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生命之思 第7课《我与地坛》同步训练 北师大版必修3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人教部编版高中必修上语文15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如歌,每一天都欢乐溢胸,笑语盈耳,花团锦簇,春意盎然?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心灵不充斥快乐?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一路高歌,______?可是,人生的美妙之处,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
一如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没有一种是相同的,但演奏出来的音乐却能让人_____。
但终其一生,又有几个人能够______呢?在人生之路上,()。
这样的平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拨开纷扰,______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心灵充斥快乐?B.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心灵充斥快乐?C.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心灵不充满快乐?D.谁不希望自已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心灵充满快乐?(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春风得意感慨万千正中下怀洞察世事B.踌躇满志百感交集正中下怀明察秋毫C.春风得意百感交集如愿以偿洞察世事D.踌躇满志感慨万千如愿以偿明察秋毫(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平平地,不令我颠踬;淡淡地,不让我昏醉B.平平地,不让我昏醉;淡淡地,不令我颠踬C.淡淡地,不让我昏醉;平平地,不令我颠踬D.淡淡地,不令我颠踬,平平地,不让我昏醉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更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
,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①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②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③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④——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⑤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⑥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A.①③②④⑥⑤B.③①②④⑥⑤C.②④③①⑥⑤D.②④⑥①③⑤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项是A.譬如在园口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含答案)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达标1.下面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剥蚀了古殿檐.(yán)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眩耀的朱红,坍圮.(pǐ)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B.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休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sì)意雕琢.(zhuó),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C.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淅,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shèn)透得深彻.(qiè)。
D.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juàn)永的哲言,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xiān)明深刻。
【解析】选D。
A项,眩—炫;B项,休—体;C项,淅—晰,qiè—chè。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激光雷达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甚至..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
B.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和平的环境,但和平不能靠祈求..,和平需要保卫,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C.细胞免疫疗法在国内声名狼藉....,曾一度有传言称要叫停免疫疗法。
D.在失魂落魄....的时候,你是怎么面对的?我现在满满的负能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解析】选B。
B项,语境强调自身实力,而不是请求他人,应用“乞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继续稳中求进,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只有领导干部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立志改革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C.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个公共旅游景点、一张城市宣传名片。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7同步练习《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纵观中国运动员的奥运历程,从刘长春的失魂落魄到刘翔的激情跨越,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并逐渐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B.重逢别离、爱恨生死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韩惠民与妻子34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初恋情人,感动了中国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C.世博会的3D高清拍摄得到各国展馆的大力配合。
每个展馆都由场馆最高负责人亲自讲解,影片内容细致真实,富有感染力,观看效果如同设身处地。
