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产品线全分析
了解至强cpu!至强cpu性能排行榜及具体参数详解[详解]
![了解至强cpu!至强cpu性能排行榜及具体参数详解[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456f1e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1.png)
了解至强cpu!至强cpu性能排行榜及具体参数详解[详解]导语:说到cpu,这个我想大家都不感到陌生吧。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电脑已不再是一种高档奢侈品,而是作为一种常规家用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但话虽如此,据调查我国有百分之80以上的人表示会用电脑,但不懂的电脑内部的构造等等。
这就造成了很多朋友在购买电脑的时候受到黑心商家的欺骗,被他们以次充好。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电脑中比较重要的——至强cpu性能排行榜及具体参数。
第一名:Intel Xeon E7-8870 价格:21000 插槽类型:LG A 1567 主频:2400MHz 核心数量:十核心总线频率:6.4GT/s 线程数量:20 CPU架构:64位工作功率:130W第二名:Intel Xeon E7-2687w 价格:11000 主频:3100MHz 线程数量:16 CPU系列:Xeon E5-2600系列工作功率:150W 核心数量:八核心 CPU架构:64位第三名:Intel Xeon E5-2665 价格:9000 主频:2400MHz 工作功率:115W 核心数量:八核心CPU架构:64位线程数量:16 L3缓存:20MB CPU系列:Xeon E5-2600系列第四名:Intel Xeon E5-2650L 价格:7000 主频:1800MHz 工作功率:70W 核心数量:八核心线程数量:16 制作工艺:32纳米CPU架构:64位第五名:Intel Xeon E7-2820 价格:6000 插槽类型:LGA 1567 主频:2000MHz 总线频率:5.86GT/s 工作功率:105W 核心数量:八核心 CPU架构:64位第六名:Intel Xeon E5-2630L 价格:4000 主频:2000MHz 核心数量:六核心线程数量:12 工作功率:60W CPU架构:64位总结: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至强cpu性能排行榜及具体参数了,以后大家再买电脑的时候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喔,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同时兼顾高端与性价比,Intel至强E3超强配置指南

同时兼顾高端与性价比,Intel至强E3超强配置指南更多资讯尽在正睿---E3 V3太强大:性能秒i7价格秒i5Intel Xeon系列属于服务器级别的处理器,但Xeon与桌面版处理器的封装形式、针脚数量完全一样,官方也没有限制桌面级主板芯片组对Xeon处理器的支持,因此把Xeno处理器作为家用用途的个人消费者非常多,其中在中高端平台被称为“平民级I7”、“性价比神器”的E3 1230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套E3党最爱的Intel至强E3 1230 V3配置。
正睿E3-1230 V3产品推荐(塔式服务器ZI1TS4-4536,2U机架式ZI12S4-4534,1U机架式ZI11S4-4532L4等)首先,我们先来一同了解一下这套配置的具体信息:处理器的选择自然非Haswell构架的E3 1230 V3莫属,其参数不必多说,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
售价方面,盒装版和规格相似的酷睿i7-3770的价格很接近,但是市售盒装版几乎都是无货状态。
而散片虽然无法享受到质保服务,但1440的价格让众多玩家惊叹不已,“i7性能,i5价格”之类的言语,不知道到让多少DIY用户欣喜若狂。
高U配高显,但显然E3比不了Haswell酷睿i7系列,E3 1230 V3还是最配GTX 760或者R9 280X,但是为了追求性价比,和760相同价位性能更强悍的280X更胜一筹,当然选择的也是280X中低价位的一款。
