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最新版初三历史下册】12___用亚非拉的奋起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2 亚非拉的奋起》word教案 (7)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
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日,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认识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
这是殖民地人民共同团结、坚持不懈斗争取得的。
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学习重点: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对整个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难点:印巴分治在历史上产生的后果;亚非拉民族独立和振兴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1、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2、年,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和两个国家,实行。
3、二战以后,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
其中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展开。
4、1952年,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以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个国家取得独立。
仅年就出现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6、1990年3月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7、1959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8、年底,终于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交流讨论】巴拿马运河位于哪个洲?是哪国的神圣领土?重要战略地位?其主权被哪国强占?巴拿马是怎样收回运河全部主权的?【课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二战后,英国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印度获得独立,其中的“巴”指的是【】A.巴勒斯坦B巴拿马 C.巴基斯坦 D.巴西2.英国对印度实行印巴分治的根本目的是【】A.制造印巴冲突 B.分而治之C.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殖民利益D.报复印度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现代化国家的有【】①新加坡②泰国③印度尼西亚④韩国A.①② B.②⑧ C.①③ D①④4、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开始于【】A.南非 B.北非 C.非洲中部 D非洲西部5.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武装起义的性质是【】A.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运动 B.社会动乱 C.反对英国殖民统治D反革命暴乱6.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的历史结束的事件是【】A.埃及独立 B.古巴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印度独立7.20世纪60年代对于非洲来说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因为就是在其中的一年中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也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A.1960年 B.1961年 C.1962年 D.1964年8.1959年,推翻美国傀儡政权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A.占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智利9.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1 新人教版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课件展示纲要信号)
A.发起:埃及1952年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高潮:三十多个国家五六十年代独立
C.深入:纳米比亚1990年独立
2.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提示学生结合课文和“自由阅读卡”回答)
A.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
B.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C.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共同倡导、建立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运用课件直观展示)
A.古巴长期处于美国控制之下。
B.1956年,卡斯特罗等革命青年展开革命斗争反对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斗争受挫后,他们潜入山区,与农民运动结合,建立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1959年1月,游击队进入首都哈瓦那,推翻了亲美的独裁政府,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古巴。
7.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当地人民收回主权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尼赫鲁说:“[We end today a period of ill fortune and India discovers herself again.]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C.古巴革命政权建立后实行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1961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
D.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3.本课史实给了人们什么启示?(教师小结)
A.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必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人教版)全面版

• 丘吉尔一次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 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Middle Temple出来的律师。 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 游行,却出名了”。
• 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 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 : “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 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 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 势力结盟。”
首都:伊斯兰堡(lslambad) 国庆日:3月23日(1956年)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The People's R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ublic of Bangladesh)
首都:达卡(Dhaka ) 独立日和国庆日:3月26日(1971年)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纳 赛 尔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 和振兴
甘 地
圣雄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 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 尼赫鲁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 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 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 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 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 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 人?”
