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QC小组成果总结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2021年,我所在的QC小组进行了多次活动,旨在提高组员的质量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下是我们的成果报告。
一、质量管理知识分享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每个组员都分享了自己所学的一些质量管理知识和经验,包括流程控制、品质检验、质量分析等。
通过自由交流,大家能够学习到不同行业的质量控制方法,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二、团队协作练习为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一个名为“质量蜂巢”的团队协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一张面包干的图片分成若干块,然后每个组员负责绘制其中的一块。
最后将各自的块拼装完成整个面包干图片。
这个小游戏有效地锻炼了我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三、质量问题分析我们针对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原因分析、影响分析和解决方案制定。
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质量问题和根源,同时锻炼了我们从问题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际质量问题破解本次活动中,我们利用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针对公司的一个实际生产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解决方案,并投入到实际操作中。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更好地掌握了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个人和小组总结在活动结束前,我们进行了个人和小组总结。
通过总结,每个组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优点,并找到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小组总结能够让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小组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建议。
六、结语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成员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了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我们将会继续以这个小组为载体,继续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一、活动目标及背景1.1活动目标本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团队成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QC小组的改进活动,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1.2活动背景在现代社会中,高效的团队合作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障。
如何将个体的聪明才智和团队的智慧结合起来,提高团队的价值和效能,成为许多组织关注的焦点。
质量控制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改进的团队工作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组织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因此,我们决定开展QC小组活动,推动团队的优化和提升。
二、活动内容与实施过程2.1活动内容(1)确定活动主题我们的QC小组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主题,以改进团队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失误和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
(2)组建QC小组我们从团队中挑选了一些积极、有能力和有意愿参与活动的成员,共同组成QC小组。
(3)开展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会议讨论和个人谈话等方式,收集团队成员关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待改进的方面。
(4)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5)实施改进和评估效果按照改进计划,逐步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及时评估改进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2实施过程本次QC小组活动的实施过程如下:(1)确定活动主题我们针对团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定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活动的主题。
(2)组建QC小组我们经过全员投票选出了相关的成员,共同组成QC小组。
共有5名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3)开展问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我们搜集了团队成员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待改进的方面的看法和意见。
(4)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改进计划,并确定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5)实施改进和评估效果在一段时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改进计划逐步实施了改进措施,并对效果进行评估。
qc小组总结和下一步计划模板

QC小组总结和下一步计划一、总结1.1 总结回顾经过半年的努力,QC小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完成了多个质控项目,并且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合作力量,共同完成了一系列质控任务,为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 成绩展示在过去的半年里,QC小组取得了如下成绩:完成了10个质控项目,提出并实施了5个改进方案,有效降低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客诉率下降了20;为公司节省了10的成本支出。
1.3 成功经验我们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强,每位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任务;注重数据分析和问题定位,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各项质量指标稳步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1.4 不足和教训在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交流不畅,导致任务执行效率降低;部分成员对工作任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学习和培训;部分项目的改进方案实施效果不佳,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
二、下一步计划2.1 目标规划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完成至少15个质控项目,提出并实施8个改进方案,实现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率再降低10;客户满意度再提升10,客诉率再降低15;为公司节省成本支出15。
2.2 行动计划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行动:加强团队交流,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提高任务执行效率;加强成员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数据分析和问题定位能力,及时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优化改进方案实施,确保效果显著。