D.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政府急于求成,不仅不能有效调控房地产,而且容易严重打击股市、银行和与房地产有关的上下游产业,如钢铁、水泥、建材、家具等,最终影响实体经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所中学座落在风景优美的西郊,是本市最美的一所学校。
B.小作者以自己的特殊感受,契合社会的热点,展现了祖国的苍桑和伟大,由此表现出自己浓浓的爱国情结。
C.每当我漫步在北京故宫,仿佛沉醉在美的享受之中,这里雕栏玉砌,古色古香,那样富丽堂皇,那样气魄宏大,处处闪耀着东方色彩的美。
D.唐古拉山天气变换莫测,往往大晴天里忽然刮起了风雪。
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熨帖/ 熨斗坍圮/ 杞人忧天恪守/ 格格不入B.雕琢/ 琢磨精粹/ 猝起不意猖獗/一蹶不振C.祈祷/田畴镌刻/ 携手并肩余暇/ 瑕瑜互见D.褪色/ 色泽淡褪/蜕化变质归巢/不落窠臼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C.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D.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落寞截瘫悴然去世步履茫然B.恪守雕栏窸窸窣窣半途而费C.亘古车辙旁征博引失魂落魄D.倔强羞涩坦然安卧焦阳高悬6.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节选)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阅读下面有关书的比喻,回答问题。
(1)书是智慧的钥匙。
(2)书是进步的阶梯。
(3)书是时代的生命。
(4)书是致富的信息。
(5)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6)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7)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8)书是医治幼稚的药。
(9)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10)书是人生的向导。
A.如果你对一个探索者说话,选用哪句最好? ( )B.如果你对一个迷惘者说话,选用哪一句最好? ( )(以上只须选出句子序号即可)2,下列各句都用了“居然”一词,用得不对的一项是()A.王勤出差已有十天了,大家都希望他今天能回来,下午他居然回来了。
B.接连下了七八天大雨,出门不得,今天居然转晴,怎能不叫人高兴呢?C.他把撒在地里的稻穗一一拾起来,一称,居然有四十多斤。
D.这个虽然只有二十六岁却已作案多次,劳教过两次的罪犯,在他犯罪的过程中,居然每次都能得到庇护。
3,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以前他不喜欢这工作,后来为完成任务,只好研究一番。
现在,他,简直爱上这工作。
A.不钻研就不行B.越有兴趣越研究C.越钻研越有兴趣D.越来越深入地研究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的。
B.我们青年缺乏的是理论水平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
C.如果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D.曹丕依仗权势,威逼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便不饶恕他。
5,阅读泰戈尔的《金色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金色花(印度)泰戈尔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训练(含答案)

《我与地坛(节选)》同步训练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下面小题想念地坛史铁生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
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一进园门,心便安稳。
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
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④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⑤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
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⑥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
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
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⑦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
这五个字,已经契合了我的心意。
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⑧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
《我与地坛》同步训练及答案

《我与地坛》同步训练及答案《我与地坛》同步训练及答案「课内四基达标」一、基础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命(sù)炫耀(xuàn)坍圮(tān p ǐ)�O�O�@�@(xīsū) B.蝉蜕(tuì)熨贴(yùn)荒芜(wú)历尽沧桑(cāng) C.玉砌(chè)恪守(gé)地坛(tán)肆意雕琢(zhuó) D.颓墙(tuì)教诲(huǐ)猝然(zú)亘古不变(gèng) 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失魂落魄亘古不变淡褪玉砌雕栏 B.誓言隽永坚忍不拔弥漫恪守教诲 C.迷迷糊糊心神恍惚荫凉急于求成 D.聪惠坚贞娇阳高悬熨贴声名狼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开翅膀,忽悠一下()空了;树干上()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弯了草叶轰然坠地()开万道金光。
A.甩疾展凌停弄砸 B.甩速展升停压砸 C.捋疾支升留压摔 D.捋速支凌留弄摔 4.依次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躺在床上时,每个人都做过千千万万个美梦,_______梦想成真只属于那些醒后挥汗如雨不辍劳作的人。
(2)_______不忽视那些极微小的花粉,把它从广袤的原野采撷回来,加工炮制,就可以酿成晶莹香甜的蜜。
(3)其实一个人是否尽了职,人们并不是看他说得如何,_______是要看他做得如何。