CPU和显卡的选择主板方面,E3 1230 V3取消了额外四倍频,完全不支持超频,一款高规B85主板是最据性价比的,华擎玩家至尊B85 杀手版则是B85中的佼楚,不仅拥有主流的规格,同时还板载了Killer E2200系列网卡芯片,让线上游戏的流畅度可以得到十足的保障,十分适合游戏玩家。
华擎玩家至尊 B85 Killer内存及硬盘部分,本着节省预算的原则选择1个8G内存条,硬盘则是西部数据1T 7200转64MB SATA3蓝盘,预算多的用户可以选择加一个固态硬盘。
至强处理器

英特尔至强Xeon cpu处理器型号大全及详细参数第1页:双核至强UP:3000、3100系列3000系列“Conroe”2006年9月末英特尔发布了代号为“Conroe”(产品代码80557)的双核至强 3000系列CPU,它只不过是英特尔主流“Conroe”的重新贴牌产品,商标采用了酷睿2 Duo(用于消费级的桌面产品),和其它大多数至强处理器不同,它们只支持单CPU运算,使用Socket T (LGA775),前端总线速度1066MHz,支持英特尔增强的自动降频和虚拟化技术,但不支持超线程。
3100系列“Wolfdale”代号为“Wolfdale”(产品代码80570)3100系列双核至强 CPU只是对英特尔主流产品Wolfdale进行了重新包装,采用相同的65纳米制造工艺和6MB二级缓存,和大多数至强不同,它们仅支持单CPU运算,使用Socket T (LGA775),前端总线1333MHz,支持增强的自动降频和虚拟化技术,但不支持超线程。
第2页:四核至强UP:3200、3300、3400和3500系列——英特尔的多核之路:四核、六核至强3200系列“Kentsfield”2007年1月7日,英特尔发布了重新包装过的四核(2x2)酷睿2 Quad处理器,即至强 3200系列(产品代码80562),2x2四核心包括两个独立的双核芯片,包括三个型号X3210、X3220和X3230,分别运行在 2.13GHz、2.4GHz和2.66GHz。
和300系列类似,这些型号只支持单CPU运算,前端总线1066MHz,其目标定位于刀片服务器市场,X3220也当作Core2 Quad Q6600销售,X3230对应到Q6700。
3300系列“Yorkfield”英特尔发布重新包装的四核酷睿2 Quad Yorkfield Q9400和Q9x50处理器时,同期发布了至强 3300系列(产品代码80569),它包含两个独立的双核芯片,采用了45纳米制造工艺,型号包括X3320、X3350、X3360和X3370,分别运行在2.50GHz、2.66GHz、2.83GHz和3.0GHz,每个芯片统一使用6MB二级缓存(但X3320每块芯片二级缓存只有3MB),前端总线1333MHz,所有型号都支持英特尔64位(x86-64实现),XD位和虚拟化技术,也支持按需供电,使用LAG775 Socket。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历代记

十载寒窗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历代记 2011-04-11 佚名 IT168 摘要:回顾至强处理器发展的历程,面向双路的产品从最初的至强5000系列到5400系列到最新的至强E7,算下来Intel在双路及四路以上服务器处理器中已经整整更新了10代产品。
2011年4月6日,Intel在北京发布了采用全新命名的至强E7系列,回顾至强处理器发展的历程,面向双路的产品从最初的至强5000系列到5400系列,到Nehalem架构的至强5500、Westmere架构的至强5600;而四路及多路处理器方面,最初的至强7100、六核心的Dunnington至强7400、上一代的Westmere至强7500再到最新的至强E7,算下来Intel在双路及四路以上服务器处理器中已经整整更新了10代产品。
这些产品见证了至强这个品牌一步步走向辉煌,同时这些产品也帮助数以万计的企业获得成功。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最近几年Intel至强的10代产品,为了那些曾经忘却的纪念。
一代、Dempsey核心至强5000系列英特尔公司的“Bensley”平台包括代号为“Dempsey”的双核Xeon DP处理器和代号为“Blackford”的Intel 5000系列芯片组,另外还有一系列的新技术,比如I/O AT技术、FBD内存技术、更新的安全特性等等。
英特尔当时一共发布了8款基于“Dempsey”核心的处理器:Xeon 5080、Xeon 5070、Xeon 5060、Xeon 5063、Xeon 5050、Xeon 5040、Xeon 5030和Xeon 5020。
这些处理器依然采用了NetBurest微架构,它们将会是最后一个采用该微架构的Xeon系列产品。
