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如何增加条件使四边形成为平行四边形

合集下载

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判定法);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成正比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判定);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补充:条件3仅在平面四边形时成立,如果不是平面四边形,即使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也不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就是在同一个二维平面内,由两组平行线段共同组成的滑动图形。

平行四边形通常用图形名称提四个顶点依次命名。

备注:在用字母则表示四边形时,一定必须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标明各顶点。

在欧几里德几何中,平行四边形是具有两对平行边的简单(非自相交)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相对或相对的侧面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平行四边形的相反的角度是相等的。

相比之下,只有一对平行边的四边形就是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三维对应就是平行六面体。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判定法);2、一组对边平行且成正比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成正比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认定);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仅在平面四边形时设立,如果不是平面四边形,即使就是两组对边分别成正比的四边形,也不是平行四边形。

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如果一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成正比。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成正比。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如果一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邻角优势互补。

(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4)缠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的高成正比。

(详述为“平行线间的高距离时时成正比”)(5)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北师大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学配套练习-第六章-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2020八年级数学下学配套练习-第六章-平行四边形

【文库精品】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练习一基础训练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200A C ∠+∠=︒,则B ∠的度数是()A.100︒B.160︒C.80︒D.60︒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比是()A.1:2:3:4B.1:2:2:1C.2:2:1:1D.2:1:2: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AD ∥,GH CD ∥,EF ,GH 相交于O ,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A.9B.8C.6D.44.用一根30m 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两边的比为3:2,则长边为_______m ,短边为__________m .5.平行四边形两邻角之差为30︒,则这个平行四边形各内角分别为___________.6.如图,已知:等腰ABC △的腰长为8cm ,过底边BC 上任一点D 作两腰的平行线分别交两腰于E , F ,则四边形AEDF 的周为____________cm .7.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0cm ,且2c m A B B C -=,求平行四边形的边长. 能力提升8.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5B ∠=︒,235∠=︒,10AD =,对角线8AC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和面积.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AB ⊥于E ,DF BC ⊥于F ,DAB ∠的平分线AP 交DE 于M ,交DF 于N .试说明:DM DN =.练习二基础训练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A.2对B.3对C.4对D.8对2.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0,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另一条对角线长m 的取值范围是()A.416m <<B.1426m <<C.1220m <<D.832m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O DO =B.CD AB =C.BAD BCD ∠=∠D.AC BD =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且6cm AC =,8cm BD =,则边AB 的长为_____________cm .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如果AOB △的面积是23cm ,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_2cm .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如果OBC △的周长为59,BC 的长为28,14BD AC -=,那么对角线AC =__________,BD =____________.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经过点O 的直线交AB 于E ,交CD 于F .求证:OE OF =.能力提升8.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且AD CD ≠,过O 作OE AC ⊥,交AD 于点E ,若CDE △的周长为10,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探究实践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E CD ⊥,BF AD ⊥,60EBF ∠=︒,2CE =,3AF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长.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练习一基础训练1.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 BC =,CD DA =B.AB CD ∥,AD BC =C.AB CD ∥,A C ∠=∠D.A B ∠=∠,C D ∠=∠ 2.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在这些拼出的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最多有().A.1个B.2个C.3个D.4个3.根据下列条件,能作出平行四边形的是()A.相邻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5,且一条对角线的长为9B.两组对边的长分别是3和5C.一边的长为7,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D.一边的长为7,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5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F BC ∥,GH AB ∥,EF 与GH 相交于点O .除平行四边形ABCD 外,图中还有____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5.在四边形ABCD 中,AC 为对角线,若AB CD =,BAC DCA ∠=∠,则四边形ABCD 为____________.6.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是AC 上的点,且AE CF =,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吗?试说明理由.能力提升8.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在AB 上截取BF AE =.试说明:EF BD =.探究实践9.如图所示为在场地上画平行线的简单方法,将皮带尺从P 拉到A ,取AP 的中点M ,并且在点M 上竖一木桩,再将皮带从n 上的另一点B 拉向M ,使它过M ,取MC B M =,那么过P ,C 两点的直线m 就是平行于n 的一条直线.为什么?练习二基础训练1.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 DC ∥,AD BC ∥B.AB DC =,AD BC =C.AO CO =,BO DO =D.AB DC ∥,AD BC = 2.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 BC =,CD DA =B.AB CD ∥,AD BC =C.AB CD =,AD BC =D.A B ∠=∠,C D ∠=∠ 3.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180A C ∠+∠=︒B.180B D ∠+∠=︒C.180A B ∠+∠=︒D.180B C ∠+∠=︒4.一组对边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点M ,N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上的两点,要使四边形AMCN 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加上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6.已知AD BC ∥,要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K ,L ,M ,N ,使A K C M =,BL DN =,试判断四边形KLMN 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能力提升8.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过A 作AM BC ⊥于M ,交BD 于E ,过C 作CN AD ⊥于N ,交BD 于F ,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探究实践9.如图,在ABC △中,D 是AB 的中点,E 是AC 上的一点,EF AB ∥,DF BE ∥.(1)猜想DF 与A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2)请说明你的猜想.3.三角形的中位线基础训练1.如图,点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中点,且3DEF S =△,则ABC △的面积等于()A.6B.9C.12D.152.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为1,连接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接第二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10个三角形的周长为().A.19B.110C.912⎛⎫ ⎪⎝⎭D.1012⎛⎫ ⎪⎝⎭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4DE =,则BC =__________.4.如图,D ,E ,F 分别为ABC △三边上的中点.(1)线段AD 叫做ABC △的_________,线段DE 叫做ABC △的_________,DE 与AB 的位置和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全等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平行四边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三角形各边长为5,9,12,则连接各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6.如图,D ,E ,F 分别为ABC △三边上的中点,G 为AE 的中点,BE 与DF ,DG 分别交于P ,Q 两点,则:PQ BE =______________.7.如图,要测出池塘的宽度AB ,小强在池塘边上取一个能直接到达A ,B 的点C ,量得20m AC =,25m BC =,又取AC 的中点D ,BC 的中点E ,量得12m DE =,求池塘宽AB 为多少?能力提升8.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若10cm AB =,6cm AC =,求四边形ADEF 的周长.探究实践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E ,F 分别是对角线BD ,AC 的中点.求证:()12EF AB CD >-. 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基础训练1.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即切去一个只含原多边形一个顶点的三角形)后,得到的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原多边形内角和相比().A.多180︒B.少180︒C.多360︒D.相等2.多边形内角钝角的个数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无数个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均为108︒,则这个多边形是().A.七边形B.六边形C.五边形D.四边形4.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它的内角和的14,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___. 5.若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它的周长为96,且它的内角和是1800︒,则它的边长是________. 6.OAB △是以正多边形相邻的两个顶点A ,B 与它的中心O 为顶点的三角形,若OAB △的一个内角为7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___.7.一个五边形,若五个外角度数之比是1:2:4:5:6,那么这五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多少?五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多少?能力提升8.如图,在正八边形ABCDEFGH 中,四边形BCFG 的面积为220cm ,则正八边形的面积为多少?9.已知,过m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 边形没有对角线,p 边形有p 条对角线,求()nm p -的值.【复习与反思】A 卷一、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4,一组邻边的差为2,则较短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___.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两条高,若这两条高的夹角为75︒,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为_________.3.如图所示,等边ABC △的边长为6,DE BC ∥,DF AC ∥,则平行四边形DEC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BC ∠=︒,E ,F 分别在CD 和BC 的延长线上,AE BD ∥,EF BC ⊥,EF AB 的长是_____________.5.如图,一束平行太阳光线照射到正五边形上,则1∠=___________.6.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4,5,6,则它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7.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当AO =__________,BO =________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是8,一条对角线长是6,则它的另一条对角线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6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 =____________. 10.各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520︒,则它的每一个外角为________︒,每一个内角为______︒.二、选择题1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长分别为20cm ,16cm ,两长边之间的距离为8cm ,则两短边之间的距离为()A.10cmB.9cmC.8cmD.7cm12.点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①AB CD ∥;②AB CD =;③BC AD ∥;④BC AD =.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A.3种B.4种C.5种D.6种13.下面给出了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1:2:3:4B.2:2:3:3C.2:3:2:3D.2:3:3:214.如图,过正五边形ABCDE 的顶点A 作直线l BE ∥,则1∠的度数为()A.30︒B.36︒C.38︒D.45︒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AD AB =,CE 平分BCD ∠交AD 边于点E ,且3AE =,则AB 的长为()A.4B.3C.52D.2 16.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为1,连接ABC △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接第二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依此类推,第2013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012 B.12013 C.201212 D.201312三、计算题17.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8cm AB =,12cm AD =,120BCD ∠=︒.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1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为对角线BD 上的三等分点.求证: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19.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且AF CE =.求证:DE BF =.20.如图,D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CN AB ∥,DN 交AC 于点M .若MA MC =.FED C B A(1)求证:CD AN =;(2)若AC DN ⊥,30CAN ∠=︒,1MN =,求四边形ADCN 的面积.四、解答题2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E ,F 是直线BD 上的两点,且BF DE =.那么,线段AE 与CF 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2.如图所示,A ,B 两点位于池塘的两端,李华用绳子测量A ,B 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同学帮他想了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达到A ,B 的点C ,找到AC ,BC 的中点D ,E ,测量出DE 的长度就可以得到AB 的长度.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原因.B 卷五、解答下列各题23.如图,在ABC △中,1A ,1B ,1C 分别是BC ,CA ,AB 的中点,2A ,2B ,2C 分别是11B C ,11C A ,11A B 的中点,…,n A ,n B ,n C 分别是1n B -,1n C -,1n C -,1n A -,1n A -,1n B -的中点,假设ABC △的周长为a .则111A B 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222A B 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n n n A B C △的周长为________. 24.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与某一个外角的和为1350︒.你知道这个多边形是一个几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5.我们知道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做()3n -条对角线,这()3n -条对角线把三角形分割成()2n -个三角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如图(1).如图(2),在n 边形的边上任意取一点,连接这点与各顶点的线段可以把n 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想一想,利用这两个图形,怎样证明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期末考前复习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高频考点分类精准练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考前复习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高频考点分类精准练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前复习《平行四边形》高频考点分类精准练题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1.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F在DE延长线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条件是( )A.∠B=∠FB.∠B=∠BCFC.AC=CFD.AD=CF2.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若AD=5,DE=6,则AG的长是( )A.6B.8C.10D.123.如图,在▱ABCD中,∠ADC=119°,BE⊥DC于点E,DF⊥BC于点F,BE与DF交于点H,则∠BHF=度.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10,BC=12,沿底边BC上的高AD剪成两个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对角线的长是.5.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个判定定理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证明这个判定定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6.如图,点E在▱ABCD内部,AF∥BE,DF∥CE.(1)求证:△BCE≌△ADF;(2)设▱ABCD的面积为S,四边形AEDF的面积为T,求的值.题型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选一点C,连接AC,BC,分别取AC,BC的中点D,E,测得DE=50 m,则AB的长是m.2.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中点,如果△ADE的周长是6,则△ABC 的周长是 ( )A.6B.12C.18D.243.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E,F分别为MB,BC 的中点,若EF=1,则AB=.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AB的中点,△BEO的周长是8,则△BCD的周长为.题型三: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下列图形为正多边形的是( )2.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 ( )A.180°B.360°C.720°D.1 440°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其外角和的2倍多180°,则该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12B.13C.14D.154.八边形的内角和为°.5.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是90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6.乐乐和数学小组的同学们研究多边形对角线的相关问题,邀请你也加入其中!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和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探究.请自己观察上面的图形和表格,并用含n的代数式将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其中①;②.(2)实际应用.数学社团共分为6个小组,每组有3名同学.同学们约定,大年初一时不同组的两位同学之间要打一个电话拜年,请问,按照此约定,数学社团的同学们一共将拨打电话多少个?(3)类比归纳.乐乐认为(1),(2)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能找到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吗?请用语言描述你的发现.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E,DF分别平分四边形的外角∠MBC和∠NDC,若∠BAD=α,∠BCD=β.(1)如图1,说明∠MBC+∠NDC=α+β.(2)如图1,若BE与DF相交于点G,∠BGD=45°,请写出α,β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3)如图2,若α=β,判断BE,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前复习《平行四边形》高频考点分类精准练(解析版)题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1.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F在DE延长线上,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DFC为平行四边形,则这个条件是( B)A.∠B=∠FB.∠B=∠BCFC.AC=CFD.AD=CF2.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若AD=5,DE=6,则AG的长是 ( B)A.6B.8C.10D.123.如图,在▱ABCD中,∠ADC=119°,BE⊥DC于点E,DF⊥BC于点F,BE与DF交于点H,则∠BHF=61度.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纸片ABC中,AB=AC=10,BC=12,沿底边BC上的高AD剪成两个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对角线的长是10或4或2.5.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个判定定理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证明这个判定定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接AC,如图所示:在△ABC和△CDA中,∴△ABC≌△CDA(SSS),∴∠BAC=∠DCA,∠ACB=∠CAD,∴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6.如图,点E在▱ABCD内部,AF∥BE,DF∥CE.(1)求证:△BCE≌△ADF;(2)设▱ABCD的面积为S,四边形AEDF的面积为T,求的值.略题型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选一点C,连接AC,BC,分别取AC,BC的中点D,E,测得DE=50 m,则AB的长是100m.2.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中点,如果△ADE的周长是6,则△ABC 的周长是 ( B)A.6B.12C.18D.243.如图所示,在Rt△ABC中,∠ACB=90°,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E,F分别为MB,BC 的中点,若EF=1,则AB=4.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AB的中点,△BEO的周长是8,则△BCD的周长为16.题型三: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下列图形为正多边形的是( D)2.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 ( B )A.180°B.360°C.720°D.1 440°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其外角和的2倍多180°,则该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C)A.12B.13C.14D.154.八边形的内角和为 1 080°.5.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是90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是 5 .6.乐乐和数学小组的同学们研究多边形对角线的相关问题,邀请你也加入其中!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和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探究.请自己观察上面的图形和表格,并用含n的代数式将上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其中①;②.(2)实际应用.数学社团共分为6个小组,每组有3名同学.同学们约定,大年初一时不同组的两位同学之间要打一个电话拜年,请问,按照此约定,数学社团的同学们一共将拨打电话多少个?(3)类比归纳.乐乐认为(1),(2)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能找到这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吗?请用语言描述你的发现.解:(1)由题可得,当多边形的顶点数为n时,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的条数为n-3,多边形对角线的总条数为n(n-3).答案:n-3 n(n-3)(2)∵3×6=18,∴数学社团的同学们一共将拨打电话×18×(18-3)=135(个).(3)每个同学相当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则共有n个顶点;每人要给不同组的同学打一个电话,则每人要打(n-3)个电话;两人之间不需要重复拨打电话,故拨打电话的总数为n(n-3);数学社团有18名同学,当n=18时,×18×(18-3)=135.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E,DF分别平分四边形的外角∠MBC和∠NDC,若∠BAD=α,∠BCD=β.(1)如图1,说明∠MBC+∠NDC=α+β.(2)如图1,若BE与DF相交于点G,∠BGD=45°,请写出α,β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3)如图2,若α=β,判断BE,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略.。

