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标准审批稿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常规标本:用于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细胞。
2.隐血标本:用于检查粪便中肉眼不能观察的微量血液。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排便情况以及配合程度。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取粪便标本的目的、方法和配合要点。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用物准备:化验单、一次性手套、手消液、检验盒、清洁便盆。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安全、隐蔽。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便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5.关闭门窗,必要时用隔帘遮挡病人。
6.指导患者正确留取便标本:嘱患者排便于清洁便盆中,用检便匙取中央部分或黏液脓血部分约5g,置于检验盒内。
7.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便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采集隐血标本时,嘱患者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脏、血类食物和含铁丰富的药物,三天后采集标本,以免造成假阳性。
2.便标本应新鲜,不可混入尿液及其他杂物。
3.患者腹泻时的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检。
粪便标本采集考核标准。
大便标本留取操作流程

大便标本留取操作流程
大便标本留取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帮
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大便标本留取的操作
流程。
首先,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准备好留取大便标本所需的器具,包括一个干净的容器和一支塑料勺。
在留取大便标本之前,患
者需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污染标本。
接着,患者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大便标本的留取。
通
常建议在早晨起床后或者饭后一段时间进行留取,因为这时候大便
的形态和颜色会比较正常,有利于检查的准确性。
在留取大便标本时,患者需要将容器打开,用塑料勺将一小部
分新鲜的大便取出,放入容器中。
注意不要将尿液或者其他杂质混
入标本中,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留取完大便标本后,患者需要将容器密封好,并在容器上标注
好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然后将标本送到医院的检
验科室进行检查。
在检验科室,医生会对大便标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外观、颜色、气味等方面的观察,以及病原体的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查,
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肠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总的来说,大便标本留取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患者在进行大便标本留取时需要认真对待,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一、采集前准备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2.明确采集时机,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确定采集时间;3.熟悉相应标本采集培训,了解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5.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6.做好病人的辅助准备工作,如饮食控制、用药情况等。
二、标本采集1.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确保标本采集时的合作度;2.按照规范操作流程,正确采集标本;(1)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穿刺技术正确、干净;(2)尿液:采集中段尿,避免第一段和终末段污染;(3)粪便:选择新鲜、清洁的粪便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4)分泌物:遵循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污染;3.确认标本采集完成后,包装标本,避免漏液、溢出及感染风险;4.及时填写采集记录,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三、标本保存1.将采集好的标本妥善保存,避免失效;2.严格控制标本温度,根据标本要求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中;3.尽量保持标本稳定,避免振荡和高峰冲击;4.避免标本遭受化学物质、紫外线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5.不同类型的标本应进行合理分类和标识,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四、标本运送1.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存在感染风险的标本应运送到指定的传染病实验室;2.采用特制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防止漏液、破损及污染;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标本类型、数量、运送时间等信息;4.监测温度,确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运输;5.运送途中避免震荡和振荡,减少标本破损的风险;6.及时报告实验室,并核实标本的收取情况。
五、数据录入1.在标本接收时核对收到的标本和相应标本单的信息是否一致;2.及时录入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3.不同的检测项目应当有专人进行录入,避免交叉录入造成的错误;4.录入后应进行校验,确认信息准确无误;5.建立信息追溯机制,便于查找和纠错。
针对以上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采集过程中,病人的配合度可能会影响标本的采集结果,因此可以通过病人教育和沟通来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2.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采集,同时要提醒采集人员注意无菌操作;3.在标本保存过程中,要控制好标本的温度和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4.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包装材料,避免漏液、破损和污染;5.在数据录入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设立校验措施来确保录入正确。
标本采集、运送、保存程序

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成序1.目的规范标本采集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2. 范围微生物标本。
3. 职责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标本运输人员负责收取标本和运输标本至微生物室。
4. 程序4.1 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遗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4.2 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 标本送到微生物室,标本运输人员必须与微生物室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4.4 所有标本必须记录采样时间并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h.5 采集方法5.1 血液及骨髓5.1.1 血液5.1.1.1采血时间:①在抗菌药物治疗前;②尽可能在患者寒战开始时、发热高峰前30-60分钟内采血;③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④同时或短时间内完成几套血培养采集,除非怀疑存在持续性菌血症时(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2小时从不同部位采集3套标本)5.1.1.2采血量:成人一次采血5~10ml,儿童2~5 ml婴幼儿为1~2ml。
(附注:儿童的采血量不能超过其总血容量的1%)。
5.1.1.3采血方法:①成年病人,推荐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2~3套(每套包括一瓶需氧瓶、一瓶厌氧瓶);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真菌血症则应多次采集;对于婴幼儿病人,推荐同时在不同部位采集2~3瓶。
因为儿童患者很少见厌氧菌感染,因此推荐仅使用需氧瓶而不常规推荐同时做厌氧培养。
②采血量充足时,应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采血量不足时,应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5.1.2 骨髓标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
5.1.3 标本保存:采集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可置于室温,切勿放入冰箱。
冬季血培养瓶在送检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
5.2 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师以无菌要求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2~3ml,盛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指南

