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雕塑家
大班音乐活动:《小小雕塑家》

教育实践与研究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2016年第19期/C (7)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小小雕塑家》这节活动是依据奥尔夫音乐《开始与停止》进行改编的,当时刚刚听到《开始与停止》的音乐时,感觉十分有趣,这段音乐与其他音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突然的停止、突然的开始,从而发现了这段音乐的教育价值就是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
说道控制我就想到了雕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因此,我便引导幼儿围绕雕塑开展了这节音乐律动活动。
活动目标1.在音乐停止时,能够控制身体不动并迅速作出各种雕塑造型。
2.遵守游戏规则,确保在搬运石头时不让巨人发现。
3.体验与同伴合作搬运石头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观察各种雕塑的形态。
2.物质准备:沙包(代表石头)、多媒体音乐。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们见过雕塑吗?在哪见过?谁能模仿一下雕塑的动作?(请幼儿上前做出各种雕塑的造型)师:你们听有一群小小雕塑家正在快乐地雕刻呢!二、感知音乐,加入动作模型1.感知音乐的开始与停止师:你们听到的这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呢?(音乐一会儿开始,一会儿停止)师:我来当雕塑家,请小朋友认真观察音乐开始时我做了哪些动作?2.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并加入语音图谱师:刚才在音乐开始的时候,我都做了哪些动作?(看一看、凿一凿、磨一磨)幼儿说出来,做一做,再检查一遍。
师:刚才谁发现了在音乐停止的时候,我都做了什么动作?(各种雕塑的造型)师:让我们一起来雕刻吧!3.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大班音乐活动:《小小雕塑家》任怡(石家庄市第一幼儿园,河北石家庄050000)关键词:音乐律动;开始与停止;自我控制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 (2016)19-0073-0273. All Rights Reserved.三、音乐游戏1.观察教师动作,提炼游戏规则。
小小雕塑家作文200字

小小雕塑家作文200字
阳光洒满窗台,小雕塑家手里的泥巴好像活了起来。
他埋头苦干,每一坨泥巴都能被他捏成他脑袋里想的东西。
他的手指就像在
跳舞,泥巴在他手里变来变去,好像在讲一个没声音的故事。
角落里的雕塑,静静地待着,等着完工。
它们形状都不一样,
有的像小鸟飞得高高的,有的像小河里的水在流。
每一个小细节都
是他用心做的,他眼睛里全是对艺术的热情。
外面的风一吹,带进来远处的花香。
小雕塑家好像被这香味迷
住了,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他就像和泥巴、风、花香都合为一体了,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小天地。
记一次游戏作文五篇

记一次游戏作文篇一今天,老师神秘地走进教室地走进教室,对我们说:“我们今天来做一个游戏,叫‘小小雕塑家’。
”然后,彭老师详细地说了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了!老师先挑选了三位同学,被选上的那几位同学听到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他们站起来,飞快地跑到讲台上,开始讨论谁是大理石,谁是小雕塑家。
分配完了,那一位当大理石的人站在中间一动不动,小雕塑家就开始商量雕什么,商量了一会,他们准备雕“猴子望月”。
雕塑家先把“大理石”的左手抬在额头上,再把右手放到头顶。
两位小雕塑家对“大理石”看了看,觉得少了点什么。
其中一个小雕塑家说:“把‘大理石’的右腿放到左腿上。
”于是他们说干就干,先一起搬起他的右腿,再搭在左腿上,这时的“大理石”不像刚刚一动不动了,开始摇摇晃晃起来,两位雕塑家看见了,连忙上去扶,生怕“大理石”摔碎了。
游戏在一声声欢笑声中结束了,虽然我们雕得不够完美,但我们很快乐。
记一次游戏作文篇二今天语文课上,带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画鼻子”。
老师一说要玩游戏,同学们高兴的不亦乐乎,争先恐后的举手,老师挑了几名同学上台。
老师先宣布了游戏规则:先把眼睛蒙上,再在原地转几圈,然后再给黑板上的小人画鼻子。
游戏开始了,老师先把田思成的'眼睛用红领巾蒙上,再让他在原地转了好几圈,转的他晕头转向,还不小心扑到同学的座位上,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
最后他总算找对了方向,向着黑板走去。
当他画完娃娃的鼻子之后,班里再度爆发了阵阵笑声。
原来他把鼻子画到了娃的肚子上,而我也快把肚皮笑爆了。
下面钱嘉乐上场了,她的方向感要比田思成好很多,转了好几圈儿也不晕,她不慌不忙地走到了黑板上。
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地上掉根针都能听见。
大家都在想这次又会把鼻子画到哪里呢?没想到他居然准确的画到了娃娃的脸上,教室里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惊奇万分,纷纷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同学们还想玩,这时一阵下课铃声传来,大家都依依不舍的下课了。
这节课过的可真快呀!这次的游戏很好玩儿,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钱嘉乐同学能准确找对地方,是因为她细心观察,在玩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幼儿园托班小小雕塑家教案

幼儿园托班小小雕塑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雕塑是什么以及雕塑家的职业特点。
2.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3.鼓励幼儿自由创作,培养幼儿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4.激发幼儿对美好的追求,增强幼儿对美的感知。
教材准备:1.纸、铅笔、安全剪刀、彩色纸、胶水,色彩笔等。
