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关系的远近是根据带有相同遗传基因的概率来判断的

合集下载

初三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试题

初三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试题

初三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试题1.下图是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不完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图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画出染色体。

(2)图中的A和a代表,它们位于细胞核内的。

(3)若图中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请写出下列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卵细胞:,精子:,受精卵:。

【答案】(1)画图3分,见下图(2)等位基因染色体(3)X Y XY【解析】(1)精子中含有一条具有基因A的染色体,卵细胞中含有一条具有具有a的染色体,受精卵中含有父方提供的一条染色体和母方提供的一条染色体,(2)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的片段,它们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地上,图中的代表染色体,其上面的片段A、a代表基因。

(3)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性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常染色体+XX,若图中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则该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是Y。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下列有关遗传说法正确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是相对性状B.生物的性状是通过生殖方式传给下一代C.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其遗传基因是相同的D.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比生女孩概率大【答案】B【解析】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是豌豆的粒形和茎的高矮,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圆粒,或豌豆的高茎和矮茎,都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B、基因指的是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在生殖过程中,父亲产生精子,母亲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内分别具有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然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新的个体即后代,所以,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故符合题意;C、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有成千上万的基因.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见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基因组成是不完全相同的,故不符合题意;D、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为男孩的可能性是50%,故不符合题意。

亲权鉴定原理

亲权鉴定原理

亲权鉴定的原理主要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即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在亲权鉴定中,通过比较父母与子女的基因型,可以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亲生关系。

具体来说,人体的每个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在亲权鉴定中,通常检测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这些标记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遗传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则可以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亲生关系。

此外,亲权鉴定还可以采用DNA分析技术来进行检测。

DNA 是人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每个人的DNA都是独特的,因此通过DNA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亲生关系。

在DNA分析中,通常检测多个基因座上的基因型,以增加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亲权鉴定的原理是基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和DNA分析技术,通过比较父母与子女的基因型来判断是否存在亲生关系。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考点训练(解析版)

2023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考点训练(解析版)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受精卵中,让其发育成幼体,在同等养殖条件下,该幼体的生长速率比普通鲤鱼提高了42%~115%。

该实例可得出的结论是()A.基因是DNA片段B.基因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该培育过程涉及了克隆技术【答案】B【分析】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可见,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性状的表现,还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详解】A.DNA分子上的这些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就叫基因,A不符合题意。

B.该实例运用转基因技术,证实基因能够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符合题意。

C.DNA分子上的这些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就叫基因。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C不符合题意。

D.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答案】C【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是同种生物(兔子)不同性状(毛的颜色和形状)的表现形式,故不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是不同生物(小麦和水稻)的性状的表现形式,故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同种生物(人)同一性状(耳垂)的不同表现形式(有耳垂和无耳垂),故属于相对性状,C符合题意。

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是不同生物(番茄和苹果)的表现形式,故不属于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必备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必备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后代与亲代5 孩子与父母必备知识点在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后代与亲代”的“孩子与父母”这一主题中,以下是相关的必备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亲代:指的是生物体的父母一代,即产生后代的个体。

2. 子代(或后代):指的是由亲代繁殖产生的下一代个体。

在“孩子与父母”这一主题中,孩子即为子代。

二、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似性1. 性状遗传:孩子与父母之间在形态、生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这是由于遗传物质(DNA)从亲代传递给子代所导致的。

这些相似的特征被称为性状,如双眼皮、酒窝、发色、身高、体型等。

2.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例如,双眼皮和单眼皮、有酒窝和无酒窝就是相对性状。

三、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这些规律解释了生物性状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2.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不同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不同的性状表现。

四、观察与实验1. 观察家庭成员的性状: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性状,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2. 性状记录表格:可以使用表格来记录自己和家人的性状,以便更直观地比较和分析。

五、实例分析1. 人类性状遗传:人类有许多性状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如身高、体型、发色、眼睛颜色等。

这些性状的遗传受到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2. 动物性状遗传:动物界中也存在许多性状遗传的例子,如猫的花纹、狗的体型、鸟类的羽毛颜色等。