2.3 资源保障为支持下一步的工作,我们需要公司提供以下资源支持:增加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成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投入更多的质控设备和技术工具,提升质控水平和效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2.4 风险预案在下一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风险和困难,我们将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建立灵活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应对突发情况;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问题;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一、背景介绍在过去几个月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名为QC(质量控制)小组的活动。
QC小组是由一群对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充满热情的同事组成的。
我们秉持着“追求卓越,不断改进”的理念,致力于寻找并解决工作中的质量问题。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小组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
二、问题识别与分类在QC小组的首次会议上,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问题识别与分类的环节。
我们将各自遇到的问题逐一列举出来,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流程问题、技术问题和人员沟通问题。
三、流程问题的解决针对流程问题,我们小组决定进行流程优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们根据现有流程的不合理之处,制定了一套更加完善的流程方案。
经过多次测试和修改,我们成功地优化了原有流程,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改善。
在实施新流程后,同事们反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且错误率显著下降。
四、技术问题的解决对于技术问题,我们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我们组织了一次技术培训,邀请了专业的讲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个技术交流平台,大家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在技术问题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办法。
五、人员沟通问题的改善在组织中,人员沟通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我们小组发现在一些项目中,由于沟通不畅或信息不对称,导致工作出现了一些偏差。
因此,我们制定了一套沟通规范,并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团队讨论中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流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小组发现人员沟通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团队合作的效果也明显提升。
六、成果总结与反思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QC小组在提高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
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工作中得到了验证。
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团队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一、活动背景QC(Quality Control)小组是由我们公司组织成立的一个质量控制小组,旨在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QC小组的作用,促进团队协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活动内容1.培训活动为了提升QC小组成员的专业素质,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首先,我们邀请了一位行业专家来公司进行讲座,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其次,我们组织了内部研讨会,让成员之间交流学习,分享心得体会。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前往一家优秀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其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经验。
2.优化流程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我们对公司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流程上的瑕疵和不足之处。
我们与生产部门共同制定了一套新的生产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3.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质量预警机制,并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一套应对措施,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个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和改进。
4.团队建设为了提高QC小组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团队建设活动。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如拓展训练、团队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大家更加了解彼此,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定期的团队会议,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活动成果1.质量提升通过QC小组的努力,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产品的不良率大幅下降,用户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这不仅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2.流程优化通过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成本降低,并且生产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这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一、背景介绍QC小组是由一群热爱品质管理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在过去的一年里,QC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
本报告将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质量培训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QC小组组织了一系列质量培训活动。
我们邀请了一些行业内的专家和顾问,就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解。
通过这些培训,团队成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应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质量改进项目QC小组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展了多个质量改进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是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分析生产流程,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和低效的操作。
我们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制定了一套改进方案,并进行了试点。
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和调整,我们成功地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一个项目是针对客户服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我们收集了客户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客户服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培训,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并减少了客户投诉的数量。
