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上课讲义
文言专题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52张PPT)

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 心服也。(《资治通鉴》)
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
被动句:被兵势所逼 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B.蔺相如者,赵人也
(C)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其人勇士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为篱
5.动词表被动 (意念被动句)
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③城陷而虏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B)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晖刚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答:朱晖做官刚正不阿,被上司忌 恨,所到之处他经常被人弹劾。
有一种句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
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
为“我”。
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教。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2.望见谅。 希望原谅我。 3.请勿见笑。 请不要讥笑我。
4.使用“被”表示被动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禹、汤被之矣
B.恐为操所先
A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A
D.受制于人
2、省略谓语动词:
(1)承前省略。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 而竭。”
(2)蒙后省略。如: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主语+谓语动词+为+施 事者。
主语+谓语动词+所+施 事者。
主语+被+施事者+谓语 动词。
被动句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用法
在需要强调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时使用被动句。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冗长的被动句式,以免影响阅读和理解。
03
省略句
省略句的定义
01
省略句是指在文言文中,由于上 下文语境的限制,某些句子成分 被省略,以达到简洁表达的效果 。
判断句的常见形式
“……者,……也”的形式
这是判断句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用“者”作为提顿词,在“者”之 后用“也”来加强判断语气。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也”的形式
这种形式与上一种形式类似,只是省略了“者”字。例如,“刘备, 天下枭雄也。”
“……者,……矣”的形式
这种形式与前两种形式略有不同,用“矣”来加强判断语气。例如, “此乃王之贼也。”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表达 方式,是古代汉语的精华之一,掌握 固定句式对于理解文言文和提升语言 表达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判断句
被动句
以“……者,……也”或“……,……也”的 句式表示判断,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
以“为……所……”或“为……”的句式表示 被动,如“为贼所害”。
语言习惯
倒装句的使用符合文言文的语言习惯 ,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文 化内涵。
语境要求
倒装句的使用需要符合特定的语境要 求,不能随意使用,否则会破坏句子 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意义。
05
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的定义
固定句式是指在文言文中,一些表达 特定意义或特定语气的句式,这些句 式在结构上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更改 。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课件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特殊句式》。
主要涉及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和省略句四种特殊句式。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并理解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和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和省略句的识别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和省略句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电视剧,引导学生关注古代人们的说话方式,引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话题。
2. 知识讲解:(1)倒装句:介绍倒装句的定义、结构特点和用法,举例讲解。
(2)被动句:介绍被动句的定义、结构特点和用法,举例讲解。
(3)判断句:介绍判断句的定义、结构特点和用法,举例讲解。
(4)省略句:介绍省略句的定义、结构特点和用法,举例讲解。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翻译一些文言文句子。
4.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例题,讲解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倒装句2. 被动句3. 判断句4.和省略句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文言文特殊句式,并说明其结构特点和用法。
答案:(1)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2)被动句:意念被动、形式被动。
(3)判断句:肯定的判断句、否定的判断句、疑问的判断句。
2. 请分析下面这句话,判断它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例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分析:该句属于倒装句,因为“昨夜星辰昨夜风”作为状语后置,修饰“画楼西畔桂堂东”。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讲义)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讲义)闽侯职专语文组程峰清一.判断句解说:判断句即“___是___”。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一般是做代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6种:⑴.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___者,___也”。
例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⑵.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
即“__者,__”。
例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⑶.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停顿,即“___,___也”。
例如:①夫战,勇气也。
⑷.“者”和“也”都不用,即“___,___”。
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狼之国。
⑸.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___,为___”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⑹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如:①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将军项燕)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臣是市井中拿刀的屠夫)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二.被动句 [(主语)被(宾语)怎么样]⑴.用介词“于”表被动,即“谓语(动词)+于”例如: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容纳)②激于.义而死焉者。
(被义气激励死在这件事上的)③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而智慧和勇气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⑵.在动词前面用“见”表被动,即“见+谓语(动词)”例如:①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众人都同流合污我独自保持高洁,因此被流放)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⑶.在动词前面用“受”表示被动,即“受+谓语(动词)”例如:①有罪受.贰。
(有罪行就被处罚)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把全吴国的土地,十万的军队,被别人控制)⑷.在动词前面加介词“为”表示被动,即“为+宾语..+动词”(其中宾语可以省略,也可以保留)例如: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文言文特殊句式句式复习讲义

文言特殊句式常考文言句式的种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一)有标志的判断句1.用助词“者”、“也”表示判断。
(1)“……者……也”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者,……”例: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柳敬亭传》)(3)“……,……也”例: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例: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3.用副词“乃、即、则、皆、必、本、悉”等表示肯定判断。
例: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臣本布衣。
(《出师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4.用副词“非、未、弗、无、莫、毋”等表示否定判断。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二)没有标志的判断句(意念判断句)例:(1)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信陵君》)(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不如毋行。
(《屈原》)(3)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靠意思组合成判断句。
这样的判断句是极少的。
二、被动句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的句式。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谓语+于……”式〕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故(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
)2.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见+谓语(+于)” 式〕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课件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
3
1、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示判 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②梁,吾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宾语前置练习
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2.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
24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 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8
4、省略句
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 斗卮酒。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之以事。
有志者,不随 之以止也。
将献 之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例:竖子不足与 之 谋。
.
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
沛公谓张良曰:“……公 度我至军中,公 乃入。”
蒙后省
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 手自笔录,余 计日以
还…… 余录毕,余走送之。
自述省
孟子:“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 曰:“不
若与人。”
对话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
甚急。”
.
对话省27
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ppt课件

