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
激素的注意事项

激素的注意事项
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维持内分泌平衡和调节代谢等多种作用。
然而,应用激素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健康问题。
首先,使用激素前必须经过医生的指导和处方。
激素的使用是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的,自行使用激素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其次,激素的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调节。
使用激素时,剂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剂量过大会导致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而剂量过小则不能发挥治疗效果。
因此,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调节激素的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再次,激素使用期限不宜过长。
长期使用激素可能会导致机体对激素的依赖性增强,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在使用激素时,应控制使用期限,不宜超过医生建议的时间。
如果需要长期使用激素,应定期复查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此外,激素使用时需要关注可能的不良反应。
激素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水肿、失眠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最后,不要随意中断激素的使用。
某些激素需要逐渐减量或进行替代治疗,突然停药可能会引起反弹或症状加重。
因此,在使用激素时,不要随意中断,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逐渐停药
或替代治疗。
综上所述,激素的应用需要慎重,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合理使用激素,注意剂量和使用期限的控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不随意中断激素的使用,才能使激素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和健康问题的发生。
激素的用途

激素的用途激素是指一类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活性物质,它们在人体内起到调节、促进或抑制各种生理或代谢活动的作用。
激素的用途非常广泛,涵盖了人体许多方面的功能和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调节激素在内分泌系统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体会根据体内的需要,分泌适量的激素来维持体内的平衡。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能量消耗,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等等。
二、生长与发育激素对于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肌肉增长,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睾丸激素和雌激素在青春期发挥重要作用,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等等。
三、免疫调节激素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胸腺素可以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平衡,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等等。
四、代谢调节激素对人体的代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体内的代谢水平,促进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等等。
五、生殖调节激素在生殖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睾丸激素和雌激素可以调节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催产素可以促使子宫收缩,帮助分娩等等。
六、情绪调节激素对人体的情绪调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催产素和催乳素可以促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母爱;内啡肽可以消除疼痛,促进愉悦感等等。
七、睡眠调节激素对人体的睡眠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褪黑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促使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兴奋和抑制状态,影响人体的清醒和睡眠。
八、骨骼健康激素对于骨骼健康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雌激素则可以促进骨骼的钙吸收,在绝经后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等等。
九、皮肤调节激素对于皮肤健康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激素

cAMP信号传递过程中的放大作用
cAMP在正常细胞内浓度≤10-6mol/L,在某些
胞外信号刺激作用下,它可以在数秒之内增加数
倍,从而产生调节细胞反应的信号; cAMP在完 成其功能后又被cAMP磷酸二酯酶破坏,降低到 正常水平,从而终止胞内信号。
通过cAMP信号途径传递信号的胞外信号分子有:
主要还是促进和调控一些腺体组织发育 和分泌)
三、激素的化学本质和功能
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为三类: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激 素、多肽类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固醇类激素(性腺 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大多数是固醇类激素。 );脂肪酸 衍生物激素主要由生殖系统及其它组织分泌产生。 功能:在新陈代谢中起调节控制作用。 四、激素的合成
四、固醇类激素受体调节基因转录速度
固醇类激素 及少量含氮 激素以此方 式。
细胞核
甾醇类激素及少数含氮激素: 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 (醛甾酮)、雌激素(雌二 醇、孕酮)、雄激素(睾 酮)、甲状腺素等。 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在胞质 中与各自的受体结合,激 素—受体复合物穿过核膜, 与各自特定的基因调控序列 结合,启动转录。
细胞质
细胞外激素
作业: 1. 激素概念 2.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各自生理功能? 3. 激素作用的途径有哪些?
