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
2012年中考化学真题精品解析分类汇编: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

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一、选择题(2012年江苏盐城,13题,2分)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答案】C【解析】A.温度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温度是t1℃时乙的溶解度等于甲的溶解度;温度低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A说法不正确。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g÷115g×100%<15%,B说法不正确。
C.蒸发溶剂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说法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0g甲物质,所以得到溶液的质量是130g,D不正确。
18. (2012年四川广安,18题,2分)右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C.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甲、乙两种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40%【答案】C【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说法不正确。
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C.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温度降低甲乙的溶解度减小,甲、乙两种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温度降低丙的溶解度增大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
C说法正确。
D.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等于40g÷140g×100%小于40%,D说法不正确。
12.(2012年湖北黄冈,12题,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OO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 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答案】B【解析】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 (2018年中考化学•江苏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2℃时,甲、乙溶解度均大于30g,甲、乙各30g 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故选D。
2. (2018年中考化学•四川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故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正确。
故选C。
3. (2018年中考化学•江苏扬州)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答案】D【解析】A、没有确定的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错误;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没有晶体析出,错误;C、A点所表示的KCl的溶解度是29g,所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2.5%,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正确。
中考必备化学第13讲饱和溶液、溶解度

种溶质的一定溶温液度。 一定量溶剂
能
(2)如何检验溶液是否饱和?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不饱和 ()降(温)()加溶质 蒸发溶剂 饱和
溶液 ()(升)温
加入溶剂
溶液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因为它们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 质、蒸发溶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
A.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B.100克水中溶解了36克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 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C.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 则20℃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
D.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 ,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克。
故答案为:(1)<;(2)>;(3)25;33.3%.
3、(2014•广东)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 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KNO3比KCl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在20℃时,10g水中加入5gKCl可得到33.3%的 KCl溶液 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 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50g水中溶解 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 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解:(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A<B;(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所以将t3°C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200g,降温至t1°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3)t2°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 和,所以50g水中溶解25gB也刚好达饱和,此 时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word版】.doc

溶解度曲线图(18山西)10、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将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18德州)15.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8达州)15.右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C.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D.t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18德阳)1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18泸州)14.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B.60℃时,a点对应KCI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C.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D.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18绵阳)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B.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18泰安)18、中、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18连云港)3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中考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 (2)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 t1℃升到 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才一定增大,C 错;
30.(2015•江苏苏州)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5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
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3
中考真题
A 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时的溶解度为 36.6g . 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 D 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 . 【答案】C 【解析】
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时的溶解度为 36.6g,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比较甲乙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 影响大,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该选项说法不 正确; 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该选项说 法正确.
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饱和硫酸铵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小,因此出现白色沉淀;氢氧燃料电池可以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氯化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固体,可用冷却热饱和的方法除
去硝酸钾,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饱和石灰水溶液放置较长时间后表
面形成了一层白膜,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水没有减少,故该溶液不再
A 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
中考真题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 【答案】AD 【解析】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溶解度的计算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溶解度的计算
溶解度的计算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量的关系,可进行如下的有关计算。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量,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一定
量的饱和溶液里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溶剂质量减少(蒸发溶剂)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晶体的质量。
(4)根据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求如果温度变化(降温或升温)时,能从饱和溶液里析出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通常以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表示。
2. 可溶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溶于溶剂中的性质,可溶性取决于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
3.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4. 饱和溶解度:指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5.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含溶质量小于饱和溶解度的溶液。
6. 过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溶剂迅速冷却或其他原因,使得溶质溶解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产生的溶液。
7.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一般情况下)。
- 压强(对气体溶质):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增加(亨利定律)。
- 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之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有利于溶解。
8. 溶解度曲线:用于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溶质质量分数与溶剂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 溶剂中溶解度变化:溶液的溶质溶解度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某些溶液,特定温度范围内溶质溶解度随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化学考点 饱和溶液、溶解度

中考化学考点: 饱和溶液、溶解度【中考例题1】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中考例题2】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中考例题3】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中考例题4】右图表示的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都很小C.在t℃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b中含少量a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中考例题5】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 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C 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D 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中考例题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分别将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 .t 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中考例题7】 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1 饱和溶液、溶解度一、选择题(2018•辽宁葫芦岛)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 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
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答案】C15.(2018·广西北部湾)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答案】C(2018·江苏无锡)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答案】C8. (2018•湖南张家界)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D.等质量的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30℃降至10℃,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B19.(2018·云南昆明)(3分)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1,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2Cr2O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80℃时100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C.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时多D.在0﹣100℃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答案】B(2018·江苏扬州)17、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答案】D(2018·四川广安)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C.将t 2℃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D.t 1℃时,50g 甲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g 【答案】C10. (2018·山东菏泽)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 和Y 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 溶解度/g4H 2PO 4NaClCe 2(SO 4)3图一X 的饱和溶液Y 的饱和溶液NaOH 固体NH 4NO 3固体图二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B.X 为Ce 2(SO 4)3,Y 不一定是NH 4H 2PO 4C.若NHH 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 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D.20℃时,将40NaCl 加入到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答案】D 12.(2018·山东烟台)如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属于易溶性物质B.t℃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方法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C.90℃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D.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b【答案】AD17.(2018·云南)(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仍然饱和D.t1℃时,将5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甲物质的饱和溶液17.C(2018·江苏淮安)9.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甲、乙两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答案】D(2018·新疆乌鲁木齐)如图是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 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t1℃时,A、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 物质的溶解度D. 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答案】B(2018·四川泸州)14.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B.60℃时,a点对应KCl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C.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D.90℃ 150g 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答案】D10、(20183④⑤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⑤ D④⑤【答案】C(2018·山东枣庄)18.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答案】CD9.(2018·湖北恩施)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B(2018·海南)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升温能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9. (2018•广东深圳)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答案】D16.(2018·广西梧州)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溶解度:a=b>cB.随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t3℃时,将30克a加入50克水中可以得到80克溶液D.t1℃时,a的饱和溶液和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14. (2018·湖北荆门)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D.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11.(2018·湖北黄石)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将温度由T1℃开高到T2℃,充分提拌,烧杯乙中故体一定全部容解【答案】 D7.(2018·浙江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I一定是降温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10.(2018·广东广州)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B.NaNO3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C.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D.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答案】A(2018•湖南岳阳)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答案】D(2018•山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 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C. 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D. 将10℃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答案】C6.(2018·福建)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18.0gB.16.0gC.13.2gD.11.5g6.A34.(2018·江苏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