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3.7.3《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

合集下载

稿中政治《我国宗教政策》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稿中政治《我国宗教政策》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七课第三框我国宗教政策教学目标1.在知识方面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认识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的意义。

2.在能力方面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能够分析说明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过程〔情景感悟〕走近宗教:展示三组图片(1.我国的五大宗教;2.宗教人士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3. 宗教界人士为山区教育捐款捐物),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对我国宗教的认识。

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介绍我国宗教的基本状况,使学生了解我国为什么重视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是一个重大而特殊的问题,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约60亿人口当中,信教的约有48亿,我国相对比例较小,但绝对数字也有一亿人左右。

合作探究:了解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宗教政策?(一)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其基本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a思考:在我国公民不论信不信宗教,也不论信什么宗教,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强加干涉,其实质是什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是个人的私事。

b思维辨析:既然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纪律的明确要求,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与宗教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

人教版必修2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案

人教版必修2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案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学设计课题:我国的宗教政策课型:新授课班级:时间: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 能力目标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1全面准确的把握“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的具体内容。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主要是明确合法活动和非法活动的界限。

3引导宗教以社会主义相适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我国的宗教政策。

讲授新课:一、我国宗教掠影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也是多宗教国家。

大家知道我国主要有哪些宗教吗?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道教产生于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全国有大约一亿左右宗教信徒。

因此,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进行新课(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78页三组镜头,思考两个探究性问题。

一、如何看待我国宗教现象?二、怎样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点评:教材用三个镜头展示了我国的宗教现状。

镜头一说明了我国宗教的产生;镜头二说明了宗教的思想和主张,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镜头三说明了我国宗教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我国各种宗教千百年以来和睦相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组织及成员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的性质没有改变。

政治:7. 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二)

政治:7. 3《我国的宗教政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二)

【导学案】山东省临清市高中政治学案:第七课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二、预习内容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内涵:注意:<1)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切活动)<3)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5)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6)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

①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不能干预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即宗教不能干预政治,但政治可以干预和影响宗教,因为国家要依法对宗教进行管理。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含义:<2)目的:<3)邪教不是宗教①含义:②表现:③本质:④正确对待:【点拨】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简单讲就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制渗透。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我国的宗教政策》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2《我国的宗教政策》word教案
备课教师:吕春艳 备课时间: 2011 年 4 月 15 日 计划授课时间: 2010 年 4 月 18
课题
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共 1 课时
知识与能力
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 定。(4)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学难点
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启发诱导
备 注
导入: 材料一 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行流行。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 以说: “风景这边独好”。 材料二 视频 《巴以冲突》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民族和宗教联系密切,宗教已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热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 1 亿左右信教群众的国家,必须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认真处理好宗教问题,这关系到社会 的安定团结。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 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 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 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7: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学案7: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要求』1、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2、了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学习重点』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自学提纲』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探究与共享二、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1)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第一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 第三___________ 第四____________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①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②什么是不正常的宗教活动?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又,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是宪法赋予公民,是我国④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质是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了解管理目的、邪教是不是宗教)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为什么要自办?)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1)为什么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既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怎样和社会主义相适应①要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③支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④支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弘扬科学精神1、正确认识宗教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3、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树立科学世界观『知识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符合宗教自身规律②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

3.7.3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3课时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________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又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3.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1)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________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________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______________。

(2)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______。

宗教活动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这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__活动,抵御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5.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______________的支配。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________________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

(2)内涵:①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______________,而是要求他们热爱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拥护_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②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__与民族的____________;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的阐释;④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高中政治3.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政治3.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能力目标:1.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 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三、预习提纲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1. 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2. 全面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3. 弘扬科学精神(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四、基础知识梳理(一)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阅读教材81页,思考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 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 你如何看待宗教现象?(二)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阅读教材阅读教材81页“相关链接”内容,思考宗教的产生与消亡问题。

1.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我国实行(2)我国的宗教政策: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依据:内涵: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阅读教材82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信仰自由的要求有哪些?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含义:目的:阅读教材83页“专家点评”内容,思考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③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怎样理解坚持宗教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阅读教材83~84页关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思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呢?原因:含义:(三)弘扬科学精神阅读教材84页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你是否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宗教呢?如何对待宗教:(1)(2)(3)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阅读教材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含义是什么?3.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是什么?3.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是什么?阅读教材85~86页的内容,思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联系我们前面所学内容,正确把握“本质特征”,分别从根本保证、本质要求、基本方略的意义上,阐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学案:7.3《我国的宗教政策》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学案:7.3《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难点:认清邪教的本质,能在生活中免受其蛊惑和伤害。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课前预习案【自主预习】通读本框内容,独立完成以下“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并借助该部分内容在教材上勾画出知识点。