幼年
甲状 甲状腺腺激 素
分泌不足
呆小症
成年
分泌过多
分泌不足
甲亢 地方性甲状 腺肿分为髓质和皮质两部分。髓质分泌 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主要由交感神经末梢分泌。他们也是 酪氨酸的衍生物,为R-构型。
HO HO CH CH2 NHCH3 HO OH 肾上腺素 CH CH2 NH2 OH 去甲肾上腺素
激素的变化趋势

激素的变化趋势
激素的变化趋势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情绪、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等。
一般来说,激素的变化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日常波动:某些激素在一天中有规律的波动,比如皮质醇在早晨水平较高,而在夜间水平下降。
2. 周期性变化:女性的激素在月经周期中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如雌激素和黄体酮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水平会有所变化。
3. 生理性变化:激素的水平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会有所改变,比如怀孕期间激素水平会大幅上升。
4. 突发变化:在情绪激动、压力、紧张或遭受外部刺激时,激素水平可能会出现突然的变化。
5. 年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激素的水平会发生变化,如雄激素水平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总的来说,激素的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容易简单地归纳其变化趋势。
激素

参与与否是酶和激素的区别
• 酶(enzyme),早期是指in yeast 在酵母 中的意思,指由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一种 生物催化剂。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 RNA)。能在机体中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 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 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 吸、运动和生殖都是酶促反应过程。酶是细 胞赖以生存的基础。细胞新陈代谢包括的所 有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 • • • • •
• 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制造的。 • 人体内分泌细胞有群居和散住两种。 • 群居的形成了内分泌腺,如脑壳里的 脑垂体,脖子前面的甲状腺,肚子里的肾 上腺、胰岛、卵巢及阴囊里的睾丸。 • 散住的如胃肠粘膜中有胃肠激素细胞, 丘脑下部分泌肽类激素细胞等。 • 每一个内分泌细胞都是制造激素的小 作坊。
激素的专一性
• 激素只对一定的组织或细胞(称为靶组织 或靶细胞)发挥特有的作用。 • 如生长激素可以在骨骼、肌肉、结缔组织 和内脏上发挥特有作用,使人体长得高大 粗壮。 • 如甲状腺激素缺陷和在缺碘的不发达国家, 易出现甲状腺肿大,他们的饮食中有抗甲 状腺物质,抑制激素合成。许多药物包括 氨基水杨酸、锂、甚至大剂量碘、可以减 少甲状腺激素合成。
•
雄激素
• 睾丸、卵巢及肾上腺均可分泌雄激素。 睾酮是睾丸分泌的最重要的雄激素。雄激 素作用于雄性副性器官如前列腺、精囊等, 促进其生长并维持其功能,也是维持雄性 副性征所不可少的激素:如家禽的冠、鸟 类的羽毛、反刍动物的角以及人类的须发、 喉结等。 • 雄激素还具有促进全身合成代谢,加强氮 的贮留等功能,这在肝脏和肾脏尤为显著。
双向调节圣品
• 研究显示,黄豆和豆制品中所含大量植物 雌激素,在治疗和预防乳癌方面扮演重要 角色,关键所在是,黄豆会改变体内激素 的分泌。 • 当体内雌激素太低时,黄豆或豆制品会使 它增加,但当雌激素太高时,黄豆或豆制 品也会使它减少。 • 研究认为,黄豆和豆制品中还含有异黄素, 它具有平衡雌激素的作用。黄豆这种对雌 激素的双向平衡作用,在食物中很难找得 第二种。
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1、激素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4周。
过长的使用时间可能会引起副作用,例如面部肥大、黑眼圈、肝脏损害等。
2、激素使用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进行使用。
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者停药,以免导致身体不适或者副作用加剧。
3、激素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饮食,保持饮食健康、平衡,减少食用高糖、高脂、高盐等有害因素。
4、激素使用之前应该进行体检,检查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以确保身体状况符合使用激素的要求。
5、激素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饮酒、抽烟或者使用其他药物,以免影响激素的药效或者引起副作用。
6、激素使用期间应该注意日常保健,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等不良影响。
7、激素使用后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激素

(一)肾上腺髓质激素
1、分子结构
2.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 应急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CNS)兴奋性↑ 呼吸和循环功能活动↑,血液重新分配 代谢↑,血糖↑,脂肪分解↑
(二)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脱氢皮质酮)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为主, 其次皮质酮) 网状带—性激素(脱氢异雄酮、雌二醇),少量糖 皮质激素
G蛋白偶联的受体
G蛋白偶联的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酶或离 子通道)的作用通过与G蛋白的 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 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 内影响细胞的行为。
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
Fig.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图
Fig. 细胞外信号结合所诱导的G蛋白的活化
1、腺苷酸环化酶作用途径
腺苷酸环化酶(AC)
依赖于cAMP蛋白激酶作用有下列几方面
• 1)使其下游酶分子磷酸化而活化。如:糖原磷酸化酶b磷 酸化为磷酸化酶a(有活性) • 2)使其下游其他功能蛋白磷酸化。如:加压素加速肾小 管重吸收。 • 3)参与特定基因的转录调控.
