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4年级冀教版(上)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材过关卷(3)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

例6 一双手套和一双袜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共2277元元
(18)元
共54元
( 9)元
学以致用
共46元
(26)元
共66元
两个文具盒:66-46=20(元) 一个文具盒:20÷2=10(元)
一个书包:46-10×2=26(元)
(10)元
你有什么收获?
要让哥俩的桃子一样多,大宝要给小宝几个桃子?
大宝Biblioteka 9个小宝5个
例5:大宝有9个桃子,小宝有5个桃子,要让 哥俩的桃子一样多,大宝要给小宝几个桃子?
活动要求:
1、先想一想,再画一画或摆一摆,列式解答。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想法和算式。
学以致用
大众汽车厂一车间有22人,二车间有10 人,从一车间调出(6 )人到二车间, 两个车间的人数相等。现在一车间有 ( 16 )人,二车间有(16)人。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专项试卷附答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培优测试卷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一、填空。
(第1、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1.计算736÷2×8时,要使结果是46,算式应改为()。
2.计算16×(300÷12)时,应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
3.用5千克黄豆可以制成15千克豆腐,照这样计算,用25千克黄豆可以制成()千克豆腐;要制成105千克豆腐,需要()千克黄豆。
4.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小朋友们都喜爱,玩具厂5天生产了105个冰墩墩玩具,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以生产()个玩具。
5.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如果每本36张,可以装订20本;如果用这批纸装订24本,平均每本()张。
6.毛毛有33根棒棒糖,豆豆有17根棒棒糖,毛毛给豆豆()根棒棒糖,两人就一样多了。
7.买1双鞋和3双袜子需要36元钱,2双鞋的价钱等于6双袜子的价钱。
那么一双鞋()元。
8.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720+120=840840÷15=56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9=63 504÷63=8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6分)1.明明6天做了90道题,照这样计算,他一周能做多少道题?列式正确的是()。
A.90÷6B.90÷6×5C.90÷6÷7D.90÷6×72.学校买乒乓球,每盒6元,一共买了24盒。
如果用这些钱买8元一盒的乒乓球,可以买多少盒?列式是()。
A.24÷6×8 B.24×6×8C.24×6÷8 D.8÷(24÷6) 3.3只大熊猫25天一共吃了900千克竹子,照这样计算,3只大熊猫48天吃多少千克竹子?列式正确的是()。
第3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三)(教案)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第3课时解决问题(三)(教案)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第3单元第3课时(教案)冀教新课标版(2014秋)-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用加减乘除混合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解决问题(三),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用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电视机场3天生产电视机108台。
照这样计算,完成900台电视机需要多少天?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等待1分钟)学生:先算按半个月里有几个三天……108÷3=36(台)900÷36=25(天)答:需要25天。
学生:列成一个算式:900÷108÷3)=900÷36=25(天)答:需要25天。
师:同学们看来可以解决一些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了,那么,我们这节课接着探究一些生活中含有加减乘除混合的四则运算实际问题,看看如何去解决。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数学的数字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解决问题(三)》。
探究新知教师:要使两个人的书同样多,亮亮要给红红几本书?亮亮有9本。
红红有5本。
把你的算法和同学交流一下。
(3分钟讨论时间)学生:把两个人的书本加起来。
(9+5)÷2=7(本)9-7=2(本)答:亮亮要给红红2本书。
学生:我是这样算的,把亮亮比红红多的本书除以2。
9-5=4(本)4÷2=2(本)答:亮亮要给红红2本书。
教师:嗯,同学们的做法都非常棒,那一双手套和一双袜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起来看看怎么列出得出这个式子。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答?教师:小博士给了我们提示,让我们一起读一下。
最新冀教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 解决问题》word精品教案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分析、观察、比较同学们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用竖式计算。
240÷12625÷15378÷19108÷9430÷12785÷252.脱式计算。
250÷5×4(180+270)÷5810÷(6×6)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计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同学互相交流,检验。
(4)全班反馈,集体订正。
3.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甲数是135,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2)甲数是232,乙数是18,甲数是乙数的几倍?(3)5小时行驶32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两天加工180套,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过程要求:①逐一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列式。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写出算式并计算。
二、专项练习1.4台机器8小时生产拖鞋底320双。
(1)1台机器8小时生产多少双?①学生口答算式:板书:320÷4②说一说为什么。
