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练习题九十八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练习题九十八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岳麓版练习题九十八第1题【单选题】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①改革政治②兴办新式学校③翻译外国书籍④建设海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创办于(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强学会成立C、保国会成立D、百日维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A、1894年B、1895年C、1897年D、1898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B、仁政与法治思想C、扶清灭洋D、师夷长技以自强【答案】:第8题【填空题】列举出与下列事件相关的人物(1)被称为中国近代禁烟第一人的民族英雄——______(2)黄海大战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______(3)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勇士——______(4)中国第一个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辈——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二:“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是那些政治派别的主张?(2)针对这三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在当时兴起了什么运动?这些运动分别有什么重要意义?【解析】:第10题【问答题】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题(含答案)

第6课戊戌变法练习题1.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其中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2.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维新思想B.儒家思想C.近代科学D.法家思想3.1895年至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4.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乾隆帝5.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康有为”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A.训练新式军队B.兴办私人企业C.改革政府机构D.开办新式学堂7.“戊戌六君子”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改革财政④训练新式军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8.临刑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想以流血牺牲唤醒国人。

“他”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邓世昌9.“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

”据此,戊戌变法的作用是()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社会经济发展C.促进思想启蒙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10.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支持变法②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变法失败④变法使中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

该政变的实质反映了()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C.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练习题七十九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练习题七十九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岳麓版练习题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谭嗣同B、邓世昌C、康有为D、梁启超【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戊戌变法的主要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B、促进思想启蒙C、追求民主科学D、否定君主专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回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下列符合探索的先后顺序的是( )A、技术——思想——制度B、技术——制度——思想C、制度——思想——技术D、思想——技术——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诗出自( )A、康广仁B、谭嗣同C、刘光第D、杨深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边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你认为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推动政治改革B、挽救民族危亡C、促进思想启蒙D、发展社会经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行君主立宪制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燕京大学【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请求光绪帝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6课 戊戌变法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6课戊戌变法一、选择题1.“甲午战败后的中国没有就此沉沦……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向敌人学习”指的是十九世纪末的()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从材料可见()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先进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C.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人们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3.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A.曾国藩B.康有为C.邓世昌D.左宝贵4.刘亚洲上将指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认为,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因为在这场战争之后,一个奇妙的瞬间诞生了。

在这个瞬间里,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作者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仁人志士开始进行制度探索D.促使中国认清其所处的国际地位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

”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6.下列事件与结果的搭配,正确的是()7.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

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C.废除帝制,民主共和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8.“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梦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戊戌变法的内容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10.胖虎同学为撰写论文,列出以下提纲:“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二、梁启超与《变法通议》;三、严复与《天演论》。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12)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6《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 (12)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8·辽宁初三月考)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梁启超D.李鸿章2.(2019·河南中考模拟)戊戌维新后,新式文化事业勃兴,国内出现办学热、创办新式报刊热、出版新书热。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

这说明戊戌变法A.废除了科举制B.建立了新式教育制度C.全面推行白话文D.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二、连线题3.(2017·云南初二期中)搭配三、简答题4.列举中国近代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四次探索及其典型人物,(典型人物举出一个即可)。

四、综合题5.(2019·广西中考模拟)在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寻求国家发展道路各国呈现出各自的精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危机,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

其中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走哪一发展道路?为了实现这一发展道路,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哪一实践?这一实践对国家发展有何意义?(2)社会主义是经过广泛的社会运动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的生产资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从此进入到哪一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17-18世纪,被称为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

请写出法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是什么?1689年英国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使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这一政体下,英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4)通过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历程,你有何启示?6.(2019·山东初三月考)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练习】1.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会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B.公车上书C.谭嗣同遇害D.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右图严复雕像坐落在天津古文化街上。

在变法维新运动中,由严复等主持的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海国图志》B.《时务报》C.《知新报》D.《国闻报》3.在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 )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4.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主要内容的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④训练新式军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5.戊戌变法失败后,决心用自己的牺牲来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的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

现在朕位几乎不保。

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太后”是指谁?(2)材料中“太后更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她是怎样回击这次“变法”的?“变法”结果如何?【能力提升】1.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2.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B 百日维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明定国是”诏书颁布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 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3.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

人教部编初二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习

人教部编初二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习

人教部编初二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选择题1. 1895年的公车内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可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D)A.拒和B.迁都C.革命D.变法2. “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

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阻碍是( C )A. 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究的序幕B. 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 掀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 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3. 九年级(1)班历史爱好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时,发觉了一段史料:“天朝再败于……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你认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要紧是指(A)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实现军事的近代化C.实现工业的近代化D.实现思想的近代化4. 公车内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 A )①创办报刊②组织学会③创办新式学堂④领导武装起义A. ①②B. ①④C. ①③D. ②④5.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