cAMP应答结合蛋白(CREB) CREB结合蛋白
增强靶基因的表达
2、磷脂酰肌醇途径
3)对肠道的作用:激活1α-羟化酶,促进25-OHD3→1,25-(OH)2-D3,活化vitD, 促进肠道对钙吸收
三、胰腺
• A细胞:
• •
•
20% 胰高血糖素 B细胞: 70% 胰岛素 D细胞: 10% 生长抑素 F细胞: 很少 胰多肽
(一)胰岛素
1、胰岛素的作用
1).糖代谢 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糖原合成↑,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血糖↓
3)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07 激素

生理学效应
MAPKKK
多种底物磷酸化
MAPKK
MAPK
3. 其他蛋白激酶
半胱氨酸激酶、天冬氨酸/谷氨酸激酶、组氨 酸/赖氨酸/精氨酸激酶。
(三)、靶细胞对配体信号的响应
靶细胞对配体信号的反应,依赖于配体本身、 反应细胞的状态、配体的耐受性(靶细胞激活
后,关闭配体信号所需的时间)
信号途径中活性成分的抑制因子,使传导途径
无活性
ATP
有活性
酶或蛋白 的磷酸化
★ G 蛋 白 的 类 型 及其 调 节 作 用
腺苷酸环化酶
GTP
激活型(Gs)
抑制型 (Gi)
(2). 肌醇-磷脂系统(磷脂酰肌醇系统) ◆组成:
受体,G蛋白,磷脂酶C-β(PLC-β)
◆第二信使: 甘油二酯(DAG)和肌醇三磷酸(IP3)
★磷脂酰肌醇系统
(二)相关概念:
1. 配体: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结合 后使该细胞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生物
活性化学信号物质。
◆ 激动剂 ◆ 拮抗剂 ◆ 部分激动剂 ◆ 反向激动剂(负性拮抗剂)
◆ 激动剂: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产生特 定的生物学效应,这种配体称为激动剂。 ◆ 拮抗剂:虽然能与受体结合,但并不能与靶 细胞产生生物效应,这种配体称为拮抗剂。 ◆部分激动剂:既有激动作用又有拮抗作用的配 体,称为部分激动剂。 ◆ 反向激动剂(负性拮抗剂):这类配体与反 向活性构象(Ri)受体具有亲和力,而产生与激 动剂作用相反的效应。
磷脂酶C-β(PLC-β)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IP3作用: 使内质网Ca2+ 释放到胞浆,Ca2+ 作为信息传导者激 动细胞的生理反应。 ★ DAG作用: 与Ca2+等共同作用于蛋白激酶C,使蛋白 磷酸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主要内分泌的功能腺垂体激素在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卵泡激素(FSH)与黄体生成素(LH)均有各自的靶腺,并与上位内分泌腺和下位靶腺一起,形成三个调节轴:①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②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③丘脑﹣垂体﹣性腺轴。
腺垂体细胞分泌的这四种激素是通过促进靶腺细胞分泌激素进而发挥作用的,所以称为促激素。
这些促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正如其命名,故不再赘述。
生长激素(1)促进生长发育。
(2)促进代谢作用。
GH对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都有促进作用,表现在:①蛋白质代谢:GH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强DNA合成,刺激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合成。
②脂肪代谢:GH属于脂解激素,能动员脂肪组织,促进脂肪酸和甘油的释放,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脂肪酸在肝内氧化增加。
GH对脂肪代谢的作用与胰岛素抗衡,使体脂含量减少,呼吸商减小,酮体增加,脂肪氧化利用增多,以提供有效能源物质。
③糖代谢:由于生长激素能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葡萄糖的消耗,故GH有使血糖趋于升高的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GH几乎对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有促使其分化,调节其功能的作用。
催乳素催乳素(PRL)的化学结构与生长激素近似,故二者作用有所交叉。
(1)对乳腺的作用:PRL发挥三方面作用,即乳腺生长、泌乳启动和乳液生成。
(2)对性腺的作用:PRL可刺激卵巢LH受体生成,LH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排卵、黄体生成及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分泌。
在男性,睾酮存在的条件下,PRL促进前列腺及精囊的生长,还可增强LH对间质细胞的作用,使睾酮合成增加。
(3)参与应激反应:PRL是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之一。
应激状态下,如麻醉、外科手术、电休克以及剧烈的运动等,PRL在血液中的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而且,PRL、ACTH和GH的增加一同出现。
(4)免疫调节作用:人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存在PRL受体。
PRL协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影响免疫相关细胞的功能,促进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
此外,免疫细胞也可以产生PRL,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促黑(细胞)激素MSH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黑素细胞(melanophore或melanocyte),使细胞内的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melanin),同时使黑色素颗粒在细胞内散开,导致皮肤颜色加深。