粪便惯例检查标本收集指南之老阳三干创作
1.收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的分歧而有不同,一般检验留取新鲜的自然排出的粪便3~5g,需要时可肛拭子采纳,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贴好标识送检。
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
2.盛粪便标本的容器必须有盖,有明显标识表记标帜。
要选取粪便的脓、血、粘液等异常成分进行检查。
概况无异常时应从粪便概况、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采纳标本后及时送检,否则可因PH及消化酶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3.不该留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
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导致某些项目检测结果出现错误。
粪便标本中也不成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异物,易混淆实验结果。
不该该从卫生纸或衣裤、纸尿裤等物品上留取标本,不克不及用棉签有棉絮端挑取标本。
4.做大便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于检查前3d内禁食肉食、含动物血的食物、某些蔬菜,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等对试验有干扰作用的药物。
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于合格容器内及时送检,长时间放置可使检验的敏感度降低。
5.检查蛲虫卵需用透明塑料薄膜于三更12pm或早晨排便前,于肛门周围褶皱处拭取标本,并立即送检。
6.检查血吸虫卵时应取黏液、脓、血部分,如须孵化毛蚴
应留取很多于30g的粪便,并尽快送检。
需要时留取整份粪便送检。
7.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床边留取新排出的粪便,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并立即保温送实验室,而且实验室接受标本后应立即进行检查。
8.细菌检验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纵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
特殊检验项目留取标本时请预先联系。
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标本的采集及运送在医学领域,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实验结果和诊断分析。
本文将介绍标本采集及运送的一般流程,包括标本采集的准备工作、采集过程、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方式、以及标本的运送及储存等内容。
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检查所需的采集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如采血器、采样管、标签、酒精棉球等。
其次要确认被采集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要对采集现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采集过程的卫生。
标本的采集过程标本的采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首先要对被采集者进行身份确认,核对相关信息。
然后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进行标本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标本的无污染。
采集完成后,要正确标注标本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并及时进行标本的分类和包装。
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方式标本的分类及包装是保障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标本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包装方式。
常见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组织等,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标本应当放入密封标本盒中,并在外部标注相关信息。
标本的运送及储存标本采集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标本的运送和储存。
运送过程中应选择符合规定的运输箱,并在外部标注易损标签。
运送标本时要确保标本不受振动、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
标本到达实验室后,要及时存放在指定的存储条件下,如4摄氏度冷藏或冷冻等。
结语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是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障实验结果和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按照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标本质量,为医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标本的采集及运送流程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标本的采集及运送的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核酸检测尿液样本与粪便样本的正确操作流程

核酸检测尿液样本与粪便样本的正确操作流程核酸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常见方法之一、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尿液样本和粪便样本也可以作为潜在的检测材料。
虽然咽拭子是现在最常用的样本类型,但尿液和粪便样本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核酸检测尿液样本的正确操作流程:a.准备工作:i.确保有足够的收集容器和试剂。
ii. 检查收集容器是否有泄漏。
iii. 清洁所有使用的工具和表面。
b.收集尿液样本:ii. 示盖和配备一次性手套。
iii. 在收集样本的时候,确保不接触其他物品和材料,以防止交叉污染。
iv. 尽量收集早晨的第一次尿液,因为此时尿液浓度较高,有助于提高检测敏感性。
v.使用无刺激性物质清洁外阴区域。
vi. 用指导操作的方式在容器中采集尿液样本。
vii. 尽量不要接触容器内壁,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viii. 关闭容器,确保密封。
c.样本处理:i.根据实验室的操作指南,将样本转移到检测材料中。
ii. 快速运送样本到实验室。
2.核酸检测粪便样本的正确操作流程:a.准备工作:i.确保有足够的收集容器和试剂。
ii. 检查收集容器是否有泄漏。
iii. 清洁所有使用的工具和表面。
b.收集粪便样本:ii. 示盖和配备一次性手套。
iii. 在收集样本的时候,确保不接触其他物品和材料,以防止交叉污染。
iv. 使用无刺激性物质清洁肛门区域。
v.用指导操作的方式在容器中采集粪便样本。
vi. 尽量不要接触容器内壁,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vii. 关闭容器,确保密封。
c.样本处理:i.根据实验室的操作指南,将样本转移到检测材料中。
ii. 快速运送样本到实验室。
大小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便标本采集及运送流程
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接到医嘱及检验单 正确选择标本容器,双人核对并注明科别、床号、姓名等
指导患者留取标本,小便留 5~10ml,大便标本 5g{如花生米大 小},应告知患者或家属留取大、小便标本后放到科室指定标本存 放处{卫生间},如遇急查等特殊情况可与血标本由专人同时送检 科室指定存放地点为卫生间
核对 送检
备注
每天由 A2 班护士于 9:00~15:00 核对标本无误,将检验单整理后交由 工勤人员送检
每天 9:30~15:30 之前由工勤人员送检 如遇急查等特殊情况可与血标本由专人同时分箱送检
1.不要将粪便混于尿液中。
2.正确
选择标本采集时机,指导患者留取标本。
3.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检。
4.检查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
2
揭东区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2017-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