这种结构中的“即”同样表示肯定判断。例如,“梁父即楚将项燕。”
判断句语义关系等同关系,即两者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
上相等或相同。例如,“曹操天下枭雄。”
02
类属关系
判断句中的主语和谓语还可以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属于谓语所表示的
某一类别或范畴。例如,“夫战,勇气也。”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 子《劝学》),正常语序应为“青, 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固定结构语义理解
01
02
03
准确翻译
理解固定结构在句子中的 准确含义,如“所以”常 表原因或手段,“无乃” 表委婉语气等。
上下文联系
结合上下文理解固定结构 的语义,避免断章取义。
熟记常见固定结构
如“得无…乎”、“何 以…为”、“有以…”、 “无以…”等。
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通过 “于”、“为”、“见”、 “被”等词语表示被动关系。 作用在于强调动作行为对主语 的影响,使语言更加客观。
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 省略句子中的某些成分,如主 语、谓语、宾语等。作用在于 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突出重 点信息。
改变现代汉语常规句式的语序, 将谓语、宾语、定语等成分置 于主语之前或之后。作用在于 强调谓语或宾语等成分,增强 语言的感染力。
识别方法与技巧
01
熟悉文言文特殊句式的 类型和特点,掌握各类 句式的标志性词语和语 法结构。
02
03
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理 解,注意分析句子成分 之间的关系和语义逻辑。
善于运用对比、归纳等 方法,总结文言文特殊 句式的规律和识别技巧。
04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阅 读和练习提高文言文特 殊句式的识别和运用能 力。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

《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 $number{01}目录•文言文特殊句式概述•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01文言文特殊句式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文言文特殊句式是指在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常规句式不同,具有独特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句子形式。
特点言简意赅,表达含蓄;语序灵活,多省略;常用典故,富有文化内涵。
123历史与发展宋元明清时期文言文逐渐规范化,但仍保留了大量特殊句式,成为古代汉语的独特魅力。
先秦时期出现大量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奠定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础。
汉代至唐代随着文学的发展,骈文、赋等文体盛行,特殊句式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意义与价值学术价值研究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助于深入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和文化内涵,推动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发展。
教育价值通过学习和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文化价值文言文特殊句式作为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判断句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关系等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特点通常使用“者”、“也”等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判断关系,即主语所代表的事物等于或属于什么,或者主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01020304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主语表示被判断的对象。
谓语表示判断的结果。
•助词:如“者”、“也”等,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判断句的构成与分类肯定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肯定关系,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否定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是否定关系,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等同关系类属关系存在关系比喻关系判断句的语义关系主语所代表的事物存在或具有谓语所代表的性质或特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主语和谓语之间通过比喻来表达某种相似性或关联性,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一、倒装句。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
如:
1、倒装句: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又用篆章一,原句应为:又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4、其两膝相比者……“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定语.
5、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6、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
8、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
赏)
9、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
10、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忌不信自)
11、②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
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起于鲁。
16、欲信大义于天下
17、战于长勺。
18、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9、蒙辞以军中事务多。
20、白雪纷纷何所似?
21、微斯人,吾谁与归。
22、何陋之有?
2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4、为人五,为窗八。
2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
有隐逸气质的花”。
26、“告之于帝
27、“躬耕于南阳
28、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
29、祭以尉首
30、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
31、“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
二、判断句:(一般有:“者,也)如: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中轩敞者为舱。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7、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9、“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
10、“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1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1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1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1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
”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16、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7、“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三、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
1、(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2、(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3、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4、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投(之)以骨。
(《狼》)
5、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6、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
7、急湍甚(于)箭。
(《与朱元思书》)
8、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9、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10、二(个)男新战死。
11、日中(友人)不至。
12/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13、口技人坐(于)屏障中。
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4、“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山峦为晴学所洗。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8、樯倾楫摧。
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
(
)
1、简述模具材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总结模具选材的主要原则。
2、改进和优化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举例说明其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3、分析拉深模具的工作条件、主要失效形式、性能要求和材料选用?
4、选择锤锻模具材料和确定其工作硬度的依据是什么?
5从工艺性能和承载能力角度判断下列钢号属于哪类冷作模具钢:7Cr7Mo2V2Si、Crl2MoV、Cr4W2MoV、GCrl5、9Crl8、W6Mo5Cr4V2、5Cr4Mo3SiMnV Al、
6CrNiSiMnMoV、9Cr6W3Mo2V2、65Cr4W3Mo2VNb。
6、选择塑料模具材料的依据有哪些? 请为下列工作条件下的塑料模具选用材料。
(1)高耐磨、高精度、型腔复杂的塑料模具;
(2)耐腐蚀、高精度塑料模具。
7、针对型腔复杂、精度要求高和寿命要求长的塑料模具,选材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现有T12A和3Cr2Mo(P20)两种材料,请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8选择压铸模具材料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9、分析厚板冲裁模具的工作条件、主要失效形式、性能要求和材料选用? 某接触簧片级进模具凸模用W6Mo5Cr4V2钢制造,寿命只有1000件左右,且主要表现为脆断,请给出改进措施?
10、模具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模具表面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某M8螺帽冷作模具,选Cr12钢制造,采用常规淬火、回火工艺处理,使用寿命只有3 000次左右,且发现模具型腔表面磨损严重,有粘模现象,请提出改进措施?
11、何谓时效硬化型塑料模具钢? 简述其性能及应用特点?
12、模具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模具表面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某钨合金热挤压模具,用传统工具钢制造,挤压温度在1320℃以上时,只能进行1次作业,模具被严重磨损,且挤压材料因表面被合金化而变质,请给出改进措施?
13、选择塑料模具材料的依据有哪些? 请为下列工作条件下的塑料模具选用材料:(1)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低、批量不大的塑料注射模具;(2)大型、复杂、产品批量大的塑料注射模具。
对某些高速成型的塑料制品模具,工作时模具表面的工作温度短时间内会达到400℃,请选择模具材料,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