(2)平均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多少双?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20÷8÷42.花农王大伯在12平方米的土地上共栽树苗108棵,照这样计算:(1)60平方米的土地上可以栽树多少棵?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回答。
②汇报解答情况。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方法一:先求每平方米土地能种多少树:108÷12=9(棵)9×60=540(棵)或者,列综合算式:108÷12×60=9×60=540(棵)方法二:先求60平方米是12平方米的几倍。
60÷12=5(倍)108×5=540(棵)或者,列综合算式:108×(60÷12)=108×5=540(棵)(2)栽648棵树苗,应该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土地?方法一:先求每平方米的土地能载多少棵树苗:108÷12=9(棵)648÷9=72(平方米)或者列综合算式:648÷(108÷12)=648÷9=72(平方米)方法二:先求648棵是108的几倍:648÷108=6(倍)12×6=72(平方米)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一第3~6题,第8题。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①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②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思维过程与结果。
③ 汇报解答结果。
板书: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108÷3=36 台
生产 900 台需要多少天,
900÷36=25 天
或者,列出综合算式
900÷(108÷3)=900÷36=25(天)
(2)、说一说算式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 528÷24×33 54×30÷45 840÷28×35 72×12÷27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记录存在的问题。 (2)、请四位同学板演。
5
(3)全班反馈,教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简要讲解。
1
生 2: 8×90÷9= 720÷9=80 天
答: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80 天能修完。
4、表扬列出综合算式的学生: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
么? , 5,小结:这是乘除混合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乘除混合
运算的顺序是,乘除混合,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出示例题 2
一个养蜂专业户,去年 5 香蜜蜂酿了 375 千克蜂蜜,今年饲养蜜蜂 24 箱,
二、新课授知
3
出示例题:某公司买了 3 箱公文包,每箱有 12 个(一)共 720 元。每个公
文包多少元?
1、让学生认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让学生先
分步计算。
预设学生可能的做法,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测验卷(2套)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解决问题测验卷(2套)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直接写出得数。
8×25=125×60=670÷67=28÷4×7=50×(40÷8)= 360÷3×2=4×(84÷14)= 108÷(18÷3)=二、填空题。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就按照()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计算450÷(42÷14)时,应先算(),接着算(),结果是()。
3.食堂有57袋大米,已经吃了12袋,剩下的如果每天吃9袋,还可以吃()天。
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千克。
5.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白菜,6棵白菜换()根胡萝卜。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学校田径队进行长跑训练,每分钟跑240米,12分钟跑完全程的一半,全程是多少米?列式是()。
A.240×12÷2B.240÷12×2C.240×12×2D.240÷12÷22.用3与9的积去除27,求商,正确的算式是()。
A.(3×9)÷27B.27÷(9×3)C.27÷(3+9)D.27÷9×33.和330÷5×6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330÷6×5B.330÷(5×6)C.330×6÷5D.5×6÷3304.一箱饮料有6 瓶,买了3 箱共用72 元,求平均每瓶饮料多少钱,列式正确的是()。
A.72÷3×6B.72÷3+6C.72÷(3÷6)D.72÷3÷6四、下面每组算式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020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反思作业题答案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了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过把分步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基础上安排的。
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单元形式安排“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学习解决需要乘、除两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问题,同时也学习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用特殊方法“移多补少”“已知总量求部分量”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与他人交流算法,并尝试把分步解答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中,会独立思考,能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能对解答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4、在自主解答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并解答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
难点应用特殊方法解决问题和典型问题。
■教学建议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初步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顺序的基础上,单独设置了“解决问题”单元。