2.背景音乐:自然声景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步:创造性思考通过介绍雕塑家的职业特点和他们创作的作品,激发幼儿对雕塑的兴趣。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10分钟内自由发挥,在纸上画下自己心中最美的雕塑。
第二步:观察与想象让幼儿分别分组,带领他们去操场上参观校园里的雕塑。
让幼儿在欣赏雕塑的同时,思考雕塑的外形、材料、纹理等方面特点,尤其要让幼儿想象雕塑内涵所蕴含的意义。
第三步:自由创作让幼儿们根据自己所了解的雕塑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用彩色纸和胶水制作自己的小雕塑。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年龄特点,适当提供一些制作小雕塑的技巧,例如用褶皱的方式展示出衣服的质感,通过剪纸将圆球制作成头等等。
第四步:欣赏及分享让幼儿们以小组为单位,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小雕塑,并解释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教师可以给小组一个表彰奖励,在比赛中选出最具创意的小雕塑。
第五步:反思与点评在活动结束后,鼓励每个幼儿都发表自己的感悟,让孩子们分享他们制作小雕塑的经验和困难,让幼儿们在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丰富着每个孩子的思维与情感,促进着他们讨论,了解和支持他人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主动引导孩子们发现整个活动背后所蕴含的独特的教育思想,让幼儿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艺术,同时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将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显现方式,强化他们的艺术气质和创造力,使其成为能够运用自由探索,表达艺术情感的小小雕塑家。
小小雕塑家中班美术教案

小小雕塑家中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2. 引导学生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雕塑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节观察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黏土或橡皮泥。
2. 雕塑工具,如小刀、铅笔、刷子等。
3. 展示区域或桌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展示一些雕塑艺术品的图片,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基本的雕塑艺术知识,如材料、形状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艺术品。
实践阶段(30分钟):1. 指导学生选择适合雕塑的材料,并提醒他们在使用前搓热,以便更容易塑形。
2. 鼓励学生使用手指和雕塑工具塑造各种形状,如人物、动物、植物等,同时引导他们关注细节,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
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但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地自由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可以定期展示和讨论学生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给学生一些时间整理和修饰他们的作品,并在展示区域或桌子上展示。
2. 邀请每位学生分享他们作品背后的创意和灵感,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表达欣赏之情。
3. 引导学生思考雕塑艺术的重要性和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
拓展活动(10分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选择以下活动之一:1. 观看与雕塑相关的动画片或视频,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2. 邀请一位专业雕塑家来学校或进行线上访谈,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作品。
3.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创作一个较大的雕塑作品,并在学校或班级展览中展示。
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将他们的雕塑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并促进与家人的讨论和欣赏。
2. 提供一些关于雕塑艺术的书籍或网站,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雕塑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通过学生的作品、表达和分享,评估他们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泥塑塑造-小小雕塑家教案

幼儿园泥塑塑造-小小雕塑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泥塑塑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能用手抓泥,揉泥,捏泥,刮泥,压泥等动作进行自由创作。
3.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激发其创造潜能,刺激其想象力。
5.增强其爱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6.培养集体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方案1.泥塑基础教学:(1)介绍常用泥的种类及用途(2)示范手抓泥、抹泥、揉泥、刮泥、压泥等塑造技能。
(3)让幼儿在听老师讲解并观看老师示范后,提供白水粘土让幼儿模仿、手抓、揉成各种图形。
