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 心绞痛的疗 效分析
吕 干
( 西 龙 州县 人 民 医院 内科 广 [ 摘 要 ] 目的
520 ) 3 40 对 传 统 抗 心 绞痛 药 肠 溶 阿 司 匹林
观 察 低 分 子 肝 素钙 ,治 疗 不 稳 定 型心 绞痛 的 临床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 方 法
等治疗不佳 的不稳 定型心 绞痛 患者 4 例加 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50 u ; 9 00/ k,q 2 ,连 用 7 。结果 lh d
4 9例患者加用该药
后 ,与治疗前相 比 ,心绞痛 日均发作次数 ,每 次心绞痛平均持 续时间、硝酸甘 油含 片 日均用量 ;2 h动 态心 电图检 出的心肌 4 缺血 次数 、缺血持 续时间 、缺血最 长时间 、室性旱搏数 、阵发性 室速 次数 与治疗前相 比两组均减 少。治疗前后 比较 ,差异 具有显著性 ( < .1 P 00 )。结论
p r x s lv n iu a a h c r i mp r d wi h wo g o p e o e t a me twee r d c d h i e e c s s n f a t a o y ma e t c lrt c y a d a Co a e t t e t r u s b f r r t n r e u e .t e d f r n e wa i i c n r h e g i
t e d r t n o s h m i n s h m i x mu t h u a i f ic e a a d ic e a ma i m i , t e n mb r o r mau e v n r u a o ta t n , t e n m b r o o me h u e f p e t r e ti lr c n r c i s c o h u e 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致皮下淤血的观察和护理

中2 。 例
3 原 因分 析
低分子肝素钙 , 出血、 仍有 血肿瘀斑等不 良反应日2 0年2 2 1 。0 9 月一0 0 年9 ,本科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局部注射联合 口服阿司匹林治疗 月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 ,为进一步降低局部注射LT 0例 I 的不 良反
应 , 们在 常 规注 射 基 础 上 , 注 射 手 法进 行 改进 , 提 出 了针 对 我 对 并
1 方法 . 2
也有药液残留容易刺激神经 , 渗入毛细血管, 增加疼痛 、 出现瘀斑。
33 按 压 时 间 和力 度 .
低分子肝素钙虽抗凝作用较弱 , 但与阿司匹林等药联合 应用
后 , 影 响 血 小 板 聚集 , 成 皮 肤瘀 斑 , 压 时 间短 及 按 压 力 度掌 会 造 按 握 不 准 , 容 易造 成皮 肤 瘀 斑 。 也
2 结 果
快和按压 时间过短及 注射过深过 浅、 注射前后针 尖部 药液残留等是引起局部 皮肤瘀斑的主要原 因。 改进注射方式方法和护理能有
低分子肝素( w m l ua w i thpr ,H) 1 oe lr e h eai L 是由普通肝素 o c i g n
经过 分 解 和 纯 化 而成 , 普 通 肝 素 相 比 , 有 快 速 和 持 续抗 血 栓 与 具
阿司匹林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14 疗效 判定标 准 .
显效 : 劳力 型心 绞痛 分级改 善 >2级 , 缺
血性 S T段 下 移 减 少 >0 1 或 者 心 绞 痛 分 级 改 善 I级 ,T .0mV S
例, 3 男 4例 , 2 ; 女 6例 年龄(4 2 岁 ; 6 ±1 ) 按照 中华医学会 心血管 分会制定的标准分类 j初 发劳力型心绞痛 7例 , 化劳力型心 : 恶
UA P病 人 采 用 阿 司 匹 林 和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治 疗 , 得 良好 的 疗 取 效, 现报 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择 20 年 一 2)7年 收 治 的 UAP病 人 6 01 (】 ( 0
间 、4h内心 绞痛 发作 含化 硝 酸 油 片剂 ( 2 每片 0 5mg 的片 )
照组及治疗组 , 照组 采用阿司匹壮 , 对 硝酸异 山梨酯( 消心痛) 等常规 治疗 , 治疗组 聋对 照组的基础 上加用低分子 肝素钙 。两组 疗程
的为 7d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8 7 , 于对 照 组 的 6 .3 P<0 0 ) 对 照 组 发 生 心 肌 梗 死 2例 ( .7 ) 治 疗 组 未 发 。 86 % 优 3 3 %( .5 。 66 % ,
维普资讯
中西 医结 合心脑血管病杂 志 2 0 0 7年 1 2月第 5卷第 l 期 2
・16 ・ 23
阿司 匹林 联 用低 分 子肝 素 钙 治 疗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6 0例
韩 文丽
摘 要 : 的 观 察 阿 司 匹 林联 用低 分 子肝 素钙 治 疗 不 稳 定 型心 绞 痛 ( P)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将 6 目 UA 的 0例 UA P病 人 随机 分 为 对