在Xeon 5000系列处理器中整合了两个完整的NetBurst微架构处理器,并且对于NetBurst 微架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主要涉及到超管线技术(Hyper Pipelined Technology)和执行追踪缓存(Execution Trace Cache)。
英特尔 至强融核 协处理器:并行处理,无可比拟的高性能

MPI code in C for clusters – /go/mpi
for(d=1; d<ntasks; d++){ rows =(d <= extra) ? avrow+1 : avrow; printf(“ sending %d rows to task %d\n”, rows, dest); MPI_Send(&ofset, 1, MPI_INT, d, mtype, MPI_COMM_WORLD); MPI_Send(&rows, 1, MPI_INT, d, mtype, MPI_COMM_WORLD); MPI_Send(&a[ofset][0], rows*NCA, MPI_DOUBLE, d, mtype, MPI_COMM_WORLD); MPI_Send(&b, NCA*NCB, MPI_DOUBLE, d, mtype, MPI_COMM_WORLD); offset = offset + rows; }
Sum in Fortran, using co-array feature – /software/products
REAL SUM[*] CALL SYNC_ALL(WAIT=1) DO IMG= 2,NUM_IMAGES()
IF (IMG==THIS_IMAGE())THEN SUM = SUM + SUM[IMG-1] ENDIF CALL SYNC_ALL(WAIT=IMG) ENDDO
2
更高性能, 更高灵活性
个性编码 大量编程语言、模型和工具支持英特尔架构 — 所有这一切都可用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 和英特尔® 至强 融核™ 协处理器。
至强全系列处理器列表

产品系列型号代号工艺L2L3时钟频率前端总线类型功耗X7350 65nm 8M N/A 2.93 GHz 1066 MHz FSB MP 130W L7345 65nm 8M N/A 1.86 GHz 1066 MHz FSB MP 50W E7340 65nm 8M N/A 2.40 GHz 1066 MHz FSB MP 80W E7330 65nm 6M N/A 2.40 GHz 1066 MHz FSB MP 80W E7320 65nm 4M N/A 2.13 GHz 1066 MHz FSB MP 80W E7310 65nm 4M N/A 1.60 GHz 1066 MHz FSB MP 80W X5482 45nm 12M N/A 3.20 GHz 1600 MHz FSB DP 150W X5472 45nm 12M N/A 3.00 GHz 1600 MHz FSB DP 120W X5460 45nm 12M N/A 3.16 GHz 1333 MHz FSB DP 120W X5450 45nm 12M N/A 3.00 GHz 1333 MHz FSB DP 120W E5472 45nm 12M N/A 3.00 GHz 1600 MHz FSB DP 80W E5462 45nm 12M N/A 2.80 GHz 1600 MHz FSB DP 80W E5450 45nm 12M N/A 3.00 GHz 1333 MHz FSB DP 80W E5440 45nm 12M N/A 2.83 GHz 1333 MHz FSB DP 80W E5430 45nm 12M N/A 2.66 GHz 1333 MHz FSB DP 80W E5420 45nm 12M N/A 2.50 GHz 1333 MHz FSB DP 80W E5410 45nm 12M N/A 2.33 GHz 1333 MHz FSB DP 80W E5405 45nm 12M N/A 2.00 GHz 1333 MHz FSB DP 80W L5420 45nm 12M N/A 2.50 GHz 1333 MHz FSB DP 50W L5410 45nm 12M N/A 2.33 GHz 1333 MHz FSB DP 50W X5365 65nm 8M N/A 3.00 GHz 1333 MHz FSB X5355 65nm 8M N/A 2.66 GHz 1333 MHz FSB L5335 65nm 8M N/A 2.00 GHz 1333 MHz FSB E5345 65nm 8M N/A 2.33 GHz 1333 MHz FSB E5335 65nm 8M N/A 2.00 GHz 1333 MHz FSB E5320 65nm 8M N/A 1.86 GHz 1066 MHz FSB E5310 65nm 8M