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_王菲

合集下载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一、背景乡镇基层组织是中国政治体制的基础和承载者。

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保证乡村社会稳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所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逐步实施,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本文就我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以供参考。

二、工作内容1.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在乡镇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始终将“健全”作为关键词。

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了各项机制,包括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确保为基层建设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

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和选拔一批讲政治、实干、有为的干部,要求队伍高度纯洁,提高组织机构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派驻干部固定时间在基层单位工作,多方位地了解情况,为基层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2. 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支持在我乡镇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采取了多种举措,使得对基层组织的支持更加全面和紧密。

首先,加强资金投入,确保政策扶持的落实顺利进行。

在资金使用上,我们注重专题会议研究、逐项审核、多方调研,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其次,注重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授,加强对基层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

3. 创新工作方式为了更好地开展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我们还着力推进工作方式的创新。

一方面,创新思路和方式,增强工作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采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微信群、QQ群、短信群等社交网络和传统通讯方式相结合的湿地信息公示模式,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得到了大大提高。

另外,还实现了各种业务系统的共享,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工作成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大力整顿“三资”问题,截止目前,全镇共整顿“三资”清收37万元,压缩了基层单位资金风险。

其次,政策扶持已实现2.6万元,资金雪球效应逐步显现,惠及广大基层群众。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三)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主题活动。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继续扎实开展“三项活动”(三级联创、双带两示范、党员承诺制),使党建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在活动中得到落实和深化。

特别是在“五个好”党组织建设上,集中在缺项、薄弱环节上找差距,找原因,抓好改进提高。

要抓典型,依*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和辐射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四)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经济能力。

在新时期,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

只有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

也只有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强化村级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也办不好的事,真正为农民排忧解难。

因此,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继续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稳定农村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农民服务的实力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五)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

要继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农村基层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在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

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为群众多为实事,多办好事。

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切实作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促进农村工作规范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几点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几点对策