(4)环顾全球_______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A.但如果却无论 B.但如果而无论 C.如果只要也不管 D.因为如果却不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如果没有渊博的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写不出伟大的作品的。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5 我与地坛(节选)【夯实基础】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荒芜(wú)剥蚀(shí)琉璃(liú)淡褪(tuì)教诲(huì)B.坍圮(tǎn pǐ)玉砌雕栏(chè)颓墙(tuí)撅(juē)譬如(pì)C.捋麻绳(lǚ)蝉蜕(tuì)窸窣(xī sū)亘古不变(gèn)祈祷(qǐ)D.嘈杂(cáo)灼烈(zhuó倔强(jué jiàng)熨帖(yùn)隽永(juàn)2.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其他几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B.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3.下面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找不到去路,找不到工作,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A.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B.我找不到去路,找不到工作,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坐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C.我找不到去路,找不到工作,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坐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D.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5《我与地坛》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坛十三记(之九)肖复兴①天坛里最多的树木,是柏树,有几万棵,树龄在几百年之上的就有五六千棵。
在天坛,柏树的代际区别是极其明显的。
内垣和外垣前的柏树林,种植的是年轻的新树,而散落在园内的很多柏树则是老树,甚至有明代六百年以上树龄的老柏树。
在植物之中,比起娇艳的花草,树的生命要长久得多。
人类和树比起来,最多不过百年之躯,哪怕是帝王,都是无法与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木相匹敌的。
②很难设想,天坛里如果没有了这些古柏,将会是什么样子。
祈年殿和圆丘,俯瞰四周,只是一片光秃秃的地面,或者是一些杂花新树,该会发出怎样的唱叹,肯定会感觉像是元帅麾下没有了威武成阵的将士,而只是一片花拳绣腿。
③走到这些古柏密密的树荫下,我有时会想,没有了古柏,哪怕是盛开着鲜艳花朵诸如桃李海棠一类的树簇拥着祈年殿和圆丘,也是不适合的。
只有古柏,才和天坛相配,才如彩云拱月,托起了整个天坛。
④有一棵古柏,在天坛里很特别。
它是斜躺在那里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从巍巍直立,变成了这个样子。
是雷雨?是地震?还是战火?在天坛漫长的历史中,在人为的战火和自然的灾难中,无辜倒下而死亡的古柏有很多。
我一直都觉得它很不情愿,不甘屈服于一头栽倒在地。
它的枝干离地面很近了,眼瞅着就要倒下了,但它还是坚强地支撑着,箭一样斜指向天空,就像战场上一个中弹也不肯倒下的武士。
于是,它与众不同地活了下来,定格成今天这样,像一尊罗丹或马约尔的雕塑。
⑤它很粗壮,纵使躯干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一年四季枝叶茂密,生命力依然旺盛如年轻的时候。
每一次经过,我都要站在它身边看一会儿,有时会觉得它如同一尊卧佛,洞悉世事沧桑与人生况味,有几分幽邃和神秘。
⑥这棵古柏,我小时候就见过,几十年过去了,它还斜卧在那里,只是以前我可以爬到树上玩耍,现在被铁栏杆围起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节选) 同步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选出字音、字形和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坍杞(tān yí,倒塌) 熨(yù)帖(舒服、舒适)猝(cù)然(突然)B.蝉蜕(tuì) 颓(tuí,倒塌)墙隽(juàn)永(意味深长)C.狼藉(杂乱不堪) 恍惚(huǎnɡ hū)恪(hè)守(严格遵守)D.灼(zhuó)热荫(yìn)凉纷纭(言论、事情多而有条理)解析A.“杞”应为“圮”音“pǐ”;C.“恪”应为“kè”;D.“纷纭”:言论、事情多而杂乱。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荒芜冷落历尽苍桑玉砌雕栏自在坦荡B.失魂落魄亘古不变专心至志共商国是C.坦然安卧变换莫测声名狼藉恪守不渝D.淋漓尽致猝然去世两全齐美荡然无存解析A.苍—沧;B.至—致;C.换—幻。
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________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________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③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________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又没了你的时候。
A.沉静镇静宁静B.镇静宁静沉静C.宁静沉静镇静D.沉静宁静镇静解析“沉静”:①寂静;②(性格、心情、神色)安静。
“宁静”:(环境、心情)安静。
“镇静”:①情绪稳定或平静;②使镇静。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山西汾酒集团正式接管山西男篮,受委托在转让期间负责俱乐部日常管理的原投资人王兴江被告知离职,折腾了大半年的山西男篮转让最终水落石出....。
B.有些地方、部门工作做得不好,关键数据、主要数据不理想,但为了粉饰太平,把次要数据、一般数据吹得天花乱坠....,自我陶醉,到后来甚至真以为自己干得不错。
C.在国产手机努力强调手机拍照如何强大、芯片如何多核的时候,那些高端手机却殊.途同归...地玩起了“多彩时尚”,苹果、三星的一款手机都提供了多种颜色选择。
D.新年伊始,屡屡在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上制造事端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竟然斩钉..截铁..地在世人面前宣告,日中两国今日处境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有相似之处。
解析天花乱坠:用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
A.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不合句意。
C.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应该用“不约而同”。
D.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疑。
感情色彩不当。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MH370自失联以来,中国政府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连日来,搜救发现的疑似物体被证明大都是海上垃圾。
B.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政府肩负着管理医院、兴办医院和推进公共医院改革的重要责任。
C.朝鲜要求韩国的船舰不要进入海上禁航区,韩军方出于韩方船舰安全,已下达了禁航令,但也通知朝鲜,北方界线不可逾越。
D.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炸鸡+啤酒”成为流行生活方式,都教授阅读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一书也受到热捧。