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件(共29张PPT)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6.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件(共29张PPT)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紧扣平行四边形边的性质进行解答 .
知2-练
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CD=AB=5 cm, AD=BC=4 cm. ∴ ▱ ABCD 的周长 =AB+BC+CD+AD=5+4+5+4=18(cm) .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 中考·湘潭 ] 在▱ ABCD 中(如图),连接AC,已知 ∠ BAC =40 °, ∠ ACB = 80 °,则∠ BCD = ( C)
解:S 四边形 ABFE=S 四边形 FCDE. 理由如下: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OA=OC, AD ∥ BC. ∴∠ 1= ∠ 2. 又∵∠ 3= ∠ 4, ∴△ AOE ≌△ COF(ASA). ∴ S △ AOE=S △ COF.
知3-练
感悟新知
又由 ▱ ABCD 得
知3-练
感悟新知
例4 如图 6-1-8,在▱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
知3-练
交于点 O,过点 O 作直线 EF,分别交 AD, BC 于点 E, F. 判断四边形 ABFE 的面积与四边形 FCDE 的面 积有何关系,试说明理由 .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紧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性质、全等 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 .
知2-讲
特别提醒
1. 2.
从 从• 边角• 看看• ::平平行行四四边边形形的的对对角边相平等行、且邻相角等互. 补 注• 意•:•要根据推理证明的需要,合理选用平
.
行四边形的性质 .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母题教材P137随堂练习T1] 如图 6-1-4,在 ABCD 中, AB=5 cm, BC=4 cm,则▱ ABCD 的周长为__1_8___cm.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说课逐字稿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说课逐字稿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内容是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的设计构思。

一、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像矩形、菱形、正方形这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今天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则是这些特殊图形的奠基石。

本节课大量的运用了平行线和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以说是这些知识的应用与延伸,对今后即将学到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具有指导意义,也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种图形之间的特性、共性、从属关系,有利于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应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论证和计算。

在定理的推导过程中,蕴含着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难点为定理的推导过程。

在推导过程中,需要学生经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要求比较高,加之他们思维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将五条判定定理找全也十分困难,想要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的关键应该是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课堂的实验研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

为了落实这几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从知识与技能方面来说,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从方法与过程方面来说,让学生自己探索由三角形组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由此发现判定定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从交流中获益。

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增强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提高他们对问题的理性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ABCD中,∠A+∠C=200°,则∠A的度数是()A.100°B.160°C.80°D.60°2.十边形的内角和为()A.180°B.360°C.1 080°D.1 440°3.【2022·广东】如图,在▱ABCD中,一定正确的是()A.AD=CD B.AC=BD C.AB=CD D.CD=BC(第3题)(第5题)(第6题)4.下列不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C.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D.一组对边相等,且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5.【2021·恩施州】如图,在▱ABCD中,AB=13,AD=5,AC⊥BC,则▱ABCD 的面积为()A.30 B.60 C.65 D.65 26.如图,在▱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等于()A.4 B.6 C.8 D.107.如图,在▱ABCD中,DE⊥AB,BF⊥CD,垂足分别为E,F,图中全等三角形有()A.5对B.4对C.3对D.2对(第7题)(第8题)(第9题)8.如图,在▱ABCD中,AC⊥AB,∠ABD=30°,AC与BD交于点O,AO=1,则BC的长是()A.7B. 5 C.3 D.2 29.【2022·南充】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以AB为边向内作正三角形AB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E=AF B.∠EAF=∠CBFC.∠F=∠EAF D.∠C=∠E10.【2023·北京人大附中模拟】如图,△ABC的面积为24,点D为AC边上的一点,延长BD交BC的平行线AG于点E,连接EC,以DE,E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DECF,DF交BC边于点H,连接AH.当AD=12CD时,则△AHC的面积为()A.4B.6C.8D.1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教材P152随堂练习T2改编】【2022·南充】数学实践活动中,为了测量校园内被花坛隔开的A,B两点的距离,同学们在AB外选择一点C,测得AC,BC两边中点的距离DE为10 m(如图),则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___m.(第11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 12.正六边形的每个外角是________.13.【开放题】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D∥BC,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不添加任何辅助线).14.【教材P155习题T2改编】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 2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15.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C=14,BD=8,AB=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6.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ABCD的周长为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CD的顶点O,B,D的坐标分别为(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18.【2022·苏州】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 AB=3, AC=4,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12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过M,N两点作直线,与BC交于点E,与AD交于点F,连接AE,CF.则四边形AECF 的周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22题每题10分,23题12分,24题14分,共66分) 19.【2022·宿迁】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求证:AF=CE.20.【教材P137习题T3变式】【2021·怀化】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E,A,C,F在同一直线上,AE=CF.求证:(1)△ADE≌△CBF;(2)ED∥BF.21.如图,在△ABC中,∠ABC=90°,在边AC上截取AD=AB,连接BD,过点A作AE⊥BD于点E,F是边BC的中点,连接EF.若AB=5,BC=12,求EF的长度.22.【2022·无锡】如图,在▱ABCD中,点O为对角线BD的中点,EF过点O且分别交AB,DC于点E,F,连接DE,BF.求证:(1)△DOF≌△BOE;(2)DE=BF.23.如图,在▱AB C D中,∠ADC,∠DAB的平分线DF,AE分别与线段BC相交于点F,E,DF与AE相交于点G.(1)求证:AE⊥DF;(2)若AD=10,AB=6,AE=4,求DF的长.24.【操作探究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点B(3,2),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D与点B关于原点O对称,依次连接AB,BC,CD,DA.(1)请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示意图,并写出点C与点D的坐标.(2)四边形ABCD是否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BDP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1.A 2.D 3.C 4.D 5.B 6.C7.C 8.A9.C10.C【提示】如图,连接EH.∵△ABC的面积为24,AD=12CD,∴S△BDC=16. ∵AE∥BC,∴S△ABC =S△BCE=24,S△AHC=S△EHC.∴S△CDE =S△BCE-S△BDC=24-16=8.∵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DF∥EC.∴S△EHC =S△CDE=8=S△AHC.二、11.2012.60°13.AD=BC(答案不唯一)14.915.3<x<1116.2017.(7,3)18.10 【点思路】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AB2+AC2=5.由作图可知,MN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EC=EA, AF=CF.易得AE=BE=CE=12BC=2.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BC=5,∠ACD=∠BAC=90°,易得AF=DF=CF=2.5,于是得到结果.三、19.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点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AE=BE=CF=DF.又∵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F=CE.20.证明:(1)∵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 =BC ,DA ∥BC .∴∠DAC =∠BCA .∵∠DAC +∠EAD =180°,∠BCA +∠FCB =180°,∴∠EAD =∠FCB .在△ADE 和△CBF 中,⎩⎨⎧AE =CF ,∠EAD =∠FCB ,AD =CB ,∴△ADE ≌△CBF (SAS).(2)由(1)知△ADE ≌△CBF ,∴∠E =∠F .∴ED ∥BF .21.解:∵在△ABD 中,AB =AD ,AE ⊥BD ,∴BE =ED ,即点E 是线段BD 的中点.又∵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EF 是△BCD 的中位线.∴EF =12DC .∵在Rt △ABC 中,∠ABC =90°,AB =5,BC =12,∴AC =AB 2+BC 2=52+122=13.又∵AD =AB =5,∴DC =AC -AD =13-5=8.∴EF =12DC =4.22.证明:(1)∵点O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OD =OB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F ∥EB .∴∠DFE =∠BEF .在△DOF 和△BOE 中,⎩⎨⎧∠DFO =∠BEO ,∠DOF =∠BOE ,DO =BO ,∴△DOF ≌△BOE (AAS).(2)∵△DOF≌△BOE,∴OF=OE.又∵OD=O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DE=BF.23.(1)证明:在▱ABCD中,AB∥CD,∴∠ADC+∠DAB=180°.∵DF,AE分别是∠ADC,∠DAB的平分线,∴∠ADF=∠CDF=12∠ADC,∠DAE=∠BAE=12∠DAB.∴∠ADF+∠DAE=12(∠ADC+∠DAB)=90°.∴∠AGD=90°.∴AE⊥DF.(2)解:如图,过点D作DH∥AE,DH交BC的延长线于点H.则四边形AEHD是平行四边形,且FD⊥DH.∴DH=AE=4,EH=AD=10.在▱ABCD中,AD∥BC,∴∠ADF=∠CFD,∠DAE=∠BEA.由(1)知∠CDF=∠ADF,∠BAE=∠DAE.∴∠CDF=∠CFD,∠BAE=∠BEA.∴DC=FC,AB=EB.在▱ABCD中,AD=BC=10,AB=DC=6,∴CF=BE=6,BF=BC-CF=10-6=4.∴FE=BE-BF=6-4=2.∴FH=FE+EH=2+10=12.在Rt△FDH中,DF=FH2-DH2=122-42=82,即DF的长是8 2. 24.解:(1)如图所示.∵点A(3,0),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C(-3,0).∵点B(3,2),点D与点B关于原点O对称,∴D(-3,-2).(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D.∵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OA=OC.∵点D与点B关于原点O对称,∴OB=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存在.点P的坐标为(3,0)或(-3,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含答案

