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差学校怕担责 “炼or不炼”引争议

合集下载

试析我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与措施

试析我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与措施

试析我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与措施叙永县实验小学----薛涛摘要:本人从事小学体育教学近30年。

近几年看到我校学生体质持续直线下降,让人甚是担忧。

从全国学生身体素质总的来看近20年都成下降趋势,也引起了国家教育部等有关专家的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但目前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就我校而言学生身体素质是逐年下降。

让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深感心疼和担忧。

学生身体素质好与否,是与体育教师直接相关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出对学生体质影响最大的因素。

第一因素是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活动情况,第二因素是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第三因素是学生自己是否关心自己的体质、健康情况。

而学校是否关心和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家长是否喜爱体育活动是否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也是影响学生体质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并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课外活动、体育课及体育课程的延伸这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这几方面的努力,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 体质下降, 原因, 对策正文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已有第三个年头,随着新课程全面实施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激发兴趣、健康向上已植根于学校体育之中,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已从过去单一的身体锻炼,发展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氛围宽松、情感和谐等方面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的教育过程。

学生也从过去喜欢体育,但又怕上体育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在这种蓬勃向上的学校体育氛围中,学生的体质理应是逐步上升,至少要稳定在相应的层面上。

遗憾的是在2005年教育部在全国学生体质普查的统计数据中和2007年教育部在八省市体质抽查的数据,都表明在校学生的耐力素质连续20年下降,速度素质连续10年下降,肥胖率迅速增加。

虽说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有所改善,但面对这样的结果,国家领导人十分焦急,我们作为体育人十分的困惑?!学生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基本都能保证。

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

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

学生体质下降谁之过作者:于晓东张春宝来源:《体育教学》2007年第02期编者按: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事实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在追究原因之时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

一种观点认为学生体质下降有广泛的社会原因,学校体育不能为之承担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就应当从学校体育中找。

看来两种观点均有不足之处。

于晓东、张春宝、郑伟锋等老师的文章能较为全面和辨证的分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所在,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

但是,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多从学校体育中,特别是从体育课程中寻找原因,对我们改进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因为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汉族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反应学生上臂力量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持续下降;蛔虫感染率降低;龋齿患病率继续下降。

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与汉族学生同步增长、同步改善。

在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从总体上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活动能力、适应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影响体质的应然因素很多,有遗传、锻炼、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的与精神的)、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因素。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特别是前面提到的能反映人体素质的指标)的实然因素主要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用眼过度或不卫生等,而这些问题又有着广泛的社会、学校教育、家庭原因。

一、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第一,就学校教育的整体而言,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透析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透析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透析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中小学生的体质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却出现了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

下面,我们就来透析一下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体育课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往往处于次要地位,很多学校花费在体育课上的时间、经费、师资力量都远远不够。

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都相对草率,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和培养健康体魄的目标。

而且,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多学校还会为了教学进度,把本来应该用于体育课的时间挤压到其他学科上,使得学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时间更加减少。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不足也是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校面积越来越小,很多学校甚至没有足够的场地和器材来进行体育锻炼,更别说提供专业的器材和设施了。

而且,在很多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更新和维护也是一个难题,很多学校的器材设施都陈旧不堪,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

学校体育锻炼的监督管理也存在不足。

很多学校在体育锻炼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缺乏指导和规范,无法真正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而且,由于学校管理体系的滞后和不足,很多学校甚至无法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安全保障和卫生保障,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

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问题。

我国的很多学校,师资力量都比较薄弱,很多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需求。

而且,由于体育教师的素质不够,很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无法得到很好的指导和示范,导致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出现技术不规范,动作不正确的问题,极大地增加了身体受伤的风险。

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现象。

要改善这些问题,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学生体质下降之我见

学生体质下降之我见

学生体质下降之我见九龙街道穆村小学唐新光虽然现在学校里每堂体育课都按时上,但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上体育课就是玩的,没有把心思放在锻炼上,导致体育课天天上,学生体质却在下降。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一、学生及家长不够重视,认为不生病就是好体质,殊不知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

