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007年)

合集下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T
8
4
主题:多元文化;工作
与“多元文化,工作”主题相关的词汇学习与运用、课文讲解与分析、主题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与“工作”主题相关材料的听与说。
T
8
5
主题:残忍;跳槽
与“残忍,跳槽”主题相关的词汇学习与运用、课文讲解与分析、主题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与“跳槽”主题相关材料的听与说。
“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01005(大学英语1)
0401006(大学英语2)
0401007(大学英语3)0401008(大学英语4)
课程
名称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 程 基 本 情 况
学分/学时
16学分/256学时
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基础课
适用专业
“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
T
8
3
主题:科学;朋友
与“科学,朋友”主题相关的词汇学习与运用、课文讲解与分析、主题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与“朋友”主题相关材料的听与说。
T
8
4
主题:美国梦;天气
与“美国梦,天气”主题相关的词汇学习与运用、课文讲解与分析、主题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与“天气”主题相关材料的听与说。
T
8
2
主题:汽车;整容
与“汽车,整容”主题相关的词汇学习与运用、课文讲解与分析、主题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与“整容”主题相关材料的听与说。
T
8
3
主题:求职;自然灾害
与“求职,自然灾害”主题相关的词汇学习与运用、课文讲解与分析、主题内涵的理解与欣赏、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与“自然灾害”主题相关材料的听与说。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管理,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时间,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及《中国人民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2012)文件精神,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分为基础和高级两个阶段。

学生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内容并考核合格,即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结业要求。

此外,按照学校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有关部署,结合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强调学生外语(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从2013级学生开始,学校全面实施《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口语标准》),实行“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水平测试”(以下简称“口语测试”),并修订完善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课程体系。

所有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均需参加“口语测试”,通过后可获得2学分口语学习成绩以及口语能力达标证书。

二、分级管理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原则上分为大学英语2级、大学英语3级、大学英语4级三个级别。

大学英语2级是起始级,4级为最高级。

新生入学时,外国语学院统一组织新生进行分级考试,根据学生分级考试成绩,给出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建议。

学生可以根据分级建议选择相应级别的课程学习。

被建议到高一级别课程学习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低级别的课程学习。

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学生也可以跳级学习。

具体办法是:本级别学习期末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可在下一学期期初第一周提出跳级学习申请,并参加外国语学院组织的跳级考试。

成绩合格者,经任课教师同意,外国语学院跳级学习审核小组审核通过,可调整到高一级别学习。

例如,2级起点学生在第二学期初可申请参加3级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跳到4级学习。

分级后进入大学英语3、4级学习的学生不要求补修低级别课程,也不记低级别课程的成绩和学分。

入学时通过考试进入“大学英语国际化拔尖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按《大学英语国际化拔尖型人才培养试点方案》执行。

任务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然性和启示

任务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然性和启示

任务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然性和启示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研究及应用,并已初见成效。

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

它还要求教师对任务教学法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任务操作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能力。

它运用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其必然性,因为大学英语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密切相关。

我们重点探讨任务教学法的概念、理论依据、必然性和可行性、对策及启示等。

任务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必然性可行性启示20世纪80年代初,任务教学法由英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人员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习方法与模式,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有明显进步。

但就大学英语教学(指公共英语教学)而言,多数教师的教学仍注重课堂讲授和传道授业;缺少学生的参与、互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的链接。

我们针对目前的问题,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探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广任务教学法的必然性,对策等。

一、任务教学法的概念、原则及特征1.任务教学法的概念任务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以运用交际任务和互动任务作为中心单元,来执行教学内容的计划和传授的一种教学法。

该种任务可为语言教学打下有效基础,因为它们: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互动和协商,使学习者通过运用地道的语言而习得语法。

任务语言教学法是交际法原则的延伸,也是把第二语言习得的原则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的尝试。

(a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using of communicative and interactive tasks as the central unit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livery ofinstruction .such tasks are said to prove an effective basis for language learning since they involve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nd negotiation enable the learners to acquire grammar as a result of engaging in authentic language us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extens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an attempt by its proponents to apply principl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o teaching.)这是译者管燕红和唐玉柱在《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第三版)中根据英文对“任务语言教学法”翻译之后做的定义。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大学英语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在本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属于基础模块,课程性质为通用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培养要求的支撑二、理论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

根据我校现阶段生源、办学定位、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而确定。

学生在完成三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应达到以下总体教学要求: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的需要;能够基本正确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其中400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能够基本理解语言难度中等、涉及常见的个人和社会交流题材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够就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借助网络资源、工具书或他人的帮助,对中等语言难度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理解主旨思想和重要细节,表达基本达意;能够使用有限的学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

语言单项技能要求描述如下: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的简单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重要。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对于确保英语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讨论。

一、引言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编制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大纲编制原则1. 目标导向性大纲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基本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听说读写能力等,以确保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能够达到既定的要求。

2. 课程结构合理大纲应有合理的课程结构,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涉及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一定的个性化选择。

3. 渐进式难度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合理区分各个阶段的教学难度,确保学生在跨越不同学习阶段时能够有所挑战,同时又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三、大纲内容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注重学生对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培养日常用语表达能力。

(2)扩展课程扩展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特色选修课,比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教学方法大纲应明确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听力训练、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 评估方式大纲应明确学生评估方式,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小组讨论等多个方面。

评估方式应既能客观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四、大纲实施大纲实施需要保证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资源的充足。