阿司匹林联用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衰 l 两组 患者治疗后心功 能改善效果评定结果 n ( %l
代谢物经胆道和肾脏排泄 。厄贝沙坦的血浆蛋 白结合率 为9 0 %。
月收 治的不稳定 型心绞痛患者共 9 6例。随机将 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 其 中对熙组( A组 ) 4 8饲, 治疗给 予阿司匹林。 实验组( B组) 患者 4 8
倒。 给 予阿司匹林联 用低分子质量肝素进行治疗 , 即为 实验组。 结 果 使用阿司 匹林与低 分子质量肝素进 行联 合治疗的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慢性心力衰竭 ( e H F ) 是临 床常见 的急 危症之 一 , 室性 心律 失常 ( V A ) 尤其室性心动过速常使病情恶化 , 增加病 死率。但对 c H F合并
心律失常病人是否应进行 抗心 律失常 的治疗 尚存 争议 , C HF是 多种
心脏 病发展的终末阶段 , 是一 组复杂 的临床症候群 。现在研 究表 明,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 塑。其 基病 因主要是高血
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 拮抗剂 , 能抑制 A n 转化 为 A n g Ⅱ, 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 酶 1 受体 ( A T 1 ) , 通过 选择性地 阻 断A n g I I 与A T 1 受体 的结 合 , 抑 制血管 收缩和醛 固酮的释 放【 3 】 。厄
贝沙坦对 A _ I 1 的拮抗作用大于 A T l I 8 5 0 0倍。本 品不抑 制血管 紧张 素转换酶( A C E ) 、 肾素、 其 它激 素受体 , 也 不抑制 与血压调 节和钠平 衡有关的离子通道 。据 国外资料报道 , 本 品 口服后能迅 速吸收 , 生 物 利用度为 6 0 — 8 0 %, 不受食物 的影 响。血浆 达峰时 间为 1 — 1 . 5 h , 消 除半衰期为 1 1 — 1 5 h 。3 d 内达稳态。厄 贝沙坦通过 葡萄糖醛酸化 或
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显著多于治疗组( =3 8 , 0 0 ) .5 P( .5 。
3 讨论
例 , 中, 其 男性 3 、 2例 女性 l ; 7例 年龄 ( 2±1 ) 6 4 岁。合并 高
血压 2 l例 、 尿 病 9例 、 烟 l 。总胆 固醇 ( . 4± 糖 吸 8例 48
10 ) 甘 油 三 酯 ( . 1. . 2 , 密 度 酯 蛋 白 ( . 84 .8 , 1 8 t 0 )高 -1 1 0 -
,
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的前兆。本研 究 旨在观察低分子量
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副作用。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资料 .
选 自 20 年 1 02 月至 2 0 0 6年 1 月我 院收治的不
稳定型心绞痛 12例 , 中, 0 其 男性 6 6例、 女性 3 6例, 年龄 (2 6
明显低于对照组 ( = .5 P< .5 。结论 : 38 。 00) 低分子量肝素钙能显著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 关键词 】 低分子量肝 素钙; 定型心绞 急性心肌 不稳 痛; 梗死
d i 1 3 6 /ii n. 6 2—0 6 2 0. 8 0 7 o : 0. 9 9 . s 1 7 s 3 9. 01 0 . 2
1 ()3 4 4 :9—4 . 0
( 收稿 日期 :09—1 20 2—1 ) 5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0 7 34. 人 2 0 :3
93 4
低 分 子 量 肝 素 钙 治 疗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的疗 效 观 察
崔 英
( 宁省 丹 东 市 振 兴 区 医院 , 宁 辽 辽 丹东 l 80 ) 10 0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察组总有效率 9 . % , 4 1 对照组为 7 . % , 4 1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0 0 ) P< .5 。结论 : 阿托伐他汀钙联 合低分子肝 素钙治疗不
稳定 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 关键词 ] 低分子肝 素钙 ; 阿托伐他汀 ; 不稳定型心绞痛
Cln c lo e v to fu sa l n i a t e t d b o m oe u a e a i a - iia bs r a in o n t b ea gn r a e y lw lc l rh p rn c l
c u n t r a t tn c li m i m a d a o v s i acu a
LU Xa , , i e ( eat et C rioy I i o一 n Sl L i D p r n o ado g , l m f l 凡 et l o i lfY na i , a a 25 0 , hn ) gCnr s t a t Ct Y n i 6 2 0 C i aH pao i y t a
.