第六章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A 已知,□ABCD中,HF∥AB,EG∥BC,请说出图中共有多少个平行四边形?2. A 已知,□ABCD,请你用全等的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3. A 已知,□ABCD中,∠B=70°,请你求出另外三个内角的大小.4. A 如图所示,在△ABC 内部有□AFDE ,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AB =AC =5,那么□AFDE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5. B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E 平分∠ABC ,∠C =110°,则∠AEB =_____.若AB =2,点E 是AD 边的中点,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6. B 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BE 、CF 交于点G .若使AD =4EF ,那么AB :BC =_________.7. A 请你用全等的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8. B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若AC =6,BD =8,则边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BBD9. A 你能把现实生活中的活动用数学知识来解答?10. A 如图,方格纸中每个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长方形ABCD与平行四边形ABEF的面积哪个大一些?11. A 如图,MN//AB,P,Q为直线MN上的任意两点,△PAB和△QAB的面积有什么关系?12. B 设a、b、c是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已知a与b的距离为8cm,b与c的距离为3cm,求a与c的距离.1. B 如图所示,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B ≠AD ,则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A .BO =ODB .AB =CDC .AC ⊥BD D .∠BAD =∠BCD2. B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上的一点,CE =CD ,若∠B =72°,则∠AEC 的度数是( )A .144°B .108°C .102°D .78°3. C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C 于点M 、N ,若△CON 的面积为2,△DOM 的面积为4,则△AOB 的面积为 .4. C 如图,EF 是过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O 的线段,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如果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6cm ,且OF =1.5cm ,那么四边形BCFE 的周长为 cm .5. C 如图,ABCD 是平行四边形,P 是CD 上一点,且AP 和BP 分别平分∠DAB 和∠CBA .(1)求∠APB 的度数;(2)如果AD =5cm ,AP =8cm ,求△APB 的周长.BBBBA6. C 如图所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面积为S 1、S 2、S 3、S 4的四个小平行四边形,当CD 沿AB 自左向右在平行四边形内平行滑动时,S 1•S 4与S 2•S 3的大小关系为( )A .S 1•S 4>S 2•S 3B .S 1•S 4<S 2•S 3C .S 1•S 4=S 2•S 3D .不能确定1. C 在面积为60的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作AE ⊥直线BC 于点E ,作AF ⊥直线CD 于点F ,若AB =10,BC =12,则CE + CF 的值为( )A.22+B.22-C.22+22-D.22+22. C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3:2,∠DAB =60°, 点E 在AB 上,且AE :EB =1:2,F 是BC 的中点,过D 分别 作DP ⊥AF 于P , DQ ⊥CE 于Q ,则DP : DQ 等于( )A .3:4 BCD.3. C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D =30°,BC =4,CD=M 是AD 边的中点,N 是AB 边上的一动点,将△AMN 沿MN 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 ,连接A'C ,则A'C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A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 ∥DC,AB = DCB.AB ∥DC,AD ∥BCC.AB = DC,AD = BCD.AB∥DC,AD = BC2. A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B =∠D.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3. B 已知BD垂直平分AC,∠BCD = ∠ADF,AF⊥AC,证明: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4. A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 =∠D,∠1=∠2,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5. A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O = DO.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6. A 四边形ABCD中,分别给出以下条件:①AB∥CD;②AB = CD;③AD∥BC;④AD = BC;⑤∠A =∠C.则下列条件组合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⑤7. B 如图,已知E,F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 = CF,BE = FD,BE∥F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 B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DAC =∠ACB ,要使四边形ABCD 成为平行四边形,则应增加的条件不能是( )A .AD =BCB .OA =OCC .AB =CD D .∠ABC +∠BCD =180°2. B 在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相交于点O ,要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应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A .AB ∥CD ,BC =ADB .AB =CD ,OA =OCC .AB ∥CD ,OA =OCD .AB =CD ,AC =BD3. C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E ⊥BD ,CF ⊥BD ,垂足为E 、F ,AE =CF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4. C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直线EF 经过点O ,分别与AB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B5. C 如图所示,△ABC 是边长为4cm 的等边三角形,P 是△ABC 内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EF ∥AB 分别交AC 、BC 于点E 、F ,作GH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G 、H ,作MN ∥AC 分别交AB 、BC 于点M 、N .试求EF +GH +MN 的值.1. C 如图,分别以Rt △ABC 的斜边AB ,直角边A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BD 和等边三角形ACE ,F 为AB 的中点,DE ,AB 交于点G ,若∠BAC =30°,有下列结论: ①EF ⊥AC ;②四边形ADFE 为平行四边形;③AD =4AG ; ④△DBF ≌△EFA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2. B 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0cm ,14cm 和8cm ,如果以其中的两条为对角线,另一条为边,那么可以画出所有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为( )A . 1B . 2C . 3 D.43. C 判断下述四个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请证明,错误的请举出反例.(1)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接的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接的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平行四边形习题课1. A 已知,□ABCD ,AB =3,BC =5,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则O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 B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OE ⊥BD 交AD 于E ,若△ABE 的周长为12cm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___________.3. B (1)如图,对角线AC 把平行四边形ABCD 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2)在AC 上找一点I ,过I 作FH ∥AD ,EG ∥AB ,则图中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有_____对.AB1. B 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AD 上,且BE =FD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2. B 如图所示,已知D 是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BC 上的一点,点E ,F 分别在AC ,AB 上,且DE ∥AB ,DF ∥AC .