这一改进项目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口碑和业务。
四、品质奖励计划为了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QC小组推出了品质奖励计划。
该计划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他们的贡献进行认可和奖励。
通过这一计划,我们成功地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质量管理文化的建设。
五、质量数据分析QC小组通过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对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和生产效率等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一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六、质量文化宣传为了促进质量管理的普及和推广,QC小组积极开展了质量文化宣传活动。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QC小组在过去一年中的活动成果,包括小组概况、活动过程、成果展示以及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小组概况QC小组由来自不同部门的10名成员组成,包括技术、生产、质检和财务等部门。
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对QC方法论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三、活动过程在本次活动中,QC小组采用了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首先,我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我们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持续改进。
四、成果展示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强化质量检测,产品不良率降低了20%,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和使用新型材料,我们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15%,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3. 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参与QC小组活动,员工们更加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得到了提高。
4. 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活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某些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有待提高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不断提高QC小组活动的水平和效果。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企业发展的需求,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开展QC 小组活动。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QC小组活动成果汇报

对策实施
按照对策措施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确 保对策措施的有效执行。
效果检查
通过数据统计、现场观察等方式,对对策措施的 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巩固措施
对于有效的对策措施,及时纳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进行标准化和固化。
03
活动成果展示
产品质量提升
缺陷率降低
通过QC小组的活动,我们成功地 将产品缺陷率降低了30%,极大
通过鼓励、奖励等方式提高成员 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大家的主动 性和热情。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在未来的活动中,应合理安排时 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 讨论和交流。
促进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在活动中,应积极促进成员间的 有效沟通,鼓励大家充分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思想的碰 撞和交流。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活动成果总结
汇报范围
活动过程总结
对QC小组活动的计划、 实施、检查、处理等各
个阶段进行总结。
成果展示
展示QC小组活动在提升 质量、降低成本、提高 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成果
。
经验分享
分享QC小组活动中的有 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为 其他团队提供借鉴和参
考。
未来计划
提出QC小组活动的未来 计划和改进方向,推动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持
创新思维与方法
鼓励成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通过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创新 工具,激发团队创造力。
学习与成长
定期组织培训、分享会等活动,提升成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促 进个人成长和团队整体进步。
持续改进意识提升
强化质量意识
使成员充分认识到质量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持续改进文化
场地设施不够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前言 (1)二、小组简介 (1)三、选择课题 (2)四、活动计划 (2)五、设定课题目标 (4)六、方案的提出及确定最佳方案 (5)(一)方案的提出 (5)(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 (5)七、方案具体化并制定对策表 (7)八、方案实施过程 (8)九、效果检查 (10)(一)目标值实现情况 (10)(二)技术效益 (11)(三)经济效益 (12)(四)综合提高 (12)十、巩固措施和今后打算 (13)一、前言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五条地区环线之一和东北区域骨架公路网规划“五纵.八横.两环.十联”中的环一线,它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连接起来,形成重要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是辽宁省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环线,也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交通环线。
本合同段为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铁岭之本溪段项目路基工程施工第三合同段,里程桩号为K286+650~~~~~k297+200,总长10.550公里,二、小组简介QC小组成员表小组成立日期2016年3月26日课题登记号小组名称铁本三标项目部QC小组小组类型课题名称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探索出勤率100% 活动时间2016年4月~2016年5月活动次数6次小组成员表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组内分工组长程敬男32 本科项目总工负责小组工作开副组吴智男31 本科项目副总工负责小组策划工组员易刚男37 本科工程部长负责技术指导工组员张庆男29 本科质检部长负责质量指导工组员陈磊男27 专科技术员负责小组技术工组员郝文男27 本科技术员负责小组技术工组员李清男37 本科测量员负责小组测量工组员贺想男26 专科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检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4月6日三、选择课题(一)问题的提出:在桩号K289+220.18——K289+670.68范围路基施工区域内,经部分路基开挖情况显示,位于机动车道路面及非机动车道挡墙基础下方存在明显的淤泥层。
(二)确定课题:由于此类软基处理在施工中往往是难点,如何保障软基路段处理后路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处理完成后路基的工后沉降最小化,施工工期短,施工造价低。
因此我们决定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索,所以选定课题: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的探索。
