri Un y( iu n0 0 0 ) Ab ta tOb et e To iv siaetec reaino ls src : jci v n e t t h o r lto fpa maB—t p ar rtcp p ie B g y en ti ei e td ( NP)lv l t c o ado rp i h at u e e he h c r ig a hc e r wi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临床意义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脑钠肽水平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ELISA方法测定62例心衰患者BNP水平,同时选择将康体健者40例作为对照。
结果:心衰患者中NT-proBNP水平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高,且其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NT-proBNP水平在高原地区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心衰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血浆脑钠肽(BNP) 心衰BNP主要来源于心室心室负荷和室壁张力的改变是刺激BNP分泌的主要条件,BNP是一个由3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类神经激素,心肌组织及急性或慢性扩张,都会引起心脏电生理性质的急性或慢性的改变[1]。
当出现心功能衰竭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已成为诊断心力衰竭较灵敏、较特异的一个生化指标。
本文观察了在我院心力衰竭患者及健康者BNP的浓度变化关系,以探讨高原地区BNP测定对诊断心力衰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按WHO确定的心衰诊断标准,选择2006年1月~2008年8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分为检查确诊为心衰的心衰组62例,心功能2级32例,平均61.32±10.94岁;心功能3级11例,平均60.22±13.15岁;心功能4级19例,平均62.35±9.71岁;其余为健康体健者的对照组,平均62.84±11.29岁。
方法:所有患者的超聲心动图检查,并按NYHA分级,清晨空腹采血3ml,室温放置30分钟,3000r/min离心5分钟,分离血浆于―20℃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NT-proBNP测试盒由罗氏公司提供。
统计学处理:数据收集整理后用SPSS10.0软件数据包进行处理,计算资料均属标准差表示,NT-proBNP中以位数表示,取对数后符合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
结果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王焕;蔡恒【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0(8)11【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方法将14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10例)、高血压2级(21例)、高血压3级(39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DHF,42例)、高血压舒张伴收缩性心衰(DHF+SHF,35例)5组,同时选取3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房内径(LAD),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NP水平在高血压3级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伴DHF组与其他各组,高血压DHF+SHF 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高血压级别增加和心功能恶化,BNP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血浆BNP值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性(r=-0.76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642,P<0.01),BNP水平与LAD呈正相关(r=0.706,P<0.01),与PtfV1呈负相关(r=-0.623,P<0.01).结论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BNP水平测定,结合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有助于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程度,诊断舒张性心衰和对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总页数】3页(P1291-1293)【作者】王焕;蔡恒【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255.3【相关文献】1.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与其心功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许成哲2.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黄尔宙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与其心功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张星;李晓艳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和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 帕尔哈提•塔衣尔;再努热木•艾则孜;梁杰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J], 张彬;李中华;刘玉英;刘万瑜;赵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起搏器植入及调节评分标准

心脏起搏器植入及调节评分标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脏起搏器植入及调节的评分标准,以便医务人员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植入和调节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起搏器植入评分标准
起搏器植入评分标准根据患者的心脏情况和需要起搏的程度来评估。
以下是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1. 心脏情况:
- 心房颤动(AF):评分从1到3,根据AF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评分从1到3,根据传导阻滞的程度进行评估。
2. 起搏的需要程度:
- 临时起搏:评分为1。
- 临时性需要起搏的情况:评分为2。
- 持久性需要起搏的情况:评分为3。
起搏器调节评分标准
起搏器调节评分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进行
评估。
以下是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
1. 临床症状:
- 疲劳:评分从1到3,根据疲劳的程度进行评估。
- 晕厥:评分从1到3,根据晕厥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 心悸:评分从1到3,根据心悸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2. 心脏功能:
- 心电图:评分从1到3,根据心电图上的起搏信号情况进行
评估。
- 心电图:评分从1到3,根据心电图上的起搏信号情况进行
评估。
- 心功能:评分从1到3,根据心功能的评估结果进行评估。
结论
通过本文档提供的心脏起搏器植入及调节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植入和调节情况,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血管健康。
冠心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和血浆BNP水平的关系及意义

表 2 猩 红热 患 儿 与 正 常 儿组 外 周 血 T细 胞 亚 群测 定 结 果
T R2 4 e p e so t L / x r s i n wih CD3 /CD /CD8 T c l n r g c ls i 4 el a d T e e l n s
成为 中毒型或脓毒型猩红热 , 造成心 、 肾等多器 官损伤 , 及早 有效的控制链球 菌感染可减轻猩红热造成的脏器损伤 J 。
人 体 的免 疫 系 统 包 括 细胞 免 疫 和体 液 免 疫 , T淋 巴 细 胞
HB - l e i rc roi[ ] rlmmuo, 0 9 2 ( )3 138 V r a dl e ihs J .Vi et v r s a I nl 2 0 ,2 5 :0 -0 . ( 0 1— 7—1 21 0 2收稿 ,0 1— 7—3 21 0 0修回)
版 社 ,05,3 20 1.