(1)通过观察分析线段DE 、DF ,AB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试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2)如果AB =6,试求四边形AEDF 的周长.3. C 如图,已知D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CE ∥AB ,DE 交AC 于点O ,且OA =OC ,猜想线段CD 与线段AE 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EBE B4. C 已知,如图,在□ABCD 中,延长DA 到点E ,延长BC 到点F ,使得AE =CF ,连接EF ,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连接DM ,BN .(1)求证:△AEM ≌△CFN ;(2)求证:四边形BMDN 是平行四边形.5. C 已知:如图,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上的点,且DE ∥AC ,DF ∥AB .延长FD 至点G ,使DG =FD ,连接AG .求证:ED 和AG 互相平分.BB6. C 如图,凸八边形A l A 2A 3A 4A 5A 6A 7A 8中,∠A l =∠A 5,∠A 2=∠A 6,∠A 3=∠A 7,∠A 4=∠A 8,试证明:该凸八边形内任意一点到8条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3 三角形的中位线1. A 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若DE =2,则BC =( )A .2B .3C .4D .52. A 如图,M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AN 平分∠BAC ,BN ⊥AN 于点N ,延长BN 交AC 于点D ,已知AB =10,BC =15,MN =3.(1)求证:BN =DN ;(2)求△ABC 的周长.5A 2343. B 如图,△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连接OA,点G、F分别为OC、OB的中点,BC=4,AO=3,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A.6 B.7 C.8 D.121. B 已知在三角形中,连接任意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中位线的长度是第三边长度的一半,请结合中位线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过点A作AD⊥BD、AE⊥CE,垂足分别为D、E,连接DE,求证:DE= 1()2AB BC AC++;(2)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3)如图,BD是△ABC的内角平分线,C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其他条件不变,它与△ABC三边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测,并对其中的一种情况进行证明.2. B 如图,△ABC中,BD平分∠ABC,且D为AC的中点,DE∥BC交AB于点E,若BC=4,则EB长为.3. B 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CA的中点分别是E、F、G,AD是高.求证:∠EDG=∠EFG .4. B 已知:如图,在△ABC中,AB >AC,AD平分∠BAC,BE垂直AD延长线于E,M是BC中点.求证:EM=12AB AC().5. B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D、G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BD=CG,M、N分别是BG、CD的中点,过MN的直线交AB于点P,交AC于点Q,求证:AP=AQ.1. B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 C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DC、AB边的中点,FE的延长线分别与AD、BC的延长线交于H、G点.求证:∠AHF=∠BGF.3. B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 = 2AD,E、F、G分别是OC、OD,AB的中点.下列结论:①EG=EF;②△EFG≌△GBE;③FB平分∠EFG;④EA平分∠GEF.其中正确的是.4. C 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且AC = BD =16AB=1,点P是线段CD上一个动点,在AB同侧分别作等边△P AE和等边△PBF,M为线段EF的中点.在点P从点C移动到点D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度为.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B 如图,△ABC中,∠C=6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360° B.240° C.180° D.140°2. B 从多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到2014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2013 B.2014C.2015 D.20163. B 已知正n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35°,则边数n的值是()A.6 B.7 C.8 D.104. B 小明和小亮分别利用图①、②的不同方法求出了五边形的内角和都是540°.请你考虑在图③中再用另外一种方法求五边形的内角和.并写出求解过程.5. B 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1440° B.1620°C.1800° D.1980°6. B 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4个外角.若∠A=120°,则∠1+∠2+∠3+∠4=________.7. B 我们都知道,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其实,三角形的外角也是有平分线的,请你探究一下下列三种情况中,不同的角平分线相交形成的角∠M和三角形内角∠A之间的数量关系.(1)△ABC两内角∠ABC和∠A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2)△ABC内角∠ABC的平分线与外角∠ACD的平分线交于点M.(3)△ABC的外角∠DBC和∠ECB的角平分线交于M.1. B 已知,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内角和是多少?外角和是多少?每一个顶点出发有多少条对角线?共有多少条对角线?2. B 现有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纸片若干张,下列拼法中不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的是( )A .正方形和正六边形B .正三角形和正方形C .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D .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3. C 下图是为某机器人编制的一段程序,如果机器人在平地上按图所示的步骤行走,那么该机器人所走的总路程为 m.4. C (1)一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等于边数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数目是 .(3)过m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4条对角线,n 边形没有对角线,p 边形有p 条对角线,则边数为(m +n -p )的正多边形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5. C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D =90°,AE 、CF 分别平分∠BAD 和∠BCD ,那么AE 和CF 的位置关系是什么?并说明.FA6. C 在凸十边形的所有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是.1. B 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k边形共有k条对角线,则(m-k)n=___________.2. C 已知:如图所示,求∠A+∠B+∠C+∠D +∠E+∠F+∠G+∠H+∠I=_______.3. C 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B= ∠C=∠D=∠E=∠F,且AB+BC=11,F A-CD =3,求BC+DE的值.4. C 如图,在六边形ABCDEF中,AB=BC= CD=DE=EF=F A,且∠A+∠C+∠E= ∠B+∠D+∠F.求证:∠A=∠D,∠B=∠E,∠C=∠F.角度计算习题课1. B (1)如图,线段AB 、CD 交于点O ,则∠A +∠C 和∠B +∠D 的关系如何?请证明.(2)如图,∠BOC 、∠A 、∠B 、∠C 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证明.(3)如图,在∠AOB 中有一点P ,从点P 向OA 、OB 引线段,交点分别为M 、N ,则∠AMP 、∠BNP 、∠O 、∠P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证明.D(4)如图,延长△ABC 的边AB 、AC 分别至M 、N ,则∠MBC 、∠NCB 和∠A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证明.2. B (1)如图,∠A +∠B +∠C +∠D +∠E +∠F = .(2)如图,∠A +∠B +∠C +∠D +∠E = .3. C 如图,已知△ABC 中,BD 、CE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BD 、CE 交于点O ,∠A =70°.(1)若∠ACB =40°,求∠BOC 的度数;(2)当∠ACB 的大小改变时,∠BOC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请写出证明过程.B4. C 如图,∠ABD 、∠AC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若∠A =50°,∠D =10°,请计算∠P 的度数.5. C 如图,将六边形ABCDEF 沿直线GH 折叠,使A 、B 落在六边形CDEFGH 内部,若∠C +∠D +∠E +∠F =510°,则∠1+∠2等于多少度?6. C 如图,将△ABC 沿DE 、FG 、HI 折叠,使三个顶点A 、B 、C 分别落在三角形内部点A′、B ′、C ′处,则∠1+∠2+∠3+∠4+∠5+∠6的和是多少?DB G H1. C 在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与外角∠DCE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F,若∠A=α,∠D=β.