这些性状的遗传同样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六、科学思维与方法1. 观察与比较:通过观察不同生物体的性状,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 推理与判断:根据遗传规律,可以推理和判断生物体性状的遗传方式和可能的表现类型。

3. 实验设计: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如种植不同品种的豌豆并观察其后代的性状表现,可以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网课答案

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网课答案

中间神经元网络的层次很多2. 单选题从儒家的立场来看,德性是靠()的。

熏养3. 单选题实际的翻译中有时要破坏句子原有的句法结构,根据( )重新组织句子.意义4. 单选题金谷武洋认为日本人是( )看待世界的。

虫子的视角5. 单选题把归纳逻辑抬到比较高的位置的哲学家是()。

大卫·休谟6. 单选题在人工智能的所有子课题中,所牵涉范围最广的是()自然语言处理7。

单选题机械主义的说明方式不能囊括人类的( )。

感觉8. 单选题SHRDLU系统实际上是一个()。

积木系统9。

单选题( )无法得知,因为他人的行为和表现有伪装性。

“他心"10. 单选题弱人工智能是指仅仅模拟人类大脑的( );强人工智能是指其本身就是一个()。

智能;心智11。

单选题深度学习的实质是().映射机制12。

单选题框架与框架之间的粘接剂叫做( )。

框间关系13. 单选题影响基于中间语的机器翻译思路的哲学家是()。

莱布尼茨14. 单选题深度学习的数据材料来源于( ).互联网15。

单选题语言不仅仅是句法问题,更是()的问题。

音韵16。

单选题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 )。

约翰·塞尔17. 单选题塞尔论证的合法性前提是,他的中文屋系统和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之间是( )。

同构的18。

单选题计算机之父是().艾伦·图灵19. 单选题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时间是()。

1956年20. 单选题德性论者关心的是( )。

道德主体21. 单选题击靶德性论致力于将“德性”兑换成平时我们所经常用到的( ).德性名目映射机制23. 单选题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约翰·塞尔24. 单选题下列属于基于统计的自然语言处理进路的是()。

基于贝叶斯公式25. 单选题( )的思想激发了基于中间语的机器翻译思路。

莱布尼茨26。

单选题( )是非常接近欧陆现象学运动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27. 单选题基于规则与统计的混合进路的日然语言处理进路背后的哲学根据是()的哲学。

第十三课 蚂蚁的文明

第十三课       蚂蚁的文明
3、南美洲的一些蚂蚁是如何种庄稼的?
4、墨西哥南部森林中的蚂蚁是怎样放牧的?
5、我们应怎样评价蚂蚁?
明确:蚂蚁的“文明”其实是一种本能,说明了蚂蚁的类人文明与自觉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类文明有本质的不同。
6、怎样利用“蚂蚁的文明”?
三、运用课文——学习句型
1、“无论……还是…或者……都”:
例: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者戈壁沙漠,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如今,已发现的切叶蚁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及美国南部,切叶蚁的这种农业种植行为在动物界极为罕见,不过分布于旧大陆地区(包括非洲和亚洲)的白蚁,也同样具有种植真菌的行为。这类白蚁在我国也有,一些人们食用的蘑菇,就来自这些白蚁的蚁巢。
张国捷告诉记者,在同一蚁群中,分别有蚁后、工蚁、兵蚁,以及雄蚁等不同职能的分工体系。虽然与其他肉食性蚂蚁(如跳蚁)相比,切叶蚁的牙齿并不锋利,但切叶蚁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副特殊的牙齿,它们能利用牙齿和脚,将叶子切成一小片,再搬回蚁巢用作真菌的肥料。
“切叶蚁的食物加工过程很有趣。首先,切叶蚁会把叶子切成1~2毫米的碎片,再咀嚼成糊状。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它们还会加进一滴肛门分泌的液体。蚂蚁利用其前跗节的左右摆动,仔细地把咀嚼好的叶子搬到‘菌床’上。最后,蚂蚁从‘菌圃’的其他部位拔下一束束菌丝,栽插在新制的菌床上。移栽的菌丝生长极为迅速,24小时内即可布满‘菌床’表面,经过这样复杂工序培养出来的真菌才是切叶蚁的食物。”张国捷说。
第二段(2——7自然段)
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说明顺序。(或者总分顺序也可)
第2段先概括说明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昆虫,与人类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后从第3到第7段,分别具体说明蚂蚁与人类社会的相似之处,突出蚂蚁的高级社团性。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节 遗传-章节测试习题(5)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节 遗传-章节测试习题(5)

