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粪便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

粪便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指导粪便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文件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请专业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适用范围】1、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
2、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3、了解肠道正常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标本采集要求】1、容器收集和运送粪便标本的容器应洁净、无吸水、防漏渗,一次性使用;做细菌培养的容器应用无菌有盖的专用容器。
2、标本收集2.1常规检查标本: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
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从表面、深处及粪便多处取材,取3-5g粪便送检。
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混有油滴等,而不适于做检查标本。
不能采集便盆或坐厕的粪便送检标本。
粪便标本应避免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等杂物,以免破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虫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虫。
2.2寄生虫检查标本血吸虫孵化毛蝴:标本应不少于30g,必要取时整份送检;如作检查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24h粪便。
连续送检:避免肠道寄生虫和某些蠕虫有周期性排卵现象,未查到寄生虫和虫卵时,应连续送检3天,以免漏检。
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或玻璃纸拭子于深夜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粪便,并立即送检。
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立即送检;转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以免滋养体因失去活动力而难以检出。
2.3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直肠指诊或肠拭子取标本。
2.4粪便培养标本,用消毒棉签采取粪便的异常部分于无菌杯,也可用肠拭子蘸等渗盐水,由肛门插入直肠4-5cm处,轻轻转动,取出粪便少许,放入无菌培养试管中,盖好送验。
用肠拭子直接采取标本进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3、标本的标记标本容器必须有标记,包括:病人姓名特定编码(住院病人的病区床号),标本收集时间。
微生物粪便标本采集与处理

微生物粪便标本采集与处理(一)目的有效地指导粪便细菌及真菌培养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粪便培养结果尽量不受干扰因素的影响,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粪便细菌及真菌培养的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三)工作程序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1)腹泻患者应在急性期、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采集粪便。
(2)粪便标本采集前,护士应遵照医嘱准备好标本采集所用的容器。
首先确认患者姓名,并将患者一般信息的条码标识写在(贴于)无菌容器上。
(3)标本留取前应向患者做适当解释,以利于明确检测目的,获得更好的配合。
(4)原始标本以"电子申请单的条码号"为唯一标识。
2.粪便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容器、类型和量(1)粪便标本采集方法:一般细菌培养,采用自然排便法,自然排便后,挑取有脓血、黏液部位的粪便5克,液状粪便取絮状物盛于无菌的防漏大便盒内送检。
无法获取粪便时,可采取直肠拭子采集,将拭子自肛门括约肌谨慎地插入约2.5厘米,轻轻转动拭子刮取标本,取出后插入灭菌试管内送检。
如做大便的厌氧菌培养应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
(2)采集容器:无菌、防漏、带匙的密封大便盒,或装有直肠拭子的试管。
(3)采集量:常规培养仅需5克左右(指头大小)新鲜粪便。
(4)注意事项:进行细菌培养的标本应留取新鲜粪便的异常成分,如黏液、血液(红色或黑色部分);若无异常成分,可各个部位取材,不得被其他异物污染,不能从尿布上取粪便标本,不得从尿壶或便盆中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运送(1)门诊患者的粪便标本由患者本人或家属运送及物流传输装置自动传送;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由护士、临床专职外送卫生员运送。
(2)送检地点:按规定。
(3)粪便常规培养标本及直肠拭子采集后立即送检,延迟不得超过1小时到实验室。
保存4℃少于24小时。
(4)粪便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溢出。
标本溢出后,应按相关规定处理。
4.粪便标本的接收与拒收标准(1)实验室接收合格粪便标本检验申请单应为电子格式,内容必须齐全,粪便标本容器标识应符合程序要求,标本标识应与检验申请单的相应内容一致。
粪便标本培养采集与注意事项