. I . 总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 的最前沿 , 的对立情绪所致。二是部分“ 两委” 成员素质不 当” 转变到“ 能力高、 本领强 , 能带领村民致富” 上 是 党团结和带领农 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 对村民 自 治的内涵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 。三 来 ; 二是在选人的范围上, 党员和在职村干部 由“ 的战斗堡垒。如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是一些村的“ 两委” 班子之间对彼此应 该履 行的 的小 圈子 中” 转变 到“ 多层 次、 多渠道 的大 视野 力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工作职责不很清楚 , “ 两委” 工作有待于进一步规 中” ; 来 三是在选人的方式上由“ 委派、 等额选举” 是新形式下推动科学发展、 带领农 民致富、 护 范。 维 转变到“ 两推一选 ” “ 、公平竞争” 上来 ; 四是在班 农村稳定的关键所在。 1 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 . 4 素质偏低 子结构上由“ 只注重个体素质 , 整齐化一” 转变到 l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工作 中存在 的 目 , 前 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状况不容乐观。 一 “ 年龄结构 、 知识结构、 业务专长合理搭配” 上来。 问题及原因 是党员年龄老化。在全县农村党员中,5岁以上 5 2_ .2以选好村书记为重点 ,建立一支高素 2 党 的十六大以来 ,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 的党员有 9 6 , 0 名 占总数 的 4 、%, 07 由于党员年 质的村干部队伍。 针对选拔高素质村 干部比较难 的基层组织建设 , 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队 龄偏大 , 造成一些村书记难选 , 班子难配 , 直接影 的问题 , 级党组织要冲破身份 、 各 地域等传统观 伍的总体状况是好 的。但随着形势 的发展 , 新任 响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二 念的束缚 , 拓展选人视野 和渠道 , 积极推行机关 务 的不断出现 ,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如何 是党员素质偏低 。全县农村党员 中, 中以下文 干部下村 任职 、 初 大中专毕业生到村挂职、 村干部 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征途 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 还 化 程度 的有 1 0名 , 6 4 占总数 的 7 、%, 3 6 这些 党 就地任职 , 致富能人择优任职 、 用市场机制配置 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员文化程度较低 , 对先进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 人才资源等做法, 从高素质群体 中培养选拔村干 1 部分农村基层干部 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 术接受能力差, . 1 致富本领不强 。三是一些党员的 部。 思想和工作作风亟待改进 “ 党员意识” 先进意识” 和“ 有所淡化 。 的老党员 有 2 .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各 .3 2 主要表现有 : 有些村干部不思进取 , 整天不 认为年龄大 了, 有退坡思想 ; 的党员不重视理 级党组织要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 , 有 切 想事不干事, 存在混 日子的思想 , 经常不 到村里 论学 习, 对政治不大关心, 理想信念淡化; 的将 实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 , 有 努力建 上班 , 群众办事找不到人 ; 有些村 干部作风不 民 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 , 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甚 设一支数量充足 、素质优 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 主,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 造成群众上访 , 影响了本 至热衷于参与群众集体上访活动 。 造成上述问题 伍 ,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优 秀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 地区的社会稳定; 有些村 干部没有将主要精力放 的原因是 : 请入党的青年农 民少。 . 团组织 题 , 申 b 对 逐步形成适合我县实际的村级后备 干部队伍 在带领群众致富 , 为群众谋利益上 , 而是忙于搞 “ 推优” 工作抓得不紧。 . c 部分村党组织发展党员 建设 的长效机制。 关 系, 拉选票 , 为的是在村党组织换届时能站住 工作不经常、 不正常。 2 切实理顺村“ . 3 两委” 系, 关 建立健全村党 脚; 还有些村干部没有长远打算 , 总考虑眼前利 1 缺乏有效激励措施 ,村干部 的工作积极 组织领导下的村 民自治运行机制 . 5 益 , 的甚至卖掉了村部 , 有 用于给村干部 开工资 性不高 , 2 .加强教育, .1 3 提高认识。 要继续抓好全县 和兑现对群众进行的无原则的承诺。 这些问题虽 目 ,全县多数乡镇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村级“ 前 两委” 班子对《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 然出现在个别干部身上 , 但影响很坏。 还不够完善 ,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 作条例》 村 民委员会组 织法》 和《 的学习贯彻 , 提 1 优秀村 干部后继乏人 , . 2 选拔高素质的村 积极性。 造成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高他们对加强党的领导 , 充分发扬 民主 , 严格依 书记比较难 有三个方 面:工作难度大 。. a b 工作任务重 以干部 法办事的重要性和一致性 的认识。 从我县来看 , 全县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 待遇差。 2 .进一步改进村 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 。 .2 3 设 工作中先后树立的一些典 型示范村 , : 如 卧风 2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思路 与对 提倡村党组织书记通过依法选举兼任村委员会 沟乡的公官村、 十家子镇海山岱村和扎兰营子乡 策 主任和符合条件的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 的选举 各个村之所 以能够成 为先进 , 成为典型 , 而且能 针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中存在 的 程序交叉任职, 以有利于村“ 两委” 会成员 目 标同 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经久不衰 , 关键是这些 村 突出问题 , 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 四 向、 同担、 同抓 , 责任 工作 形成合力 。 都有—个团结进取的两委班子, 并且有一套好的 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 认真加 以 研究和解决这些问 2 . 强化制度建设 。要建立村委会定期向 .3 3 管理制度长期坚持 , 更主要的是都有一个好的村 题 , 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深入贯彻落 村党组织 报告工作制度和村党组织保障村委会 书记。而有些后进村 , 就是选不出来一个好的村 实科 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组 依法行使 自治权力制度, 确保村 “ 两委” 工作协调 书记 , 甚至连村 “ 两委” 班子都经 常配备不齐 , 原 织 者、 推动者和实践者 , 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 配合 ; 要依照工作条例 和组织法 , 制定和完善有 因是这些村党员素质普遍不高 , 村干部队伍青黄 康社会的奋斗 目 、 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 关村“ 两委” 会职责、 议事规则 、 决策程序 等工作 不接 , 又不重视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结果导 强 的组织保证。 规范运作的制度 , 逐步建立健全在村党组织 ̄- q , - 致这些村党组织长期没有一个好 的带头人 , 村班 2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 1 继续巩 固和扩大先 下 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 子软弱、 涣散 , 村里工作也始终不见起 色。 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2 采取有效措施 , . 4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l 个别村“ _ 3 两委 ” 关系不协调 , 村班子不团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永恒 的课题 ,是一 2 _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积极培养发展青 .1 4 结 项长期 的历史任务。今后一个时期 , 我们要进一 年农民加入党组织。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 以来 , 全县大多数基 步巩 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 按照有利 于提 2 .做好团组织向党组织的“ ” 。 .2 4 推优 工作 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战斗力明显增强。但还有 一 高党员素质 、 纯洁党员 队伍 , 激发党员活力的原 2 .建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责任制。 .3 4 部分后进村的党组织软弱涣散 , 其主要原因之一 则, 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先进性教育 2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村干部的 . 5 就是“ 两委” 关系不协调 , 班子不团结 。村“ 两委 ” 长效机制, 努力把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打造成社会 工作积极性 班子主要成员经常闹矛盾 , 既影响了村里工作 的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先锋 队, 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 2 .进一步完善对村干部 的奖惩制度。 .1 5 正常开展 ,又损害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形象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堡垒。 25 .. 2实施村财乡管 ,建立村干部退休保 障 有些村“ 两委” 成员职责不明 , 议事规则和决策程 2 创新选拔任用机制 , . 2 进一步加强村级干 制度 。 序不健全 , 工作随意性大 , 好事做到底 , 困难事、 部队伍建设 2 .积极 支持村干部开展工作 。 .3 5 麻烦事推诿扯皮 。究其原 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 一 2 . 在村 干部 的选用上 耍实 现 “ .1 2 四个转 是个别 “ 两委” 成员多年 的积怨和换届选举产 生 变” 一是在选人 的标 准上 , 老实听话 , 。 由“ 工作稳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_王菲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_王菲