近年也有证据提示,MSH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能改善记忆与学习。
MSH还可抑制免疫系统,防止免疫反应过度。
神经垂体激素1、血管升压素(VP)VP因早期实验中被发现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并使血压升高而得名,是体内维持机体水平衡的重要激素之一。
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即具有抗利尿作用,故又名抗利尿激素(ADH)。
2、催产素(OXT)OXT的主要靶器官是子宫和乳腺。
对子宫的作用是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对乳腺的作用是参与射乳反射并参与维持哺乳期乳腺继续泌乳,使乳腺不致萎缩。
甲状腺内分泌功能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平均重量约为20--25%g。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通常所称甲状腺素主要指T4。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几乎刺激所有的代谢途径,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因此对代谢的影响十分复杂。
生理水平的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糖、脂肪的合成和分解代甲状腺激素可使绝大多数组织的合成,表现正氮平衡。
对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可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升糖的作用,因此甲状腺激素有升高血糖的趋势。
对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
T4与T3既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可通过肝加速胆固醇的降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
的神经系统有提高兴奋性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甲状腺激素可使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与心脏做功增加。
由于甲状腺激素可显著增强机体的代谢,增加产热量、耗O2量和CO2生成量,因而可促使外周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甲状旁腺内分泌功能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CT)VD3是调节钙磷代谢的最重要的激素,是机体维持血钙稳态的主导激素,其总效应是升高血钙和降低血磷。
其作用途径主要通过骨和肾脏:第一,PTH可以动员骨钙人血,使血钙升高。
第二,对肾的作用:PTH促进肾远端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尿钙减少,血钙升高,并能抑制近端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促进尿磷排出,血磷降低。
第三,PTH还可激活肾1α﹣羟化酶,促进25﹣OH﹣D3转变为有活性的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其主要靶器官是骨和肾脏。
对骨的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弱溶骨过程,增强成骨过程,使骨组织释放钙、磷减少,钙、磷沉积增加,从而使血钙与血磷下降。
对肾的作用是抑制肾小管对钙、磷、也是维持机体血钙稳态的重要激素。
体内的VD3主要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也可由动物性食物中获取。
主要生理功能是:增强骨的溶解,释放骨钙入血,促进结合钙释放入血,促进小肠粘膜和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
所以它既能增加血钙,也能增加血磷。
可见,体内钙、磷水平的稳态,有赖于PTH、CT和CD3的协同作用。
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肾上腺包括中央部的髓质周围部的皮质就内分泌而言,肾上腺皮质生成类固醇激素,肾上腺髓质生成儿茶酚胺类激素;然而,就整体而言,尤其是在发生“应激”(stress)和“应急”(emergency)的情况时,两者在功能上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作用,全面提高机体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
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均属于类固醇激素,简称为皮质激素(corticoids)。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激素分为三类,各类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不同层的上皮细胞所分泌。
糖皮质激素: 束状带细胞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其代表是皮质醇和皮质酮;盐皮质激素: 球状带细胞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其代表是醛固酮;性激素: 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性激素,如脱氢表雄酮和雌二醇。
糖皮质激素与应激反应应激(stress )一般指机体遭到一定程度内外环境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的伤害刺激时,除了引起机体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特异性反应外,还引起一系列与刺激包括多种激素分泌的变化等。
机体的这些ACTH 浓度和糖皮质激素立即增加,并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和耐受性的反应。
