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晕按准三大穴

合集下载

京门穴的功能主治

京门穴的功能主治

京门穴的功能主治什么是京门穴?京门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地方。

京门穴的功能京门穴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对于人体的健康和治疗许多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京门穴的一些主要功能:1.缓解头痛和眩晕:按压京门穴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和眩晕的症状。

将指腹轻轻按在京门穴上,逆时针按摩约1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的头痛和眩晕症状。

2.舒缓颈肩痛:京门穴也可以用来舒缓颈肩痛。

多数人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过度劳累导致颈肩疲劳和僵硬,按揉京门穴可以缓解颈肩痛的症状。

3.缓解咳嗽和喉咙痛:京门穴也有助于缓解咳嗽和喉咙痛。

轻轻按压京门穴,可以促进能量的流动,缓解咳嗽和喉咙痛的不适。

4.改善消化问题:按揉京门穴还有助于改善消化问题。

京门穴位于手掌的消化中线上,按揉可以刺激消化器官,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5.缓解疲劳和焦虑:京门穴还具有缓解疲劳和焦虑的功能。

按揉京门穴可以刺激体内的生命能量,促进能量的流动,消除疲劳和焦虑的感觉。

6.改善睡眠质量:京门穴也可以用来改善睡眠质量。

按摩京门穴可以促进身体放松,平静心情,帮助入睡,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如何按摩京门穴?按摩京门穴是一种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可以在家中轻松进行。

以下是按摩京门穴的步骤:1.首先,找到京门穴的位置。

将手掌打开,将一根手指放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这个位置就是京门穴的位置。

2.将指腹放在京门穴上,逆时针按摩约1分钟。

可以用适当的力度按压,但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不适。

3.按摩时可以配合深呼吸,使身体松弛,增加按摩的效果。

4.可以每天按摩2-3次,每次按摩约1分钟。

注意事项在按摩京门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您有严重的头痛、眩晕或其他疾病,请先咨询医生再进行按摩。

2.按摩时应该放松身体,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疼痛或不适。

3.如果按摩京门穴后感觉更加不适或有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按摩,并就医咨询。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找准起始点:将手指按在额头中央,稍稍向上移动,找到两个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2. 精确定位穴位:将两只手指指尖放在鼻梁与眼眶之间的位置,向上移动到发际线上1-2厘米的位置,找到一个稍微凹陷的点。

3. 按摩眩晕穴位:用中指或无名指的指腹,用适量的力度轻轻按摩和揉捏眩晕穴位。

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穴位,每次持续按摩3-5分钟。

4. 注意力度和频率: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强力。

每天按摩2-3次,每次间隔数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是一种辅助方法,如果眩晕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学几招按摩一下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学几招按摩一下

2020.0742祝您健康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包括骨科的疾病、神经内科的疾病、心内科的疾病,甚至耳鼻喉科的疾病。

眩晕作为一个症状,在多种病中均有表现。

如果头晕,多方检查还没有查出原因,或是找到了颈椎方面的病变,那就要考虑是颈椎病引起的颈源性头晕。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多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类型,属于中医“项痹”“眩晕”等的范畴。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有长期伏案工作的病史,多以长期低头工作、玩手机、玩电脑的人为主。

中医则认为此类患者多为风寒湿等外邪引起疾病的发生,患者发病前颈项部可有受凉受风等诱因。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除了有眩晕的表现,可有颈项部僵硬疼痛不适,椎动脉供血不足还可引起偏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健忘、失眠甚至猝然昏倒。

由专业医生检查时,旋转头部以后眩晕症状会加重是较为典型的症状,充分休息后多会缓解,劳累后加重等。

椎动脉的磁共振、彩超检查有助于确诊。

中医治疗时,主要以中医辨证开方配合扩张血管、改善血运等药物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另外,科学地推拿、针灸、康复治疗也十分重要。

严重者须考虑手术。

平时生活作息规律,避免劳累,少低头,少伏案工作,加强颈项部肌肉锻炼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预防颈椎病加重。

谢主任告诉我们,“小燕飞”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应长期坚持。

另外,建议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按摩操,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生活之友【受访专家】 谢 林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大外科及骨伤科科主任。