N/A 1.60 GHz 1066 MHz FSB X3360 45nm 12M N/A 2.83 GHz 1333 MHz FSB 95W X3350 45nm 12M N/A 2.66 GHz 1333 MHz FSB 95W X3320 45nm 6M N/A 2.50 GHz 1333 MHz FSB 95W X3230 65nm 8M N/A 2.66 GHz 1066 MHz FSB X3220 65nm 8M N/A 2.40 GHz 1066 MHz FSB X3210 65nm 8M N/A 2.13 GHz 1066 MHz FSB L5320 65nm 8M N/A 1.86 GHz 1066 MHz FSB L5310 65nm 8M N/A 1.6 GHz 1066 MHz FSB X5272 45nm 6M N/A 3.40 GHz 1600 MHz FSB 80W X5260 45nm 6M N/A 3.33 GHz 1333 MHz FSB 80W L5240 45nm 6M N/A 3.0 GHz 1333 MHz FSB 40W E5205 45nm 6M N/A 3.33 GHz 1333 MHz FSB 80W65nm 2M 2.00 GHz 667 MHz FSB XD 65nm 2M N/A 1.66 GHz 667 MHz FSB XDE722065nm 8M N/A 2.93 GHz 1066 MHz FSB E721065nm 8M N/A 2.40 GHz 1066 MHz FSB 7150N65nm 2x1M 16M 3.50 GHz 667 MT/s FSB 7140M65nm 2x1M 16M 3.40 GHz 800 MT/s FSB 7140N65nm 2x1M 16M 3.33 GHz 667 MT/s FSB 7130M 65nm 2x1M 8M 3.20 GHz800 MT/s FSB Hprpertown Clovertown 四核心XEON®5400 系列四核心XEON®5300 系列四核心XEON®3000四核心XEON®X3200 系四核心XEON® LV四核心XEON®7300 系列双核心XEON®5200 系列Wolfdale-DP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产品家族全系列处理器双核心XEON® LV核心)处理器列表。
intel酷睿i系列CPU全解析

intel酷睿i系列CPU全解析在酷睿2大获成功的基础上,Intel基于Core 2系列优秀的运算核心,大刀阔斧的改良了CPU架构,从而诞生了全新的Core i系列处理器。
Core i首次整合了内存控制器、抛弃了老迈的FSB启用高速的QPI总线、加入大容量共享式三级缓存,在技术和架构方面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全面压制AMD Phenom II系列产品,性能方面更是遥遥领先!BloomField、Lynnfield、Clarkdale三种核心Nehalem、Westmere、Sandybridge三种处理器架构全新架构的Core i系列的确非常诱人,但也很烦人。
从技术方面来讲,同为Core i系列产品线,居然拥有两种不同的CPU和接口、三种截然不同的架构。
在型号命名方面来讲,共有三种型号i7/i5/i3,但这三种型号并没有与三种架构相对应,三种型号又被细分为五大系列,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为了帮助大家深刻认识Intel Core i产品线,理清Intel处理器及平台的技术和特色,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笔者特意将Intel全线产品的规格型号整理出来,并按照核心架构的不同分类介绍给大家,供选购时参考。
Bloomfield核心:Core i7 9XX★ 首批Core i7:965X、940、920三款2008年10月,Intel正式发布了Nehalem架构的Core i7 965/940/920三款处理器以及X58芯片组,这是Intel第一款整合内存控制器和QPI总线的产品,因此备受关注。
i7 9XX系列处理器是基于Nehalem架构的首款产品,核心研发代号是Bloomfield,采用了45nm工艺制造,是原生四核心设计,集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1. 超线程技术回归,四核八线程大幅提升CPU的多任务和多线程计算能力;2. 整合三通道DDR3内存控制器,带宽大幅提升、延迟大大下降,从此内存不再是瓶颈;3. QPI总线取代FSB总线,用以连接北桥芯片,Core 2架构最大的瓶颈被消除;4. 采用大容量共享式三级缓存设计,较少数据等待延迟,多核应用效率提升。