现在卫生条件好了,只要不是流行性的疾病,我们是不容易染上的。

再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得饱吃得好,许多孩子成了肥胖症患者。

二、学生有过多的负担,这些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其他方面的。

致使学生不但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家长布置的,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导致学生没时间运动,学生个体体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无力参加体育运动。

三、学生营养不均衡,劳动减少,体质下降,不能参加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存在很多问题,大量的饮料、膨化食品食用、学生的挑食、偏食等等都造成了营养不平衡。

学生的体质令人堪忧。

四、学校紧抓安全教育不放,导致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尽力追求安全,不敢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锻炼项目。

课间活动时学校领导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去练习单双杠之类的体育器械。

我们不能为了安全而置学生的体质健康于不顾,而是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切实开展每天的“阳光体育活动”。

通过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将孩子“赶”到操场上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真正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

3、与家长合作共同搞好学生体育锻炼。

我们可以定期给家长一份运动情况表,把学生的在校锻炼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状况,知道其子女哪些方面的不足,共同找出改变这一现状需采取的措施。

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几点思考

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几点思考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224100 石东摘要:全国上下倡导素质教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然而现实中学生的体质状况让人堪忧。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但诸多方面因素,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我们的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这种对未来生产力的培养活动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真的不可兼得吗?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真的要以牺牲身体的健康发展为前提吗?这就引出了一个热议已久的话题――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讨论。

对该问题的归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据教育部中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监测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增长趋势,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降,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

增强学生体质已刻不容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今学生身材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胖墩型”,另一个是“竹竿型”,怎能不让人担忧?到底是那些因素影响了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呢?一、素质教育仍形同虚设,应试教育导向影响学生体质的提高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努力要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都还存在片面性。

一些中学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或是影响力,自觉不自觉地将主要精力放在追求升学率上面,甚至有的时候,主科的课程代替了本应有的体育课、健康课。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无形中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而在家庭方面,家长们仍然对孩子望子成龙,学习成绩代表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别无选择地将孩子往中考高考升学的独木桥上赶,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学生们也就更无暇顾及“身外之物”的体育锻炼了。

二、学校管理者的理念制约着学生体质的提高如果把学校比做生产人才的特殊工厂,那么,德育搞不好要出危险品,智育搞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搞不好要出废品。

学生体质下降,学校责无旁贷

学生体质下降,学校责无旁贷

作者: 卢谦
作者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出版物刊名: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页码: 41-4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学生身体素质 体质下降 学校 体育锻炼时间 下降趋势 科学饮食 营养过剩 电子游戏
摘要:当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不注意科学饮食,营养过剩;学生不爱运动,沉迷于电子游戏;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等等。

那么.面对中小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现状,责任到底在谁?我认为学校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应承担主要责任。

家庭、学校对学生体质影响的思考

家庭、学校对学生体质影响的思考

家庭、学校对学生体质影响的思考坪山中心小学罗紫懿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到如今“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体质健康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正处在学习和发育重要阶段的小学学生,身体健康对他们的重要性勿庸置疑,没有健康的身体,任何事都无从谈起。

可是,现如今的学生之中“近视眼”、“小胖墩”、“病秧子”日益增多,学生体质差、爱生病、体育测试不达标……一系列不良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孩子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所谓体质,就是人体的质量,是人们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它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而当前小学生的体质,以我从教数年来的感觉是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体质下降不光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威胁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学校这方面看,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还未能很好扭转当今,教育部门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各个学校全方位考查,全面评估,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要求各学校开齐开足课程,保证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是,下面的学校是不是照办了呢?没有,为什么不照办呢?就是因为上级的评价机制存在漏洞。

漏洞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学校的考试成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开不开齐、开不开足课程;保没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上级领导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是领导们下来检查,学校也会想法搪塞过去。

最终,还是学校的教学成绩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成败。

既然这样,哪个学校还会去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哪个老师还会为孩子的终身着想?孩子也顾不了自己的身体了,只能挤时间、拼学习。