材料说明维新变法(A)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点近代产业的进展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6. 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的内容不包括( D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C.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 创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7. 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哪一问题上看法不一致(B)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进行社会政治改革C.爱护清王朝统治D.建设近代化企业8.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6课 戊戌变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6课 戊戌变法》试卷含答案解析

8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5题)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A.北京大学B.清华大学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2.下列哪一项是康有为所为A.领导公车上书,请求变法B.不做亡国之君,下诏变法C.反对维新变法,发动政变D.以血唤醒民众,慷概就义3.1895年春,一群进京赶考的举人联名上书,该事件()A.成为维新变法的开始标志B.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C.使中国社会性质改变D.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4.下图反映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促进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5.“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画上了休止符。

”材料中的“现代化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C.义和团运动D.南昌起义6.指出拉开维新派进行变法图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兴中会成立B.公车上书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D.德国强占胶州湾7.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发起“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8.一位同学在电脑上搜索以下几个关键词:“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训练新式军队”、“废除八股文”,你觉得他要查找的资料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9.“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

”这段材料反映了A.维新派的变法图强的思想B.统治者重视科举制度C.洋务派开创教育近代化D.革命派推翻清政府的统治10.《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正在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材料叙述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A.虎门销烟B.公车上书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11.戊戌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A.裁撤冗官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12.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戊戌变法》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8·邱县实验中学初二月考)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 2.(2019·辽宁中考模拟)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D.戊戌变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3.(2018·辽宁初三月考)某校为了纪念戊戌变法120周年,开展了一场历史知识竞赛活动。

其中有一道题目问:“领导戊戌变法的人物是谁?”答案应该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梁启超D.李鸿章4.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浓重的两笔,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主张向西方学习B.都主张改造封建专制政体C.都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D.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二、列举题5.(2018·吉林初二期末)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3)1937年,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4)1949年,使北平和平解放的战役三、简答题6.(2019·辽宁中考模拟)在中外历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的人物在近代领导中国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的名称及影响。

(2)图二的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你认为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改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有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四、综合题7.(2019·四川中考真题)某校初三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大梦唤醒)材料一中国近代化进程表(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大大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和西方的近代化进程顺序刚好相反。

(民族独立)材料二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

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中国人站起来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表达的深刻意义。

由此得出什么历史结论?(大国外交)材料三1949—2009年中国外交曲线图(3)根据材料三所示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国际社会这两天对中美新一轮互征关税普遍表示忧虑。

今天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指出,中方所作所为纯属自卫反击,望美方多听国际社会理性正义的呼声。

——央视网消息5月15日(新闻联播文字版)(4)针对美国单方面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你认为应该怎样构建战略互信的中美贸易关系。

8.(2019·广西中考模拟)在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寻求国家发展道路各国呈现出各自的精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危机,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

其中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走哪一发展道路?为了实现这一发展道路,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哪一实践?这一实践对国家发展有何意义?(2)社会主义是经过广泛的社会运动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的生产资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从此进入到哪一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17-18世纪,被称为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

请写出法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是什么?1689年英国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使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这一政体下,英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4)通过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历程,你有何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演论》宣传了救国图存的思想,A对应正确,符合题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B不符合题意;《定国是诏》的颁布,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正式开始,维新派并没有掌握国家政权,C不符合题意;随后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最终使得光绪帝丧失了政权,D不符合题意。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以及顽固派势力的强大,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没有实现,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3.A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所以A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C。

4.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而戊戌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

因此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选项A 符合题意;主张改造封建专制政体,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与戊戌变法相关,但与洋务运动不符,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列举题5.(1)火烧圆明园(2)公车上书(3)七七事变(4)平津战役【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一路烧杀,1860年10月,侵略者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摧毁了中华文明,犯下滔天罪行。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的序幕。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就是1937年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

1949年1月31日,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三、简答题6.(1)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2)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工业复兴法。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台湾。

【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图一的梁启超结合所学可知是戊戌变法;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影响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2)依据图二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工业复兴法;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4)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第三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四、综合题7.(1)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

(2)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1979年;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公平竞争,合作共赢;平等互利等【解析】【详解】(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与材料中“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相符合,①正确。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没有结束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②错误。

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大大促进了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③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到西方的近代化进程问题,④没有涉及。

(2)“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是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说的话,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因此这句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

通过这句话可以总结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美建交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美国单方面挑起的新一轮贸易战,为构建战略互信的中美贸易关系,中国应该坚持公平竞争,合作共赢,平等互利等原则。

8.(1)道路:君主立宪的道路。

实践:戊戌变法。

意义: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变化: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方式:资产阶级革命(或法国大革命)法律文献:《权利法案》。

变化:国王的权力受到明确制约,议会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国王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4)启示: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国情而定,不断与时俱进。

【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危机,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

其中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走君主立宪的道路,为了实现这一发展道路,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人民发动大革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使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在这一政体下,英国的政治生活发生的变化是国王的权力受到明确制约,议会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国王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