(1)如图1,α+β>180°,试用α,β表示∠F;(2)如图2,α+β<180°,请在图2中画出∠F,并试用α,β表示∠F;(3)一定存在∠F吗?如有,写出∠F的值,如不一定,直接写出α,β满足什么条件时,不存在∠F.2. B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是∠ABC,∠BCD的角平分线,求∠P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3. C 如图,∠A +∠B+∠C+∠D+∠E+∠F+∠G = ( )A.100ºB.120ºC.150ºD.180º4. C 有一副由正三角形与正方形(它们的边长相等)组成的拼板玩具,用它们可以拼成若干种凸多边形(任意一个内角都小于180º的多边形).这类多边形中的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如图所示:这类多边形中边数最多的是几边形?试画出一个这样的多边形.期中期末串讲—平行四边形1. A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A+∠C=200°,则∠B的度数是()A. 100°B. 160°C. 80°D. 60°2. A 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DC,AD∥BCB. AB=DC,AD=BCC. AO=CO,BO=DOD. AB∥DC,AD=BC3. A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AD=8cm,AB=6cm,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________.4. B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若AE=4,AF=6,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0,则S平行四边形ABCD =()A. 24B. 36C. 40D. 485. B 如图,在△ABC中,BD、CE是△ABC的中线,BD与CE相交于点O,点F、G分别是BO、CO的中点,连接AO. 若AO=6cm,BC=8cm,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是()A. 14cmB. 18cmC. 24cmD. 28cm6. A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外角和的3倍,它是几边形?7. B 如果只用一种正多边形作平面镶嵌,而且在每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周围都有6个正多边形,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3 B.4 C.5 D.61. B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DEF=∠BFE.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2. B 如图,在△ABC中,AH⊥BC于H,D,E,F分别是BC,CA,AB的中点.求证:∠DEF=∠HFE.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9.2.证明: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BAC =∠DCA ,∠ACB =∠CAD ,在△ABC 和△CDA 中,∴△ABC ≌△CDA (ASA),∴AB =CD ,AD=BC ,即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3.∠A =110°,∠C =110°,∠D =70°.4.10.5.35°,12.6.5:8.7.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BAO=∠DCO ,∠ABO =∠CDO ,在△ABO 和△CDO 中,∴△ABO ≌△CDO (ASA),∴AO =CO ,BO=DO ,即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8.1<AB <7.9.,BAC DCAAC CA ACB CAD ∠=∠=∠=∠⎧⎪⎨⎪⎩,,=BAO DCO AB CD ABO CDO ∠∠=∠⎧=⎪⎩∠⎪⎨,,10. S ABCD =S ABEF .11.相等.12.11cm 或5cm .1. C .2. B .3.6.4.11.5.(1)90°;(2)24cm .6. C .1. D.2. D.3.5.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 D2.如图,连接AC ,∵AB ∥CD ,∴∠BAC =∠DCA ,∴在△ABC 和△CDA 中, ∴△ABC ≌△CDA (AAS), ∴AB=CD ,又∵AB ∥CD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B D BAC DCA AC CA ∠=∠∠=∠=⎧⎪⎨⎪⎩3.∵BD 垂直平分AC ,∴BD ⊥AC ,且BA=BC ,DA=DC ,又∵AF ⊥AC ,∵BD ∥AF ,又∵BA=BC ,DA=DC ,∴∠BAE =∠BCE ,∠DAE =∠DCE ,∴∠BAE+∠DAE =∠BCE +∠DCE ,即∠BAD =∠BCD ,又∵∠BCD = ∠ADF ,∴∠BAD = ∠ADF ,∴AB ∥DF ,又∵BD ∥AF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4.在△ABC 和△CDA 中,∵∴△ABC ≌△CDA (AAS),∴∠ACB = ∠CAD ,∴∠ACB +∠2= ∠CAD+∠1,即∠BCD = ∠BAD ,又∵∠B =∠D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AB ∥CD ,∴∠OBA = ∠ODC ,∠OAB = ∠OCD ,在△OAB 和△OCD 中,∵∴△OAB ≌△OCD (AAS),∴OA = OC ,又∵BO =DO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 C .7.如图,连接DE ,BF ,BD ,AC 与BD 交于点O ,∵BE = FD ,BE ∥FD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OB=OD ,OE=OF ,又∵AE = CF ,,,1,2B D AC CA ∠=∠⎧∠=∠=⎪⎨⎪⎩,,OBA ODC OAB OCD BO DO ∠=∠∠=∠=⎧⎪⎨⎪⎩,∴AE+OE = CF+OF,即OA=OC,又∵BO=O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 C.2. C.3.方法一:证明:∵AE⊥BD,CF⊥BD,∴∠AED=∠CFB=90°,在Rt△ADE和Rt△CBF中,AD=CB,AE=CF,∴Rt△ADE≌Rt△CBF(HL),∴∠ADE=∠CBF,∴AD∥BC,又∵AD=C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方法二:证明:∵AE⊥BD,CF⊥BD,∴∠AED=∠CFB=90°,在Rt△ADE和Rt△CBF中,AD=CB,AE=CF,∴Rt△ADE≌Rt△CBF(HL),∴DE=BF,∴DE-EF=BF-EF,∴DF=BE,在△DFC和△BEA中,DF=BE,∠DFC=∠BEA,CF=AE,∴△DFC≌△BEA,∴CD=AB,又∵AD=C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4.方法一: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A=OC,OD=OB,AB∥CD,∴∠OFD=∠OEB,在△OFD和△OEB中,∠OFD=∠OEB,∠DOF=∠BOE,OD=OB,∴△OFD≌△OEB,∴OF=O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方法二: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A=OC,OD=OB,AB∥CD,∴∠OFD=∠OEB,在△OFD和△OEB中,∠OFD=∠OEB,∠DOF=∠BOE,OD=OB,∴△OFD≌△OEB,∴DF=BE,∴CD+DF=AB+BE,即CF=AE,又∵AB∥CD,∴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5.8cm.1.①②③④.2. B.3.(1) (2) (4)错误,(3)正确,理由见详解.详解:(1)如图1,△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点D为BC边上除中点外任意一点,将三角形ADC翻转得到△D′A′C′,则∠C=∠C′,AC= A′C′,所以在四边形ABDC′中,AB= DC′,∠B=∠C′,但是四边形ABDC′不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错误;(2)如图2,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OA=OC,AD=BC,在OD边上找一点OD′,使得AD=AD′,所以在四边形ABCD′中,OA=OC,AD′=BC,但是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所以(2)不正确;(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BAD =∠BCD,OB=OD.假设: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必存在一点C′,使得∠BAD=∠BC′D,∵∠BAD =∠BCD,∴∠BC′D=∠BCD,∵∠BC′D=180°-( C′BD+∠C′DB),∠BCD=180°-( CBD+∠CDB),C′BD+∠C′DB> CBD+∠CDB,∴∠BC′D≠∠BCD,与∠BC′D=∠BCD相矛盾,∴假设不成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4)如图4,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OB =OD ,但四边形ABCD 不是平行四边形,所以(4)不正确.平行四边形习题课1.1<OD <4.2.24cm .3.(1)相等.证明:如图,过B 、D 分别作AC 的垂线,垂足为E 、F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CD ,∴∠BAE=∠DCF ,在△ABE 和△CDF 中,∴△ABE ≌△CDF (AAS),∴BE =DF ,S △ABC =, S △DAC =, ∴S △ABC = S △CDA .BAE DCF BEA DFC AB CD ∠=∠∠=∠⎧⎪⎪⎩=⎨,,,12AC BE g 12AC DF g(2)3.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BE=FD,∴AF=CE,又∵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1)DE+DF=AB,证明:∵DE∥AB,DF∥AC,∴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DE=AF,∵△ABC是等腰三角形,BC是底边,∴∠B=∠C,又∵DF∥AC,∴∠BDF=∠C,∴∠B=∠BDF,∴BF=DF,∴DE+DF=AF+BF=AB.(2)12.3.