二.一些家长对提高孩子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

论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的责任关系

论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的责任关系
如此 。
大多学校存在很多有关体 育教学的问 人 们不 约 而 同 的将全 部 责 任 归咎 于 体 样 ; 学校对体育活动场馆 的投资太少 : 体育课被其它文化课 占用 : 体育教学
枯 燥 致 使 学 生讨 厌 上 体 育 课 : 学 生体
缺乏 ,因此,营养 问题 并不是导致 当
重等方面略好 ,但 力量、耐力素质略 在两 种 不 同环 境成 长 下 的孩 子 ,城 市 学生。所 以说 ,生活环境对学生体质
有 一定 的影 响 ,但 这 种 影 响也 不 是 导 到底 是 不 是 学 校 “ 累 垮 ” 了学 生 呢 面 对 学 生体 质 下滑 问题 ,学 校 应
然而在 实际工作 中,体 育的职责
却不 能 落实 到学 校 的发展 和规 划 中去 , 而 常常被视 为一种 I Z l 号 ,流 于 表 面 ,
也致使学校体育工作边缘化。据了解,
题 ,如 相关 文 件 精 神 落 实不 到 位 或走
青少年体 质呈下 降趋势 这一 问题 时,
育 教 师 没有 锻 炼好 学 生 ,而 事 实并 非
我利用维修师傅在场 的机会请师傅给
判断 能力 。 幼 儿 的科学 随机 教育 , 生活中的科 学无处不在 ,幼儿对 操作 、
孩子们分析了水龙头关不住的原 因 , 还 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惊奇 , 不仅喜欢触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符合幼儿的知识 出示了那些辅助工具给孩子们看 , 介绍 摸、摆弄、操作 , 还会提出种种问题 , 水 平 ,贴 近 幼 儿 的 生活 ,关 注和 尊重 各 自的作用。孩子们表现出极大 的兴 表 现 出他 们 渴 望认 识 周 围世 界和 学 习 趣与热情 , 他们与维修师傅一起探讨了 许多关于 “ 自来水与水龙头”的问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体质差学校怕担责“炼or不炼”引争议
学校放弃:记者采访中发现,不仅仅是武汉,包括西安、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许多高校,都已经或正考虑取消学生长跑项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用排球、篮球、瑜伽等取代田径赛跑,而西安已经有超过20所高校的校运动会取消了长距离跑步项目。

不上体育课也并不是一些家长一厢情愿的请求,许多学校也相当乐意配合。

2011年,部分省份抽查显示,小学体育课开课不足率达56%,初中达到76%;31%的小学、83%的初中从来不组织课外体育锻炼。

被挤占的体育课都用来干什么了,当然除了写作业,就是补课。

学生排斥:一方面是学校主动取消长跑项目,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自身也不愿意,甚至排斥长跑等体育项目。

某高校的一份统计显示,该校今年新入学的90后大学生中,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不到三成。

学生在上大学前已经养成了将体育锻炼放在末尾考虑的习惯,再加上对电脑、电视的依赖等,大部分学生即便有了闲暇,也更愿意在室内与电子产品为伴,也不愿意进行户外运动,这也直接导致了体质的下降。

家长对体育锻炼说“不”:一边是学生体质下降却不愿意或是没有时间锻炼,另一边是家长也对此并不积极,宁愿挤占体育运动的时间来补课,长此恶性循环,后果自然就不言自明。

“学生体质下降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现在的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体育锻炼时间被大幅压缩。

一个普通中学生,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睡觉,就是读书,连双休日都用来补课了”,教育专家任虹告诉记者。

实际上,孩子“勤奋地”复习、预习、补习才是大部分家长最想看到的。

至于体育锻炼,对家长来说只是次要。

近期,不少高校都在举行秋季运动会,可是,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学校的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已消失不见。

有些高校将长跑项目的距离缩短,最长为800米。

有知名高校的运动会负责人表示,这两个项目对学生体质要求较高,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

而两个月前,在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

一边是学生体质明显下降却不愿意或没时间锻炼,一边是学校怕担责而听之任之,只是在如此恶性循环中,该真正加强“锻炼”的,仅仅是学生吗?
专家——取消长跑是因噎废食
身体才是本钱
复旦大学体育教育中心负责人王方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学校仅仅因为学生体质差,达不到长跑项目要求就取消这种体育运动,那无异于“因噎废食”,“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妥当的,只会让学生的体质更弱,更经不起风浪”。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长跑恰恰就是锻炼这个系统的,包括人体的整个心肺功能”,王方橼对记者说,“跑步是人类的一项最基本的生存技能,而且锻炼方式比较简单。