考察与启示、现实意义与必要 性、内 容 界 定 与 科 学方法、现 实 困 境 与 建 设 途 径 等。 对 学 界 现 有 成果归纳总结,分析其存在的 不 足,既 有 利 于 理 论研究的积 累 与 发 展,又 能 对 实 践 进 行 有 效 的 指导。
一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研 究 的 成 果 概 述
第 31 卷 第 3 期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Vol.31 No.3
2 0 1 6 年 5 月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May 2 0 1 6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综述
Key words:CCP;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review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是 党 的 细 胞,是 党 组 织 体 系中最基本 的 单 元,是 党 的 农 村 工 作 的 领 导 核 心。中国共 产 党 自 成 立 起,一 直 非 常 重 视 党 的 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 断 强 调 和 加 强 党 在农村 的 基 层 组 织 建 设。1999 年 中 共 中 央 印 发《中国共 产 党 农 村 基 层 组 织 工 作 条 例 》,以 党 内规章的形式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规定 后,学界对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问 题 研 究 开 始 全面展开,现 有 的 研 究 包 括 对 农 村 党 建 的 历 史
三大类。通过对期刊论文和专著的检索来全面 了解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研究成果。期刊论文 主要选择 中 国 期 刊 网 (CNKI)检 索 相 关 的 研 究 成果。为了使检索结果得到最大的相关性和包 容性,笔者 以 中 国 期 刊 网 (CNKI)为 载 体,时 间 跨度为 2005—2016 年 2 月 8 日,分 别 以 “农 村 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 建 设”“农村 基 层 党建”为主 题、篇 名、关 键 词 (检 索 条 件 为 “或 ”) 进行精确检 索,得 到 论 文 总 数 为 4 643篇,其 中 发表在核心 期 刊 上 的 文 章 数 量 为 568 篇,占 期 刊论文 总 数 量 的 12 .2%。 专 著 检 索 主 要 以 读 秀学术搜索和超星数字图书馆为载体。在读秀 学术搜索,分别以“农村基层党 组 织 建 设”和“农 村基层党建”为书名进行精 确 检 索,得 到 图 书 总 数为30本,主 要 有 王 同 昌 《新 时 期 农 村 基 层 党 组织建设 研 究》(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出 版 社 2015 年 版);周 挺 《乡 村 治 理 与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 (知识产 权 出 版 社 2013 年 版);王 乃 波 《农 村 基 层党建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研 究 》(党 建 读 物 出 版 社 2012年版);郭献功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的 村 级 党 组 织建设》(河 南 人 民 出 版 社 2011 年 版);中 共 中 央党校教 研 部 主 编 《党 支 部 + 合 作 社———农 村 基层党建 的 创 新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出 版 社 2008 年版);王国忠《村级党组织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光明日 报 出 版 社 2008 年 版);刘 开 寿 主 编 《农 村基层 党 组 织 的 建 设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1998 版 )等 等 。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篇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篇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篇2018-11-29本文目录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xxx 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