相等且平行,证明:∵CE∥AB,∴∠ODA=∠OEC,∠OAD=∠OCE,∵OA=OC,∴△ODA≌△OEC,∴OD=OE,又∵OA=OC,∴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线段CD与线段AE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相等且平行.4.(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CD,∴∠E=∠F,∠EAM=∠ABC,∠ABC=∠FCN,∴∠EAM=∠FCN,在△EAM和△FCN中,∠E=∠F,AE=CF,∠EAM=∠FCN,∴△EAM≌△FCN;(2)证明:由(1)得,△EAM≌△FCN,∴AM=CN,∴AB-AM=CD-CN,∴BM=DN,又∵BM∥DN,∴四边形BMDN是平行四边形.5.证明:连接AD、EG,∵DE∥AC,DF∥AB,∴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AE=DF,∵DG=FD,∴AE=DG,又∵DF∥AB,∴四边形AEGD为平行四边形,∴ED和AG互相平分.6.证明:延长A8A1,A3A2相交于点M,延长A2A3,A5A4相交于点Q,延长A4A5,A7A6相交于点N,延长A6A7,A1A8相交于点P,如图,由∠A2A1A8=∠A4A5A6,∠A1A2A3=∠A5A6A7,得∠MA1A2=∠NA5A6,∠MA2A1=∠NA6A5,所以有∠A1MA2=∠A5NA6,同理可证∠A7P A8=∠A3QA4,∴四边形MQNP为平行四边形,即A1A8∥A4A5,A2A3∥A6A7,同理可证A1A2∥A5A6,A3A4∥A7A8,∴八边形内任意一点到A2A3和A6A7的距离和为平行线A2A3和A6A7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可以推得凸八边形内任意一点到8条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3 三角形的中位线1. C.2.(1)∵AN平分∠BAC,BN⊥AN于点N,∴∠1= ∠2,∠ANB = ∠AND=90°,在△ABN和△ADN中,∵∴△ABN ≌△ADN (ASA),∴BN = DN .(2)∵△ABN ≌△ADN (ASA),∴AD=AB =10,又∵BN = DN ,M 是△ABC 边BC 的中点,∴MN =CD ,∴CD =2MN =6,∴△ABC 的周长为AB+BC+CD+DA =10+15+6+10= 41.3. B .1.(1)证明:如图,延长AD 、CB 并交于点M ,延长AE 、BC 并交于点N , ∵BD 、CE 分别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即BD 平分∠ABM ,CE 平分∠ACN ,∴∠ABD =∠DBM ,∠ACE =∠ECN ,∵AD ⊥BD ,AE ⊥CE ,∴∠ADB=∠BDM =90°,∠AEC =∠CEN =90°,在△ABD 和△MBD 中 ,∠ABD =∠DBM ,BD =BD ,∠ADB=∠BDM ,∴△ABD ≌△MBD (ASA),∴AB =BM ,AD =MD ,在△ACE 和△NCE 中 ,∠ACE =∠ECN ,CE =CE ,∠AEC=∠CEN ,∴△ACE ≌△NCE (ASA),∴AC =CN ,AE =NE ,∴AB +BC +AC =MB +BC +CN =MN ,∵AD =MD ,AE =NE (已证),∴ DE 为△AMN 的中位线,∴DE =MN =(AB +BC +AC );(2)DE =(AB+AC -BC ),12,,AN AN ANB AND ∠=∠=∠=∠⎧⎪⎨⎪⎩,12212121证明:如图,延长AD 并交BC 于点M ,延长AE 并交BC 于点N , ∵BD 、CE 分别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即BD 平分∠ABM ,CE 平分∠ACN ,∴∠ABD =∠DBM ,∠ACE =∠ECN ,∵AD ⊥BD ,AE ⊥CE ,∴∠ADB=∠BDM =90°,∠AEC =∠CEN =90°,在△ABD 和△MBD 中 ,∠ABD =∠DBM ,BD =BD ,∠ADB=∠BDM ,∴△ABD ≌△MBD (ASA),∴AB =BM ,AD =MD ,在△ACE 和△NCE 中 ,∠ACE =∠ECN ,CE =CE ,∠AEC=∠CEN ,∴△ACE ≌△NCE (ASA),∴AC =CN ,AE =NE ,∴MN=BM+CN -BC=AB+AC -BC ,∵AD =MD ,AE =NE (已证),∴ DE 为△AMN 的中位线,∴DE =MN =(AB+AC -BC );(3)DE =(BC+AC -AB ),证明:如图,延长AD 、BC 并交于点M ,延长AE 、BC 并交于点N ,∵BD 是△ABC 的内角平分线,CE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 即BD 平分∠ABM ,CE 平分∠ACN ,∴∠ABD =∠DBM ,∠ACE =∠ECN ,∵AD ⊥BD ,AE ⊥CE ,,∴∠ADB=∠BDM =90°,∠AEC =∠CEN =90°在△ABD 和△MBD 中 ,∠ABD =∠DBM ,BD =BD ,∠ADB=∠BDM ,∴△ABD ≌△MBD (ASA),∴AB =BM ,AD =MD ,在△ACE 和△NCE 中 ,∠ACE =∠ECN ,CE =CE ,∠AEC=∠CEN ,∴△ACE ≌△NCE (ASA),∴AC =CN ,AE =NE ,∴MN=BC+CN -BM=BC+AC -AB ,∵AD =MD ,AE =NE (已证),121212∴ DE 为△AMN 的中位线,∴DE =MN =(BC+AC -AB ).2.2.3.证明:∵E 、F 、G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AD ⊥BC ,∴∠ADB =∠ADC =90°,∴∴EF =DG ,FG =DE ,在△EDF 和△GFD 中,EF =GD ,DE = FG ,FD =DF ,∴△ED F ≌△GFD ,∴∠EFD =∠GDF ,∠EDF =∠GFD ,∴∠EDG =∠GDF -∠EDF ,∠EFG=∠EFD -∠GFD ,∴∠EDG =∠EFG .4.证明:延长BE 交AC 的延长线于F ,∵AD 平分∠BAC ,BE 垂直AD 延长线于E ,∴在△AEB 和△AEF 中,∠BAE =∠F AE ,∠AEB =∠AEF ,AE =AE , ∴△AEB ≌△AEF ,∴AB =AF ,BE =EF ,∵M 是BC 中点,∴ME 是△BCF 的中位线,∴5.证明:取BC 的中点R ,连结RM 、RN ,∵M 、N 分别是BG 、CD 的中点,121211,22EF AC FG AB ==,1122DE AB DG AC ==,,111()().222ME CF AF AC AB AC ==-=-∴,∵BD =CG ,∴MR =NR ,∴∠RMN =∠RNM ,又∵MR 是△BCG 的中位线,NR 是△BCD 的中位线, ∴MR ∥CG ,NR ∥BD ,∴∠RMN =∠PQA ,∠RNM =∠QP A ,∴∠PQA =∠QP A ,∴AP =AQ .1.证明:如图,连接BD ,∵点E ,H 分别为AB 、DA 的中点,∴EH 是△ABD 的中位线,1122MR GC NR BD ==,∵E 、F 分别是DC 、AB 边的中点,∴EM = AD ,FM = BC .∵AD = BC ,∴EM = FM ,∴三角形MEF 为等腰三角形,即∠MEF = ∠MFE .∵EM ∥AH ,∴∠MEF = ∠AHF ,∵FM ∥BG ,∴∠MFE = ∠BGF ,∴∠AHF = ∠BGF .3.①②④4.24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B .2. C .3. C .4.180°×4-180°=540°.5. C .6.300°.7.(1)∠M =90°+∠A /2;(2)∠M =∠A /2;(3)∠M =90°-∠A /2.12121.9,1260°,360°,6,27.2. A.3.12.4.(1)1980°;(2)54;(3)108°.5.AE//CF.理由如下:∵AE、CF分别平分∠BAD和∠BCD,∴∠DAB=2∠EAB,∠DCB=2∠FCB,∵∠B=∠D=90°,∴∠DAB+∠DCB=180°,∴∠EAB+∠FCB=90°,在Rt△CBF中,∠CFB+∠FCB =90°,∴∠EAB =∠CFB,∴AE//CF.6.3.1.125.2.900°.3.14.4.见详解.详解:如图所示,作线段GF,使GF=AF,∠1=∠B,连接AG,GE,AE,AC,CE,∵∠A+∠C+∠E+∠B+∠D+∠F=(6 2)×180°=720°,∠A+∠C+∠E=∠B+∠D+∠F,∴∠B+∠D+∠F=360°,∵∠1+∠2+∠AFE=360°,∴∠2=∠D,∵CD=DE =F A=GF,∴△AFG≌△CDE,∴AG=CE,∵AB=BC= EF=F A=GF,∠1=∠B,∴△EFG≌△CBA,∴∠6=∠3,AC=GE,∵AE=AE,∴△GAE≌△CEA,∴∠AEG=∠4,∴∠F AB=∠3+∠4+∠5=∠6+∠AEG +∠5,∵∠2=∠D=∠6+∠AEG +∠5,∴∠F AB=∠D.同理,∠B=∠FED,∠BCD=∠AFE.角度计算习题课1.(1)∠A+∠C=∠B+∠D.理由如下:方法一:∵∠A+∠C=∠COB,∠B+∠D=∠COB,∴∠A+∠C=∠B+∠D,方法二:∵∠A+∠C+∠AOC=∠B+∠D+∠BOD=180°,且∠AOC=∠BOD,∴∠A+∠C=∠B+∠D.(2)∠BOC=∠A+∠B+∠C.理由如下:方法一:如图,连接B、C两点,则∠A+∠ABO+∠OBC+∠OCB+∠ACO=180°,∠BOC+∠OBC+∠OCB=180°,∴∠BOC=∠A+∠ABO+∠ACO.方法二:如图,延长BO交AC于点D,则∠BDC=∠A+∠B,∠BOC=∠BDC+∠C,∴∠BOC=∠A+∠B+∠C.方法三:如图,连接A、O两点并延长至D点,则∠BOD=∠BAD+∠B,∠COD=∠CAD+∠C,又∵∠BOC=∠BOD+∠COD,∠BAC=∠BAD+∠CAD,∴∠BOC=∠BAC+∠B+∠C.(3)∠AMP+∠BNP=∠O+∠P.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P两点,则∠AMP=∠AOP+∠OPM,∠BNP=∠BOP+∠OPN,又∵∠AOB=∠AOP +∠BOP ,∠MPN=∠OPM +∠OPN ,∴∠AMP +∠BNP =∠AOB +∠MPN .(4)∠MBC +∠NCB =∠A +180°.理由如下: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MBC=∠A +∠ACB ,∠NCB=∠A +∠ABC ,∴∠MBC +∠NCB=∠A +∠ACB +∠A +∠ABC ,又∵∠ACB +∠A +∠ABC =180°,∴∠MBC +∠NCB =∠A +180°.2.(1)360°;(2)180°.3.(1)125°;(2)不变.理由如下:∵BD 、CE 分别是∠ABC 、∠ACB 的平分线,∴∠ABO=∠OBC ,∠ACO =∠OCB ,∵∠A =70°,∴∠ABO+∠OBC +∠ACO +∠OCB =110°,∴∠ABO+∠ACO =∠OBC +∠OCB =55°,又∵∠BOC=180°-(∠OBC +∠OCB )=125°,∴无论∠ACB 的大小如何改变,∠BOC 的大小始终不变,为∠BOC=125°.4.20°.5.60°6.360°.1.(1);(2)如图2,;(3)∠F 不一定存在,当时,∠F 不存在.2..3. D.4.12边形.902F αβ+∠=-︒902F αβ+∠=︒-180αβ+=︒2A DP ∠+∠∠=.期中期末串讲—平行四边形1. C.2. D.3.2cm.4. D.5. A.6.八边形.7. A.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EAD=∠FCB,∵∠DEF=∠BFE,∴∠AED=∠CFB,∴△EAD≌△FCB,∴DE=BF,又∵∠DEF=∠BFE,∴DE∥BF,∴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2.证明:∵D,E,F分别是BC,CA,AB的中点,∴EF∥BC,DE∥AB,∴∠DEF=∠EDH,∠HFE=∠FHD,∴∠EDH=∠B,又∵AH⊥BC于H,∴HF=BF,∴∠B=∠FHD,∴∠DEF=∠HFE.。