英特尔至强E5 v4关键更新详解

英特尔至强E5 v4关键更新详解:本文目录:1.E5-2600 v4硬件规格与总体架构2.E5 v4为云而生的关键更新:RDT3.E5 v4为云而生的关键更新:虚拟化增强4.E5 v4的其他主要改进5.E5 v4的整数、浮点、Java与ERP性能表现6.结语:请记住E5 v4是一款云CPU概述:虽然从更新周期上看,此次发布的E5 v4属于制程工艺升级的TICK周期,与微核心架构更新的TOCK周期相比,对业界的影响似乎不如后者大,但这次好像英特尔对它更为重视,并给它定义为“为云而生”,这到底是为什么?本文就尝试解答这一问题,希望能您一个有益的参考,全文10000余字,有较为详细的技术介绍,慢慢看……(本文图片均可点击放大)TICK……TOCK……TICK,英特尔经典的CPU更新节拍,如今又迎来了新的乐章——美国时间2016年3月31日,也是英特尔公司2015财年的最后一天,新一代至强E5处理器E5 v4家族正式发布,确切的说是数据中心市场的绝对主力E5-2600 v4终于亮相了。
虽然从更新周期上看,此次发布的E5 v4属于制程工艺升级的TICK周期,与微核心架构更新的TOCK周期相比,对业界的影响似乎不如后者大,但这次好像英特尔对它更为重视,并给它定义为“为云而生”,这到底是为什么?本文将尝试解答这一问题。
TICK-TOCK代表了英特尔处理器生产工艺与微架构的交替更新,最新发布的E5 v4,代号Broadwell-EP,在更新周期中属于TICK,即核心微架构与上一代Haswell-EP(至强E5 V3)基本相同,但生产工艺进化至14nmE5-2600 v4硬件规格与总体架构率先发布的E5-2600 v4(后续应该还会有E5-2400与4600 v 4上市),一共有27个型号,其中用于主流服务器与工作站的共22个型号(比早前网上泄漏的型号列表多了两个),其他5个则主攻存储与通信市场,官方销售价格跨度为213美元(E5-2603 v4 )至4115美元(E5-2699 v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产品线全分析
第1页:英特尔5种处理器模式应用场景不同
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让世界的联网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每天所产生的数据量也成指数级上升。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要求企业应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能够提供不同的运算速度、能效比率。
毫无疑问,在整个IT技术发展过程中,英特尔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布局,聊聊X86架构的优势和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
处理器
众所周知,英特尔一直以Tick-Tock为战略发展标准,即通常在奇数年推出新的制程工艺升级,偶数年推出新的微构架,这样每两年英特尔处理器的制程和微构架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今年的4月1日,英特尔发布了至强处理器E5-2600 v4产品家族;6月6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了英特尔至强E7v4处理器全球首发;7F20日,针对高性能计算发布了全新至强融核系列处理器
从这些发布中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不仅遵循着自己Tick-Tock的发展战略,也可以更清晰的看见英特尔在全行业的产品布局。
简言之:让至强融核处理器占领HPC市场,推动可扩展架构的实现;至强E7家族,专注于提供实时分析、关键任务业务处理和大数据洞察能力;通过至强
E5 处理器提升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上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性能和功能;至强E3家族则是数据中心显卡动力源(600405,股吧),为IT计划支出成本低的用户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而至强D系列处理器不仅限于服务器应用,而将视野扩展到整
个智能设备领域。
看到英特尔面向整个IT产品线的战略规划后,我们还能够了解到在如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