u m.Meh d o l 2 ae wt us beag aw r cHce ,adr dm ydv e t i teo srao ru (l 8 n dte to Tt 6css i nt l n n e o etd n o l ii di o n h bevt ng p ,=6 )a a1 h a i e n a d n i o h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斯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老年 U A P 疗效 显著 , 但也 增加了出血 的不 良反应 , 因此在使用低分子 肝素钙联 合阿斯匹林治疗老年 U A P的过程 中需密切 注 【 关键 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 低分子肝素钙 ; 不 良反应 ; 老年
【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 4
1 . 1 临床 资 料 : 选 自2 0 0 4 年8 月 一2 0 0 7 年3 月 在我 科住院 的 1 0 2 例老年 U A P患 者 , 年龄 6 2~9 0岁 , 平 均7 0 . 1 ± 7 . 8 岁, 均符合 1 9 7 9 年 WH O制 定 的 U A P诊 断标 准 , 其 中男性 6 0 例, 女性 4 2 例, 包 括恶 化劳 力 型
许 健 瑞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 附属医院内二科 , 柳州
【 摘要 】 目的
5 4 5 0 0 6
1 0 2 例老
观察低分 子肝素钙联 合阿斯 匹林 治疗 老年不稳定 型心绞痛 ( U A P ) 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方 法
年U A P 患者 在应 用心绞痛常规治疗 的基 础上随机分为 阿斯 匹林组 ( 对照组 , 5 0 例) , 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组 ( 治疗组 , 5 2 例) , 疗 程均为 1 0 d , 观察 治疗前后 临床症 状 、 E C G及出血不 良反应 的改 变。结果 治疗 1 0 d 后,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及 E C G 低分子肝 素钙 联合阿斯 匹林治疗 的改善均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两组 间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 P<0 . 0 1 ) 。对照组治疗后 有 4 例牙龈 出血 , 无严 重出血病例 , 治疗组 治疗后有 1 0 例 出现 注射部位皮下 淤斑 , 有2 例 出现严重 出血 不 良反应 ( P<0 . 0 5 ) 。结论
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作者:张杰王小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5000 IU/次,皮下注射,1次/d,连用7 d。
结果采用低分子肝素的25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疗效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临床心血管科常见病,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tina pectoris S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局部心肌血流量减少,出血诱发血小板局部大量聚集,使管腔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发生不完全阻塞性,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性心绞痛[1]。
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患者猝死。
因此临床应重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本院采取低分子肝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来自沈阳和平区浑河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就诊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0~79岁,平均(61.5±0.27)岁。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传统的抗心绞痛药物阿司匹林。
1.2.2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5000 IU/次,皮下注射,1次/d,连用7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作者:王昭富
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及阿司匹林,对照组30例,予以阿司匹林,不予低分子肝素钙,对两组分别临床观察分析疗效。
结果:观察组明显在减少心绞痛恶化,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机制主要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绞痛[1]。
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是血栓形成中的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抗凝治疗主要针对两个环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为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司匹林为环氧化酶抑制剂,为抗血小板药物。
低分子肝素可方便地皮下注射,不需监测,而且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的效果与普通肝素加阿司匹林相当,故观察组选用低分子肝素钙。
肝素与阿司匹林是UA中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病情向心肌梗死方向发展。
为探讨这一问题,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本文对60例UA分组治疗,回顾性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取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不稳定心绞痛住院病人60例,均为高危组(就诊前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持续时间>20min)。
全部病人肝肾功能均正常,心功能I-III级,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9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间隔取病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59.6±1.6)岁,合并2型糖尿病5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57.61±1.7)岁,合并2型糖尿病4例。
1.2治疗方法 60例均为高危组,发病就诊时均住院治疗,给予一般处理、心电监测、吸氧、缓解疼痛、硝酸酯类药物,变异型心绞痛予以钙通道阻滞剂,血脂高者均予降脂药。
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及阿司匹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
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缓解出院后对照组继续给予阿司匹林,不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继续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及阿司匹林。
分别对两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随访两年。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比对照组各项指标好,低分子肝素钙疗效肯定,可促使斑块稳定,明显减少UA的再次发生,降低向心肌梗死发展的危险性。
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对UA患者(无肝素禁忌症)积极予以抗凝治疗,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有效降脂药物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可是斑块稳定,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
在体内、体外肝素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静脉注射后10分钟内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作用维持3-4h。
低分子肝素(LMWH)是指分子量低于6.5KDa的肝素,可有普通肝素直接分离而得或由普通肝素降解后再分离而得。
LMWH具有选择性抗凝血因子Xa活性,而对其它凝血因子影响较小的特点。
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越强,这样使抗血栓作用与致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发生出血的危险性[2]。
故低分子肝素可方便皮下注射,不需要监测,而且低分子肝素钙加阿司匹林的效果与普通肝素加阿司匹林的效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6(20): 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