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动物细胞制药

合集下载

第4章生物技术制药

第4章生物技术制药
2、悬浮细胞
细胞的生长不依赖支持物表面,可在培 养液中呈悬浮状态生长。
3、兼性贴壁细胞
兼具上述两种生长方式的细胞,称为兼性 贴壁细胞。如CHO细胞、小鼠L929细胞。 贴附在支持物表面上生长时呈上皮或成纤 维细胞的形态,而当悬浮于培养基中生长 时则呈圆形。
二、动物细胞的生理特点
1、细胞的分裂周期
2、基因载体的导入和高效表达工程细胞株的筛选 (1)DNA导入动物细胞方法
融合法
细胞融合法化学法物源自法病毒法重组逆转录病毒
DNA-磷酸钙沉淀法 电穿孔法
脂质体介导法 DEAE-葡聚糖法
原生质融合法 染色体介导法
显微注射法 重组DNA病毒
基因枪法 多瘤病毒样颗粒
2、基因载体的导入和高效表达工程细胞株的筛选
四、基因工程细胞的构建和筛选
1. 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基因载体的导入和高效表达工 程细胞株的筛选
1、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载体种类: 病毒载体: 牛痘病毒:广泛用于构建成多价疫苗, 腺病毒:基因治疗载体 逆转录病毒:基因治疗载体 杆状病毒:成功地用于1000多种外源基 因的高效表达。
② 其次是对选出的细胞进行克隆和亚克隆使其纯化 ③ 最后利用其扩增系统,不断增加其基因拷贝数, 从而获得高效表达而稳定的工程细胞株。
五、细胞库的建立
1. 除原代细胞外,其它的细胞株、细胞系都 需要建细胞库加以保存。 2. 按照我国和美国FDA的规定,用于生产的 工程细胞必须建立两个细胞库: ① 原始细胞库(master cell bank, MCB) ② 生产用细胞库(manufacture's working cell bank,MWCB)或称工作细胞库(working cell bank, WCB)。

第四章 细胞培养技术制药

第四章  细胞培养技术制药

1967年,Van Wezel以DEAE Sepadex A50 为载体 培养动物细胞获得成功 1975年,Sato等在培养基中用激素代替血清使垂体 细胞株GH3在无血清介质中生长获得成功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成功地融合了小鼠B淋巴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而产生能分泌能分泌单克隆抗体 的杂交瘤技术 1986年,Demo Biotech公司首先用微囊化技术大 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获得成功 1989年,Konstantinovti首次提出大规模培养过程 中生理状态控制,更新了细胞培养中优化控制的理 论
重组血友病VIIa因子,治疗A型和B型 血友病,BHK,1999年上市 IgG1和TNF受体融合,治疗风湿性关 节炎,CHO,1999年上市 重组血凝因子IX,控制B型血友病病人 的出血,CHO,1997年上市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制药
一,产生重组蛋白的动物系统
血液 尿液 精液 蛋清 蚕茧 乳汁
二,转基因动物操作的原理和方法
1. 目的基因载体的构建
编码区 启动子 增强子 调控元件 筛选标记
2. 转基因技术
直接核DNA微注射 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胚胎 囊胚内注射遗传改变的胚胎干细胞 精子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
细胞核内微注射
供体动物的超排 卵的收集 DNA的显微注射 存活胚胎的转移 转基因的整合 转基因的表达
3. 胚胎分割和核移植技术
人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动物细胞基因工程技术和杂交技术 新型细胞培养反应器 无血清,低蛋白和无蛋白培养基 新型为载体研制技术及微囊化技术 产物分离纯化技术
二,动物细胞制药的基本原理
动物细胞制药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细胞体外培养的 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这些和普通的细胞体 外培养技术基本一致 表达过程中能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折叠和修饰 大多数能以天然形式分泌到培养基中,从而确保 了生产的蛋白质具有天然产物抑制的活性,免疫 原性和体内寿命 一些人用和兽用的重要药物蛋白,尤其是相对较 大,复杂或糖基化的蛋白质来讲,动物细胞培养 制药是首选的生产方式,如病毒疫苗,干扰素等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导语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一种利用动物细胞进行生物制药的技术。