2.泥塑实践:(1)根据幼儿的造型能力,让幼儿以自由创作为主,模仿老师的作品或者自己的想象,将泥塑成花、小鸟、奶牛等各种形状。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雷锋的事迹,并让幼儿自由创作一个小小的“雷锋”。
(3)进行小组活动,两个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其爱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难点:泥塑塑造需要一定的技能与手法,对幼儿手部的协调力、创造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四、教学过程1.启发展示一些不同的泥塑作品,并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色彩和形状对自己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2.介绍以白水粘土为例,介绍常用的泥料,并讲解产品的特性、用途等,同时告诉幼儿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3.示范为幼儿进行示范:手抓泥、抹泥、揉泥、刮泥、压泥等塑造技能,并解释每个步骤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4.实践让幼儿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泥塑塑造,并适时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
5.评价让幼儿评价自己的作品,并让同龄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发现亮点,改进不足之处。
6.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由两个人负责完成一件作品,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7.总结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幼儿学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五、教具与材料教具:泥工具、美术用品等。
材料:白水粘土、硬纸板等。
六、教学体会通过泥塑活动,幼儿不仅可以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增强自信心,还能注重观察力的提高,体验到作画的乐趣,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小小雕塑家中班雕塑教学计划

小小雕塑家中班雕塑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雕塑是艺术领域中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雕塑教学,旨在培养中班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于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雕塑的基本材料和工具:黏土、纸皮、剪刀、胶水等。
2. 雕塑的基本款式和形式:人物、动物、植物、抽象等。
3. 雕塑的基本技巧:揉捏、压平、切割、粘贴等。
4. 雕塑的创作过程:构思、设计、制作、修饰。
5. 雕塑作品的欣赏和展示。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雕塑1. 导入:老师介绍雕塑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感受不同样式的雕塑作品。
2. 操作演示:展示雕塑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触摸、感受不同的材质,并让他们尝试用黏土揉捏成简单的形状。
3. 创作实践:给幼儿提供多种雕塑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形式和款式,激发他们对于艺术的创造热情。
4. 展示和讨论: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组织他们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雕塑的基本技巧1.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雕塑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授基本技巧:详细介绍揉捏、压平、切割和粘贴等基本雕塑技巧,并通过示范操作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创作实践:给予幼儿一定的创作主题,如制作一个动物或植物的造型。
鼓励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创作,同时引导他们思考作品的构思和设计。
4. 展示和鉴赏:每位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全班一起欣赏、评价和表扬。
第三课:雕塑的创作过程1. 复习:回顾雕塑的基本技巧,再次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引导构思:通过图片和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构思自己的作品主题和形象。
3. 设计制作: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构思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并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制作过程。
4. 修饰和润色:鼓励幼儿对于作品进行细节的修饰和润色,提升作品的美感和完整度。
5. 展示和欣赏:让幼儿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组织欣赏和评价活动,培养他们欣赏和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
哥哥的小小雕塑家

哥哥的小小雕塑家### 哥哥的小小雕塑家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哥哥总是那个带着神秘光环的人。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多才多艺。
但最让我敬佩的,是他对雕塑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他,就是我们家的小小雕塑家。