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二)今年以来党建工作总体进展情况按照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主题活动的要求,以落实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链双推”、国有企业五个一”、三创一落实”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在干部教育培训上,xx地区党委从中心组学习入手,健全了学习培训、理论研究、缺席补课等制度,坚持每月安排两个集中学习日,安排专人备课,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

在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上,出台了《xxx干部教育培训办法》、《xxx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制度,并实行一人一档”,引入考学、评学制度。

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参与招商引资,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多角度提高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

近两年以来,xx地区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分别赴江苏华西、霍林郭勒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选派2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沈阳、温州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招商。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作者:谢玉珍来源:《各界·下半月》2020年第08期摘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中央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通过对以小城镇中心村建设为格局的永宁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调研,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永宁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坚强堡垒。

”如何提升组织力的问题,再次成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着力解决的新课题,专家学者谈古论今,建言献策。

本人通过到农村调研、利用党校基层党员冬季轮训班座谈、到组织部门查阅相关资料等,了解了以小城镇中心村建设为格局的永宁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分析了城镇化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点对策建议。

一、永宁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基本情况永宁县隶属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最快县,城镇化程度达75%。

主要以13个小城镇中心村建设为格局,辖5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

共有66个村23个社区,设立基层党组织455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66个。

党员11818人,其中农村党员5759个。

农村党员中,36岁以下1481人,36-60岁2068人,60岁以上221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802人,中专及高中学历917人,初中及以下4040人。

近年来,永宁县结合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格局,因地制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显著增强。

(一)整合资源,夯实阵地,提升政治功能为破解上楼后党组织活动场所狭小陈旧、设施简陋、统一管理不便等问题,近年来,永宁县共投入资金 7200余万元,新建21个1000-3000平方米不等的高标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有效整合了50个面积不达标的村级活动场所,服务群众达到3万人,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工作部署。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推动党员培训和教育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党员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可以提高党员对党的建设和农村工作的认同度和责任感。

同时,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党员的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行动能力。

二、建立健全党员发展机制在农村党组织建设中,建立健全党员发展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选拔机制,选拔出那些有才能、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党员,使党组织的建设和农村工作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推进。

同时,党组织还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加强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指导党组织应该加强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指导,推动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党组织也要加强与农村群众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强党员参与决策和管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在决策和管理中的作用。

党员代表应该参与到各项重要的农村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党员参与决策和管理,可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组织工作向前发展。

五、加强党组织建设的监督和评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监督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加强对党组织建设的监督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推动党组织工作的持续改进。

同时,党组织还应该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监督,确保他们按照党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六、加强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

通过有效的群众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党组织还要加强与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形成合力,推动农村工作的发展。

七、完善党组织建设的制度机制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探讨———以兰州市高墩营村为例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探讨———以兰州市高墩营村为例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探讨———以兰州市高墩营村为例汤泽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他们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承担着领导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为了了解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并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笔者于2012年9月份,对兰州市高墩营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高墩营村建议一、基本情况高墩营村位于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东北部,榆中盆地中心地带。

南临巉柳高速公路,北接榆中大学城,101省道穿村而过,2010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

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865户,总人口为3612人,全村现有党员62名(含预备党员),约占总人口1.7%,其中女党员6名,约占党员总数的9.67%。

35岁以下的党员12人,36至45岁党员12人,46到54岁党员10人,55到59岁党员4人,60岁以上党员20人。

其中4人在大专文化程度以上,2人为中专文化程度,16人为高中文化程度,33人为初中文化程度,7人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该村配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对党员的档案建立、教育培训以及监督考核做得相对到位,主要设立了《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党员花名册》、《党员远程教育记录》以及《党员“冬训”记录》等一套全面的档案体系。

此外,该村还组织党员进行公开承诺,实行一对一的帮带致富方案,最重要的是,该村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监督权,制定了群众定期对党员队伍的评议制度,主要从党员承诺事项完成情况、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风情况以及综合评价“两委”工作制这三个方面展开。

对于党费的缴纳情况,该村根据党员的实际情况实行人性化收费。

平均每6个月收一次,每次1.2到1.3元之间(全年共计2.5元/人),而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或高龄党员,则由村委会以村中的经费代交。