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原理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利用动物细胞系统表达和生产药物的一种技术。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动物细胞培养: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细胞系,并进行培养。

常见的动物细胞系包括CHO细胞、HEK293细胞等。

细胞培养的条件包括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

2.基因克隆和转染:将药物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具有产生目标药物的能力。

转染的方式包括质粒转染、病毒转染等。

3.细胞培养和增殖:转染后的细胞需要在培养条件下进行生长和增殖。

通常会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培养基来促进细胞的生长。

4.产物分离和提纯:最后,通过适当的方法分离和提纯目标药物,可以使用离心、超滤、层析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二、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应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为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药物生产:利用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多种重要的蛋白质药物,如抗体、细胞因子等。

这些蛋白质药物在治疗癌症、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疫苗生产: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也可以用于疫苗的生产。

通过导入相应的病原体基因到动物细胞中,使其产生病原体相关的抗原,从而制备疫苗。

3.基因治疗: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

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到患者的细胞中,实现对基因相关疾病的治疗。

4.抗病毒药物:某些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生产。

通过将抗病毒基因导入到动物细胞中,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对抗病毒感染。

三、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前景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在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

以下是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一些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的进一步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技术将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准确、高效地生产药物。

生物技术Biotechniques.pdf

生物技术Biotechniques.pdf
流加葡萄糖或谷氨酰氨,控制整个代谢过程,避免有 毒废物的积累。
细胞培养制药工艺
细胞系
3、蛋白质糖基化与分泌表达
蛋白质合成场所:粗糙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糖基化场所:内质网合成各种糖类,粗糙内质 网腔内和高尔基体,加工修饰。
不同细胞系糖基化特征不同,选择适宜细胞 系。
对于分泌型蛋白,分泌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 到胞外,完成了蛋白质的分泌表达。
细胞培养制药工艺
细胞系
4.1.3 生产用细胞系
1. 人源细胞系
Namalwa:
类淋巴母细胞,非整体,悬浮生长。
英国Wellcome公司:Sendai病毒诱导,大规模生产 α干扰素,批准上市。产品逐渐淘汰。
细胞培养制药工艺
细胞系
动物细胞培养的应用
作为反应器用于制药:EPO,tPA 作为宿主细胞用于制药:病毒性疫苗 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诊断、治疗 组织再生与器官移植(个体克隆): 本身作为产品:皮肤移植,干细胞治疗 药学研究应用:分子与细胞药理、毒理、代谢 生命科学研究:器官发生,细胞、分子、遗传学
细胞培养制药工艺
细胞系
3.有限细胞系Finite cell line
概念:生长和寿命有限的细胞系。二倍体细胞系 特点:多次传代培养,失去增殖能力,老化死亡。 寿命:取决于细胞来源的物种和年龄、器官。 人细胞最高培养次数为50-60代。 胚成纤维细胞:人,50代;鸡胚,30代;小鼠,8代。
细胞培养制药工艺
生产特征
3.天然结构与活性的药物
完善的翻译后蛋白质修饰功能 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质基质内的蛋白质。 与膜结合的核糖体:合成分泌性和膜整合蛋 白,多数为糖蛋白。 修饰: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加工、转运、分 泌,糖链。糖基化、磷酸化、酰胺化等。 活性分子:装配折叠形成精确的三维结构。