第6章平行四边形 题型解读7 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平行四边形 题型解读7 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平行四边形》题型解读7 直角坐标系中的平行四边形【知识梳理】: 1.总体解题分析思路线:2.常见添辅助线方法:①过平行四边形顶点作坐标轴的垂线段,把点的坐标转化成线段长; ②连接对角线,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解点的坐标;【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在轴上,顶点D 在轴上,AD=4,AB=5,点A 的坐标为(-2,0),则 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解题过程】作CE ⊥x 轴,∵点A 的坐标为(-2,0),∴OA=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4,AB=CD=5,∴OB=3,∴BE=2,在Rt △OA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D=2√3,∵∠DAO=∠CBE,OA=BE=2,∠AOD=∠CEB=90º,∴△AOD ≌△BEC,∴CE=OB=2√3,∴B(3,0)、D(0,2√3)、C(5,2√3).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C ,A (0,12),B (a,12),C (b,0),且满足b =√a −21+√21−a +16. 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O 出发在线段O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B 时,点Q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B ,C 两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B 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此时P ,Q 两点的坐标; (3)当t 为何值时,△PQC 是以P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解题过程】(1)∵b =√a −21+√21−a +16,∴√a −21≥0,√21−a ≥0,∴a=21,∴b=16,∴B(21,12)、C(16,0); (2)如图1,由题可知:AP=2t,PB=21-2t ,OQ=t,QC=16-t ,∵当四边形PQCB 是平行四边形时,∴PB=QC ,即21-2t=16-t ,解得t=5,此时AP=10,OQ=5,∵AB//OC ,∴点B 、P 的纵坐标相同,∴P(10,12)、Q(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增加条件使四边形成为平行四边形
如图,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增加若干
组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你能写出4种以上的条件
组合(当然希望每一个条件组合中条件个数应尽量少一些)。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增加两个条件,能够保证其成为平行
四边形的组合有多种。