四、活动计划表4-1 小组活动计划表活动阶段2016年4月2016年4月2016年4月2016年5月1 1010 20231 5P 选择课题计划实际设定目标计划实际提出方案计划实际确定方案计划实际制定对策计划实际D 对策实施计划实际C 效果检查计划实际A 巩固措施计划实际总结计划计划实际计划时间实际时间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4月20日五、设定课题目标查阅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确定课题目标为:确保软基处理后路基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目标值:(1)复合地基承载力≥110Kpa ;(2)后期沉降为10cm ; (3)施工时间短工程造价低。
六、方案的提出及确定最佳方案小组成员在付晓俊组长的带领下,开会商讨软土路基施工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评估,以确定最佳方案。
(一)方案的提出小组成员围绕实现小组活动目标,提出了如下三套对策方案,见图6-1:(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 制图人:李清宇 2016年4月22日 预制混凝土方桩加固 铺设钢筋混凝土 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处理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方案方案一、预制混凝土方桩加固方案二、铺设钢筋混凝土方案三、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施工方法采用350mm*350mm混凝土方桩对挡墙下部基础及机动车道路基进行加固,桩间距1.5m,呈矩形布置,桩顶以下50cm采用宕渣换填,桩顶以上80cm宕渣内部铺设2层土工格宕渣层下铺设混凝土板,板下铺设30cm宕渣垫层,混凝土板厚度为20cm,采用双面配筋,钢筋间距为12.5m,挡墙基础采用混泥土方桩进行加固,呈矩形布置,在原设计中的80cm宕渣层以下清淤50cm,采用宕渣回填,在机动车道宕渣层中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在路基宕渣层下打入松木桩,桩端进入粉质粘土持力优点1、施工进度快,工期短2、地基加固效果较好,沉降小,竖向承载1、施工技术较为成熟2、施工过程中无噪音、无振动。
1、施工简单2、施工进度快,工期短缺点1、桩体横向承载力较低,桩距过密易导致地表土隆起1、工程造价比较高2、后期沉降较大工后沉降相对较大工程量比较此方案用宕渣约:1950m³方桩约:4539m土工格栅:5600㎡此方案用C30混凝土约:560m³钢筋:22.12t此方案全部完成用宕渣约2190m³松木桩45000m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4月30日通过对软基处理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方案具有质量可控性高、施工操作简易、成本低的优势,为此我们确定此方案三为实施方案。
七、方案具体化并制定对策表(一)方案三的具体分析清淤换填松木桩加固,并要确保其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关键控制点在于:1.清淤标高要控制准确;2.松木桩施工时桩间距控制;3.宕渣铺设时,铺设厚度及压实情况要控制良好。
(二)针对以上关键控制点,小组成员进行认真、细致地讨论分析,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并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制定了如下对策表:对策表序号关键对策目标值措施完成时间负责人控制点1 清淤标高控制根据设计标高计算出清淤底标高,采用水准仪控制标高,双人复测。
标高允许误差控制在±3cm1.一人测量完成后由另一人复测2.现场专人指挥挖机作业2016年4月17日2 松木桩施工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内容进行施工作业松木桩施工时必须深入到持力层1.在施工前用白灰放好桩位2.松木桩施工时专人监控控制插入深度2013年4月26日3 宕渣回填宕渣回填必须分层压实,按照方案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宕渣每层压实度都能达到96%1、技术人员实时测量控制每层铺设厚度2、及时联系检测单位检测压实度2013年5月5日制表人:李清宇2016年5月1日八、方案实施过程实施一:土面清淤我们从2016年4月10日开始进行了以下工作:组织土方队伍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土方作业队伍进场两台挖机,并组织运输车辆将现场土方及时拉出。
在开挖前对需换填段进行测量方样,用石灰打出开挖边线。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技术测量人员及时跟进,测量开挖标高,现场工班负责人指挥挖机,对开挖高度进行全面控制。
开挖到位后,复测人员及时复测,有效的控制开挖标高。
效果检查: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我们成功地控制土方开挖标高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目标要求。
实施二:松木桩施工我们在2016年4月18日开始做了以下工作:联系材料供应商,及时进场松木桩,做好施工前准备,要求作业队伍在施工前用白灰放好桩位,技术人员进行复测,符合要求后开始施工。
松木桩施工采用挖机压桩,为能够有效的控制桩体进入土体后的垂直度及深入程度,在开始施工前先进行现场试打,机械作业人员与指挥人员相互配合。
工班派专人进行监控,对打桩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有效保证桩体全部插入持力层,及有效控制桩间距。
效果检查:松木桩深入粘土持力层,桩间距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实施三:宕渣回填压实我们从2016年5月1日开始做了以下工作:组织作业队伍进行技术交底,进场一台挖掘机及一台压路机,根据方案要求换填宕渣分两层进行铺设,宕渣原材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进场后经技术人员检查后方可采用,按照铺设厚度首先进行第一层宕渣铺设,铺设前定好标高桩,技术人员复合检查后开始铺设,铺设结束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直至压实到设计标高。
压实到位后进行标高测量,达到预定标高后联系检测单位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合格后铺设土工格栅,进行第二层宕渣铺设。
施工方法与第一层一致。
效果检查:经检测达到要求压实度,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九、效果检查(一)目标值实现情况小组成员通过对完成后的宕渣路基进行现场实体检查及检测报告显示,得出数据如下:换填宕渣层检查结果表序号位置压实度(%)地基承载力(Mpa)回弹模量(Mpa)顶层高程控制11#K289+30096 115 35 +5mm2 1#K289+42597 120 33 -6mm3 1#96 122 36 +8mmK289+595 41#K289+64097 118 35 +3mm制表人:李清宇2016年5月3日由上表的数据可知,小组经过近2个月的攻关活动,完成了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经过班组级、项目部级和检测单位三级检查验收,4个随机试验点的施工质量均达到目标值。
1、处理后宕渣层压实度均满足要求。
2、回弹模量达到要求值以上。
3、路基承载力也达到设计要求。
制图人:李清宇 2016年5月3日(二)技术效益通过本次攻关活动,使我们积累了软土路基处理的施工经验,总结了一套系统的施工方法,为今后顺利完成工程实际当中的软基处理施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单位:mm高差对比540.511.522.533.544.55目标值实际值2022.5161718192021222324目标值实际值单位:Mpa承载力对比(三)经济效益在有效的时间内按照工期目标完成了施工,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利用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法完成了施工任务。
(四)综合提高1、通过本次活动,各组员利用QC 各种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保障了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组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详见下表:小组综合素质评价表制表人:李清宇 2016年5月序号 项目名称 活动前(分) 活动后(分)1 QC 知识 82 94 2 解决问题能力 77 963 经济意识 83 934 质量意识 85 97 5团队精神85984日2、通过本次活动,在很好完成设定目标值的同时,QC小组得到了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好评,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品牌竞争力,为公司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十、巩固措施和今后打算1、小组总结的软基处理施工经验,并将其编制成有实用价值的专项施工方案,以供其它有软基处理的工程项目推广使用,使该技术不断得到巩固。
2、今后,我们仍要将QC小组活动认真、深入地开展下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针对目前在施工中遇到各种新工艺,积极组织技术攻关,不断的努力做好下QC攻关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