《动物细胞制药》课件

《动物细胞制药》课件
1 挑战
动物细胞培养的成本较高,细胞污染和变异性是制约其应用的主要问题。
2 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给动物细胞制药带来了创新机遇。
动物细胞制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药物
动物细胞制药将越来越多地 用于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 的基因组信息生产定制药物。
细胞工程技术
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将为动 物细胞制药提供更多的途径 和方法,不断拓展其应用领 域。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的应用将改变药物 的传输和释放方式,提高药 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动物细胞制药的潜在风险和监管措施
1
风险
动物细胞制药可能存在风险,如免疫
监管措施
2
原性、感染风险等,需加强监测和安 全评估。
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动物细胞制药的
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3
关键因素
成功的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控制细胞密度、培养基组分、培养温度、培养pH值等 多个关键因素。
动物细胞制药的应用领域
生物药物
动物细胞制药在生物药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抗体、疫苗、生长因子等。
诊断试剂
动物细胞制药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诊断试剂,如血清学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等。
基因工程产品
动物细胞制药在基因工程产品的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如重组蛋白、基因治疗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的动物细胞制药产品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是一类重要的生物 药物,常用于治疗癌症、自身 免疫性疾病等。
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制备的蛋白质,用于治疗多种 疾病,如糖尿病、血友病等。
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动物细胞制药可用于生产多种 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 等。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工作:
(1) 动物细胞基因工程技术和杂交技术。 (2) (3) (4) (5) 新型细胞培养反应器及其培养技术。 无血清、低蛋白或无蛋白培养基。 新型微载体研制技术及微囊化技术。 产物分离纯化技术。
§4.2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一、动物细胞的形态

适应功能,形态各异。 离体培养细胞分两类: 贴壁细胞 悬浮细胞

BHK-21 (baby hamster kidney) :从生
长1天的地鼠幼鼠肾脏中分离的;成纤维样
细胞,核型为2n=44,异倍体;培养基为DMEM 加7%胎牛血清。用于增殖病毒,包括多瘤 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毒等并制作疫 苗,现已用于工程细胞构建。 重组凝血因子Ⅷ。

Vero:从正常成年非洲绿猴肾脏
第四章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内容1. 2. 3. 4. 5. 6. 7. 8.
9.
概述 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生产用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 动物细胞培养方法和操作方式 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 动物细胞产品的纯化方法和质量要求 动物细胞产品的制造实例 动物细胞制药的前景与展望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区别
一、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1. 营养成分
维生素:
主要是辅酶、辅基,必不可少。生物素、叶酸、烟酰胺 、泛酸、吡哆醇、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B12 都是培养基 常有的成分。 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 细胞生长除需要钠、钾、钙、镁、氮、磷等基本元素 ,还需要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铜、锰、钼、钒等。
一、培养基的基本要求
对理化因素敏感, 如:渗透压、pH、离子浓度、
剪切力、微量元素等。

生物制药工程:第四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生物制药工程:第四章-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② 必须有足够的营养供应,绝对不可有有害的物质, 避免即使是极微量的有害离子的掺入;
③ 保证有适量的氧气供应; ④ 需要随时清除细胞代谢中产生的有害产物; ⑤ 有良好的适于生存的外界环境; ⑥ 及时分种,保持合适的细胞密度;
一、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
1. 器材的清洗和消毒
Sterilization, disinfection: • Spraying Alcohol • UV light • Autoclave • Irradiation • Dry heating • Bleaching?
该细胞是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培养基用 BME (Eagle’s basal medium)加小牛血清,pH控 制 在7.2。细胞的倍增时间为24h,有限寿命为50 代, 上世纪60年代被广泛用于制备疫苗。
(2)BHK-21:
1961年从5只生长1天的地鼠幼鼠的肾脏中分离的。 现在广泛采用的是1963年用单细胞分离的方法经 13次的克隆的细胞。
2.基因载体的导入和高效表达工程细胞株的筛选
DNA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
融合法
化学法
物理法
病毒法
细胞融合法 DNA-磷酸钙沉淀法 电穿孔法
脂质体介导法 DEAE-葡聚糖法 显微注射法
原生质融合法 染色体介导法
基因枪法
微细胞介导法
鬼影红细胞介导法
细胞融合法: cell fusion 脂质体介导法: liposome mediated gene transfer 原生质融合法: protoplast fusion 微细胞介导法: microcell mediated method 鬼影红细胞介导法: ghost mediated method
成纤维细胞,通常用的培养基 为DMEM培养基,添加7%胎 牛血清。过去多用于增殖病毒, 包括多瘤病毒、口蹄疫病毒和 狂犬病疫苗,现在已被用于构 建工程细胞。