章节测试题1.【答题】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的人,携带()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婚后所生的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A.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B.不同的显性致病基因C.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D.相同的病原体【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亲结婚的危害。

【解答】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

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

2.【答题】下列疾病都是遗传病的一组是()A.夜盲症、佝偻病B.流感、甲肝C.血友病、色盲D.坏血病、白化病【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遗传病。

【解答】夜盲症、佝偻病属于维生素缺乏症,A不符合题意;流感、甲肝都属于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血友病、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C符合题意;坏血病属于维生素缺乏症,白化病属于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3.【答题】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A.AAB.aaC.A或aD.a【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解答】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成对的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时候,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单个存在,所以基因也是单个存在。

2020-2021学年甘肃省武威九中、爱华育新学校、新起点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甘肃省武威九中、爱华育新学校、新起点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甘肃省武威九中、爱华育新学校、新起点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中,不属于无性繁殖的是()A. 秋海棠的叶能长出芽和根,发育成新植株B. 玉米种子能萌发,长成新植株C. 马铃薯块茎的芽眼里能发芽,长成新植株D. 柳条插在土里能生根,长成新植株2.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请写出它的正确顺序()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②③④①D. ②④③①3.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性生殖的优点()A. 繁殖速度快B. 保持亲本优良性状C. 提高后代的变异性和生活力D. 材料易得4.一株桃树上能结出“水蜜桃”、“毛桃”、“油桃”等不同品种的桃,采用的繁殖方式应为()A. 扦插B. 压条C. 分根D. 嫁接5.下列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昆虫是()①蝴蝶②苍蝇③蜜蜂④螳螂⑤蝼蛄⑥蝈蝈.A. ⑤⑥B. ①②③C. ①③⑤D. ②④⑥6.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7.“春蚕到死丝方尽”,茧是家蚕完全变态发育中哪个阶段?()A. 卵B. 幼虫C. 蛹D. 成虫8.生物的物种既能保持基本稳定,又能不断进化发展是因为生物具有下列哪种特性()A. 生殖和发育B. 遗传和变异C. 生长现象D. 具有一定的结构9.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A. 胚盘B. 卵黄C. 卵白D. 胎盘10.下列基因组成肯定是人的正常精子的是()A. DdB. DDC. ddD. d11.鸟卵的发育过程中,为其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A. 卵壳和卵带B. 卵壳膜和卵白C. 卵黄和卵白D. 卵黄和卵壳膜12.下列关于细胞核中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包含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B.C. D.13.下列关于人性别遗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XY染色体存在于男性的体细胞中B. 父亲传给女儿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C. 母亲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D. 生男生女取决于哪种类型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14.下列各组形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长毛与黑毛B. 人体的身高与体重C.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D.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15.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正常来源是()A.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 一半以上来自父方,一半以下来自母方C. 一半以下来自父方、一半以上来自母方D. 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多16.下列不是人体遗传病的是()A. 白化病B. 色盲C. 先天性愚型D. 脚气病17.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A. 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B. 近亲结婚其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增加C. 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D. 近亲结婚的家庭不稳定18.在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中,高茎豌豆(DD)和矮茎豌豆(dd)杂交,子一代表现的性状是()A. 高茎豌豆多,矮茎豌豆少B. 矮茎豌豆多,高茎豌豆少C. 均是矮茎豌豆D. 均是高茎豌豆19.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A. 30条、30对B. 30对、30条C. 30条、30条D. 30对、30对20.以下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 普通甜椒进入太空后诱变成太空椒B. 小王整容后,单眼皮变双眼皮C. 用模具套在果实上,长出方形西瓜D. 将同一品种的圆白菜从北京引种到西藏,叶球的重量增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21.嫁接的植物能否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______ 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