粪便标本培养采集与注意事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粪便标本培养是一种用来检测肠道疾病和感染的常规检查方法。
通过对粪便样本进行培养,可以识别并鉴定引起感染的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粪便标本培养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采集方法:1.准备:确保采集器具和培养容器的清洁和无菌。
患者在采集粪便前应尽量保持正常饮食,不要使用任何含抗生素或抗生素抑制作用的药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2.采集:患者在排便时使用清洁且干净的容器接收粪便样本,并尽量避免混入尿液和其他杂质。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最好在早晨采集。
3.存储:采集后的粪便样本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避免长时间存放或过度振动导致样本受污染或失去检测价值。
如果无法立即送检,可将粪便样本存放在4℃的冰箱中,但不要冷冻。
二、注意事项:1.避免污染:在采集粪便样本的过程中,要避免手部和容器的污染,可使用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并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习惯。
2.选择合适的容器:粪便标本培养常用的容器是无菌的容器或者培养皿,选择适合的容器有助于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微生物的活力。
3.咨询医生:如果有需要进行粪便标本培养的情况,建议向医生咨询详细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清洁消毒:采集后的容器和器具要及时清洁和消毒,避免残留粪便残留和细菌污染,确保下次使用前干净无菌。
5.保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必须受到严格的保护,实验室和医护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患者信息的机密性。
粪便标本培养的采集和操作要准确规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对于需要进行粪便标本培养的患者,在采集前务必向医生咨询并按照规范操作,及时送检,以便早日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2000字】第二篇示例:粪便标本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粪便标本的采取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标本
采集时注意事项如下:
1.粪便检验应取新鲜的标本,盛器在洁净,不得混有尿液,不可有消毒剂
及污水,以免破
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菌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虫。
2.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的竹签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
观无异常的粪便
须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以材,其量至少为指头大小。
3.标本采集后应于 1 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可因 PH胶消化酶等影响导致有形成分破坏分解。
4.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
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
寒冷季节标本传
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
5.检查目本血吸虫卵时应取粘液、脓血部分、孵化毛呦时至少留取30 克粪便,且须尽快处理。
6.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晚 12 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裂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7.找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 24 小时粪便,前者应从全部粪便中仔细搜查或过筛,然后鉴别其种属;后者应混匀后检查。
8.做化学法隐血试验时,应于前三日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食物并禁服铁剂
及维生素 C。
9.做粪胆原定量时,应连续收集 3 天的粪便,每天将粪便渴匀秤重后取出
允 20 克送检。
10.做细菌学检查的粪便标本应采集于灭菌有盖的容器内立即送检。
11.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或采便管拭取标本,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渴有
油滴等而不适于做检查标本。
粪便标本采集与转运标准操作流程

粪便标本采集与转运标准操作规程一、采样指征1.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水样便、脓血便等),或伴有发热。
2.粪便常规镜检异常,如粪便涂片镜检白细胞≥5/HP。
3.下列腹泻患者宜连续3天送检标本:入院前72小时内出现症状的社区获得性腹泻;医院获得性腹泻(入院72小时后出现症状)且至少有下列情况之一:65岁以上并伴有基础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及疑似院内暴发感染时。
二、粪便标本的采集及转运流程(一)采集粪便标本:自然排便法;自然排便法为常规方法,临床常用;宜在感染急性期釆集腹泻粪便标本。
1.患者在干燥清洁便盆(避免使用坐式或蹲式马桶)内自然排便。
成形便:挑取有脓血、黏液部分 2〜5 g放于无菌容器内液体粪便:则取絮状物2〜5 mL放于无菌容器内若无黏液、脓血,则在粪便上多点采集送检2.尽快送检,室温条件下运送不超过2小时,尽快送检,室温下运送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使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于4°C冰箱保存,不超过24小时。
(二)直肠拭子法:直肠拭子法只适用于重症腹泻且暂时没有粪便的患者或婴儿,不推荐使用拭子做常规性病原菌培养;不宜使用拭子进行艰难梭菌采样。
1.用肥皂水将肛门周围洗净,将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插入肛门4〜5 cm(儿童为2〜3cm)2.棉拭子与直肠黏膜表面接触,轻轻旋转拭子,可明显在拭子上见到粪便;3.直肠拭子采集的标本应置入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中尽快送检,室温下运送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如不能及时转运,可置于4°C冰箱保存,但不超过24小时。
三、采集与转运注意事项1.粪便标本常规培养通常针对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
如果怀疑其他细菌感染如艰难梭菌感染,宜先咨询实验室。
常规不做厌氧培养。
2.肠炎和发热患者宜同时进行血培养。
3.尽可能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釆集。
4.艰难梭菌釆集后应尽快送检,转运宜使用厌氧袋。
采集粪便标本的正确方法