教材选择了具有一定生活背景的问题,给学生自主尝试解决的机会,使学生在结合具体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
同时也了解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体验解答方法的多样性。
为此,教学时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读题,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 典型问题》优课导学案_4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典型问题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第4课时。
教材分析:例5是移多补少问题,例6是已知两个部分和,求两个单一量的问题。
教材把这两类题放在一起,解题思路都有一定的规律,两个例题数据比较简单,但解答问题的思路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本单元的学习位置靠后。
“练一练”设计了3道用例题解题思路解答的基本练习题,第4题是移多补少问题的逆向思考,供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学生之前学过解决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本单元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解决三步计算的问题做铺垫,在本册教材“数与代数”安排的5个单元中处于中间位置,这节课在本单元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为今后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问题,有一定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解决“移多补少”问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答实际问题,能比较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结合具体事例,经历分析问题、自主解答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愿意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数学基本思想。
分解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以下学习目标:1. 结合例5情境图准确地理解情境图的题意和问题。
2. 通过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清楚地表达个性化的解答问题的方法。
3. 结合例6示意图在教师指导下,清楚地表达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通过讨论在教师指导下,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5. 通过练习自主地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题意,掌握解题思路和形成自己的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解题思路,学会根据数学信息独立思考,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2人一组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读书,亮亮和红红也喜欢,大家数一数他们各有多少本书?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亮亮9本书,红红5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过关卷(3)
解决问题
一、我会填。
(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就按照()的顺序计算。
2.在计算720÷(12×3)时应该先算(),再算(),结果是()。
3.计算38×42÷14时,应先算()法,再算()法。
4.216除以6得(),再除以3得()。
5.王阿姨花144元买了3箱方便面,每箱24袋,每袋方便面()元。
6.丫丫有13张卡片,红红有7张卡片,丫丫给红红()张卡片,她们的数量就同样多了。
二、我会判。
(每题2分,共10分)
1.计算(228+22)÷15时,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 2.算式315÷5÷3和315÷5×3的运算顺序相同。
() 3.一头奶牛每星期要吃140千克饲料,买500千克饲料就够这头奶牛吃一个月。
() 4.计算300÷(12+18)时,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 5.阳光小学四(2)班航模小组有8个人,他们两个学期一共做了96个模型,平均每人每学期做多少个模型?列式为96÷8=12(个)。
()
三、我会选。
(每空3分,共12分)
1.3辆汽车4次运煤84吨,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煤多少吨?下列算式不正确的是()。
A.84÷3÷4 B.84÷4÷3 C.84÷3×4
2.320+148=468,468÷78=6,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A.320+148÷78
B.(320+148)÷78
C.468+468÷78
3.两只鸡、一只鸭子的价钱是96元,两只鸡、两只鸭子的价钱是136元,一只鸡()元,一只鸭子()元。
A.28B.40C.56
四、在里填上“>”“<”或“=”。
(10分)
900÷6÷3 900÷(6÷3)
160÷4×2 160÷(4×2)
80×2+30 80×(2+3)
60-40÷5 (60-40)÷5
20×8÷4 20×(8÷4)
五、我来算一算。
(1题10分,2题16分,共26分)
1.口算。
8×25=125×8=670÷67=729÷9=
28÷7×4=5÷(40÷8)=360÷(18-9)=8×5×7=
7×8÷4=(12+38)×5=
2.脱式计算。
648÷12×11 108÷(45÷5)
(742-387)÷5 33×(243÷27)
六、解决问题。
(4题7分,其余每题5分,共22分)
1.红红家的5棵山楂树摘了260千克山楂。
照这样计算,18棵山楂树能摘多少千克山楂?
2.丫丫家在14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26棵。
照这样计算,要育苗81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3.红红和丫丫去书店买一样的词典,红红带了56元,丫丫带了100元,售货员说她们俩的钱凑在一起正好能买两本。
回去后,红红应该还给丫丫多少钱?
4.一双手套和一顶帽子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共111元共36元
答案
一、1.从左到右
2.12×3720÷3620
3.乘除
4.3612
5.2
6.3
二、1.√ 2.√ 3.× 4.√ 5.×
三、1.C 2.B 3.A B
四、<><>=
五、1.2001000108116 14028014250 2.59412 71297
六、1.260÷5=52(千克)
52×18=936(千克)
答:18棵山楂树能摘936千克山楂。
2.810÷(126÷14)
=810÷9
=90(平方米)
答:需要90平方米的土地。
3.(100+56)÷2
=156÷2
=78(元)
100-78=22(元)
答:回去后,红红应该还给丫丫22元。
4.(111-36)÷3
=75÷3
=25(元)
36-25=11(元)
答:一双手套11元,一顶帽子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