解析A.结构混乱之中途易辙;B.搭配不当且有语序问题,“公立医院”是“举措”错,“管理医院、兴办医院”顺序颠倒;C.成分残缺,应为“出于舰船安全考虑”。
答案 D6.将下列四句话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四百多年里,它________,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①坍圮了一段段高墙,②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③又散落了玉砌雕栏,④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解析语句顺序的排列主要考虑结构和意思的联系。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求主次要分明,结构要合理,句子与句子之间要有恰当的联系,再者要求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培养语感。
在读熟了课文以后,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顺序为由高到低(檐头——门)、由整体到局部(墙——雕栏),自然就得出了该题的答案。
答案②④①③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铁生双腿残疾后曾经在很长时间内痛苦委靡,在地坛里的长期观察、思悟,使他明白了,振作了。
他在《我与地坛》中描写道:“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取画线部分所写的某一景物,如蜂儿、蚂蚁、瓢虫、蝉蜕等,依照“露水尚且能够发出耀眼的金光,人生更应如此:不断地积累和行动,达到辉煌”的句式,把下面一句话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更应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蜂儿尚且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熟悉自身的情况然后确定目标(2)蚂蚁尚且能够思考后前进明白自己的方向然后毅然前行(3)瓢虫尚且懂得改变自己发现现有的状态不如意就改换一种生活方式(4)蝉蜕尚且耐得住寂寞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忍受逆境的磨炼8.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虚词,使整个语段语意连贯。
①________说任何一篇好的作品都可以载你进入作者精心营造的世界,②________,当我读完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后,③________是在被度化后的生命里经历了一遭。
这一遭,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是短短的几十分钟,在精神生活里,④________可以是千年、万年,⑤________永恒!说《我与地坛》,我们不能回避史铁生高位截瘫的躯体,⑥________,我们就无法仰视他那宗教式的灵魂!答案①如果②那么③便(就) ④却⑤甚至⑥否则9.请在庄子、屈原、史铁生中任选两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
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
庄子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铁生是寂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庄子是寂寞的,在喧嚣的时代里,在窘迫的生活中,默默修身养性;但他却在寂寞中顿悟出了逍遥的真谛,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开向清风明月的窗。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魂,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史铁生是寂寞的,在病痛的折磨下,在萧瑟寂静的地坛里,苦苦挣扎思索;但他却在寂寞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为失意消沉的人们找到了一扇通向幸福的门。
二、课内阅读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
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1)作者强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死”这个问题“我”是如何想明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我”会认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思路上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对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经过了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①自然的启发;②母亲的关爱;③自己的思考。
(3)因为“我”对“死”有了一个乐观而坦然的态度。
三、能力提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消逝的钟声史铁生(1)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2)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
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
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
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
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
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
“什么呀,奶奶?”“啊,骆驼。
”“干吗呢,它们?”“驮煤。
”“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
”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
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
”“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
”“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
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
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
“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3)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
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
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