采集粪便标本的正确方法一、引言采集粪便标本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肠道疾病的类型和病因。
然而,由于采集方法不当可能导致标本受污染或不准确,因此正确的采集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以采集粪便标本的正确方法。
二、采集工具准备1. 一次性塑料收集容器:选择具有密封性能的容器,以避免标本泄漏或受污染。
2. 一次性手套:为了避免手部接触到粪便,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3. 手纸或棉球:用于擦拭肛门,确保采集到的标本不受外界污染。
三、采集方法1. 准备工作:a. 事先清洗双手,确保双手干净并佩戴手套。
b. 将一次性塑料容器打开,准备好收集标本的容器。
c. 准备好手纸或棉球,用于擦拭肛门。
2. 采集过程:a. 将手指轻轻插入肛门,深度约1-2厘米。
注意不要使用力过猛,以免伤害肛门或直肠。
b. 轻轻刮取一小部分粪便,大约大小为一颗花生米。
避免采集到太多的粪便,以免浪费。
c. 将采集到的粪便放入一次性塑料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
d. 取下手套后,用手纸或棉球清洁肛门,以避免标本受到外界污染。
四、注意事项1. 避免粪便污染: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避免将粪便接触到其他物体或皮肤,以防止标本污染。
2. 注意卫生防护: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应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手部接触到粪便,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收集全面:在采集标本时,应尽量采集到不同部位的粪便,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 标本保存:采集到的粪便标本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标本变质或结果不准确。
五、结论正确的采集粪便标本方法对于临床诊断非常重要。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防护,避免粪便污染和标本受到外界污染。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采集粪便标本的方法,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粪便与肛拭子标本的收集与保存方法——流行病学

(1)粪便的采集
1)采集的粪便务求新鲜,不可混⼊尿液。
2)⼀般检查留取少量(5g左右)粪便即可,如为孵化⾎吸⾍⽑蚴,应留鸭蛋⼤⼩粪便⼀块,必要时留取24⼩时粪便。
3)盛粪便的容器要求⼲燥⽽清洁,不可有消毒剂和防腐剂,⽤⼀次性便盒。
做细菌培养时,应采集于灭菌的粪便培养管内送检。
4)采集标本时,应选择带脓⾎和粘液部分。
如⽆脓⾎和粘液,可就粪便表⾯不同部分及粪端采取。
如怀疑霍乱患者的粪便标本的采集。
5)肛拭⼦
⽤棉花拭⼦在⽣理盐⽔中浸湿,插⼊肛门2-3cm处,⾃肛门周围皱襞处拭取,或在肛门⼝内轻轻旋转涂擦,然后插⼊盛有⽣理盐⽔的试管内。
如做粪便拭⼦培养,以上操作均需使⽤⽆菌器材,并将拭⼦放⼊灭菌试管。
6)有些检查需要在⼀定的时间采集标本,如检查蛲⾍卵在晚上11时采集较好。
有些检查需要特殊的保存条件,如检查溶组织阿⽶巴滋养体时,除应采集新鲜粪便外,还应注意保温,并⽴即送检。
因此,根据不同检查⽬的和病原体的特性,应采取不同的采集、保存和运送⽅式。
(2)粪便的保存与运输
如果不能⽴即检查,应将粪便标本放⼊4℃以下保存和带冰运送。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的标本,应加⼊少量防腐剂冰冻保存。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粪便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常规标本:用于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细胞。
2.隐血标本:用于检查粪便中肉眼不能观察的微量血液。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排便情况以及配合程度。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取粪便标本的目的、方法和配合要点。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用物准备:化验单、一次性手套、手消液、检验盒、清洁便盆。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安全、隐蔽。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便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5.关闭门窗,必要时用隔帘遮挡病人。
6.指导患者正确留取便标本:嘱患者排便于清洁便盆中,用检便匙取中央部分或黏液脓血部分约5g,置于检验盒内。
7.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便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采集隐血标本时,嘱患者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脏、血类食物和含铁丰富的药物,三天后采集标本,以免造成假阳性。
2.便标本应新鲜,不可混入尿液及其他杂物。
3.患者腹泻时的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检。
粪便标本采集考核标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
粪便标本的采取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标本采集时注意事项如下:
1.粪便检验应取新鲜的标本,盛器在洁净,不得混有尿液,不可有消毒剂及污水,以免破
坏有形成分,使病原菌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虫。
2.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的竹签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
须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以材,其量至少为指头大小。
3.标本采集后应于1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可因PH胶消化酶等影响导致有形成分破坏分解。
4.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
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寒冷季节标本传
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
5.检查目本血吸虫卵时应取粘液、脓血部分、孵化毛呦时至少留取30克粪便,且须尽快处理。
6.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裂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7.找寄生虫虫体及作虫卵计数时应采集24小时粪便,前者应从全部粪便中仔细搜查或过筛,然后鉴别其种属;后者应混匀后检查。
8.做化学法隐血试验时,应于前三日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食物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
9.做粪胆原定量时,应连续收集3天的粪便,每天将粪便渴匀秤重后取出允20克送检。
10.做细菌学检查的粪便标本应采集于灭菌有盖的容器内立即送检。
11.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或采便管拭取标本,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渴有
油滴等而不适于做检查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