二、优缺点与分析1.年龄与文化结构。

1.1优点:高墩营村非常重视党员的发展,努力把年轻的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同志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WANG Fe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2,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and also a signif- icant practice subject.In the recent years,many valuable academic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from different perspec- tives,such as contents,methods,paths,function,and executive ability construction,to construct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These researches have been clarified,induced,and evaluated to promote further researches on constructing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Key words:CCP;the constructtions;review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是 党 的 细 胞,是 党 组 织 体 系中最基本 的 单 元,是 党 的 农 村 工 作 的 领 导 核 心。中国共 产 党 自 成 立 起,一 直 非 常 重 视 党 的 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 断 强 调 和 加 强 党 在农村 的 基 层 组 织 建 设。1999 年 中 共 中 央 印 发《中国共 产 党 农 村 基 层 组 织 工 作 条 例 》,以 党 内规章的形式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规定 后,学界对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问 题 研 究 开 始 全面展开,现 有 的 研 究 包 括 对 农 村 党 建 的 历 史
(二 )区 域 划 分 视 角 下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根据农村 发 展 的 区 域 差 异,牛 君 指 出 经 济 发达的东南 沿 海 地 区 农 村 党 建 存 在 “村 级 党 组 织运动机制 不 适 应 农 村 民 主 政 治 的 发 展;村 委 会选举竞争 激 烈 且 情 况 复 杂;乡 镇 一 级 与 村 一 级关系运转难以协调”等难 点 和 问 题,在 此 基 础 上他 提 出 了 完 善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的 路 径 。 [4] 刘华指出欠发达地区 农 村 党 组 织 建 设 存 在“权威弱化,自身凝聚力、战 斗 力 下 降,执 行 力 不足,来自 农 村 民 间 组 织 的 冲 击”等 问 题,发 挥 欠发达地区 农 村 党 组 织 的 领 导 作 用,是 实 现 新 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5] 修 耀 华以西部民 族 地 区 为 研 究 视 角,指 出 了 农 村 党 建的三个特 征,即 少 数 民 族 党 员 和 群 众 比 例 较 大,流动党员 多,灵 活 性 强,分 析 了 存 在 的 问 题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 解 决 的 方 法 。 [6] 刘 鸿 渊 认 为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现 象 严 重 制 约 基 层 党 组织建设,要实现农村的发展,需 从 党 组 织 干 部 队伍建设和党组织职能定位两个主要的方面来 建强党的基层组织 。 [7] (三 )统 筹 城 乡 视 角 下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赵大朋从 城 乡 关 系 变 迁 的 视 角 出 发,分 析 了农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如 何 从 城 乡 二 元 体 制 下 的 “革命导向型 组 织”“全 能 型 组 织 ”“行 政 代 理 型 组织”转变成统筹城乡发展下 的“政 党 导 向 型 组 织”[8]。甘信 奎 指 出 城 市 化 引 起 的 农 村 变 革 给 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巨大的 压 力 和 挑 战,“以 城市社区党 建 为 参 照,结 合 农 村 特 点 的 拓 展 党 组织功能”在 改 革 创 新 中 实 现 社 区 党 建 是 农 村
王 菲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多学科的议题 ,也是一个 意 义 重 大 的 实 践 课 题。 近 年 来 学 界 从 不 同 研 究视角出发,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 、方法、途径以及功 能 和 执 政 能 力 建 设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一 系 列 比较有价值的研究 。系统的梳理、归 纳 和 评 价 这 些 研 究 成 果 ,有 助 于 推 动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研 究 的 不 断深入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述评 [中 图 分 类 号 ]D26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934X(2016)03-0065-07 DOI: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3.010
2016 年 第 3 期
王 菲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研 究 综 述