思考 :
为什么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亚非拉各 个殖民地国家能取得真 正的独立?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课程标准: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
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本课的内容涉及地区极为广泛;其次,内容头绪较多,既有民族独立运动,又有经济发展概况;再有内容牵涉旧知识较丰富,既有遭受民族奴役的悲惨经历,又有反抗民族压迫的艰辛历程,还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
同时,课本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亚非拉在现代化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命运。
所以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给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小结。
导入1、导言框: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
2、新闻报道: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被巴拿马收回,这意味着什么?(图片或报纸或视频资料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小组活动:介绍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反英国殖民统治的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
介绍二战后印度的民族独立介绍印巴分治的由来。
介绍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
思维拓展:(教师归纳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印度的独立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有什么影响?英国殖民者为什么要印巴分治?结合当今国际时政热点谈谈你对印巴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联系现实:印巴问题和印度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影响和借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小组活动:谈谈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遭受到的殖民灾难。
介绍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说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武装起义。
介绍苏伊士运河。
课堂讨论: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谈谈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时事溯源:古巴的历史,讲述二战后独立斗争的经历。
思考与讨论: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直击现实: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亚非拉的奋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有前几课我们了解的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而且也使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亚非拉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而且使资本主义列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宣告瓦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跟随学习目标。
落实课标亚非拉地区长期深受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但是二战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亚非拉地区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以及为摆脱经济上压迫的斗争道路,其中亚洲走在最前列。
(展示板书: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巴分治)(1)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
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
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
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
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运河国有化
③结合地图,分析苏伊 士运河的重要地位 苏伊士运河,地处亚、 欧、非三洲交界处,扼地 中海进入红海门户。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 比,从欧洲进入大西洋沿 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 5500—8009千米;从地中 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 8000—10000千米;到黑 海沿岸缩短了12000千米。
(3)原因:
①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 和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②采 取“分而治之”政策;③宗教 信仰的不同
79. 6万平方公里
297.47万平方公里
东 巴 基 斯 坦 14.4万平方公里
尼赫鲁
印度独立后的 第一任总理
仓促分家后遗症: 克什米尔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4)影响: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结束了英国对印度的直接统治 ②印巴之间的矛盾不断,克什 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之 间的对立(印巴冲突)
卡斯特罗和中国领导人
(⒉)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 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 不懈斗争,到1999年底,收回运河的 全部主权。
—— 巴 拿 马 运 河
国 际 黄 金 水 道
1977 美巴条约
美国承认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 规定:一九九九年运河区主权全部 交还给巴拿马
运河开通后,英法 两国就垄断了苏伊 士运河公司96%的 股份,每年获得巨 额利润。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 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首都:哈瓦那
卡斯特罗
古巴改革政策: ①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土地 改革, 废除封建大庄园制 ②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人教最新版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亚 非 拉 的 奋 起
(1)印巴分治 (2)印度经济的发展 (3)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埃及七月革命
1953年6月18日
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
埃及共和国国旗
埃及国徽
1956年7月26日 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 伊 士 运 河 首 航 情 景
运河全长175千米,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沟通欧、 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水道。1859年法国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 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1882年,英国武装占领 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1956年,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 领结束。
1.1962年,结束法国130多年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的国
家是( C ) A.埃及 B.纳米比亚
C.阿尔及利亚
D.尼日利亚
2.20世纪50年代,埃及将哪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主权收回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 C D.美国
)
3.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的是( B )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意大利 法兰西
比利时
非洲主要语系
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
1952年7月23日,以穆罕默德
·纳吉布和迦玛尔·阿卜杜勒·
纳赛尔为首的89名中下层青年军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教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二战影响下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殖民地及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了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引出本课-----亚非拉的奋起。
这节课又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同时也为学习下一单元打下了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本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三、教学目标了解印度独立运动史实,探讨印巴分治的历史根源;通过埃及独立运动、非洲独立年,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能够讲述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故事,并探讨其国际意义。
引导学生用分类比较法分析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的阶段特点,培养学生比较、概括不同历史特征的能力。
认识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
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材料一“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材料二“亚非拉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
或称“第三世界”教师:亚非拉国家为什么相对比较落后?二战前它们有着怎样的相同命运?二战后它们又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学完本课你就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前言:昔日是奴隶,今要做主人!教师:广大亚非拉地区为什么会在二战后掀起民族独立运动?学生: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被大幅度削弱,苏联强势崛起,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被战争摧残严重,无力控制自己的殖民地,给了各殖民国家独立的时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
运河开通后,英法两国就垄断了 苏伊士运河公司96%的股份,每 年获得巨额利润。
纳 赛 尔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 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 入狱。40年代:秘密筹 建 “ 自 由 军 官 组 织”1952年:领导该组 织推翻了埃及法鲁克封 建王朝。1956年:领导 埃及人民赢得苏伊士运 河战争的胜利。六十年 代与印度尼赫鲁、南斯 拉夫铁托共同倡导建立 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获得阿拉伯世界人民的 爱戴,人称“雄狮”、 “新萨拉丁”
毛泽在20世纪70年代曾指
出,美国和苏联是两个超级 大国,是第一世界,亚洲 (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 洲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 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 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从
地理位置上看,第三世界位
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所以也简称为亚非拉国家。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国家的独立 和振兴
巴拿马地峡上,大大缩短了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航运距离,
苏伊苏运河的主权是埃及独立后,1956年直接从英法手中收回的,
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是巴拿马人民展开不懈斗争,自20世纪70年代
后期起,从美国手中逐步收回的,到1999年才全部收回。
团结就是力量——发展中国家的道路
七十七国集团总部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本旗於1984年10月4日启用。红色 代表革命和鲜血,白色代表光明的未来,黑色代表受 外国压抑的长久历史。其中中央的国徽称为「萨拉丁 之鹰」,注视西方的金黄色雄鹰象征日益丰盈的文明; 雄鹰胸部的竖纹盾形徽章象征与穆罕默德相关的库里 希部落,鹰爪下方的文字则是用阿拉伯文写的「埃及 阿拉伯共和国」。
1952年爆发革命,赢得国家独立。
非洲独立年
1960年, 有17个国家独立, 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纳米比亚独立 1990年3月
标志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 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 主权的斗争
面积为11.086万平方公里
古巴
卡斯特罗
1926年8月13日生于古巴一个富有的庄园主家庭。自幼胸怀大志,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 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 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 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
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
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 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 的哲学 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 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79. 6万平方公里
印巴分治
297.47万平方公里
想想:印 巴分治的 依据是什 么?