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①我国实行宗教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A、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是我国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4、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相适应。

①原因:这既是_________________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增强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观念,并 能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努 力树立科学世界观。
教材分 析: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本目在前两目讲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 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础 上进一步阐述我国的宗教政策。本目是第七课的重点知 识,主要围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讲解相关内容。
二、宗教的社会作用(板书) 宗教是一种神化的社会意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它同其他 的 社会意识一样,从它产生起,就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和复杂的影 响。 只要宗教存在,它的社会作用就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社会的作用程 度不同。那么它有哪些消极作用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学生议论后 (媒体显示) 伊朗宗教与国家权力的冲突 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进一步分析: 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都利用宗教麻痹、削弱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古代东方和中世纪 的欧洲,许多奴隶制封建国家都强制人们信仰宗教 。国王常称自己是神的儿子和后 裔,贵 族也被认为有神的血统,是按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古埃及的法老自称为王国的保护神-太阳神之子,统治权来自太阳神,巴比伦乌鲁克国王吉尔迦美什宣称是女神宁桑所生。日 本神道教自称日本民族是"天皇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它在人间的代表,皇 统即神统。中世纪 的欧洲,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天主教会和封建国家相互勾结,以维护其 封建统治,教会在国家支持下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马丁·路德称它为“巨大的吸血鬼”、 “无底的罪恶深渊”。中国没有国教,但佛教和道教曾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长 达 2000 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宗教对劳苦大众宣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人们只能逆来 顺受,不要反抗斗争,等待来生才能解脱苦难。在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宗教 发动战争,宗教成为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个营的军队”, 就是这种 “工具”作用的生动写照。请问这时宗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1)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板书) 宗教还宣扬自然界和人的命运由神来主宰,人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只能祈求神的
2.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 考中 "宗教问题"分值不大,但较稳定并且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上。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投影) 资料一:1992 年 12 月 6 日,狂热的印度教徒捣毁了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具有 460 多年 历史的古清真寺,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一场严重的教派冲突,导致了持续 5 天的 教派 骚乱,造成 1100 多人丧生,4000 多人受伤。这场骚乱波及巴基斯坦、孟 加拉、阿富 汗等穆斯林国家。 资料二: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有宗教流传,有 10 多个民族基本全民信教。 问: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民族和宗教的联系非常密切。印度教徒的骚乱事件充分说明,宗教是一种 复杂的社会现象。 导入新课: 在人类的历史当中,许多国家和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保“政教合一”的社会体 制,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宗教信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见,宗教和民族 的联系非常密切,那么什么是宗教?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有哪些社 会作用?现在我们 开始学习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 讲授新课: 尽管很多人信奉各种各样的宗教,人类思想的众多杰出代表都研究过宗教,为了更好 地掌握和理解什么是宗教,我们先来看看宗教是怎么出现的。 一、宗教的本质(板书) 1、宗教的起源(板书) 最初的宗教是怎样出现的?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 (学生阅读、讨论) 宗教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学生 阅读课本,自学宗教产身的社会根 源和认识根源,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为了生存,必须同大自然打交道,在与自然 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风雨严寒、干旱酷热、地震火灾、海啸水淹、山崩石裂,以及毒蛇猛 兽的袭击,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使人感到沉重的压抑。而自然神奇莫 测,千变万化,又叫人迷惑不解。太阳升起又落下;天空既可以晴空万里,又可以雷鸣闪 电;山川大地,当它高兴的时候,草丰林茂,赐给人们丰盛的食物,当它发怒的时候,或 寸草不生,或山崩地陷,容颜巨变。它们隐伏凶险,变化无常,我行我素,全不受人支 配,仿佛背后有一只神秘的大手在左右着。面对深奥莫测,变化万千,危机四伏的大自