项目四 章动物细胞制药

项目四 章动物细胞制药

传代培养:将培养细胞从培养器中取出,把 一部分移至新的培养器中再进行培养。 原代培养形成的单层细胞汇合以后,需 要进行分离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成空间不 足或由于细胞密度过大引起营养枯竭,都将 影响细胞的生长 。 1、有限细胞系 2、连续细胞系
四、动物细胞培养的营养条件 特点: 1、细胞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 时需要抗生素; 2、动物细胞较微生物大得多,无细胞壁, 机械强度低,适应环境能力差; 3、培养过程需氧量少,且不耐受强力通风 与搅拌;
第一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条件: 1、营养 2、生长环境
(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明显的表达产物 方面的优点,为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所 无法替代。其中以它们转录后修饰和产物 胞外分泌表达最为人们所感兴趣。
二、动物细胞培养特征
贴壁依赖性细胞 非贴壁依赖性细胞 兼性贴壁依赖性细胞
4、在机体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 在,培养过程具有群体效应、锚地依赖性、 接触抑制性及功能全能性; 5、培养过程产物分布于细胞内外,反应过 程成本较高,但产品价格昂贵 6、大规模培养时,不可套用微生物反应的 经验: 7、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
培养基组成 1、天然培养基 血清 水解乳蛋白 胚胎浸液等 2、合成培养基 氨基酸 维生素 糖 无机盐等 加10%-20%血清 血清的优点? 缺点? 无血清培养基
单抗人源化 主要困难 (1)缺乏合适的人骨髓瘤细胞株作为融合亲本。现有的细 胞株大多是融合率不高,杂交瘤抗体产生水平低,而且细 胞不稳定,易丧失抗体分泌能力; (2)获得抗原特异的人B淋巴细胞十分困难,因为对人来说, 高度免疫获得抗原特异的B淋巴细胞的方法显然是不可行 的; (3)大量繁殖杂交瘤细胞以获得所需量的抗体,鼠类杂交 瘤可通过小鼠腹腔接种杂交瘤细胞诱生腹水达到这一目的, 但是人杂交瘤细胞在鼠类中诱生腹水是很困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贴壁培养 分散的贴壁依赖性细胞悬浮在培养瓶中很快(几十 分钟至几小时)就贴附在瓶壁上, 称为细胞贴壁, 贴壁后的细胞形态形成多态性, 呈单层生长, 所以此法又叫单层细胞培养。单层培养的细胞保 持接触抑制的特性。 优点:适用的细胞种类多;可采用灌流方式进行 高密度培养。 缺点:需较大面积和贴附材料;培养条件难以均 衡。传代培养时需用胰酶等将细胞从基质上消化 下来。
脂质体介导法:
DNA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
融合法 细胞融合法 化 学 法 DNA—磷酸钙 沉淀法 脂质体介导法 DEAE—葡 聚糖法 原生质融合法 染色体介导法 微细胞介导法 鬼影红细胞介导法 物 理 法 电穿孔法 显微注射法 基因枪法 病 毒 法 重组逆转录病毒 介导法 重组DNA 病毒介导法 多瘤病毒样 颗粒介导法
2、二倍体细胞系:细胞群中染色体数 目与原供体二倍体细胞相同或基本相 同,可进行有限培养,具有贴壁依赖 性和接触抑制现象,无致瘤性。
3、转化细胞系:即无限细胞系 自发或诱导形成:正常细胞的培养传 代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断裂或异倍化; 或人为地应用某些病毒和化学试剂诱 导获得。 由肿瘤细胞建立的细胞系全部为转化 细胞。 培养条件和要求简单,繁殖快,利于 大规模生产。
灭菌: 物理消毒:紫外线、干热、高压高温、过 滤等 化学消毒:消毒剂、抗菌素等 目的: 防止微生物污染。
2、水的处理: 方法:蒸馏、离子交换、电渗析、中空纤维过 滤等 目的:去除有毒元素、金属离子、微生物 3、pH的调整: 理想的pH应为7.2~7.4,整个培养过程不高于 7.6,低于6.8可限制细胞增殖。 控制pH的方法:使用pH电极; 使用各种缓冲 液系统。
1962年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起步 1975年 Sato无血清培养细胞获得成功 1975年 Kohler和Milstein成功构建了 杂交瘤细胞 1989年 Konstantinovti首次提出大规 模细胞培养过程中生理状态控制