哥哥的雕塑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从图书馆借回了一本关于雕塑艺术的书。
书中精美的雕塑作品和艺术家们的创作故事深深吸引了他。
从那以后,哥哥便开始了他的雕塑之旅。
起初,哥哥只是用泥巴和一些小工具尝试着制作一些简单的雕塑。
他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小狗,虽然造型简单,但已经初具雏形。
每当看到哥哥专注地捏着泥巴,我都能感觉到他对雕塑的热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哥哥的雕塑技艺越来越精湛。
他开始尝试使用更加专业的材料,如石膏、木头甚至金属。
他的雕塑作品也从简单的动物形象,逐渐发展到复杂的人物肖像和抽象艺术。
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也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进步。
哥哥的雕塑作品不仅在家庭中受到赞誉,还多次在校园艺术展览中展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他的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哥哥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好学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雕塑技艺。
他经常参加各种雕塑工作坊和讲座,与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交流和学习。
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激发了他更多的创作灵感。
在我看来,哥哥的小小雕塑家之路,不仅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
他用自己的双手,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作品,也塑造出了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人生。
如今,哥哥已经是一名专业的雕塑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展览中展出,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每当我看到哥哥的作品,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因为我知道,这些作品背后,是一个对艺术充满热爱和执着的小小雕塑家,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美丽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了“我”对“泥人”小白说的话,巧妙地将雕塑作品的模样展
现了出来。)
小小雕塑家
点评:文章的场面描写十分逼真,画面感强。小作者不
但展现了游戏开始前同学们你推我让的场景,还细致地刻 画了“我”和汪耍邑这一组雕塑作品时的场景,其中对汪 耍邑的动作描写和雕塑造型的描述非常具体生动,让读者 如同亲自到现场观看了那一幕。此外,文章对材料的安排 也比较得当。小作者并没有单单描写游戏中自己组的表现, 还写到了其他组的表现,并且巧妙地做了安排,详写了自 己组的表现,略写了其他组的表现,使得文章有所侧重。
起来,还错漏百出。看来,我要继续努力啊!
你当雕塑师有什么感受呢?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印象深刻的作品
1. 张月灵真是太有创意了,她竟然让大胖子王磊变成了“嫦娥 奔月”!
2. 人家是“八戒背媳妇”,我们的罗浩却是“瘦猴背纸篓”! 3. 英俊帅气的峰峰被打造成爱美的美羊羊,头顶上的那两个可
爱发卡真是逗死我了。 4. 孙若瑜一上去,就运起她的“九阴白骨爪”,不一会儿,一
腻地描写了“我”雕塑作品时的一举一动,画面感强,让人如
临其境。)
描写雕塑过程的好句
描写心理:
糟了,王天已经在给模特做造型了,我们这队的模特 还没有摆好造型呢。不行,我们要加把劲儿,可不能输给
他们。(心理活动描写真实,把“我”内心的着急和不服输的 心态写了出来。)
描写雕塑过程的好句
描写语言:
最后,我向“泥人”小白说:“你的两只手应该用力地 张开,表情要严肃点,露出牙齿,像要把人吃掉的样子。”
我当雕塑师的感受
1. 李峰的大腿真不是一般的重,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他摆好造型! 2. 设计出来的造型跟想象中的差十万八千里啊,真不知道是我这个雕塑
家不称职还是模特不合格。 3. 对于大个子张毅,平时我可不敢动他半根汗毛,这会儿他可是乖乖任
我“摆布”,这感觉真是太爽了! 4. 做雕塑的艰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我不仅连最简单的造型都“雕”不
精彩结 尾
描写动作的好词
描写准备雕塑:自告奋勇 小心翼翼 若有所思 描写正在雕塑:左右摇摆 东倒西歪 一动不动 描写雕塑之后:大功告成 胜券在握 开怀大笑
描写雕塑过程的好句
描写动作:
我闭着眼睛在“大理石”身上摸完后,就赶紧到“泥 巴”那里开始弄起来!我先把她的两手放在肩那里,然后
五指张开,头一拐,脚一弯,雕塑就完成了!(真实而细
写 作方 法
精彩开 头
★ 我最喜欢的一个游戏就是:小小雕塑家! ★ 大家都听说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雕塑是何等的栩 栩如生,而今天,我们也过了把当雕塑家的瘾。
写 作方 法 1. 许下心愿:今天的游戏……我以后……
2. 首尾呼应:这个……真是太……
3. 总结收获:这个游戏让我明白……
★ 从这个游戏中,我感受到了快乐!从快乐中我也感受到盲人的 生活多不容易啊!我今后一定要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 ★ 这次游戏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 ★ 这个游戏不仅让我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还让我们知道了: 触摸也是一种观察方式。
再者,写好游戏的重点在于突出一个“趣”字,不仅要写出游戏的 “趣”来,还要写出参加游戏的人物从中享受到了什么乐趣,这样才能 使读者产生共鸣,有身临其境之感。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片段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相信你能把 它改得更好!