疫反应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病人和带菌 者是 其主要传
染 源 , 空气 飞 沫传 播 为 主 , 群 普 遍 易感 , 童 患 者 比成 人 以 人 儿
[] 3 张弘 , , 王萍 陈叶 , .沈阳市 1 8 20 等 99~ 06年猩红热 流行特征分
析[] J .现 代 预 防 医学 ,0 8 3 ( )6 4 3 . 2 0 ,5 4 :3 - 5 6 [ ] o H,Km S e Y.D ces fe trm e eia c n 4 KhE i ,L eN eraeo r ho yi rstnei y n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5论著永久心脏起搏器置人者脯。
与血浆B N P水平相关性分析乔燕燕滕志涛孙杏云汪吉红赵培勇鞠伟伟王静【摘要】目的探讨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嚣置入患者自身P波隅.与血浆B N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52例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王入惠者,术前、术后12月记录心电图、检测血浆B N P水平,结合B N P水平分析比较Pt cv.。
结果永久心脏起搏后Pt f v.、血浆B N P水平较术前增高;B N P>300u组P晦,高于B N P≤300u组。
P峨.术后增加20姗瑚组平均B N P>300u。
结论心室起搏可以增加患者附v。
,增高和血浆B NP水平高度相关。
【关键词】心脏起搏P晦.血浆B N P心功能不全【中图分类号】R540.4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坷z4JD(2010)19硒m355JD3T he r el at i onshi p be t w ee n Pt fv。
andB N P i n Pa t i ent s A ccept i ngC ar di ac Paci ng M akerQ I A O Y肌一y盟-I E N G zl l i—t a0S U N X吨一”mW A N G J i—hoIl g Z H A O Pei—yoI l g J1J W e i—w e i W A N G J吨【A bsh雹ct】O M酬w To i l l vest i g眦t he r el鲥咖hi p bet'峨n P时1彻d B N P i n p鲥en协8∞e叫l I g ca I di c P∞iI I g M a ke r.M甜10ds52p鲥明t B a o∞硼ng car di∽p∽i I l g m al【e r w e地di、,ided i nto BN P>300u卿蛐d B N P≤300u 鲫.附vl明d B N P讹咒麟饵de d.R esI l l协附vl觚d B N P r aised幽r cardi∽p∞堍m妇ope觚∞,B NP>300u gr oup h8d hi gher P峨l如d B N P t h彻B N P≤300u.C oncl l I si蛐.I kve删cul ar p∞i I Ig咖r ai∞P峨I蛐d B N P.【K ey啪r ds】c8I di c胁沁脯I B N P H e砒蹦l ur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应用日益广泛,有关心室起搏导致心电活动顺序紊乱及心功能不全的循证医学证据越来越多。
对于合并潜在心功能不全的起搏器者,若能采用简单易行的心电图指标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则可避免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本文观察了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者心电图自身Pt fv.变化与血浆B N P水平变化的特点,总结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7年1月一2009年6月在我院行心脏起搏器起搏置入术52例,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平均65.5±13.4岁。
患者手术顺利,心电图可示自身P波且V,导联呈正负双向。
其中房室阻滞27例,心动过缓25例。
VⅥ起搏28例,D D D起搏24例,均采用右心室起搏,其中右室心尖区起搏48例,右室间隔部起搏4例。
作者单位:2642∞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病中心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2月记录心电图、检测血浆B N P水平(采用美国罗氏公司检测仪检测)、检查uC G,根据BN P结果分为B N P>300u组20例及BN P≤300u组32例,结合B N P水平,分析比较Pt f v,变化,两组患者术前Pt f y。
及血浆BN P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
采用t检验方法,以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术前所有患者B N P水平均低于≤300u,术后12月复查B N P水平>300u20例,B N P水平≤300u30例;所有患者心电图P氐.均可分析(采用20m tn/m V和50咖8走纸速度,以提高精确度,减少分析误差)。
两组患者术前P氐。
、B N 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2.2术前及术后12月P吣.、B N P水平结果见表1。
356表l心脏起搏术前附vl、P t fvl增加值注:指与术前相比p<O.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3术后12月B N P>300u组及B N P≤300u组嗡。
结果见表2。
表2右窒起搏术后Pt f vl、响。
增加值变化注:’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许多观察发现人群Pt f v.结果显示具备一定的个人差异性,本研究术前Pt fv.为0—12.88咖潞,亦是与个体差异有关,单纯以具体数值为衡量标准易受个体差异性影响,因此采用监测术前、术后数值变化值对个体更有意义,研究中我们发现Pt fv.增加值与B N P水平变化相关系数为3.“(高度相关)。
Pt f v,增加值达20m m脚以上时,仅1例患者B N P<300u。
3讨论1964年M orr i s首次提出P波终末电势(Pt cv.),即V,导联负向P波振幅与时间的乘积。
当P t f v.≤0.02咖s为阴性,>O.03m m s为阳性。