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单位,按人们的意志, 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 术,有目的地设计和操作,使细胞的某些 遗传特性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或产生 新品种的目的,以及使细胞增加或重新获 得产生某种特定产物的能力,以便在离体 条件下进行大量培养、增殖,并提取出对 人类有用的产品。
2、无血清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补充因子 必须补充因子:胰岛素(激素)、转铁蛋白 (结合蛋白)等。 特殊补充因子:生长因子、贴壁因子等。
第五节
动物细胞培养的 方法和操作方式
一、大规模培养的方法
培养的分类: 按培养细胞种类分: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按培养基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按培养方式分:静止、旋转、搅拌、微载 体、中空纤维、固定床和流化床培养等 按生产实际分:悬浮、贴壁和贴壁—悬浮 培养
MDCK cells on a microcarrier, sample from a stirred 5 L bioreactor
22 h after infection 5 h after infection
10 h after infection
Tumor cells aggregate on microcarrier beads (indicated by arrow).
多孔微载体:其内部具有网状结构的小孔, 细胞能在其内部生长,是适用于大规模高 密度细胞培养的细胞支持物。 特点: 增加了供细胞贴附的比表面积; 增加细胞固定化稳定性; 细胞生长在载体内部,不易受机械损伤; 可提高搅拌强度和通气量。
二、培养基的种类和组成
1、天然培养基: 鸡血浆、水解乳蛋白、淋巴液、血清等 成分复杂,不稳定,不适于大量培养。 2、合成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组成: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无机盐、 核酸前体、氧化还原剂等
基础培养基+血清: 最常用的是5%~10%的小牛血清,或 10%~20%胎牛血清。 血清中包含生长因子、激素、贴壁因子、 伸展因子、结合蛋白、脂肪酸及微量元素 等。血清可还可作为pH缓冲系统。
高效表达工程细胞株的筛选:
利用转入筛选标志基因,其表达产物能 赋予细胞一个特性,如使细胞产生对特 定药物的抗性作用或荧光作用等,从而 将转染与无转染细胞分开。 筛选出的转染细胞要进行克隆和亚克隆 使其纯化,扩增,从而获得高效稳定的 工程细胞株。
第四节
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 和培养基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悬浮细胞: 不依赖支持物的表面生长,可在 培养液中悬浮生长的一类细胞,如 淋巴细胞、一些肿瘤细胞等。 兼性贴壁细胞: 不严格依赖支持物,既可贴壁生 长,也可悬浮生长。如CHO 细胞等。
初代(原代)培养: 直接从体内取出的细胞、组织和 器官进行的第一次培养。 细胞系: 初代培养物开始第一次传代后的 细胞,可分为有限细胞系和无限细胞 系。
接触抑制现象: 贴壁依赖型细胞在生长分裂中,当 与其他细胞相互接触时即停止分裂, 细胞浓度不再增加的现象。又称为 接触抑制或密度依赖抑制。
第二节、动物细胞的形态 和生理特点
动 物 细 胞 示 意 图
各 种 形 态 的 动 物 细 胞
各 种 形 态 的 动 物 细 胞
二、动物细胞的生理特点
绝对无菌的外界环境 充足良好的营养供应 适量干净的氧气供给 及时清除有害的产物 适当充分的生存条件 精细准确的技术操作
一、培养条件
1、器材的处理 清洗: 浸泡 → 刷洗 → 泡酸 → 冲洗 → 干燥 ↓ ↓ ↓ ↓ ↓
磷酸三钠 专用洗涤剂 酸液 低水,高水 干燥箱
目的: 尽可能地消除残余蛋白质,细胞及化学物质。
4、渗透压的调整: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外界环境渗 透压的大小对细胞的存活有很大影响。 控制的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生理平衡 盐溶液BSS(无机盐和葡萄糖组成)。 5、温度的控制: 最佳培养温度:哺乳动物细胞37±0.5℃ 昆虫细胞27℃
6、氧气: 动物细胞培养离不开氧气,高密度培养 时尤为重要。 在大规模培养时应不断加入调整后的氧 气。 方法:转瓶培养时,留够空间; 采用 生物反应器时,表面通气、鼓 泡、培养基灌流等。
第四章 动物细胞制药
第一节
概述