基层党建发展的最终 目 标 。 [9] 张 书 林 认 为 构 建 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农村基层党建的 重大模式创 新,在 分 析 其 困 境 和 策 略 原 则 的 基 础上提 出 了 构 建 的 路 径 。 [10] 吴 晓 俊 等 人 认 为 农村基层党 组 织 存 在 “职 能 模 糊、功 能 弱 化 ”等 现象,应在新 农 村 建 设 中 完 善 基 层 党 组 织 的 各 项功能,充分 发 挥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在 新 农 村 建 设中的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关 键 所 在 。 [11]
考察与启示、现实意义与必要 性、内 容 界 定 与 科 学方法、现 实 困 境 与 建 设 途 径 等。 对 学 界 现 有 成果归纳总结,分析其存在的 不 足,既 有 利 于 理 论研究的积 累 与 发 展,又 能 对 实 践 进 行 有 效 的 指导。
一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研 究 的 成 果 概 述
学界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研究成果颇丰, 其研究成果 主 要 有 专 著、调 研 报 告 和 论 文 (集 )
收 稿 日 期 :2016-03-22 作者简介:王 菲(1992-),女,四川华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 。
65
长 沙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 31 卷
(四 )政 党 认 同 视 角 下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陈冬生等人认为政党自身建设水平是影响 政党认同最 重 要 的 因 素,当 前 我 国 农 村 基 层 党 组织建设 现 状 堪 忧,“党 员 素 质 较 低、组 织 权 威 弱化、灰黑势力入侵”是影响 农 民 对 党 的 认 同 的 主要因素,因此要建强党的机 体,赢 得 农 民 的 认 同从而 提 升 党 组 织 建 设 的 水 平 。 [12] 季 丽 新 以 构建农民对 党 的 政 治 认 同 为 切 入 点,认 为 当 前 农村利益资源不稳定、政治 文 化 资 源 受 到 冲 击、 组织资源流失的危机影响了农民对党的政治认 同,因而需要 从 绩 效 资 源、民 主 法 治 资 源、制 度 资源与政治 文 化 资 源 入 手,构 建 农 民 对 党 的 政 治认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 。 [13] (五 )乡 村 治 理 视 角 下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周挺在其 《乡 村 治 理 与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一书中剖析了我国乡村 治 理 的 历 史 和 现 状、 成绩和困境,仔 细 分 析 了 农 民 政 治 参 与 及 村 民 自治中存在的 主 要 问 题:“村 ‘两 委 ’冲 突 问 题、 党群干群关系问题、乡村治理 法 制 化 问 题、农 村 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问题”,并 分 析 了 其 产 生 的 原因,针对党 群 关 系 和 基 层 党 组 织 面 临 的 种 种 挑战,提出了 进 一 步 加 强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和提 高 农 村 社 会 管 理 科 学 化 水 平 的 思 路 。 [14] 李传兵 从 乡 村 治 理 中 村 级 党 组 的 行 动 逻 辑 出 发,认为农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在 乡 村 公 共 事 务 的 决 策过程中,基 层 党 组 织 往 往 会 根 据 公 共 事 务 的 重要程度来 进 行 选 择 性 协 商,但 选 择 性 协 商 会 损害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进而危及党的群众基 础,因此需创新党组织的活动 形 式,以 更 好 地 服
三大类。通过对期刊论文和专著的检索来全面 了解关于农村基层党建的研究成果。期刊论文 主要选择 中 国 期 刊 网 (CNKI)检 索 相 关 的 研 究 成果。为了使检索结果得到最大的相关性和包 容性,笔者 以 中 国 期 刊 网 (CNKI)为 载 体,时 间 跨度为 2005—2016 年 2 月 8 日,分 别 以 “农 村 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 建 设”“农村 基 层 党建”为主 题、篇 名、关 键 词 (检 索 条 件 为 “或 ”) 进行精确检 索,得 到 论 文 总 数 为 4 643篇,其 中 发表在核心 期 刊 上 的 文 章 数 量 为 568 篇,占 期 刊论文 总 数 量 的 12 .2%。 专 著 检 索 主 要 以 读 秀学术搜索和超星数字图书馆为载体。在读秀 学术搜索,分别以“农村基层党 组 织 建 设”和“农 村基层党建”为书名进行精 确 检 索,得 到 图 书 总 数为30本,主 要 有 王 同 昌 《新 时 期 农 村 基 层 党 组织建设 研 究》(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出 版 社 2015 年 版);周 挺 《乡 村 治 理 与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建 设 》 (知识产 权 出 版 社 2013 年 版);王 乃 波 《农 村 基 层党建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研 究 》(党 建 读 物 出 版 社 2012年版);郭献功 《新 农 村 建 设 中 的 村 级 党 组 织建设》(河 南 人 民 出 版 社 2011 年 版);中 共 中 央党校教 研 部 主 编 《党 支 部 + 合 作 社———农 村 基层党建 的 创 新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出 版 社 2008 年版);王国忠《村级党组织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光明日 报 出 版 社 2008 年 版);刘 开 寿 主 编 《农 村基层 党 组 织 的 建 设 》(西 南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1998 版 )等 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