擅长脊柱疾病(颈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胸及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畸形、脊柱肿瘤和感染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病及骨折创伤的手术、微创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全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颈、胸、腰椎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上午2020.0743祝您健康● 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治头晕的穴位有哪些

治头晕的穴位有哪些

治头晕的穴位有哪些
治头晕的穴位有风池穴、百会穴、曲池穴等,可以按摩、针灸,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患者应该在对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辅助方法,具体穴位和具体方式的确定,应该由医师针对病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

主大风、中风、伤寒、㾬疟、洒淅寒热、温病汗不出、目眩、目昏、泪出、目内眦赤痛、偏正头痛、鼻鼽衄、欠气多、气塞涎上不语、气发耳塞、颈项如拔、痛不可回顾、腰背俱疼、腰伛偻、引筋无力不收、瘿气。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治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

眩晕症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

眩晕症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

眩晕是高血压病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证的常见症状。

一、方案处方刺络平肝方(适宜技术:放血疗法+穴位贴敷)【循经/取穴】:1)放血疗法:主穴:耳尖穴配穴:耳廓后脉络迂曲处。

2)穴位贴敷:双侧涌泉穴。

【功效工活血通络、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引起的高血压病眩晕症。

主要以血压升高、 眩晕为主症。

舌红苔黄,脉弦。

【方解】:放血疗法是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指用三 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通过放出少量血液,使里蕴热毒随血外 泄,具有泻火解毒、活血通络、平肝降压等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 种方法。

《素问•血气形志》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泻有余,补不足J 主穴耳尖穴: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

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 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廓。

耳部是全身经络汇聚之处,耳尖穴在耳廓微经 络中为肝经所主,又是经外奇穴,点刺耳尖穴放出少量血液,具有泻火解毒、 活血通络、平肝降压之功。

穴位贴敷技术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贴敷到人体穴 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涌泉 穴(足心)属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也是肾经之首穴,是肾水的源泉。

《黄帝内 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它连通肾经体内体表的经脉,有滋 水涵木、潜阳熄风的作用。

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有疏肝止痛、引火下行等功 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引起肝气下降,气降 火亦降,火随气降与肾水相交,阴阳协调而平衡,从而清火熄风,收降压之 效。

吴茱萸有引心火下行至涌泉,使火归元。

醋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可增加药 物中生物碱的溶解度,吴茱萸加醋调制可以醋酸之收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 防药力耗散而提高疗效。

眩晕中医优势技术方案2本方案用于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眩晕症患者。

首先行耳尖放血疗法可泻肝胆实热、平肝降压;其次再应用吴茱萸加醋调制贴敷涌泉穴疗法则可以补阳助阴,引火下行,二者联合应用,则达到活血通络、平肝潜阳的目的。

马上止眩晕最快土方法

马上止眩晕最快土方法

马上止眩晕最快土方法晕眩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会伴随头晕、眩晕、恶心和呕吐等不适感。

造成晕眩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内耳问题、颈椎问题、血压问题、贫血、药物副作用等。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晕眩,我们都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下面介绍一些马上止晕眩的最快土方法:1. 找到安静的地方坐下来。

当你感到晕眩时,第一时间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放松身体,让大脑得到休息。

这样可以减轻晕眩的感觉,让身体逐渐恢复平衡。

2. 喝一杯温水。

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缓解晕眩症状。

温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供氧情况,从而减轻头晕的感觉。

3. 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帮助缓解紧张和焦虑,有助于调整身体的生理状态。

当你感到晕眩时,可以尝试深呼吸,缓慢吸气,再缓慢呼气,让身体逐渐平静下来。

4. 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太阳穴可以帮助缓解头晕的感觉。

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晕眩症状。

5. 保持正确的姿势。

当你感到晕眩时,要尽量保持正确的姿势,不要突然站起或者转动头部,以免加重晕眩的感觉。

可以慢慢站起,保持平稳的步伐,避免突然改变姿势。

6. 适当活动。

适当的活动可以帮助缓解晕眩症状。

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头部转动、颈部伸展等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晕的感觉。