学校通过正确合理的引导、科学严谨的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受益无穷”。

该"锻炼"的不仅是学生
复旦大学社会系教授顾晓鸣认为,“作为学校和家长,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成绩和分数上,而像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塑造,同样非常重要。

长跑,正是对意志品质最有效的锻炼”。

他认为,不能仅仅为了“避免学生受伤”就取消长跑,其实质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这是教育理念的偏差。

学校本来就是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因为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放弃。

学生在科学指导下,从不能坚持到跑完全程,这才是学校该做的事情”。

“此外,大学还是人一生中最青春的年华,最黄金的岁月,正值壮年。

如果在这个年龄都跑不动,那是否还意味着更严重的问题?”顾晓鸣说,体育也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
没有任何理由推卸本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如果照这种做法,所有体育项目都会有受伤的风险,是否应该把体育这门课程也取消掉呢?”
“我看应当加强‘锻炼’的不仅是学生,包括学校、教育理念甚至整个社会,都缺乏‘锻炼’。

”顾晓鸣笑说。

现状
——超过半数大学生运动量不足
眼下,我国各年龄层的学生体质薄弱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北京某高校举行的军训活动中,仅两周的时间,就有累计3500名学生前往卫生室接受治疗。

今年10月发布的一份名为《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统计中,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

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近90%。

今年3月,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一项针对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则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运动量不足,仅有不足64%的大学生体质达标。

体育入高考治标不治本
对学生而言,体育本应该是一种技能,能够强健体魄,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体育应该是一种游戏,让他们能够在娱乐中感受到快乐,学会竞争、拼搏与合作;体育应该是一种素质,让他们能够具有蓬勃向上、坚毅勇敢的精神品格……
可是,现在体育却成了学生们的不可承受之重。

军训会晕倒,长跑无法坚持;习题做不完,锻炼没时间;成绩上去了,体质下来了。

而学校居然因为学生体质无法达标,就在运动会上取消长跑项目,这完全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学校教育,当让人学知识,育品德,健体魄,补其不足。

明知学生体质不好,更应当促进锻炼才对,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以人为本”不是爱,而是害了他们。

面对学生体质明显下降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高考加试体育,希望借高考这根“指挥棒”来解决问题,广东、山东等省高考已经要求加考体育,近日,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公布,《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这固然是一个好消息,会在客观上促使无法达标的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但在我看来,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不调整,如果我们以成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不改变,如果我们在“考上好大学”的功利性目标上越走越远,远得已经看不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话,对学生而言,体育课就算进入高考,很可能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

在我看来,这充其量只能延缓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青少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人生长跑才刚刚开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人生的答卷要想取得高分,或许强健的身体和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比什么都来得更重要。

长跑在别处
香港
大学组织的运动会不但有长跑还有越野跑,中小学运动会上还有马拉松比赛。

全港每间学校的每个学生及家长,每年都需定期向校方申报学生的健康状况,这就能确保老师能在学生参与体育课、外出活动、甚至运动会中根据各个学生的身体情况适当参与和照顾,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某些学生具有隐疾而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

美国
高中运动赛季分秋、冬、春三季,越野长跑在九、十两个月的秋季。

美国的高中课程实际上也很繁重,但参加长跑训练的学生每天训练到晚上六七点钟回家,往往筋疲力尽,却常常需要坚持到半夜完成功课,而在休息了几个小时以后,又要天不亮一早爬起来去进行晨练。

有统计显示,学生们每周的训练量平均会达到七八十公里,最多时会超过一百公里。

日本
大中学校的校园里,马拉松长期受热捧,长跑更是各个学校体育大会的必备项目。

长跑成绩出色的学生,有资格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校际马拉松接力对抗赛,更会被视为偶像级人物。

在日本,比赛场次最多的时候,全国每年会有1600场类似马拉松对抗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