现分别从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以及三者的不同组合这几个角度予以列举:
(1)边: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AB ∥CD 且AD ∥BC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AB ∥CD 且AB =CD ,或者AD ∥BC 且AD =BC ;
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AB =CD 且AD =BC ;
(2)角: 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DAB =∠BCD 且∠ADC =∠ABC ;
(3)对角线:⑤对角线互相平分:AO =OC 且BO =OD ;
(4)边与角的组合:⑥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比如,AB ∥CD 且∠DAB =∠BCD.之所
以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是因为AB ∥CD 推出∠BAC =∠ACD ,从而∠DAC =∠
ACB ,所以AD ∥BC ;
(5)边与对角线的组合:⑦一组对边平行且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比如,AD ∥BC
且BD 平分AC 即OA=OC ,从这两个条件出发我们可以证明△ADO ≌△
CBO(AAS),于是AD =BC ;
(6)角与对角线的组合:⑧一组对角相等且这一组对角的顶点所连接的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

比如,∠ABC =∠ADC 且对角线BD 平分AC (即AO =CO ),此时BO 必定等于DO ,这是因为:若DO>BO ,在DO 上取一点E ,使EO =BO ,但此时∠AEC>∠ADC ;若DO< BO ,在OD 延长线上取点F ,使FO =BO ,但此时∠AFC<∠ADC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ABC ≠∠ADC ,与假设矛盾.故BO =DO ,从而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