7. 足底按摩。

足底有很多反射区,按摩足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身体的生理状态。

当你感到晕眩时,可以尝试用手指按摩足底,缓解晕眩症状。

总之,晕眩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止晕眩,祝大家身体健康!。

董氏奇穴针灸——头晕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头晕处方

董⽒奇⽳针灸——头晕处⽅
头晕症状经常见到的有头晕、头昏、头胀、头晕⽬眩如坐车船,甚⾄美尼尔⽒综合症。

不论什么病因,只要是遇到症状,就可以⽤董⽒针灸头晕处⽅缓解这些症状,长期坚持针灸,还可以有效调理、改善⾝体病症。

⼿六⽩、三顶、⽕菊、⽕连、⽕散
临床三组⽳⼀起扎上,全部单侧取⽳即可。

⼿六⽩:强化倒马,包治三焦
三顶:头顶三侧包治
⾜三⽕:降⾎压、颅压、眼压
董⽒奇⽳针灸疑难杂病临床实战班每⽉⼀期,⼿把⼿教学,保证学会!
董⽒奇⽳针灸的特⾊:简单易学,安全特效不复发
培训内容
董⽒针灸⽳位详解
董⽒特⾊针法(倒马针法、动⽓针法、牵引针法)
课堂传授40多组⽳位与常见病症的关系,课后医学⼩⽩也能快速上⼿运⽤董针治疗各种病症,特别是对颈肩腰腿疼能做到针⼊痛⽌。

附(40多种常见病处⽅)。

改善前庭眩晕的眼周眩晕按摩

改善前庭眩晕的眼周眩晕按摩

改善前庭眩晕的眼周眩晕按摩
1、必要性:
前庭神经炎是由周围前庭器官炎症引起的急性单侧前庭功能损伤综合征,以突发性的眩晕为主要症状,在外周性眩晕中的发病率较高。

随着近年来临床对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中医技术在临床上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以穴位按摩较为常见。

通过刺激睛明穴、攒竹穴等穴位,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这为临床改善前庭神经炎患者的眩晕症状提供新思路。

2、按摩方法:
①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嘱其闭眼休息5分钟,操作者采用七步洗手法消毒双手。

②选取患者睛明穴、瞳子髎穴、攒竹穴,采取按法、点法进行眼周穴位按摩,从睛明经攒竹,再到瞳子髎,循环往复,以患者感受酸胀为宜。

③配穴选取百会、风池及肩井等穴位,以协助患者放松身体。

按摩过程中应注意速度协调,用力均匀。

④统一按摩时间在上午10点和下午15点,于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按摩,每次20 分钟,每天2次,持续2周。

3、穴位功效:
穴位:瞳子髎;功效:促进头面部疾病恢复。

穴位:睛明穴;功效:有明目退翳、祛风清热及通络。

穴位:阳胆经;功效:疏风散热、明目退翳。

穴位:诸穴;功效:共奏明目退翳、疏风散热及散风镇痉。

穴位:攒竹穴;功效:反射性增加对应区域大脑皮层的血流量从而增强其功能及代偿作用,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眩晕按准三大穴
用梳子或用手刺激按摩百会、内关、太冲3个穴道,有预防眩晕效果。

其中,百会穴约在头部正中线上;内关穴在掌侧中线距手腕横纹三指处;太冲穴位于足背侧脚部第一趾跖骨与第二趾跖骨凹陷处。

每次梳理12~24下,每日一次。

不同原因造成的眩晕,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耳源性问题引起的眩晕,可以进行身体平衡训练,如走走鹅卵石路,做头位操等,以帮助保持平衡功能。

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则要先控制好血压、血糖。

若是药物引起的,则应调整药物。

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眩晕发生的关键。

比如要预防颈椎性眩晕,老百姓应学会“科学用脖子”,经常放松颈部肌肉。

平时可以多练练“小燕飞”或多游泳,以锻炼颈部肌肉。

尤其是脖子长的人,颈部肌肉力量薄弱、容易不稳,更要加强锻炼。

生活中要强调饮食消化,少吃刺激性食物。

眩晕发作期宜卧床休息,减少头部转动。

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环境易安静,睡眠要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