教师应熟悉大纲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教学安排。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设备和教学环境等,应当保证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五、大纲评估大纲实施后,应及时进行评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4.01.30•【文号】教高厅[2004]1号•【施行日期】2004.0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7月27日实施日期:2007年7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并将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现将《课程要求》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我部高等教育司。

附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育部办公厅二00四年一月三十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特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高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都不尽相同,各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41B001-4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基础课,必修学时:讲课256先修课程:高中英语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唯一一门拥有全国统一考试的课程,因此多年来一直受到校、院、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任务与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为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校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校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总体要求定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规定的“一般要求”的层面上,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使部分在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到“较高要求”的标准,少数学生达到“更高要求”的水平。

1二、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项级别内容学时目掌握词汇量应达到约2000-2500。

其中500为积词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口头汇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

精读量:4000-5000词,泛读量:20000-24000词,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正确理解与课文相阅仿的文章阅读速度40词/分。

生词不超出总文字读数3,材料,速度为60词/分,准确率为70,以上。

英60能听懂英语讲课,对题材熟悉,句子简单,没语听学有生词语速约100词/分的听力材料2-3遍可听一力时懂,准确率为70,以上。

级写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组词成句。

作会学会基本课堂用语和常用语,能用英语提问并话能回答教师就课文所提的问题。

翻译与课文题材和难度相当的材料。

英译汉100翻英语单词每小时;汉译英50汉字每小时。

《大学英语Ⅱ》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Ⅱ》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Ⅱ》教学大纲(College English II)课程代码:1J10075 学分:5总学时数:96 理论时数:96 实践时数:32开课对象:06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大学英语II》是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式掌握20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1200词),并在读、听、写、说等方面进行正规训练。

目的:开设《大学英语II》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20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1200词),并在读、听、写、说等方面进行正规训练。

通过学习,提高理解语篇及运用语法的能力,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题材的文章,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

任务:1、词汇领会式掌握20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12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巩固和加深以前学过的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阅读能力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个词。

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生词不超过总词数的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4、听的能力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80-110个词的简短会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5、说的能力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就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6、写的能力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在半小时内写出100-120个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
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
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
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
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
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新编大学英语》(理论152学时)
教学内容:
(1)语言技能训练
听力:对话听写、短文听写。

训练学生在听力中抓住中心大意、要点和有关细
节,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听力部份内容由学生上机自主学习完成。

阅读:阅读综合技能训练,找主题句、寻读、查读,正确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
大意。

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为参加全国四、六级考试做好准备。

写作:不同题材的短文写作;通过训练能写出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语言流畅、
论述有力、无语法错误的短文。

翻译:翻译技能综合训练,使学生在翻译时做到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忠
实通顺。

口语:训练学生能就熟悉的话题作流畅的发言,思想基本清楚,发音正确。

(2)语言知识
词汇:词的用法、固定搭配、派生、容易混淆的词的词义辨析等综合性词汇知
识及练习,包括四六级考题中常出现的容易混淆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
词、连词、介词等及它们构成的词组、固定搭配和特殊用法的动词、词形相近
的词等。

语法:语法知识时态、语态、各种从句、虚拟语气、倒装句等综合及练习。

2. 学习策略及应试技能训练(理论40学时)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方法、考试技巧、考试策略及心理调控方法的介绍;四级强化模拟及心理调控训练。

(1) 单词记忆法;如何扩大词汇量;
(2) 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如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等。

3. 跨文化交际(理论8学时)
介绍中西文化、历史、传统、习俗差异以及西方人对社会、婚姻、家庭、爱情、事业等重大人生问题不同看法,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跨越文化障
碍,成功完成交流任务。

(1) 西方文化习俗。

(2) 西方人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已越来越重要,但这并不是否认读、写、译的重要性。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因此,要认识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各种语言技能的综合反映,这些技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要做到协调发展。

在培养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时,既要强调应用语言时的流利程度和得体性,又要注意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准确性。

(1)词汇要求:领会式掌握45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以及由这些词
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
生词的能力。

(2)语法要求: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

(3)阅读能力要求: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
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
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
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
分钟100词。

(4)听的能力要求: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
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和讲座,掌握其中
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5)说的能力要求: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听力材料进行问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
般的日常会话,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思想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6)写的能力要求: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写提纲,
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能写短信和便条,表
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7)译的能力要求: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
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

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
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写作中的中式英文问题、阅读速度以及听力理解和表述准确性。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

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

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应试方面的教学包括基础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的巩固与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以及应试方面的指导。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后,要求通过课程考试并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可选修相应级别的英语选修课程(参见相关课程目录),以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因此,它是学生进入高年级进行专业英语和高级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桥梁。

四、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核方式,考核范围涵盖课本语言知识和四级应试训练两部分内容。

本学期考试的命题仍以所学课本内容为基本依据。

同时依据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学生的最终成绩=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占30%,其中:语言实验中心的自主学习成绩占10%,读写课到课占10%,学习情况占10%。

期末考试占70%,主要考查内容:听力、词汇、完型填空、阅读、写作。

期末考试试卷中所学课程占70%,课外知识占30%。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应惠兰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郑树棠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100分实境英语听说》,Terry Cooney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建议教学参考书:
1.《体验大学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题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参考书》,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六、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

该课程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基础语言知识(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他们进入大学英语高级阶段的学习和拓宽性的课程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以适应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