在应激反应中,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参与外,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也参加,所以在应激反应中,血中儿茶酚胺含量也相应增加。
同时,β﹣内啡肽、生长激素、催乳素、胰高血糖素、血管升压素、醛固酮等均增加,说明应激反应是以ACTH 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共同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水盐代谢。
它可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和水的重吸收及对K +的排泄,即有保Na +、保水和排K +作用。
这对维持细胞外液量及循环血量的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
(少量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主要由性器官分泌)肾上腺髓质的内分泌功能肾上腺素(adrenaline,Ad ;epinephrine,E)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 肾上腺髓质与交感神经系统组成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髓质激素的作用与交感神经的活动紧密联系。
儿茶酚胺激素与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如剧痛、畏惧及剧烈运动时,交感-(emergency reaction )。
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皮肤内脏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使重要脏器得到更多血液供应;血糖升高,葡萄糖、脂肪酸氧化代谢加强,有利于动员机体潜在的力量以应付环境的剧变。
引起“应激反应”和“应急反应”的刺激是相同的,但反应的途径是不同的,前者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的增强,后者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增强。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和提高机体的应答和适应能力。
应急反应的机体表现: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反应灵敏。
②呼吸功能加强,呼吸加强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③心血管活动加强,心跳加快,心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动脉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同时血流量增多,全身血液重新分配,以利于应急状态时重要器官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
④能量代谢加强,肝糖原分解增强,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葡萄糖与脂肪酸氧化过程增强,以适应在应急情况下对能量的需要。
胰岛素1、对糖代谢的调节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它通过增加血糖的去路与减少血糖来源,产生降低血糖的效应。
主要途径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结果使血糖水平下降。
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合成脂肪酸外,还可促进甘油三酯形成并贮存于脂肪细胞中。
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其作用可表现在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①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
②加快细胞核的复制和转运过程,增加DNA和RNA的生成。
③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是一种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
1mol/L的胰高血糖素可使糖原分解释出3×106mol/L的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通过cAMP-PKA系统,激活肝细胞的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
糖异生增强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加快氨基酸进入肝细胞,并激活与糖异生过程有关的酶系。
胰高血糖素还激活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同时又可加强脂肪酸氧化,使酮体生成增多。
此外,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和胰岛生长抑素的分泌。
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功能1、心脏和血管的内分泌功能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泵,但心肌工作细胞,特别是心房肌细胞能分泌心房钠尿肽(ANP),后者参与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血管,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内皮素(endothelin)、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PGI2)等,参与循环等功能的调节。
2、胸腺的内分泌功能胸腺位于胸腔,原本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但也兼有内分泌功能。
胸腺的上皮细胞等能够分泌多种肽类激素,如胸腺素(thymosin)、胸腺生长素(thymopoietin)、胸腺刺激素(thymuli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