在游戏开始之前,小组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开始雕 塑作品了。经过一番塑造之后,他们的作品终于诞生了。这 座雕塑的名字叫“勇往直前”,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感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
修改后的片段对游戏开始前同学们的表现做了更加细 致的描写,并交代了每个人在游戏中不同的角色,还把雕 塑作品的样子描写得十分具体,使得雕塑游戏的过程变得 更加完整详细了。
精彩的开头和有力的结尾可以为你的文章增添不少亮点 哦!今天的习作又会有什么样的妙开头和好结尾让我们学习 呢?一起来看看吧!
1. 强调喜欢:我最喜欢…… 2. 自然式开头:大家都听说过……而今天……
第二课
小小雕塑家
游戏规则
1. 三个人一组,两个人当雕塑家,一个人当大理石。
2. 当“大理石”的同学站着,另外两位同学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 成一个美丽的形象,你们可以先考虑一下“雕塑”的形状—— 手、头、腿的姿势。
3. “雕塑”完成后,开始欣赏作品。
精美的雕塑作品肯定得益于雕塑家与众不同的构思, 今天,你完成自己的作品了吗?请你回忆一下,在玩 “小小雕塑家”游戏的过程中,你和其他雕塑家们是怎 样雕塑自己的作品的呢?现在就请你把这个过程记录下 来,写一篇作文。
3. 神“雕”侠侣(借用电视剧的名称来拟标题,十分吸引人,
也暗示了游戏中成员之间配合得十分默契。)
你也来一显身手,拟个响亮的题目吧!你的题目好在哪里, 要跟大家说明一下哦。
写好游戏过程的绝招
写好游戏的基本要求是:要写清楚游戏的时间、 地点、人物、内容、经过和结果。写清楚了这六点, 就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
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先想好几点。一是写一个什么样的游戏,这个 游戏好玩吗?二是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写游戏,一般 也是按游戏的先后顺序来写。以这一课的游戏为例,“小小雕塑家”这 个游戏是怎样开始的?有哪些游戏规则?有哪些同学参加?游戏的场面 是怎样的?在游戏过程中,哪些同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动 作、神态是怎样的?你自己又是怎样做的?最后有什么感想?动笔之前, 你要想好这些,才有可能记录好这场游戏。
这个片段把“我”和钱萍在同学们的催促下开始游戏的场景写了 出来,但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过于简单,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游戏的紧 张气氛。请你为这个片段添砖加瓦,把当时的场景写细致。
我们一起看看修改后的文段:
在游戏开始之前,各个小组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大家都害 怕第一个上场,最后,周郑甬一组自告奋勇地上场了。身为随 心所欲的雕塑家,周郑甬和骆鸿磊开始对“大理石”孙振宇塑 造造型了。经过一番塑造之后,他们的作品终于诞生了。只见 雕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手屈在胸前,左手往后伸直,好 一个“弓箭步”啊!这座雕塑的名字叫“勇往直前”,还真给 人一种勇往直前的感觉呢!
“盲人”雕塑 家
点评:小作者善于捕捉细节,且将细节描写得十分生
动有趣。在描写“盲人”雕塑家李伟雕塑作品的场景 时,小作者就捕捉到了“盲人”雕塑家对着蜡人发火 和雕塑家被吓到的细节,表现了雕塑家内心的感受, 让读者感受到了游戏的趣味。此外,小作者在文末不 但表达了自己对游戏的感受,还直接将自己在游戏中 明白的道理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要关爱盲人的决心, 使得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个张牙舞爪的吃人魔鬼形象就出来了。那模样还真有几分吓人。
还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你也来分享一下吧!
我来拟个好题目
1. 我的作品我做主(套用流行广告语,朗朗上口,暗含了作为
“雕塑家”的主动性,也彰显了青春活力。)
2.“另类”雕塑(点出了文章的主题——雕塑,但又指出了它
的特殊性,让读者产生好奇——是如何另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