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将组织或 细胞从机体取出,在体外模拟机体 体内的生理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 生存和生长。
细胞培养大事记
1885年 1907年 1951年 1957年 Roux用生理盐水培养鸡胚组织 Harrison创立体外组织培养技术 Earle等开发人工合成培养基 Graff创造悬浮细胞培养
质粒载体:主要是穿梭质粒载体。 具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强启动子; 具增强子; 具原核、真核细胞的筛选标志基因; 具原核复制起始区等。 同一表达载体、同一启动子在不同类型细 胞中效果差异较大,应作大量预备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2、基因载体的导入和高效表达工程细 胞株的筛选
磷酸钙法: 用磷酸钙微量沉淀外源DNA,然 后与培养细胞混合,靶细胞会摄入沉淀物, 外源DNA被结合进核,发生DNA整合,渗入 受体的基因组中,完成转染。 简单易操作。 电击(穿孔)法:电击仪产生的高压脉冲电场使 细胞膜出现瞬时可逆性小孔,外源DNA即沿 小孔进入细胞。 进入细胞的DNA拷贝数低。
1、细胞分裂周期长:分裂时间随细 胞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培养条件的变 化而变化。一般为12-48 h。 2、正常二倍体细胞一般为贴壁依赖 型细胞,有接触抑制现象。但异倍体 细胞则没有这种现象。
3、正常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寿命有限 很多二倍体细胞培养系是有限细胞系,细 胞经若干代传代培养后将逐渐死亡。存活 时间决定于细胞来源的种族和年龄。 普通人的成纤维细胞可传代数=50; 鸡胚细胞可传代数=30; 小鼠细胞可传代数=8; 年龄↗培养代数↘。 异倍体细胞是无限细胞系,可无限期培养。
4、由于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比较娇弱, 对周围环境敏感,对变化的耐受力差。 5、对培养基要求高: 相对于植物、微生物来说,动物细胞对培养 基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12 种必需氨基酸, 各种维生素、无机盐、葡萄糖和微量元素, 还需要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贴壁因子及其他 元素,要求苛刻。
6、蛋白质的合成途径与修饰功能与细菌不 同 动物细胞: 游离核糖体→细胞质基质→蛋白质合成→胞质 中 与糙面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糖 蛋白(糖基化) →消化和分泌 原核细胞: 无糙面内质网,不能使蛋白质糖基化。
动物细胞工程生产的药品应用于临 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包括癌症、 心血管病、血液病、内分泌病、贫 血及外伤等。 动物细胞制药是许多发达国家大力 投资的重要产业。
动物细胞培养和制药 中的一些有关名词
贴壁(依赖型)细胞: 必须贴附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生长 的细胞,这些细胞在贴壁生长铺 满生长表面形成单细胞层后,由 于接触抑制现象而停止生长。大 多数正常二倍体细胞属此型。
三、基因工程细胞的构建和筛选
1、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病毒载体:一般是去掉一些病毒复制和包 装需要的结构蛋白基因,重组进外源基因, 保留包装识别序列和复制序列。由于改造 后病毒为自身复制缺陷型,从而防止了病 毒自身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优点:外源基因导入率高; 缺点:操作麻烦。
MDCK cells in suspension
3、贴壁—悬浮培养:适用于大规模培养
(1)微载体培养:微载体是直径为60-250μm的 微珠。将细胞接种于微载体表面后悬浮于培养液 中培养。 优良微载体的特性:不含毒性成分;与细胞相容 性好;密度适中,略大于培养基;粒径适度,表 面光滑;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耐高温灭菌;非 刚性材料;不吸收培养基成分;易收获细胞及其 制品;廉价,能重复使用。目前应用较广微载体 系统: 交联葡聚糖-Cytodex 优点:既有较大的贴附面积,又能悬浮于培养液 中,适于生产性培养。 缺点:培养后期细胞老化后容易从微载体上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