P波为左、右心房除极波,前部初始向量代表右心房激动,后部终末向量代表左心房激动。
当左房除极时间延长,P向量环向左后偏移,心电图表现P氐,增大。
以往报道P氐.阳性主要见于左心房负荷过重、房内阻滞、心肌缺血、肺水肿、以及左心功能减低,而心脏起搏对P吣。
的影响相关研究资料较少。
右室起搏激动不经房室结、希浦系统正常传导途径由上至下传导,而是从R V A经室间隔或心尖区经周围心肌组织向心底逆传,左心室激动时间明显延长,从而导致左右心室问及左心室内部的激动延迟(即电兴奋的失同步),电兴奋的失同步必将引起机械收缩的失同步。
心室失同步是损害心功能的主要机制。
W I心室起搏损害了房室同步性,并可引起室房传导,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室激动顺序异常仍影响血液动力学。
使左房压升高,心输出量下降。
R V A起搏造成人为的左束支阻滞,使左室激动明显延长,一方面导致左心室内、左右心室的不同步(左室侧壁收缩达峰晚于间隔部位l oo瑚以上);另一面引起左侧房室不同步(左室激动晚,引起隐匿性PR延长),产生二尖瓣返流及室内分流,前向血流减少,进而导致每搏量的下降和房室重构。
过长的房室间期可使心房在心室舒张期提前收缩,使心室充盈时间缩短,进一步使心输出量下降。
从而导致心功能受损。
宿燕岗研究显示R vA起搏可逐渐引起阶段性心肌灌注缺失、局部心肌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肌组织纤维化。
K apa耐ch报道43例R vA起搏心肌活检显示心室排列紊乱、营养不良性钙化和线粒体损伤。
总之,R V A起搏,不论激动兴奋和传导的改变引发的电重构、心肌收缩与舒张的改变引发的机械重构还是心肌组织的改变引发的心肌重构,都会导致潜在的或者有临床表现的心功能不全,心室排血量减少,左房负荷加大,从而电势增大,P向量环向左后偏移,P氐,增加【1一J。
脑钠肽(B N 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易于检测,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醛固酮分泌的作用。
在心室的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心室扩张、心房牵张及容量负荷过重时,其血浆浓度显著升高。
多项研究【31表明B N P是一项反映心室功能不良的敏感指标,对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对轻、重度的患者均具有较高的检测功能。
研究证实心室起搏后出现血浆B N P水平增高【5J,Pt f v.与BN P均反应心功能不全的指标,但B N P指标检测价格较高,许多医院尚不具备检测条件影响了其临床应用。
晚近已报道Pt f v.检测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
国外用漂浮导管测量心衰患者肺毛细血管楔压,证实P峨.与左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许静等研究结果显示Pt f v.的改变与血液动力变化相一致。
本文观察Pt fv.与B N P在R vA起搏后变化的相关性,并参考uC G检查,发现R V A起搏后Pt f v.与B N P变化的具有高度相关性,结果证实R V A起搏后Pt fv.与B N P均升高,而uC G示左房大小无明显变化。
考虑可能为左房电重构出现于解剖重构之前导致,若以RV A起搏术后Ptf v,增加值达20舢.m s以上为标准判断B N P>300u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以及早发现术后潜在的心功能不全,而且数值越高临床意义越大。
因此,P氐.可以作为起搏器术后随访筛查心功能不全的指标。
附。
.检测设备简单,方便无创、价格低廉、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普查指标之一。
从而对于心功能不全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l Ch丑I量龆RG.惭£i悖瑚d饷ized晡als伽pacillg瑚de:Wh砒ha 他讹l锄ed?A m J C裥i0I。
2∞0。
跖:116_1182王方正,陈若茜.关于生理性起搏的几个大型临床试验.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7,11(5):328—3303郭继鸿.生理性起搏及临床应用.心血管病学进展,2∞6,27(1):144_1484n∞Q.K Ti8h硼删锄叮P。
K|I娜孵a R.西11.U m t y《B—f yp e n呻由357删c删de i n m c di耻≯岫0f ccm萨gd他h础f砧l IⅡ℃蛔lm唱di阜憾∞i I I paliell协p嗍I血g埘t II由8pn讹J A m c ou caI di丑1.2∞1。
37:379—3855吴荣,李卫华,朦志涛,等.心脏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2l(4):419—420(收穰:20lO JD915)扩张性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姚崇林经验交流【中图分类号】R540.4l;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删(2010)19JD5J0357Dl扩张性心肌病(D C M)为心肌病的主要类型,约占整个心肌病的70%一80%【I J,它是一种以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青年发病最多。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0例D C M者的心电图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收集我院20ar7年1月一2010年6月住院的D c M者30例,男性2l例、女性9例,年龄平均50岁。
心功能分级(N Y H A):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8例。
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 cG)、超声心动图检查。
排除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糖尿病性心脏病。
1.2方法所有病例进行常规12导联检查,以25衄n/8走纸速度及10皿n/m V 定标和24h12导联D C G检查,所用仪器为元锡中健科仪有限公司生产的cB系列D cG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