东 巴 基 斯 坦 14.4平方公里
蒙巴顿
印度经济发展
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到1978年实现粮食自给, 后在农业方面实施“绿色革命”,取得显著成果。 1980年后实行对外开放。现在的印度形成了比较 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既有传统制造业,也有原子能 工业,具备了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在软件开发领域, 实力仅次于美国,2000年软件出口达62亿美元。印度 的科技人才十分丰富,科技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 罗斯,但人才流失十分严重。2010年印度GDP位列世 界第十,为1.3万亿美元。
“英王王冠上一颗最 明亮的宝石”
尼赫鲁:1899年11月生
于婆罗门贵族家庭。青年时 期,收到良好的欧美教育。 他是圣雄甘地的忠实信徒, 其培育的尼赫鲁王朝至今影 响印度政坛。尼赫鲁也是第 三世界不结盟运动创始人之 一,在思想上接受资本主义 制度、执行社会主义政策, 冷战时期在美苏之间偏于亲 苏。尼赫鲁的大国雄心后来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 导致了中印边界冲突,留下 了迄今依然困扰中印关系的 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 边界问题。 自己。
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动脑筋:为什 么非洲有些国 家的国界线是 笔直的?
苏伊士运河:
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 交界处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 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 印度洋缩短5,500~ 8,009公里;
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 短8,000~10,000公里; 对黑海沿岸来说,缩短了 12,000公里
富有反抗精神。大学时代积极参加反对古巴独裁政府的进步运动,且把自己的革 命行动延伸到了国外。他非常尊崇拉美和古巴解放的先驱玻利瓦尔、圣马丁等人。 在领导古巴的半个世纪中,始终以这些拉美英雄为榜样,坚定维护古巴的民族利 益。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领袖中,能数十年一贯受到本国人民拥戴,又始终受 到国际舆论关注者为数不多,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 卡斯特罗当为其一。他在维 护民族独立、不畏强暴方面表现出的大智大勇,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拉美 人民的钦佩,人们称赞他是“吓不怕、压不垮、打不倒的大胡子”。
古巴共和国
长与宽之比为2:1。五角星代 表古巴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三
角形和星是古巴秘密革命组织
的标志,象征自由、平等、博 爱和爱国者的鲜血。三道蓝色
宽条表示古巴形成时由三部分
组成,白条表示古巴人民的纯 洁理想。
国庆日:1月1日(1959年)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 纵贯巴拿马地峡。全长约81千米,最高 处高出海平面25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航程缩短了1万多千米,可通过5万吨海轮。
1999.12.14. 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思考 :
苏伊士运河和巴拿 马运河在战略、经济和 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 当地人民收回主权的过 程有什么不同?
1.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它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
大大缩短了世界贸易运输的航程。它位于当今世界天然油库 中东附近,连接着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扼欧洲通向印度 和东南亚及东亚地区港口等航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2.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地位:它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3.两条运河收回主权过程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