然,人们感到恐惧、压迫、疑惑、迷茫、诚惶……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 无法解释这些自然 现象的原因,就以当时人们自己的心理去度测、设想、幻想自然界。他 们把能给人带来好处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物当作善意物,能保护他们的神,而把给人类带来 危害的自然现象或自然 物视为恶魔。人们采取各种方式,向种种自然现象或自然物膜拜、 祈祷。对善神,祈祷它赐福;对恶魔,祈求它不要降祸。原始的自然宗教观念就这样在自 然界对人的压迫和原始人对自然的迷茫崇拜中悄悄地产生了。 同学们思考一下,这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学生答略) 师:是自然压迫的结果,这是原始宗教得以产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根源--认识根 源。 (1)自然压迫一认识根源(板书) 师:人们不知道事物运动变化的真正动因,用幻想的方式寻求变化的动因,把世界的 变化,归为外在的、超自然虚幻的神秘物,人们对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就是最初的宗教 观念。由此可见,宗教并非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原始社会本 期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 进入阶级社会后,除了自然压迫的原因以外,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深刻和社会根源 是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2)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一一社会根源(板书) 为什么说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呢?请同学们打 开教材 121 页阅读第 5 自然段后回答老师提出的这一问题。 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一方面人们无法摆脱剥削阶级所造成的贫困与苦难,对于人们 来讲,这沉重的社会压迫和剥削较之原始时代的洪水、地震、猛兽吞噬等自然压迫更重, 只好把命运寄托在"来世"、"天国",寄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也需要宗 教,作为麻醉人们的精神手段,使人们相信一切皆命中注定,不可抗拒。 不管是认识根源,还是社会根源,那个超乎自然的力量一旦被创造出来,它的地位和 作用就逐渐无遏制地扩大了,力大无比,不可阻挡,仿佛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创造 的、指挥的,它是自然社会变化的根本动因。 (媒体显示) 材料一:基督教宣称,上帝创造了人类 始祖,亚当、夏娃被蛇诱惑,吃了能分辨善恶 的禁果犯了罪,于是整个人类便都有了”原罪”。人类对原罪无法自救,只有自甘屈辱, 驯服顺从,遵守所谓的十字诫,才能赎罪被上帝拯救。 材料二:《古兰经》上说,真主两天之内创造了大地,他在地上造出了山岳,并在那 里降了幸福和吉利。接着又在 4 天内为 需求者规定了生活必需品,他遂往满是烟雾的苍 天,对天地说:"你们俩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都前来听令",天地说:"我们自愿前来"。 真
主登上宝座,他役使日月按一定的时辰运行,造了众天使、子孙们…… 材料三:佛教宣扬人生"苦海无边",提出"生死轮回","善人转生人神,恶人堕入地狱 "。只有信仰佛教,去追求不生不灭的涅槃世界,才能摆脱苦难,求得解脱。 同学们,想想看,这三组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这三组材料共同说明了一切宗教部宣称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并且主宰着人类的 命运。 教师:科学的发展已经揭示,茫茫宇宙,无边无际,宇宙间的一切物质,无论是太 阳、地球,还是生命,都不是神造的,而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结果。人和人类社会也是自 然界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一切关于神创造和主宰世界的说教都是极其荒谬的。从世界观 来讲宗教所宣称的神创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 2、宗教的本质(板书) 学生答、教师板书: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板书) 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板书) 教师:所有的宗教都盲目地信仰和崇拜鬼神。其实,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鬼神,宗教 的神鬼观念只不过是人们自己编造想象出来的东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 宗 教的神鬼观念 是无中生有呢? (媒体显示) 议一议: 如果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有羽毛的 --恩格斯 (学生议论) 教师:公元 2 至 3 世纪之间,在新疆的拜城修建的克孜尔千佛洞,当时沸的形象是雅 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眼、薄唇。传入内地后,佛的形象渐渐淡化了:梁低了,耳轮越 来越大,完全是汉人心目中“福相”。唐代洛阳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是以武则天为 原型的,青海的塔尔寺中的释迦牟尼像,又完全是藏族人的脸型。说明宗教的神鬼观念不 是无中生有,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是教徒和民间的雕塑家、画家们完全按照人间的 模 型经过想像描绘和塑造出来的,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所谓"神灵"、"天堂 "、"地狱"都是客观世界在 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是对人们现实生 活的虚幻的反映(板 书) 3、当代世界主要宗教(板书) (媒体显示)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 这段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当代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教有哪些、它们产生的 时间以及当前在世界流行的情况。 教师补充讲解:宗教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由于社会条件、政治条件、经济、
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我国流行的主要宗教和我国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 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 (2)能够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必要 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和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我国宗教的基本概况,正确 认识我国宗教政策,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努 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 学难点: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 2、讨论法 3、启发式提问 教法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